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yì,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为奇特、奇异、奇怪;引申义有不同的、其他、别的等。
现代汉语所见的秦汉文字都比《说文》小篆近古,因此,现代学者怀疑许慎为了牵合其“从廾,从畀”的说法而谬改文字。现代通用的“异”见于《说文》卷三“廾”部:“异,举也。从廾,㠯声。《虞书》曰:‘岳日异哉。’”“异(异体)”与“异”语音相近,“异”字未见古文字形体,文献中用其本义的时候也极少,简化字以“异”代“异(异体)”。
字形结构
异,象形字。《说文》:“异(异体),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异(异体)”本像手持一物往头上戴的形状。前人早已指出,“异(异体)”是“戴”字的初文。“异(异体)”与“戴”本为一字,后来分化,义各有当,成为形、音、义各不相同的两个字。许慎据讹变的字形说解文字,不可能弄清“异(异体)”的本义及其与“戴”的关系。“异(异体)”的字形自商代甲骨文直到汉代印文,一脉相承。虽然战国文字异形很多、变化多端,但都没有《说文》小篆讹变得离谱。现代汉语所见的秦汉文字都比《说文》小篆近古,因此,现代学者怀疑许慎为了牵合其“从廾,从畀”的说法而谬改文字。“异(异体)”字的简化字“异”见于《说文》卷三“廾”部:“异,举也。从廾,㠯声。《虞书》曰:‘岳日异哉。’”“异(异体)”与“异”语音相近,“异”字未见古文字形体,文献中用其本义的时候也极少,简化字以“异”代“异(异体)”。
详细释义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yì | 形容词 | 奇特、奇异、奇怪。 |
背叛的;邪道的。亦指异端邪说。 | ||
不相同。 | ||
代词 | 其他、别的。 | |
指以往,以前。 | ||
指以后,将来。 | ||
动词 | 护翼。 | |
区别、分开。 | ||
特别优待、特别重视。 | ||
通“翼”,恭敬。 | ||
通“翼”,辅助。 | ||
名词 | 姓。 | |
指奇异、非凡之人或事物。 | ||
指特殊本领、才能。 | ||
参考资料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异
异,举也。从廾㠯声。《虞书》曰: “岳曰:异哉!”
异(异体)
异,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凡异之属皆从异。羊吏切
注:徐锴曰:“将欲与物,先分异之也。《礼》曰:‘赐君子小人不同日。’”
康熙字典
异
《广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之切。?音怡。《广韵》:已也。《书·尧典》:异哉,试可乃已。传:异,已也,退也。言馀人尽巳,惟鲧可试,无成乃退。《正义》:异声近巳,巳训止,是停住之意,故为退也。
又《集韵》:发叹也。
又《唐韵》《集韵》《韵会》羊吏切。《正韵》以智切。?怡去声。《说文》:举也。
又《广韵》:退也。
又与异通。《列子·杨朱篇》:何以异哉。
异(异体)
《唐韵》《集韵》《韵会》羊吏切。《正韵》以智切。?移去声。《说文》:分也,从廾从?。?予也。《博雅》:异分也。《史记·商君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又不同也。《书·旅獒》: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礼·儒行》:同弗与异弗非也。疏:谓彼人与己之疏异,所为是善,则不非毁之也。
又怪也。《释名》:异者,异於常也。《左传·昭二十六年》:据有异焉。注:异犹怪也。《史记·屈贾传》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又奇也。《周礼·地官·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注:珍异,四时食物。《史记·仲尼弟子传》: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
又违也。
又姓。唐异牟寻归唐,册封南诏王,今白水蛮有此姓。
又异,翘草名。《尔雅·释草》:连异翘。
又无名异药名,主治金创折伤。
又《韵补》:叶延知切,音怡。《诗·邶风》:洵美且异。叶下贻。
又叶弋质切,音逸。《诗·小雅》:亦祇以异。朱注:逸织反。无名氏《乐德歌》:所见奇异,叶甘美酒食。
音韵汇集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声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异 | 广韵 | 止 | 平 | 之 | 以 | 开 | 三 | 次浊 | 与之切/音异 | 0i | |
止 | 去 | 志 | 以 | 开 | 三 | 次浊 | 羊吏切/与之切 | 0i | |||
集韵 | 止 | 平 | 之 | 以 | 开 | 三 | 次浊 | 盈之切 | 0ie | ||
止 | 去 | 志 | 以 | 开 | 三 | 次浊 | 羊吏切 | 0ie | |||
增韵 | 平 | 之 | 盈之切 | ||||||||
中州 | 平声 | 齐微 | 盈鸡切 | ||||||||
洪武 | 平 | 支 | 喻 | 以 | 次浊 | 延知切 | oie | ||||
去 | 寘 | 喻 | 以 | 次浊 | 以智切 | oie |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先秦 | 董同龢系统 | 之 | d | jəɡ |
先秦 | 周法高系统 | 之 | r | iəɣ |
先秦 | 李方桂系统 | 之 | r | əgh |
魏 | 之 | jəї | ||
晋 | 之 | jəї |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j | ǐə |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0 | i |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0 | i |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ji | ï | |
隋唐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0 | ǐə |
该文章由作者:【迪卢木多】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