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汉字一级字,读音shǒu,从宀(mian)从寸。文字始见于金文,本义是官吏的职责,引申义为节操、掌管、保守、遵守、保护等。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宀,寸(肘)声。“宀”像房屋之形;“寸”本,像肘之形。“守”字之下本,后来为了使字形均衡美观,就在上加上一个装饰性的笔画,这样就变成了“寸”。本义是官吏的职责,职守。引申有节操、掌管、保守、遵守、保护等意义。
也有人认为,“守”是一个会意字。一个大房子里有一“寸”,“寸”就是手,也是法度。意思是在大房子里按法度办事。古代衙门也是大房子,手代表人,这个人在衙门按法度办事,显然是一个官员。所以这个“守”是把守、防守的官员,后来命名为太守。这就是“守”字的本义。
甲骨文没有造出“守”,金文就显示一个大房子里有一只在整理东西的于。金文的“寸”本来就是手,它跟一般的手不同的是手腕间有一个指事的点,表示手腕在运动、工作。所以,它表示把守、防守,后来引申指守候、守护、守卫等意义。“守”在成语“守株待兔”里表示守候,在“守身如玉”里表示守护,在“守节不移”里表示遵守。
现代释义
详细释义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例句 |
shǒu | 名词 | 官吏的职责,职守 | 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说文》。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王巡虢守。——《左传·二十一年》 均地守。——《周礼均人》 纠其守。——《周礼·内宰》 虽守者益。——《荀子·王制》 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左传·隐公五年》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孟子·公孙丑下》 |
节操;操守 | 妾为情缘,葳蕤之质,一朝失守。——《聊斋志异》 | ||
秦代郡的长官名,汉代更名太守 | 守者,秦置也。秦兼天下,置三川守。伊、河、洛也。——蔡邕《独断》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高启《书博鸡者事》 | ||
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 | 维梁之西,其蔽曰某山,某守曰兴州。—— 柳宗元《兴州江运记》 | ||
原则,规范,准则 | |||
犹摄。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而署理较高的官职 | 初平元年,代杨彪为司徒,守尚书令如故。——《后汉书·王允传》 | ||
停留。古代指某一星辰进入别的星辰的天区 | 荧惑逆行,守北辰。——《史记·孝景本纪》 其(荧惑)入守太微、轩辕、营宝,主命恶之。——《史记·天官书》 | ||
动词 | 遵守;奉行 |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世说新语·识鉴》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 |
坚持;保持;保守 | 成上文,遭祸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汉书·公孙弘传》 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估读勤苦,幸获名成。——周容《芋老人传》 田横,齐之壮士,犹守义不辱。——《资治通鉴》 | ||
看守,看管 | 汤为儿守舍。——《史记·张汤传》 如今我抬举你,去替那老军来守天王堂。——《水浒传》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 ||
保卫;防守,与“攻”相对 | 俾守我王。——《诗·小雅·十月之交》 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资治通鉴》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贾谊《过秦论》 | ||
掌管 | 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商君书》 | ||
收捕 | 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战国策》 | ||
依靠;依傍 | 毕事驱传马,安居守窗萤。——韩愈《答张彻》诗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李清照《声声慢》词 | ||
请求 | 数守大将军光,为丁外人求侯。——《汉书》 | ||
守侯;守护 | 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林觉民《与妻书》 | ||
做郡的知州 |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 ||
指天子出行 | 前蜀:「四年龙驭守峨嵋,铁马西来步步迟。——韦庄《喻东军》诗 |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守官也。从宀从寸。寺府之事者。从寸。寸,法度也。
说文解字注
守官也。
左传曰。守道不如守官。孟子曰。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
从宀。从寸。从宀、寺府之事也。
寸部曰。寺、廷也。广部曰。府、文书藏也。
从寸、法度也。
守从二者会意。书九切。三部。从宀以下十四字参韵会本订
康熙字典
《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说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视也,护也。《易·系辞》:何以守位,曰仁。《周礼·天官》:兽人职时田则守罟。注:防兽触攫也。
又《广韵》:主守也。《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
又《增韵》: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史记·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
又《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默。《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又姓。《正字通》:宋守恭与苏轼为诗友。
又叶式视切。音矢。《楚辞·天问》: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长人何守。在音泚。
又叶虽遂切,音粹。《前汉·班固叙传》:崇执言责,隆持官守。宝曲定陵,?有大志。
该文章由作者:【哈里路亚】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