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学名: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5000-7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养育了印加民族,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藜麦种子颜色主要有白、黑、红几种颜色,营养成分相差不大,其中白色口感最好,黑、红色口感相对差些籽粒也较小。藜麦在1980年代被美国宇航局用于宇航员的太空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基本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联合国将2013年宣布为国际藜麦年,以促进人类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植物学史
藜麦是印第安人的传统主食,几乎和水稻同时被驯服有着6000多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藜麦具有相当全面营养成分,并且藜麦的口感口味都容易被人接受。在藜麦这种营养丰富的粮食滋养下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伟大的印加文明,印加人将藜麦尊为粮食之母。美国人早在80年代就将藜麦引入NASA,作为宇航员的日常口粮,FAO认定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作物即可满足人类所需的全部营养的粮食,并进行藜麦的推广和宣传。2013年是联合国钦定的国际藜麦年。以此呼吁人们注意粮食安全和营养均衡。
植物特性
藜麦穗部可呈红、紫、黄,植株形状类似灰灰菜,成熟后穗部类似高粱穗。植株大小受环境及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从0.3-3米不等,茎部质地较硬,可分枝可不分。单叶互生,叶片呈鸭掌状,叶缘分为全缘型与锯齿缘型。根系庞大但分布较浅,根上的须根多,吸水能力强。藜麦花两性,花序呈伞状、穗状、圆锥状,藜麦种子较小,呈小圆药片状,直径1.5-2毫米,千粒重1.4-3克。
地里分布
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中高海拔山区。具有一定的耐旱、耐寒、耐盐性,生长范围约为海平面到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原上,最适的高度为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地区。
繁殖方法
播前准备
地块选择: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及肥力较好的地块种植。藜麦不宜重茬,忌连作,应合理轮作倒茬。前茬以大豆、薯类最好,其次是玉米、高粱等。
施肥整地:早春土壤刚解冻,趁气温尚低、土壤水分蒸发慢的时候,施足底肥,达到土肥融合,壮伐蓄水。播种前每降1次雨及时耙耱1次,做到上虚下实,干旱时只耙不耕,并进行压实处理。一般每亩(667平方米/亩,下同)施腐熟农家肥1000-2000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20-30千克。如果土壤比较贫瘠,可适当增加复合肥的施用量。
播种方法
播种期一般选在5月中旬、气温在15-20℃时为宜。播种量为每亩0.4千克。播种深度1-2厘米。一般使用耧播,也可采用谷子精量播种机播种。行距50厘米左右,株距15-25厘米。
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
查苗补苗:藜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漏种和缺苗断垄时,应采取补种。对少数缺苗断垄处,可在幼苗4-5叶时雨后移苗补栽。移栽后,适度浇水,确保成活率。对缺苗较多的地块,采用催芽补种,先将种子浸入水中3-4小时,捞出后用湿布盖上,放在20-25℃条件下闷种10小时以上,然后开沟补种。
间苗定苗:藜麦出苗后应及早间苗,并注意拔除杂草。当幼苗长到10厘米、长出5-6叶时间苗,按照留大去小的原则,株距保持在15-25厘米。
中耕除草:中耕结合间苗进行,应掌握浅锄、细锄、破碎土块,围正幼苗,做到深浅一致,草净地平,防止伤苗压苗。中耕后如遇大雨,应在雨后表土稍干时破除板结。当藜麦长到50厘米以上时,还需除草1-2次。
中期管理
在藜麦8叶龄时,将行中杂草、病株及残株拔掉,提高整齐度,增加通风透光,同时,进行根部培土,防止后期倒伏。
水肥管理
要求一次性施足底肥,如果生长中后期发现有缺肥症状,可适当追肥。一般在植株长到40-50厘米时,每亩撒施三元复合肥10千克。在藜麦生育后期,叶面喷洒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可促进开花结实和子粒灌浆。藜麦主要以旱作为主,如发生严重干旱,应及时浇水。
后期管理
在成熟期,要严防麻雀为害,及时收获,防止大风导致脱粒,造成损失。
病虫防治
病害:主要防治叶斑病,使用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防治1-2次即可收到效果。
