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010年高希希执导的电视剧)

《三国》是由高希希执导,陈建斌、于和伟、陆毅、何润东、倪大红、于荣光、张博、聂远、陈好、林心如、黄维德等主演,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制作中心、北京小马奔腾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古装历史剧。

该剧改编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讲述了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再到司马家篡魏后天下归晋的故事。

该剧于2010年5月2日在江苏卫视、安徽卫视、重庆卫视和天津卫视首播。

三国(2010年高希希执导的电视剧)

剧情简介

东汉末年,朝纲混乱。宫廷内部,宦官与外戚的斗争就像凶恶的病魔一般,幼小的皇帝只能作为傀儡,而拥兵自重的地方诸侯也在急剧地扩张各自的军事力量。在民间,天灾连年,苛政横行,人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延续了四百多年的汉帝国政权岌岌可危。来势汹涌的黄巾军农民起义撼动社稷,虽然起义在爆发后第八个月即告平息,但积重难返的汉帝国却并没有重获生机。为了彻底剿灭宦官势力,出自宦官世家的袁绍(许文广饰)和曹操(陈建斌饰)在混乱中对宦官进行了血腥屠杀,袁绍还召请凉州军阀董卓(吕晓禾饰)进京帮助进行剿灭宦官。这一“引狼入室”的计划虽然遭到更有智谋的曹操的坚决反对,但袁绍依然一意孤行。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角色/配音

备注

陈建斌

曹操/樋浦勉

字孟德,小名阿瞒,魏武帝,曹魏奠基人

于和伟

刘备/家中宏

字玄德,汉昭烈帝,蜀汉开国皇帝

陆毅

诸葛亮/堀内贤雄

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

何润东(美国籍)

吕布/吴凌云、内田夕夜

字奉先,先后为丁原、董卓部将,后割据徐州

倪大红

司马懿/佐佐木胜彦

字仲达,曹魏大都督,西晋的奠基人,晋宣帝

于荣光

关羽/程寅、田中正彦

字云长,刘备二弟,蜀汉五虎将之首

张博

孙权/咲野俊介

字仲谋,孙坚次子,东吴大帝,东吴开国皇帝

聂远

赵云/王凯、游佐浩二

字子龙,蜀汉五虎将之一,原为公孙瓒部将

陈好

貂蝉/本名阳子

王允家中歌女,献身完成连环计

林心如(中国台湾)

孙小妹/阎萌萌、中村千绘

孙权妹妹,刘备夫人

黄维德(中国台湾)

