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动》根据何建明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改编,是一部由陈育新执导,闫妮、杨树泉、郭广平、高明等主演的现实题材剧。
该电视剧讲述了在三峡移民这一国家行动中,中国共产党员和移民干部为一个小镇上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付出辛勤努力的故事。
该电视剧于2009年3月19日首播。
剧情简介
三峡大坝蓄水在即,一批批峡江县移民离开库区前往新家园。不料出现移民返库事件,镇长高大炮、县委书记向云秀、县长林虎等经过商讨,认识到解决移民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移民的就业问题,市移民局局长王天水设法让担任西南集团老总的妻子林玉解决了300多移民的就业;县委做通干部工作,将各局的门面收回并让出给移民;对于坚决不愿搬迁的向家兄弟以及江鱼、江水兄弟,移民干部李华、向云秀、王天水等以情动人,以大义服人,终使他们自愿迁出。由于过度操劳,移民村长叶明辉与世长辞;雾江大桥护坡工程崩塌,向云秀在事故中抢救民工受伤,并被纪检部门怀疑她与建筑承包商杨兴国相勾结,经过一番波折,终于洗清冤屈。峡江县移民最终全部顺利搬迁,向云秀也被调往另一个移民大县出任县委书记,国家行动仍在继续。
演职员表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闫妮 | 向云秀 | 峡江县县委书记 |
杨树泉 | 王天水 | 江州市移民局局长 |
郭广平 | 林虎 | 峡江县县长 |
高明 | 肖明 | 三峡移民办公室副主任 |
徐敏 | 陈厚民 | —— |
白志迪 | 陶市长 | —— |
张楠 | 高大炮 | 达镇镇长 |
罗德元 | 叶明辉 | 村长 |
王东方 | 李华 | 来库区体验移民干部生活的富家子弟 |
曹建 | 向老大 | —— |
张世宏 | 刘长寿 | 峡江县移民局局长 |
刘军 | 秋嫂 | —— |
杨稀胭 | 小美 | 移民干部,李华的同事 |
李秋萍 | 翠儿 | —— |
乔红 | 林玉 | 西南集团的老总,王天水的妻子 |
赵子惠 | 小婉 | 峡江春总经理许小婉,林虎的妻子 |
孙舟 | 杨兴国 | 建筑公司老总 |
李虎城 | 江一风 | 档案局长 |
陈正华 | 李老闷 | —— |
出品人 | 何事忠;钟健华;王昌连;周杏武 |
制作人 | 罗浩(制片人)、林威(责任制片人)、黄建立(执行制片人) |
监制 | 谢建辉;周榕芳;王洪华(总监制)、曾少雄;江权度;顾庆丰;王灿;李廷勇;喻晓峰(责任监制) |
原著 | 何建明 |
导演 | 陈育新、苏克(执行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毕长江;段建国;周定民(副导演) |
编剧 | 袁克平、郭光荣、陈育新(编剧)、易飞先、陈泽珲、周文(总策划)、易肇源;程武彦;刘永东;郭光荣;李衡生(策划)、周榕芳;邹鹏;袁卫;金宇平;郑兆;游伟(故事策划) |
摄影 | 邹勤(总摄影)、薛子磊;舒牧(摄影)、刘春山;王磊;阮庆云;李中辉;金诚(摄影助理) |
配乐 | 龙伟华(作曲)、王浩川(音乐编辑) |
剪辑 | 王浩川、向华(剪辑助理) |
道具 | 陈刚(道具组长)、刘德斌;陈铁强;马敬强;陈述强;康学文(道具助理) |
艺术指导 | 刘上洋;蒋建国;陈润儿;张剑飞;魏委(顾问) |
美术设计 | 李在群;史云祥(总美术)、孙晓琳;刘湘柏;刘志坚;宋赞民;陈磊(副美术) |
造型设计 | 刘刚(化妆组长)、柏桦;史宏斌;周晓玲;刘亮(化妆助理) |
服装设计 | 吴琼(服装组长)、王立英;赵旭;吕旗(服装助理) |
灯光 | 司学超(灯光组长)、司国明;司明安;赵永杰;司文礼;张永伟;徐公应;赵如忠;赵如孝(灯光助理) |
录音 | 虞致 |
场记 | 王琼;刘丹;杨燕;吴恋 |
布景师 | 赵欣(置景组长)、岑国钧;魏建勇;罗佳新;张杰;马铂;李衡贵;宋开金(置景助理) |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该剧以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为蓝本,策划及编剧从2003年起七次前往三峡地区体验生活,剧本也经过八次修改,剧中的台词都来源于他们在三峡库区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这个剧本是以一个半月写一集的进度“雕琢”起来的。
拍摄过程
该剧由长沙广电集团承制,2006年10月26日正式开机,在重庆的龚滩、龙潭、涪陵、黔江、长寿等地取景拍摄,2007年1月下旬关机,拍摄中转场12次,行程逾万公里。
幕后花絮
因为原报告文学中所写的三峡库区不少地方已经被淹没,剧组只好在重庆的其他地点取景拍摄。
这部电视剧的拍摄条件颇为艰苦,很多道具都是从当地居民家里找的,只能剧组自己搬到拍摄现场。
剧组在朝天门码头拍摄一场三峡移民告别故土、乘船外迁的戏时,现场有上千名群众演员不计报酬参与拍摄。
剧集评价
《国家行动》是一部反映牺牲和奉献的戏。它生动地讲述了中国老百姓和基层干部在国家利益面前的牺牲和奉献。闫妮在剧中扮演峡江县县委书记,她表示,她为这个角色倾注了很多心血,深情地记录了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移民壮举。(京华时报评)
这部作品以主旋律和人性化独树一帜,跟以往描写国家干部形象的作品不同,既没有大人物的形象,也没有绝对的对立面,在三峡移民这样的浩大工程中,没有将矛盾和斗争放在正邪对抗上,而是将所有的不得已和难处摆上了桌面,极好地体现了人性的真实,平凡中的伟大以及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爱,用国计民生和鱼水情深打动了观众的心。(重庆时报评)
电视剧浓缩了移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通过截取峡江县达镇十七户居民的际遇,真实再现移民们对迁居地的犹疑、不满,及再就业时面临的诸多困难。在剧中一开始就将矛盾推到台前,移民安置、就业问题作为线索贯穿始终,“钉子户”、“硬骨头”的人物设置不仅表现了移民中真实存在的复杂心态,更凸显了峡江人故土难离的深情。该剧通过一个接一个精心设计的细节,逐渐展示出了移民的故土情、家国情,移民同移民干部之间的鱼水情,同时描述了一组基层、中层干部的群像。对小人物的塑造和扎实的细节描写,使《国家行动》呈现出丰满而朴实的面貌。(新浪娱乐余青评)
《国家行动》剧情“好看”,以三峡工程为大背景,三峡大坝蓄水进入倒计时是剧中天然的矛盾焦点,整个戏的叙事方式看似平淡、波澜不惊,却娓娓道来,悄然铺陈着线索和脉络,剧中人物形象也非常生活化,所有的党员干部,既是移民工作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大移民中一个小民百姓,方言的运用、对生活细节逼真刻画让全剧显得亲切生动,有情趣有看点。(新浪娱乐戴金花评)
该剧没有以强烈的意识形态对观众进行灌输,相反,它采用了更加容易被观众们所认同的平民化视角来讲述这场“国家行动”,关注普通百姓日常的生活经验,表达他们的愿望和期待,剧中的人物形象抛掉了“高、大、全”的外衣,就好像是身边的平常人一样真实而令人亲近。(新浪娱乐王潇涵评)
该文章由作者:【野德】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