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由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所执导,根据印度作家维卡斯·史瓦卢普(Vikas Swarup)的作品《Q&A》所改编的。戴夫·帕特尔、芙蕾达·平托、亚尼·卡普和沙鲁巴·舒克拉等联袂出演。
影片于2009年3月26日在中国上映。电影讲述来自贫民窟的印度街头少年贾马勒参加了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他的目的是要找回失踪的女朋友拉媞卡,因他的女朋友对这个电视节目一向十分热衷。但当他即将获取高额奖金时,却被人揭发有作弊嫌疑。
剧情简介
在众多屏息以待的观众面前,18岁的贫民小子贾马尔·马利克只要正确回答最后一条问题,就可以在印度最受欢迎的电视游戏节目“百万富翁”中胜出,赢取二千万卢布的奖金,成为百万富翁。眼看他只剩一题就能成为百万富翁,心有不甘的节目主持人认定他作弊,趁节目暂停录映,通知了警方以欺诈的罪名逮捕了贫民小子。
警方、主持人及其他观众一样,都十分疑惑没受过教育的孤儿为何能答对所有连博士专家都没把握全中的问题,他们遂逐个问题探讨,娓娓道出他不可思议的遭遇及这些经历如何成就他成功闯关。
出生于孟买的贫民窟,母亲在他小时候因一次宗教冲突而去世,自此与哥哥凭着小聪明在街上讨生活,四处浪荡,与他们结伴同行的还有一个受他照顾的小孤女。
虽然他出身贫困,生活颠沛流离,可他还是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反而哥哥则不惜一切要得到权力与财富,兄弟之间逐渐出现分歧,一次背叛逼使三人分道扬镳,贫民小子则失去了两小无猜的女伴。当他重遇哥哥及女伴的时候,女伴己成为黑帮老大的女人,哥哥则替他工作。为了心中所爱,他决定不惜一切帮助女伴脱离苦海。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戴夫·帕特尔 | 贾马尔·马利克 | 配音翟巍 |
芙蕾达·平托 | 拉提卡 | 配音洪海天 |
亚尼·卡普 | 卡普尔 | 配音程玉珠 |
塔奈·切赫达 | 少年贾马尔 | |
卢比安娜·阿丽 | 少年拉提卡 | |
阿什·马赫什·舍德卡 | 童年贾马尔 | 配音蔡佳伟 |
阿扎鲁丁·默罕默德 | 少年萨利姆 | |
伊尔凡·可汗 | 派出所所长 | 配音郭易峰 |
沙鲁巴·舒克拉 | 辛妮维斯军士 | |
麦活·米泰尔 | 萨利姆 | 配音吴磊 |
阿扎鲁丁·默罕默德·伊斯梅尔 | 童年萨利姆 | 配音黄超 |
职员表
制作人 | 克里斯蒂安·科尔松、弗朗索瓦·伊奈弗尔、Ivana Mackinnon、Cameron McCracken |
原著 | 维卡斯·史瓦卢普 |
导演 | 丹尼·博伊尔、洛芙琳·坦丹 |
副导演(助理) | Raj Acharya、Avani Batra、Shyam Kaushal |
编剧 | 西蒙·比尤弗伊 |
摄影 | 安东尼·多德·曼妥 |
配乐 | A·R·拉曼 |
剪辑 | 克里斯·狄更斯 |
选角导演 | 盖尔·史蒂文斯、洛芙琳·坦丹 |
配音导演 | 曾丹 |
艺术指导 | 马克·迪格比 |
美术设计 | Abhishek Redkar |
服装设计 | Suttirat Anne Larlarb |
视觉特效 | 亚当·加斯科因 |
布景师 | 米歇尔·戴依 |
演职员表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来源
音乐原声
曲目 | 专辑资料 |
O…Saya | 音乐原声集封面 |
Mausam & Escape | |
Riots | |
Paper Planes | |
Paper Planes (DFA Remix) | |
Ringa Ringa | |
Liquid Dance | |
Gangsta Blues | |
Dreams On Fire | |
Jai Ho | |
Latika’s Theme | |
Aaj Ki Raat | 作曲者:A·R·拉赫曼 |
Millionaire | 发行日期:2008年12月21日 |
