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dòng)一个汉语常用字。基本字义:1、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2、使开始发生:发~。3、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非静止的:~画。7、可变的:~产。8、行为:举~,~作。9、常常:~辄得咎。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云力
汉字部件分解: 云力
释义
①改变原来的位置或状态,跟“ 静 ” 相对:流动,变动,移动,风吹草动。
②动作;行为:行动|轻举妄动,一举一动。
③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
④使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状态:搬动|挪动|改动|推动。
⑤人的心理、情感发生某种变化:感动|激动。
⑥常常;往往:动辄得咎|听众动以万计。
⑦……时候: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红楼梦》)
⑧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
⑨吃,喝(多用于否定形式):这病不宜动荤。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汉字来源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3]
而朝鲜帖帖然,莫敢蠢动矣。——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
动的繁体字是:动
动的异体字是:働
方言集汇
粤语:dung6
潮州话:dong6(tǒng)
词语解释及示例
动荡(dòng dàng)波浪起伏。比喻局势、情况不稳定、不平静:社会动荡不安。
动机 (dòng jī) 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
动静(dòng jing) ①动作或说话的声音:屋里什么动静也没有。②情况:发现有可疑动静马上报告。
动人(dòng rén) 感动人。〖例句 叙述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动听(dòng tīng) 听起来使人感动或有兴趣:娓娓动听。
动摇(dòng yáo) ①不稳固;不坚定:意志坚定,绝不动摇。②使动摇:动摇军心。
动辄得咎(dòng zhé dé jiù) 动辄:动不动就。咎:过失。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子集下】【力字部】动·康熙笔画:11 ·部外笔画:9/n古文:㣫、?/n《唐韵》《正韵》徒摠切。《集韵》《韵会》杜孔切,竝同上声。《说文》:作也。《增韵》:动,静之对。《易·坤卦》: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书·说命》:虑善以动,动惟厥时。/n又《广韵》:出也。《礼·月令》:仲春,蛰虫咸动。/n又摇也。庾信《梦入内堂》诗:日光钗焰动,窗影镜花摇。/n又《韵会》《正韵》竝徒弄切,同去声。《易·系辞》: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韵会》:凡物自动,则上声。彼不动而我动之,则去声。/n又《集韵》覩孔切,音董。振动,拜也,以两手相击而拜。今倭人拜以两手相击,盖古之遗法。
该文章由作者:【老成谋国】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