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单车(2001年王小帅执导的电影)

《十七岁的单车》是一部讲述青春的剧情电影,由中国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执导。影片主演为崔林、李滨、高圆圆、周迅等人,并且是一部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吉光公司出品的剧情片。

影片关注小人物在大都市中的命运,为了生存用尽全力奋斗,主要讲述了进城打工的农村少年小贵和学生小坚两人之间关于单车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此外,本部影片于2001年2月17日在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映。

十七岁的单车(2001年王小帅执导的电影)

剧情简介

20世纪末,北京。小贵(崔林饰)从农村来到北京打工,他找到了一份快递公司的职业,骑自行车送快递,每单收费10元。等他挣够了600块钱,他就可以买下他特别喜欢的那辆公司借给他的银色山地自行车。小贵承受着客户经常的抱怨,努力地工作着。

就在他快要攒够钱的时候,他的自行车丢了。他跑遍了整个北京城寻找他的自行车,然后在街上,他看见一个学生骑着它。新的车主小坚(李滨饰)说这辆车是在旧货市场上买的,而小贵必须要回自行车,于是两人只好设法共用这辆自行车。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角色

崔林

小贵

李滨

小坚

高圆圆

潇潇

周迅

红琴

李爽

大欢

赵毅维

小坚父

庞燕

小坚母

周芳菲

蓉蓉

谢荐

快递公司经理

马玉红

会计

刘磊

螳螂

李梦男

秋生

惠维

小坚同学

任厚刚

大欢同伙

常佳茵

潇潇同学

职员表

出品人

徐秉熙、Fabienne Vonier

制作人

李华彤、焦雄健、Anne Devauchelle、Eric Lagesse、马忠业、张霞

监制

焦雄屏、韩三平、徐小明

导演

王小帅

副导演(助理)

牛乐、于伟杰、周伟

编剧

焦雄屏、徐小明、唐大年、王小帅

摄影

刘杰、魏超、江洋

配乐

汪峰

剪辑

廖庆松、杨红雨、萧汝冠

道具

刘光波

美术设计

曹安俊、蔡照益

服装设计

庞燕

灯光

杨斌

录音

杜笃之、陈琛

场记

塔娜

布景师

王文俊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音乐原声

序号

曲目

1

Main Melody

2

Speed

3

Riding Bike

4

On The Duty

5

Look For

6

Meet You First Time

7

Happy

8

Love

9

Run into You

10

Take Turns

11

Trace

12

Run and Hit

13

Walking on the Road

14

Ending Credit

获奖记录

奖项

获得者

2001年2月15日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银熊奖评审团大奖

《十七岁的单车》(获奖)

新人才演员奖

崔林、李滨(获奖)

2001年12月11日第3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

吉光电影有限公司(提名)

最佳导演

王小帅(提名)

最佳新演员

李滨(提名)

最佳摄影

刘杰(提名)

最佳原著剧本

王小帅、唐大年、焦雄屏、徐小明(提名)

最佳剪辑

廖庆松、萧汝冠、杨红雨(提名)

制作发行

上映信息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2001年2月17日

德国

2001年02月20日

中国台湾

2013年7月13日

中国

票房信息

据粗略统计,截至2008年,该片国内发行的DVD版本达十几种,总销量达数十万。

幕后花絮

1、该片因为没有送审就参展柏林电影节,被禁止在中国内地公映。

2、2004年,该片重新送审后通过了广电总局电影局的审查并允许公映,影片象征性地剪了8个镜头,但名字改为《自行车》。这是广电总局电影局政策改革后首部解禁的地下电影。

3、导演王小帅透露,该片被禁止公映原因是“拍了太多胡同,没把北京现代化的一面拍出来”,有关方面认为不利于申奥。

4、崔林与李滨拍摄时都是十八岁,片中有许多青少年追杀戏,他们就连跑了三天,半夜三点也在跑,刚吃完饭也要跑,跑到吐出来再继续跑。拍摄挨打戏的其他青少年演员没经验,为了逼真下手太重,两人都伤痕累累。

5、有场戏是在后海的小树林里,高圆圆闭上眼睛,等待李滨吻她的面颊。李滨因为羞涩,拍到第8条才过,镜头里的脸红是真实表现。

6、李滨曾有过山地自行车被偷又找回的经历,并因此意外走进了玩车的圈子。剧组为了挑选十七八岁又会玩车的青少年演员,几乎找遍了北京每一个单车少年聚集的自行车店。李滨偶然的得到剧组试镜的机会。

幕后制作

该片为台湾电影学者、影评人焦雄屏经营的吉光电影公司的“《三城记》系列电影之一。该片拍摄时正处于相关政策转变期,完全市场化的阶段还没开始。电影资金来自法国、台湾,但版权属于北京电影制片厂,要向电影厂交钱购买厂标。由于北影厂对电影的版权所属模糊不清,审查很严格。

影片评价

在反映苦涩青春的影片《十七岁的单车》里,高园园清纯、甜美、干净的形象扫除了影片带给观众心头的阴霾。导演试图通过几个惟美的镜头告诉观众,在直面窘迫、绝望的现实生活境遇时,还要保持着一种对美好事物一如既往的追求(《时代人物周报》评)。

影片中出现了多种意象来暗指城市的生活以及城乡之间的矛盾。最重要的是单车。电影的名字叫《十七岁的单车》,整个故事也围绕城市展开,在影片中,单车绝非物理意义上的单车,它指代了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单车的态度反映出了社会的差异。导演通过两人对单车这一意象的不同态度,折射出城里人和农村人生活的差异,哪怕是和最底层的城里人的差异。导演着眼于17岁的少年符合农村人初次进城打工的年龄,也用17岁梦想的破碎反衬农村人融入城市的困难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差异的巨大。通过意象的符号设置来寄托情感比直接用语言表达情感更加生动具体(《电影评介》熊仁国、张银柱评)。

该文章由作者:【北朝】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