幕后花絮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创作灵感源于印度作家维卡斯・史瓦卢普(Vikas Swarup)的那部非常著名的《Q&A》,由来自于英国的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和印度的洛芙琳・坦丹(Loveleen Tandan)联合执导。影片曾在之前的多伦多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令世界级别的影评人给出了难得一见的极高评价。其实见过博伊尔的人,大多都会被他言谈举止中的好修养所深深吸引,他是属于那种特别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一切的导演,只要是和电影有关的,他都不会做任何保留,和他聊天的感觉就好像是在和一个老朋友共进晚餐。
近几年来,丹尼・博伊尔在电影工业中所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他那部最为人所熟知的《猜火车》(Trainspotting)堪称邪典电影中的经典;然后是《惊变28天》(28 Days Later),重新提升了僵尸电影的格局;至于去年的《太阳浩劫》(Sunshine),也成了被广大影迷所津津乐道的优秀科幻类电影……到了这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博伊尔则是将人们的目光带进了印度,倒不是说那里对他有着什么样的特殊意义,而是影片中所讲述的那个故事具备的狄更斯式的风格,让博伊尔不得不去为它寻找一个能够带来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独有的、非常极端甚至是偏激的背景环境,他说:“我现在居住的伦敦东区,就曾经有过一段非常明显的贫穷期,基本就体现在你是如何想得到一些机会,却也感到非常地绝望,这种混杂的情感影响着你做出的每一次尝试。而我选择在印度拍摄影片的原因,是觉得这里非常像那个时段的伦敦。如果采用狄更斯式的讲故事方式,你首先就应该尽量去创造一个真实的大环境,因为这毕竟不是超级英雄电影,你可以胡编乱造,过去未来随便选,以一种虚假的方式去创造各种充满戏剧性的环境或行为。换作是真实的世界,你就没办法使用类似的手段了,因为即使是在同一座城市中,身处不同区域的人关心的也是完全不同的事情。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完这个来自于西蒙・比尤弗伊(Simon Beaufoy)的想象力的剧本时,产生共鸣的地方就是我也在类似的环境里生活过,突然陷入了一种‘往事历历在目’的回忆中,所以我才会决定为影片做导演,目的就是想将这种情感的共振传达给其他人。”
虽然已经拍成电影准备公映了,其实丹尼・博伊尔还没有看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所依据的那本由维卡斯・史瓦卢普创作的原著,博伊尔说:“我确实没看过《Q&A》,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主要是我在书店里没找到这本书……不过我要说明的一点是,西蒙・比尤弗伊的剧本已经达到了一种惊人的地步,想必原著的成就应该更大吧,因为总是不断地有人跑过来对我说,‘嗨,你最近拍的那部电影,我刚刚看了原著,老天,简直太棒了。’那种感觉真的是很奇怪,但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电影与小说有着非常大的本质区别,而且我觉得比尤弗伊最多就是借鉴了《Q&A》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故事本身还是原创的。”
获奖记录
时间 | 名称 | 奖项 | 种类 | 得奖者 |
2009年 | 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影片 | 获奖 | 全体剧组 |
最佳导演 | 丹尼·博伊尔 | |||
最佳改编剧本 | 西蒙·比尤弗伊 | |||
最佳摄影 | 安东尼·多德·曼妥 | |||
最佳音响效果 | 伊恩·塔普 | |||
最佳电影剪辑 | 克里斯·狄更斯 | |||
最佳原创歌曲 | A·R·拉曼、玛雅 | |||
最佳音效剪辑 | 提名 | 汤姆·塞耶斯 | ||
最佳配乐 | A·R·拉曼 | |||
2009年 | 美国金球奖 |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影片 | 获奖 | 全体剧组 |
最佳导演 | 丹尼·博伊尔 | |||
最佳电影配乐 | A·R·拉曼 | |||
最佳编剧 | 西蒙·比尤弗伊 | |||
注:影片共获得137个电影奖项,80个奖项的提名(只列出两个奖项的获奖情况) |
幕后制作