周瑜/陈浩、小山力也

字公瑾,东吴名将,任大都督

刘竞

大乔/李世荣、三石琴乃

乔公之女、孙策之妻、小乔之姊

赵珂

小乔/季冠霖、园崎未惠

乔公之女、周瑜之妻、大乔之妹

许文广

袁绍/菅生隆之

字本初,冀州军阀,反董卓联合军盟主

李依晓

静姝/魏凉子

司马懿的侍妾,曹丕的卧底

康群智

吴国太/久保田民绘

孙坚的次妻,武烈皇后的妹妹,孙小妹生母

吕晓禾

董卓/福田信昭

字仲颖,汉末权臣,凉州军阀,官至太师

邵峰

陆逊/檀臣幸

字伯言,东吴军事家、大都督

于滨

曹丕/前野智昭

字子桓,曹魏开国皇帝,魏世祖文皇帝

王新军

魏延/大冢芳忠

字文长,蜀汉将领,征西大将军

沙溢

孙策/阪口周平

字伯符,孙坚长子,孙吴的奠基人之一

康凯

张飞/天田益男

字翼德,刘备三弟,蜀汉五虎将之一

杜旭东

庞统/斋藤志郎

字士元,号凤雏,刘备帐下谋士

刘亚津

张松/水野龙司

字永年,刘璋部下,献图刘备

霍青

鲁肃/岩崎博

字子敬,东吴外交家、大都督

高宝松

董承/冈哲也

汉末车骑将军,刘协妃嫔董贵人之父

洋光

曹仁/手冢秀彰

字子孝,曹魏名将、大将军

郭涛

许褚/宝龟克寿

字仲康,曹魏将领

李建新

荀彧/星野充昭

字文若,曹魏政治家、战略家

许毛毛

许攸/池田ヒトシ

字子远,袁绍帐下谋士,后背袁投曹

蒋昌义

程昱/小野健一

字仲德,曹魏谋臣

钟明和

程普/陆建艺、里卓哉

字德谋,东吴将领

郑天庸

王允/李立宏、佐佐木敏

字子师,汉末大臣、司徒

程相银

张辽/堀部隆一

字文远,曹魏名将,原为吕布部将

刘魁

黄盖/郭政建、小山武宏

字公覆,东吴将领,赤壁之战功臣

白玉

卞氏/北条文荣

武宣卞皇后,曹操正妻

商忆莎

糜夫人/神保巴

糜竺妹妹,刘备夫人

唐姊娣

甘夫人/李世荣、田崎由美子

刘备夫人,刘禅的生母

王迪

郭太后/季冠霖、椿真由美

曹丕的皇后

白荟

董贵妃/阎萌萌、锅田カホル

汉献帝妃嫔,董承之女

刘梓娇

曹皇后/锅田カホル

汉献帝第二任皇后,曹操次女

曹曦文

蔡氏/金雁、日野由利加

蔡夫人,刘表后妻,刘琮之母

朴兰

樊氏

樊夫人,赵范之嫂

刘芊含

香君

李春香

卜斯斯

云英

董承小妾

宋来运

黄忠/麦人

字汉升,本为韩玄部将,蜀汉五虎将之一

叶鹏

姜维/纲岛乡太郎

字伯约,原为曹魏将领,后为蜀汉大将军

罗晋

汉献帝/须藤翔

字伯和,汉灵帝刘宏次子,东汉最后一任皇帝

李继春

曹植/铃木一敦

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文学家

杨瑞

孙乾/孙星、林和良

字公祐,刘备谋臣

刘真佑

司马昭/乃村健次

字子上,曹魏权臣,司马懿次子,晋文帝

柴进

张苞/张澎、宫本崇弘

张飞之子,蜀汉将领

李泓瑞

曹洪/徐光宇

字子廉,曹魏将领,曹操从弟

申杰

张昭/小川真司

字子布,东吴重臣

邓立民

李严/赵述仁

字正方,蜀汉重臣,托孤大臣

范近轮

关平/名村幸太朗

关羽义子,蜀汉将领

曹毅

诸葛瑾/内田直哉

字子瑜,东吴大臣

吴自千

马良/王凯、福田贤二

字季常,蜀汉官员,马谡之兄

刘军

韩当/宣晓鸣、铃森勘司

字义公,东吴将领

王鹤鸣

刘禅/古谷彻

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蜀汉后主

樊营

刘琦

刘表长子,荆州牧

阎沛

袁术

字公路,后将军,仲家皇帝

魏智

关兴

蜀汉将领,关羽之子

夏天

马岱

蜀汉将领,马超从弟

张歌

郭淮

字伯济,曹魏将领

张骄阳

周仓

黄巾军出身,关羽副将

