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华(光学现象)

日华,是大气的一种光学现象。在天空出现的半透明薄云里面,有许多飘浮在空中的六角形柱状的冰晶体,偶尔它们会整整齐齐地垂直排列在空中。当太阳光射在这一根根六角形冰柱上,就会发生非常规律的折射现象。日华内部蓝绿色外部红棕色。华是一种衍射现象,当光通过与其波长相近的小水滴时就会出现光的强弱相间分布的情况,这就是衍射。天空出现的“七彩祥云”,其实是当云比较多,有小冰晶出现时,阳光折射后发生的一种衍射现象而形成“日华”。

日华(光学现象)

简介

太阳外面的华叫日华,月亮外面的华叫月华。日华因太阳光强烈,因而比较难以看到。比较常见的是月华。华的色彩是外红内蓝。华多数是高积云的产物。

形成

华是怎样形成的呢?华是光线通过云里水滴或小冰晶的时候产生衍射而形成的。衍射也叫绕射。一般说光是依直线前进的,但是由于光有波动性,遇到极微小的障碍物的时候,光波会绕过它的边缘而达到障碍物的后面,也就是偏离了原来直线前进的方向,这种偏离的程度也因光的颜色而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光的衍射现象。拿一根羽毛放在眼睛和灯光之间,透过羽毛的缝隙来看灯光,就可以看到灯周围有彩色光环。这是因为光线经过极细的羽毛缝隙的时候发生了衍射。还有,你向玻璃窗上哈一口气,玻璃上就形成一层水汽薄膜,这时再来观察窗外远处的一个光源,可以看到光源外面有一个和华一样的彩色光环。

同样,当光缆通过云里小水滴和小冰晶的时候也要发生衍射,产生了彩色的光环——华。华的大小、清晰程度跟云的结构有关。云厚的时候,衍射光线不容易通过,华不容易产生;云薄的时候,人们容易看到华。如果云里水滴、冰晶的大小比较一致,华环就比较完整;如果水滴、冰晶大小不一致,华环也不规则,有的部分看不出来。

与天气的关系

在闽南劳动群众中,流行着这样一条谚语:“天上烧饼大变小,天气好不了。”所谓“烧饼”,指的是日华及月华。据老农说,出现这一现象天即将下雨。对日华进行了7年观测;并记载了华的变化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发现日华的华圈由大变小(由明显变模糊)对未来短期内的天气变化确有指示性。

在1-6月如果根据日华的变化预报次日降水,其几率可达到83-90%,1-4月份次日出现小雨的可能性约占该期间降水总次数的78%。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广播的波长是不变的,华由大变小是云滴平均半径由小变大的反应。

华环大小与云里水滴、冰晶的大小成反比;水滴、冰晶越大,华环直径越小;水滴、冰晶越小,华环直径越大。根据华环直径的变化,可以预测天气。如果华环逐渐扩大,表明云里水滴、冰晶因为蒸发而在变小,所以不会下雨,或者晴天就将来临。如果华环直径在缩小,表明云里水滴、冰晶在逐渐增大,云层逐渐增厚,天气将转阴雨。民间说:“大华晴,小华雨。”

该文章由作者:【阴天傍晚车窗外】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