一说起印度电影,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宝莱坞”,不过丹尼・博伊尔却表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没有任何借鉴的成分,完全是一部独立于宝莱坞之外的作品,他说:“也许你还会在影片中看到一些与《上帝之城》(City of God)比较相似的地方,虽然同是将目光对准了贫民窟,但它们真的是两部完全不同的作品。我看过《上帝之城》了,说心里话,影片真棒,所以我在拍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时就显得愈加地小心,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很容易就被你之前喜欢的东西牵着鼻子走,更何况是这种取材相似的主题,必须要谨慎再谨慎才行。
与大多数电影制作是由导演挑选剧本不一样,影片编剧西蒙·比尤弗伊从未向导演丹尼·博伊尔递交过这部电影的剧本,博伊尔仅仅是因听说有一个剧本以《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一电视节目为“由头”做情节展示感到吃惊,立刻主动从经纪人那里索取剧本并认真阅读。当阅读到剧本的第20页时,便决定致电给西蒙·比尤弗伊,表示愿意执导这部电影。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制作公司 | 1、Celador Films(英国) 2、Film4(英国) 3、华纳兄弟公司(巴西) |
发行公司 | 1、福斯探照灯公司(美国) 2、Cinéart(比利时) 3、Prokino Filmverleih(德国) 4、Svensk Filmindustri (SF) AB(瑞典) 5、Pathé Distribution Ltd.(英国) 6、Monolith Plus(波兰) |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日期 | 国家/地区 | 日期 |
中国 | 2009年3月26日 | 英国 | 2008年10月31日 |
中国台湾 | 2009年3月13日 | 挪威 | 2008年11月20日 |
中国香港 | 2009年2月26日 | 澳大利亚 | 2008年12月11日 |
意大利 | 2008年12月5日 | 比利时 | 2009年1月14日 |
美国 | 2008年8月30日 | 法国 | 2009年1月14日 |
加拿大 | 2008年9月7日 |
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北美评价
这是一部典型的丹尼尔·博伊尔式的电影,既新颖又具有穿透力,但加上宝莱坞过度激烈的惯常表现形式后,使整部影片的实际震撼小于宣传攻势。(《好莱坞报道》评)
这是一个好莱坞式的浪漫传奇故事,带给观众一个愉快满足的电影旅程。(《洛杉矶时报》评)
100分的电影,令人难以忘怀,百年难得一见。(《今日美国》评)
导演丹尼·博伊尔是创造奇迹的奇才,不单让观众惊喜,简直是爱得五体投地。(《滚石》音乐杂志评)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已成为世界热话,人人都在谈论这部非凡的电影。影片中严肃的浪漫在叙述的力量下爆发,这部戏可说是导演丹尼·博伊尔的代表作。(《芝加哥太阳时报》评)
这是一部教人击节赞赏的电影,一部夺目亮丽、热闹、带少许灰暗却又不失浪漫的电影,顿时让人心情愉快。(《时代》杂志评)
这部电影100分还未足以显示这部电影的过人之处,它是最富娱乐性的出色作品。(《纽约邮报》评)
中国评价
这部电影有着好莱坞式的流畅的叙事,悬念丛生,惊心动魄的讲故事的方法,有美国式故事的浪漫和光明,童话气质,有史诗片式的大格局,有欧洲电影的人文关怀,有丹尼·鲍尔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的锋锐和透彻。一个创意十足又饱含深情的剧本,再加上丹尼·博伊尔风格十足的影像(不得不说这电影像极了《猜火车》,包括那个掉粪坑的镜头,就像《猜火车》里钻马桶找毒品的翻版),创造出一种异乎寻常的节奏。(《南方都市报》评)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讲得是那种很美国梦的故事。如果换成美国演员来演,估计就是个典型大片了。不过这并不妨碍这部电影的出色,尤其是剧本——短短的100多分钟里,要把印度这个人口大国面对的种种问题都表现出来,而且用的是平易近人的方式。(《南方都市报》评)
该文章由作者:【人民的鲁尼】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