巍巍昆仑(1989年郝光、景慕逵执导的电影)

1989年7月公映的《巍巍昆仑》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革命历史题材战争电影,由郝光、景慕逵执导,张克瑶、孙飞虎、路希、苏林主演。

影片描写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彻底粉碎蒋介石的“黄河计划”,消灭胡宗南王牌军的故事,是国庆四十周年献礼片,以解放战争为背景。

巍巍昆仑(1989年郝光、景慕逵执导的电影)

剧情简介

1947年3月,国民党对解放区“全面进攻”失败后,又对解放区实行了“重点进攻”,中国共产党的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人首先攻占的目标。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决定中央机关撤出延安,在外线与敌人周旋。中央书记处暂时分成两部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刘少奇、朱德到黄河以东。留在陕北的中央机关代号为“昆仑纵队”,任弼时任司令。“昆仑纵队”在十分艰险的境遇中与敌人周旋,同时与全国各战场保持着不间断的联系。

胡宗南进占延安后,其主力即被牵向黄河边。夺取蟠龙的战斗打响后,彭德怀亲临指挥,王震身先士卒,战士们奋勇杀敌,全歼蟠龙守敌,生擒旅长李昆岗,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此时,国民党发动内战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国统区学生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审时度势,认为山东战场歼敌时机已成熟,命陈毅、粟裕向敌人发起进攻。陈、粟大军果断地将敌人整编第74师包围并歼灭于孟良崮,击毙了骄横的张灵甫。陈毅打电报向党中央报捷。74师被歼,蒋介石痛心疾首,学生又包围了美国大使馆,蒋介石怒不可遏,命令立即镇压。中共中央及时抓住这一时机,有力地揭露了蒋介石独裁政权的真面目。遵照蒋介石的命令,胡宗南一直在寻找中共中央的踪迹,借助美国的无线电测向仪,测出了中共中央所在地,并派部队连夜向驻地扑来。毛泽东神机妙算,率军迅速转移,敌人扑了空。

随着战局的变化,党中央在陕北召开了重要的小河会议,重新高速了兵力,提出“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黄河战略。担任追击我总部任务的刘戡部队一直被“昆仑纵队”牵着鼻子走。为给彭德怀制造战机,毛泽东要人在绥德大桥上立下了“毛泽东由此向东”的木牌,继续牵制敌人。彭德怀抓住战机,在沙家店消灭了胡宗南第36师。刘戡觉察上当,失败已无可挽回。我西北野战军开始反击。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其他战场也转入战略进攻,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昆仑纵队”的历史使命也告一段落。解放军节节胜利,国民党不断溃败,使蒋介石十分不安。雪后的五台山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登山眺望,感慨万千。毛泽东庄严地宣告:“再有两年,也许用不了两年,我们就可以饮马长江,直捣南京,和蒋介石进行最后的决战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为期不远了。 ”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角色

张克瑶 饰 

毛泽东

孙飞虎 饰 

蒋介石

苏林 饰 

周恩来

路希 饰 

任弼时

刘怀正 饰 

朱德

郭法曾 饰 

刘少奇

强梅棣 饰 

邓小平

傅学诚 饰 

刘伯承

雷飞 饰 

彭德怀

刘锡田 饰 

陈毅

王天鹏 饰 

贺龙

张春祥 饰 

王震

孙飞鹏 饰 

陈赓

祝甫恭 饰 

粟裕

张明 饰 

毛岸英

倪以临 饰 

宋美龄

王振江 饰 

胡宗南

徐光明 饰 

刘戡

陈继铭 饰 

白崇禧

鲍烈 饰 

顾祝

傅忠贵 饰 

钟松

李仁堂 饰 

董钊

金涛 饰

 陈诚

胡之琪 饰 

张灵甫

潘凡 饰 

李纪云

王国亮 饰 

李昆岗

玛丽·弗莱德曼 饰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费南德 饰 

司徒雷登

黄梅莹 饰 

叶霞翟

参演人员

杨兆金、梁志鹏、杨扬、齐剑秋、壮丽、王晓民、张谦、乔宏、张永祥、孙志敏、马国静、李志江、刘健、吴俊全、黄敬川、刘丽文、龙小健、李新华、张林、阎旭东、郭霄珍、纪树人