虫害:藜麦常见虫害有象甲虫、金针虫及蝼蛄等。防治方法:可每亩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2-2.5千克于耕地前均匀撒施,随耕地翻入土中。也可以每亩用40%的辛硫磷乳油250毫升,加水1-2千克,拌细土20-25千克配成毒土,撒施地面翻入土中,防治地下害虫。
发展潜力
藜麦的神奇之处不仅仅是富含人类需求的各类营养物质,更难得的是,藜麦做为植物却具有肉蛋类才有的接近人体氨基酸组成的优质蛋白质,可以减少养殖业对饲料、圈舍、人力的投入,饲养场地对耕地的占用,动物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畜禽携带的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解决人类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粮食供给不足与耕地有限、人类营养需求与环境污染(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等冲突的金钥匙,对促进食品安全、食品营养、乃至三农问题都有不可替代作用,是最具潜力的农作物之一。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藜麦是唯一的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胚乳占种子的68%,且具有营养活性,蛋白质含量高达16%-22%(牛肉20%),品质与奶粉及肉类相当,富含多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必需的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当且易于吸收,尤其富含植物中缺乏的赖氨酸,钙、镁、磷、钾、铁、锌、硒、锰、铜等矿物质营养含量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类黄酮、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胆碱、甜菜碱、叶酸、α-亚麻酸、β-葡聚糖等多种有益化合物,膳食纤维素含量高达7.1%,胆固醇为0,不含麸质,低脂,低热量(305kcal/100g),低升糖(GI升糖值35,低升糖标准为55),几乎都是常见食物里最优秀的。
食用功效
藜麦属于易熟易消化食品,口感独特,有淡淡的坚果清香或者人参香,具有均衡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功能、修复体质、调节免疫和内分泌、提高机体应激能力、预防疾病、抗癌、减肥、辅助治疗等功效,适于所有群体食用,尤其适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慢性病,以及婴幼儿、孕产妇、儿童、学生、老年人等特殊体质和生活不规律人群。长期食用,效果显着。
藜麦符合人类对食品—–安全、健康、营养、天然的需求,2005年后,已经成为国际上炙手可热的时尚健康食品。
藜麦的食用方法
藜麦易熟口感好,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与任何食材搭配。/n
- 单独食用。煮粥时,在滚水中煮沸约15分钟左右,令其膨胀、籽粒变半透明后即可食用。/n
2.混合其他谷物一起食用。可做成藜麦小米粥、藜麦大米粥、藜麦大米焖饭、白面藜麦饼等。/n
3.搭配其它食材制作特色菜肴。一般将藜麦单独煮熟后再与其他食材烹饪,例如:海参浇藜麦(海陆双尊)、藜麦扒鲍鱼(营养滋补餐)、藜麦水果沙拉(营养减肥餐)、藜麦蒸肉、藜麦红枣南瓜粥(养颜排毒)、藜麦鸭子肉粥、藜麦糕、藜麦鳕鱼、也可以将藜麦发芽后配合其它食材食用,营养更高。/n
4.煮汤。藜麦有清香味道很适宜与其它材料做汤类,还可去除鱼类及肉类的腥味,例如:藜麦鲍鱼汤、藜麦菠菜番茄汤、藜麦草菇汤、藜麦鸡丝汤、藜麦番茄牛尾汤。/n
5.饮品。藜麦打米糊或者浆后配制的饮品非常可口,例如:藜麦浆与各类水果混合成果汁饮品,或者做成藜麦豆浆等。/n
6.藜麦茶。将藜麦炒熟成金黄色出来香味,杯子里放几勺用开水冲饮,每日饮用强身健体。
不适宜人群
1、胃肠道功能较差人群: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不适合食用藜麦,因藜麦具有韧性,外层外膜较硬,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难以消化,使用后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的症状等;部分老年人胃肠功能衰弱,肠蠕动也可能减弱,更容易出现上述问题;
2、肾脏功能不佳人群:藜麦中丰富的钾元素,摄入过多,对于肾脏功能不佳的人群有一定的代谢负担,不利于疾病恢复。因患者个体差异较大,还有其他患者不适合食用藜麦,如对藜麦中物质过敏、肾功能不全需要限制非优质蛋白质的患者,应根据个人情况谨慎食用。普通人群也应该避免单独食用或过量摄入藜麦,避免加重消化系统的压力。饮食应注意使用种类的丰富和膳食结构的合理,营养元素全面摄入等。
该文章由作者:【苟局长】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