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韦普肖特着作的《凯恩斯大战哈耶克》是历史上最经典的经济学决斗之起源与遗产。
内容简介
历史上最经典的经济学决斗之起源与遗产《通论》、《通往奴役之路》,这些思想的两位奠定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隔着一道巨大的深渊,凝视着彼此。这道深渊,拉开了我们这个时代最轰轰烈烈的经济学之战:政府是否应当干预市场。两人同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之上研究商业繁荣和萧条的周期,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哈耶克认为,改变经济的“自然平衡”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凯恩斯认为,标志着一个周期结束的大规模失业和困难,可以靠政府开支来缓和。终其余生,两人始终无法认同对方的观点。
二十多年中,两人通过信件辩论,通过公开发表的文章辩论,通过激烈的私下对话辩论,最终又通过他们热心的弟子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和米尔顿·弗里德曼代为辩论。
凯恩斯口才和魅力过人,对世界持有一种乐观的愿景:政府计划和管控能撑起经济。这一观点很快为大西洋两岸整整一代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所接受。
与此相反,哈耶克是个一丝不苟的逻辑家,他顽强地逆流而上,在市场倡导者和自由意志者中找到了支持。
从富兰克林·罗斯福到乔治W.布什等数代政治家,在两位学者的想法之间摇摆不定。最终,这场争辩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和生计。
从大萧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战后恢复到当前,资深记者尼古拉斯·韦普肖特详细梳理了20世纪两位经济学巨人之间的这场论战。两位大师的不同愿景影响了世界经济的起起落落,迄今仍牢牢地掌控着它的走向。
作者简介
尼古拉斯·韦普肖特,记者,着有《罗纳德·里根和玛格丽特·撒切尔:政治姻缘》(Ronald Reagan and Margaret Thatcher: A Political Marriage)。《伦敦时报》和《纽约太阳报》前资深编辑,现居纽约。
作品目录
推荐序一现代经济学争论之源
推荐序一现代经济学争论之源梁小民经济学史就是一部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的争论史。最早的重商主义是主张国家干预的,以后的主流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则是主张自由放任的。其间,德国历史学派又回归到国家干预。近代凯恩斯主义和哈耶克的自由放任则是经济学争论的焦点。一直到今天,经济学的争论涉及了广泛的内容……
推荐序二
何帆想象一下有一个买卖思想家股票的股市。过去和现在的思想家都可以上市交易,他们的行情有涨有落。有些经典的思想家是蓝筹股,他们的沉浮主导着时代的精神。也有些风光一时的思想家很快就被人遗忘,甚至被迫退市。有时候,会出现一匹“黑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思想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突然受到热捧。活跃在股市的交易……
引言
这或许是20世纪经济学思想两大巨头之间常年厮杀角力中最不寻常的时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哈耶克一起,或是独自一人,整夜站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小教堂的屋顶上。他们的任务是凝视天空,提防德国轰炸机飞到英格兰风景如画的小城市上空倾泻燃烧弹。1942年春夏两季,为报复英国轰炸了德国中……
1.迷人的英雄
凯恩斯怎样成为哈耶克的偶像,1919~1927年经济学历史上最伟大的辩论始于一个小小的借书请求。1927年年初,一位年轻的维也纳经济学家写信给英国剑桥国王学院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借一本写于50年前的经济学教科书,是弗朗西斯·伊西德罗·埃奇沃思(FrancisYsidroEdgeworth)……
2.帝国的终结
哈耶克亲身经历了超级通货膨胀,1919~1924年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战争经历和年长他16岁的凯恩斯非常不同。1914年战争爆发时,哈耶克不过是个15岁的中学生,可惜他个头挺高,陌生人看到他,总问他为什么不入伍。冯·哈耶克一家都是爱国的奥地利人,19世纪末维也纳的完美产物,毫不怀疑皇帝要和德国人并……
3.战线划好了
哈耶克否认经济存在“天然的”秩序,1923~1929年1924年,哈耶克回到维也纳,继续从事监管奥地利债务的政府工作。米塞斯把哈耶克拉到自己的羽翼之下,开始担任他的导师,甚至帮他在奥地利行业商会找工作。哈耶克开始追求海伦·伯塔玛丽亚·冯·弗里奇(HelenBertaMariavonFrit……
4.荡寇志
凯恩斯和哈耶克的第一次相遇,1928~1930年哈耶克在美国研究经济思想的短暂经历确认了一点,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老家不是辩论未来经济的好地方。为此,哈耶克日后将前往英国。为达成这一目的,1927年,他写信给凯恩斯,着手寻找一个好办法来当面自我介绍。1928年,机会来了,凯恩斯受邀参加伦敦剑桥经济服……
5.双虎屠龙
哈耶克从维也纳来了,1931年在经济学历史上最生动的一场决斗中,莱昂内尔·罗宾斯和威廉·贝弗里奇甘居二线。1931年1月,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接受罗宾斯的邀请抵达伦敦,进行四场讲座。讲座的基础是他对经济周期的研究,以及他在《储蓄“悖论”》中想要证明的论点:经济衰退并非消费者缺乏购物欲望所致。不过,……
6.黎明前的决斗