职员表

制作人

赵凯(制片主任)、高肇庆(制片主任)、陈卫红(副制片主任)、王会仁(副制片主任)、宋炳存(副制片主任)

导演

郝光(总导演)、景慕逵

副导演(助理)

王晓民、乔宏、吴俊全

编剧

东生

摄影

魏铎(总摄影)、王家熙、朱钧桓、殷乔芳(特邀摄影)、许连庆(特邀摄影)、丁善发(特邀摄影)、石少繁(空中摄影)、张林(副摄影)、曹进(副摄影)

配乐

萧珩、杨希武

剪辑

许陆初、李文秀

道具

王成满、刘博欣、宋宇

美术设计

崔登高、牛晓林

造型设计

流虹(化妆造型)、车明(化妆)、王君茹(化妆)

服装设计

崔学礼、朱凤堂

灯光

阎宏义、欧浩根

录音

史平一

布景师

卫转兴(置景) 、张全(置景) 、王玉坤(绘景)、许峰(绘景)

顾问

叶子龙、覃异之

军事顾问

蔡田夫、李庆峰

编辑

赵峻防、金栋贤

音响

傅亚斋

烟火指导

于泽

烟火

魏新才、侯风景

特技美术

龚枚、聂轰

特技摄影

李丙心、陶昆明

演奏

中央乐团

指挥

胡炳旭

角色介绍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获奖记录

获奖奖项

获奖方

1989年,1988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 [10] 

优秀故事片

《巍巍昆仑》(获奖)

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美术

崔登高、牛晓林(提名)

最佳录音

史平一(提名)

1990年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故事片

《巍巍昆仑》(提名)

幕后花絮

影片根据我党在1947年的斗争史实创作,是一部洋溢着英雄主义色彩的史诗型电影。影片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军统帅与敌人巧妙周旋、用运动战击败敌人,指挥各战区扭转局势走向胜利的情景,表现了我军统帅的雄才大略。影片注意从细节出发表现人物气质和心理活动,并注重对作品节奏的把握,提升了作品的表现力。该片获1988年度广电部“优秀影片奖”,1990年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88年度广电部“优秀影片奖”

1990年获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89年崔登高、牛晓林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美术提名

1989年史平一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录音提名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 中国

影片评价

该片获得广电部1988年度优秀影片奖;1990年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在这之前的《巍巍昆仑》显然还缺乏这样的氛围,也缺乏对领袖人物刻画的更为平和的心态,因此,在《巍巍昆仑》里的领袖形象,在镜头里显得断断续续,性格缺乏前后衔接,所以给人的感觉很生硬。

比如,影片里表现毛泽东在转战陕北的途中,遇到延安保育院身处马背上摇篮的孩子,非常爱孩子的领袖来到孩子中间,与孩子们进行了亲密的互动,但镜头里的人物,几乎没有一句台词,只能用形体动作来表示喜爱孩子的一种状态,问题是,电影不是一部哑剧,如果没有通过对话产生的人物互动,来表现人物在面对面时的言语表达,那么这样是很难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新浪网评)

《巍巍昆仑》中张克瑶饰演的毛主席接到导演的任命后,张克瑶又激动又害怕,他一方面为出演伟人而激动,一方面又觉得责任重大,如果演砸了,损害伟人的形象不说,自己也会受到影响。而且在这次《西安事变》的剧目中,毛主席、周总理、朱德三位领袖人物都会出现,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因为在之前有过一个规定,领袖人物是不能出现在文艺作品的舞台上的。据张克瑶回忆,建国后只有北京人艺的话剧《长征》上演时,才有人扮演过毛主席一角。(网易评)

他在担任厂长期间,组织创作了《巍巍昆仑》《大决战》《晚钟》《远离战争的年代》《鱼水情的故事》《古代战争馆》《雷锋是谁》《从街头走向世界》等影片,全力以赴推动八一厂进入“大片时代”,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摘得国内外各类奖项。其间,他还积极推动对外合作,与加拿大合拍影片《白求恩》,与日本合拍《敦煌》等,为影片创作的国际化做出贡献。(腾讯娱乐评)

该文章由作者:【李天放】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