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dàngㄉㄤˋ。偏旁“汤”简化为“汤”。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从艹、汤声。地之毛逢春争先而出是草之范式。充满阳气的水(热水)是汤之范式。艹、汤两范式叠加。热水过草使无存是荡之范式。
《说文解字》:“汤,涤器也。从皿、汤声。”。摇晃热水洗涤去渣去垢是汤之范式。涤荡犹摇动也。荡者、汤之假借。
本义:清除,弄光。如:荡平、扫荡、荡除、倾家荡产。
衍义:引申指“洗涤”。如:洗荡、涤荡、荡口(漱口)。
衍义:引申指“摇动”。如:摇荡、荡漾、荡桨。
衍义:引申指“行为不检,不受约束”。如:荡逸、放荡、浪荡、荡子、荡妇、狂荡、荡检逾闲。
衍义:引申指“四处走动”。如:游荡、逛荡。
衍义:引申指“广大平坦的样子”。如:浩荡。
衍义:引申指“浅水湖”。如:芦花荡。
衍义:又用作姓。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荡dàngㄉㄤˋ
1.清除,弄光:~平。扫~。~除。倾家~产。
2.洗涤:洗~。涤~。~口(漱口)。
3.摇动:摇~。~漾。~桨。
4.行为不检,不受约束:~逸。放~。浪~。~子。~妇。狂~。~检逾闲。
5.四处走动:游~。逛~。
6.广大平坦的样子:浩~。
7.浅水湖:芦花~。
详细释义
详细释义
(1)(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同本义[wash;washaway]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动;摇动;震动[move;swing;sway]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姜夔《扬州慢》
(4)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清除[clearaway]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毁坏;破坏[ruin;damage]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诱惑;迷惑[entice;seduce;lure]。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宽恕[forgive]。如:荡宥(宽恕;原谅)
(11)冲撞;冲杀;触碰[collide;bump;rushahead]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柳宗元《三戒》
(12)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13)放纵,放荡[licentiousinconduct;looseinmorals]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14)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15)平坦[plain]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宋·沈括《梦溪笔谈》
(16)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17)广阔[vast]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18)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19)浅水湖[shallowlake]。如:黄天荡
(20)积水长草的洼地[marsh]。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21)姓
常用词组
荡涤dàngdí[cleanse;clearup]清洗;洗除洪水乃欲荡涤。–《汉书.李寻传》
荡妇dàngfù[vamp]娼妇。古多指以歌舞为业的女艺人;行为放荡淫乱的妇人
荡气回肠dàngqìhuícháng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也作“回肠荡气”。这部交响曲悲壮激愤,令人荡气回肠。
荡然无存dàngránwúcún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日破旧的茅草房屋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红砖瓦房。
荡漾dàngyàng[ripple;undulate]飘荡;起伏不定心潮荡漾。湖水荡漾太阳红了,草儿青了,花儿开了,燕子来了,春风在我们身旁轻轻荡漾着。
姓氏来源
姓[荡、汤,读音作yáng(ㄊㄤ),不可读作dàng(ㄉㄤˋ)]荡姓一说是源于共工氏,出自炎帝的后代共工氏汤明之后裔汤析羲,属于避难改姓为氏。另一说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宋桓公之三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相关诗经
【作品】:[14]荡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内容】: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强御,曾是掊克。
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慆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强御多怼。
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
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
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
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汉语字典
[①][dàng]
[《广韵》徒朗切,上荡,定。]
“偒1”的今字。“荡1”的繁体字。亦作“蘯1”。“1”的被通假字。
(1)摇动;摆动。
(2)引申为动摇。
(3)震荡;激荡。
(4)引申为萌动。
(5)流,排泄。
(6)洗涤。
(7)荡涤;清除。
(8)毁坏;破坏。
(9)恣纵;放荡不羁。
(10)诱惑;迷惑。
(11)平坦。
(12)引申为平等。
(13)广大。
(14)引申为渺茫。
(15)宽恕。
(16)闲逛。
(17)冲撞;冲杀;触碰。
(18)浅水湖;沼泽。
(19)心悸。一种心动加速的症状。
(20)同“簜”。大竹。
(21)姓。春秋宋有荡泽。见《左传·成公十五年》。
[②][tàng]
[《广韵》他浪切,去宕,透。]
“荡2”的繁体字。亦作“蘯2”。通“趟3”。
量词。
[③][tāng]
[《集韵》他郎切,平唐,透。]
“荡3”的繁体字。亦作“蘯3”。
古水名。即今之汤水,在河南省汤阴县北境。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音盪。大也。《論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又《釋名》蕩,排盪去穢垢也。《禮·昏義》蕩天下之隂事。
又《禮·月令》仲冬諸生蕩。《註》蕩謂物動萌芽也。
又《書·畢命》以蕩陵德。《傳》放蕩也。
又《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註》播蕩也。
又《詩·大雅》蕩蕩上帝。《傳》蕩蕩,法度廢壞貌。
又姓。《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爲氏。
又他浪切,音儻。義同。
又底朗切,音黨。《周禮·地官·稻人》以溝蕩水。《註》謂以溝行水也。
又《前漢·揚雄傳》雄爲人易佚蕩。《註》佚蕩,緩也。
又他郞切,音湯。地名。《史記·魯仲連傳》止于蕩隂不進。《註》河內有蕩隂縣。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蕩水東至內黃澤。
又坦朗切。平易也。《詩·齊風》魯道有蕩。徐邈讀帑。
说文解字
盪【卷五】【皿部】
滌器也。从皿湯聲。徒朗切文二十五重三
说文解字注
(盪)滌器也。水部曰。滌、洒也。洒、滌也。此字从皿。故訓滌器。凡貯水於器中。搖蕩之去滓或以磢垢瓦石和水吮?之。皆曰盪。盪者、滌之甚者也。易曰。八卦相盪。左傳。震盪播越。皆引伸之義。郊特牲曰。滌蕩其聲。注。滌蕩猶搖動也。蕩者、盪之假借。从皿。湯聲。徒朗切。十部。
该文章由作者:【空里流霜不觉飞】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