哈耶克苛评凯恩斯的《货币论》,1931年哈耶克抵达伦敦的那个月,凯恩斯正在电台的一出广播节目里敦促家庭主妇花钱、花钱,再花钱。商品便宜,意味着英国消费者的日子从没这么好过过。只可惜,有工作的人过得当真不错,数百万失业者却仍在无所事事地游荡。“失业的工人和闲置的工厂每天能生产价值数百万英镑的商品。”……
7.还击
凯恩斯和哈耶克扭打起来,1931年不管凯恩斯认为对手的分析有多荒谬,他总是本能地迎上去。从辩论中获益,是头等的剑桥精神。每当凯恩斯本人一参战,辩论必然会以丰富多彩的语言进行起来。凯恩斯是天生的辩论天才,他情不自禁要戏剧化地表现自己和对手的差异。连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那强大的精神也被凯恩斯夺目的智……
8.偷天换日
凯恩斯让皮耶罗·斯拉法继续辩论,1932年1932年2月,哈耶克在《经济学刊》上发表《对凯恩斯先生货币纯理论的思考》第二部分。他和罗宾斯一道热切地期待着凯恩斯做出响应。又一次,哈耶克以一种因为无法理解(凯恩斯的文章)而感到愤愤不平的腔调表达了自己的论点。“待议的观点涉及一个超级离奇的陈述,若非它白……
9.迈向《通论》
免费治愈失业的办法,1932~1933年接下来的几年,凯恩斯在战略上有所改变。他是一个天才的大众辩论家,但不管他多么努力地设计、煽动政府利用公共工程去治愈失业,他自始至终都觉得没取得多大的进展。写完《货币论》之后,凯恩斯对居高位者失去了影响力。拉姆齐·麦克唐纳的“国家”管理,不过是换了个名字的保守……
10.哈耶克熄火
《通论》引来了回应,1932~1936年20世纪30年代初,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同样怀着不祥的预感,看着德国发生的事件。纳粹的崛起,是1938年第三帝国吞并奥地利的长长引线。在纳粹国家全面恐怖的笼罩下,希特勒力推的筑路公共工程和战争物资的生产,是对凯恩斯主张的残酷恶搞。但是,希特勒统治下德国经济的走……
11.凯恩斯攻克美国
罗斯福和年轻的新政经济学家,1936年1936年2月《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打响了日后称为“凯恩斯革命”的第一枪。开篇第一句话,他宣布,“本书主要献给我的同行经济学家们,”接着,他坦言,自己用了10年时间尝试说服政治学家和公务员响应他通过政府资助项目减少失业的号召,但没取得太大进展。然而,在美……
12.绝望地卡在第6章
哈耶克撰写自己的“通论”,1936~1941年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为什么不立刻质疑他眼里凯恩斯《通论》所存在的逻辑失误呢?如果他在《通论》出版时主动请缨反驳,他兴许已经把凯恩斯革命掐灭在萌芽状态了。哈耶克的余生都为这次错失机会感到懊悔。将近40年后,他承认:“我迄今没有完全摆脱这种感觉,我推托了完全……
13.通往无处之路
哈耶克把凯恩斯的补救措施和暴政联系到了一起,1937~1946年《通论》出版后,美国凯恩斯主义革命的成功似乎已十拿九稳,但罗斯福政府对凯恩斯主义思想的应用还是只鳞片羽,不成规模。富兰克林·罗斯福欢迎凯恩斯到访白宫,但按新学说主张的规模大兴公共项目,还是让他很紧张。等到1937年春,生产、利润和工资……
14.茫然岁月
佩尔兰山和哈耶克迁往芝加哥,1944~1969年《通往奴役之路》在美国的大获成功,哈耶克本人并没有出太大的力。他并不情愿做公众人物,为书做巡演时,他觉得听众的喝彩有失体统。“人们请我为五所大学做五场系列讲座,”他回忆说,“我以为是非常稳重的学术讲座,精心撰写了讲稿……我人还在公海上,《读者文摘》就……
15.凯恩斯时代
美国30多年的无敌繁荣,1946~1980年1946年凯恩斯过世后,立刻被当成英雄般供奉起来。他的骨灰撒在靠近家乡的萨塞克斯道文。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为他举行追悼会,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主持了仪式,参加追悼会的人包括莉迪亚、凯恩斯年迈的双亲、内阁大部分成员、美国大使约翰·怀南特(JohnWinant……
16.哈耶克的反击
弗里德曼、戈德华特、撒切尔和里根,1963~1988年对哈耶克来说,黎明之前是最黑暗的时候。他警告朝圣山学会,凯恩斯的理论暴露出明显的缺陷,恐怕要等数十年。但他没有料到的是,逆转的前途竟然掌握在阿伦·迪雷克托的妹夫—米尔顿·弗里德曼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人手里。哈耶克和迪雷克托相处甚好,或许是因为他们长……
17.战火重开
淡水经济学家和咸水经济学家,1989~2008年接下来的20年,哈耶克对政府干预演变为暴政的警告越来越受欢迎。1991年苏联解体。民主新政府的领导者,如捷克共和国的前两任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VaclavHavel)和瓦茨拉夫·克劳斯(VaclavKlaus),波兰副总理莱谢克·巴塞罗维茨(L……
18.赢家是……
避免大衰退,2008年迄今那么,自哈耶克和凯恩斯第一次交锋以来已经过去了80年,是谁赢了这场经济学史上最著名的决斗呢?几十年来,凯恩斯似乎在混战中略占上风,但很难说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他的传记作者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解释说:“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学辩论中,哈耶克败给了凯恩斯,我想,这倒不是因为凯……
致谢
谢谢我的朋友兼导师—蓝德岗学院(RendcombCollege)的院长A.O.H.Quick,是他第一个鼓励我研究政治经济学。谢谢我在约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AlanT.Peacock和JackWiseman,他们否定传统的智慧,告诉我除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之外还有其他人对经济理论大有贡献。我也……
该文章由作者:【穆罕默德二世】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