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T·S·艾略特著诗歌文集)

《荒原》是英国诗人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创作的长诗,于2012年7月1日出版。

《荒原》共五个章节:《死者的葬礼》《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诗人运用大量典故,既有传说、神话,又有但丁、莎士比亚等古典文学,还有佛教、《圣经》等宗教元素,甚至还包含语言学、人类学、哲学等相关信息。这些典故不仅是诗人情感的“客观对应物”,还通过各种隐喻承担着全诗结构。

该诗歌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内容简介

《荒原:艾略特文集·诗歌》依据费伯出版社1969年出版的《托·斯·艾略特诗歌戏剧全集》中的诗歌部分译出,收录了艾略特的所有诗歌作品,不仅有广为人知的《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灰星期三》和《四首四重奏》等作品,还包含了首次完整译出的《磐石》、《老负鼠的群猫英雄谱》等作品,全面展现诗人写作的发展历程和各个阶段的创作风貌。此外,书中还加入本套托·斯·艾略特系列作品主编、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教授的序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艾略特整个创作生涯和思想历程,为本套书做了极佳的注解。

作品目录

导言Ⅰ

普罗弗洛克

J·阿尔弗雷德·普罗弗洛克的情歌

一位夫人的画像

序曲

大风夜狂想曲

窗前晨景

波士顿晚报

海伦姑姑

南希表妹

阿波利纳克斯先生

歇斯底里

献媚的谈话

一个哭泣的年轻姑娘

小老头

带着旅游指南的伯班克与叼着雪茄的布莱斯坦

笔直的斯威尼

一只处理鸡蛋

社长

一个胡乱的混合体

蜜月

河马

在餐馆里

不朽的低语

艾略特先生的星期日早晨礼拜

夜莺声中的斯威尼

荒原

一、死者的葬礼

二、弈棋

三、火诫

四、死于水

五、雷霆的话

原注

空心人

灰星期三

阿丽尔诗

三圣人的旅程

西面之歌

一颗小小的灵魂

玛丽娜

圣诞树的培植

未完成的诗

斗士斯威尼

序诗的片断

一场争论的片断

科利奥兰

一、胜利的进军

二、一个政治家的重重困难

小诗

我最后一次看到的充满泪水的眼睛

风在四点钟刮起

五指操

一、赠一只波斯猫

二、赠一只约克郡犬

三、赠公园里的一只鸭子

四、赠拉尔夫·霍德森先生

五、赠克斯克斯卡拉韦和米尔扎·穆拉德·阿里·贝格

风景

一、新罕布什尔

二、弗吉尼亚

三、乌斯克

四、兰诺赫,格伦科旁边

五、安角

赠一老者

《磐石》中的合唱词

四首四重奏

烧毁了的诺顿

东科克尔村

干燥的塞尔维吉斯

小吉丁

偶作

保卫不列颠群岛

战争诗注解

致死于非洲的印度人

致沃尔特·德·拉·马尔

题献我的妻子

老负鼠的群猫英雄谱

给猫取名

老冈比猫

咕噜虎的最后立脚点

酒桶肚拽哥

杰里可一家之歌

绒布夜壶和屁股挠手

老二德子

哈巴狗和波利狗的可怕战斗

靡斯托菲利斯先生

马凯维提:神秘猫

尕斯:剧院猫

巴斯托弗·琼斯:满城游荡的猫

斯金卜儿汉克斯:铁道猫

跟猫打———招呼

摩根猫自我介绍

早年诗

饕餮寓言

[一曲抒情诗]

毕业的时刻

破晓之前

瑟西的宫殿

一幅肖像

夜曲

幽默

忧郁

颂诗

圣那喀索斯之死

作品鉴赏

艾略特在《荒原》中充分表达了生与死互相转换,以及希望获得重生的主题思想。《荒原》运用象征,隐喻,时空错位,自由联想等手法,画面和声音按“想象的逻辑”去衔接,造成一种有强烈刺激性的效果。全诗没有完整的情节,诗行之间意思不连贯。诗人还博引前人著作,或改换字句的摘录,全诗运用六种语言创作,显得晦涩难懂。

作品评价

我想没有人比荒原人更热烈地期待着死亡吧,这是我们从《荒原》一诗的前言中便可看出的。“古米的西比儿说‘我要死’”,痛恨着没有青春与健康的永生,如同追逐死亡的荒原人。在这首后象征主义代表作家T.S.艾略特的代表作中,处处弥漫着阴郁与死沉的灰色调,似乎对死亡有着异乎寻常的情结。

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死亡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死与生从来就是相互依存的二元对立体,人们向来贪生恶死,对于死存在着深深的恐惧。荒原人却超乎寻常的恶生恋死,亦背弃了基督教“为主而活,为主而死”,主将使为他舍命的人“复活并且永生”的信仰。也如德谟克利特所认为的,那些愚蠢怕死的人只是由于怀着“对地域的恐惧而愿意活着”,因而他们“虽然活着”却从来“感觉不到生活的愉快”,“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他们过的实际上是一种非人的生活,至少不是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事实上,“惧怕死亡、企图逃避死亡的荒原人之所以是在追逐死亡,首先就在于这他们过着一种虽生犹死的生活”,这也是荒原人有着强烈死亡愿望的原因。

作者简介

托•斯•艾略特(T.S.Eliot,1888-1965),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

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一九二二年发表的《荒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至今仍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一九二七年,艾略特加入英国国籍。一九四三年结集出版的《四首四重奏》使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确立了当时在世的最伟大英语诗人和作家的地位。

晚年致力于诗剧创作,一九六五年艾略特在伦敦逝世。

该文章由作者:【代理爸爸】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