红胖子

糜芳/张磊

字子方,蜀汉将领,南郡太守,后投吴

郑仕明

马谡/赵毅

字幼常,蜀汉官员、将领,马良之弟

陈威

徐晃/吴凌云

字公明,曹魏将领

廖伟力

贾华

孙权配下护卫将领

李根

曹彰

字子文,曹魏将领,曹操次子

徐涛

田丰

字元皓,袁绍部下谋臣

陈奕霖

马超/森川智之

字孟起,蜀汉将领,马腾之子

赵晋

曹真

字子丹,曹魏将领、大都督,曹操族子

杨德民

曹睿/姜广涛、岸尾大辅

字元仲,曹魏明皇帝,曹丕长子

王欢

王平

字子均,蜀汉后期大将

李亚天

孙礼

字德达,曹魏将领

李奇龙

夏侯渊/孙星、冈哲也

字妙才,曹魏将领,征西将军

张喜前

华歆

字子鱼,汉末名士,曹魏重臣

葛友元

李丰/赵毅、王凯

蜀汉将领,李严之子

夏小龙

甘宁

姜燚

丁奉

吴克刚

于禁

夏添

曹爽

侯杰

周泰

刘丹

蔡瑁/张遥函

孙继峰

王管家

李跃民

刘璋/张遥函

金毅

杨修/严明

宋重东

李儒/孙星

曹国新

李典/徐光宇

王今心

郭嘉/孟宇

谭建昌

张郃

孙海

陈群/徐光宇

孙岩

徐盛

佟汉

陶谦

范雨林

孙坚/长克巳

字文台,东汉长沙太守,吴武烈皇帝

孙万清

黄权/宣晓鸣

姬成功

刘表

柳秉钰

王朗/李立宏

张新华

法正

字孝直,蜀汉重臣

郭淼鑫

蔡中

李方耀

蔡和

龚志玺

郭汜/程寅

陈珊珊

杨仪/吴凌云

姚岗

徐庶/严明

字元直,化名单福

柳龙

袁谭/佳月大人

字显思,袁绍长子

蓝天

袁熙/大羽武士

字显奕,袁绍次子

徐萧

刘岱/张磊

胡沙

韩遂/陆建艺

字文约,马腾结拜兄弟

赵煊

陶恭义

陶谦之子

宁生

马腾/宣晓鸣、佳月大人

字寿成,马超之父

韩文亮

袁尚/赵毅、林和良

字显甫,袁绍三子,深得袁绍宠爱

碌碌

张任

赵大成

司马师/宫内敦士

字子元,司马懿长子,曹魏权臣,晋景帝

王宝刚

公孙瓒

蔡军

华佗/李立宏

郭继云

曹父

曹嵩

吴穷

苗泽

齐怀

虞翻

杨瑞

薛综

邱爽

刘琮

贾祥

陆绩

陈福生

纪灵/张遥函

赵水晶

周善

纪奥俊

孙桓

韩振国

郭图/张磊

王世俊

水镜/李志新

孙洪涛

陈宫/仲野裕

字公台,吕布麾下谋士

常铖

吕蒙/成田剑

字子明,孙吴名将

朱磊

朱然

戴启文

申仪/宣晓鸣

李昱孚

蔡阳/张遥函

张启富

严畯

超凡

祖弼

王进军

程德枢

程秉

王国则

赵范/张遥函

王文涛

邢道荣/张磊

李木戈

蒋干

李飒

鲍隆/徐光宇

路东昌

杨松

王运生

傅骏

陆继东

陈圭

尚悦

陈登

安彭泽宇

曹冲

李永林

牛金

海燕

徐庶母亲/金雁

应强

韩玄

二侯

孔伷

董志勇

范疆

邵岳恒

苟安

赵磊

曹豹

叮咚

庆童/赵毅

秦庆童

杨童

刘贤/赵毅

赵丙奎

吕伯奢/郭政建

任学海

吉平/宣晓鸣

丁小南

陈应/严明

陈厚行

耿纪

李旭

颜良/星野充昭

袁绍麾下猛将

丁晓楠

华雄/宣晓鸣、阪口周平

董卓麾下猛将

田翔

庞德/佳月大人

字令明,原马超部将,后投效曹操

王亮

古城县令

曹占军

崔州平/王凯

王孟川

文丑/阪口周平

袁绍麾下猛将

王世贵

刘度

焦伟

曹军主簿/郭政建

杨小强

袁术使臣

李大光

张鲁/吴凌云、福田贤二

字永年,汉中割据诸侯,五斗米教天师

欢欢

牙将

田海鹏

韩玄谋士

秦梵翔

郝昭

袁绍雄

曹芳

白海龙

孔秀

东岭关守将

赵秋声

张闿

陶谦部将,劫杀曹嵩的元凶

范世德

普净/宣晓鸣

焦志强

韩福

杨传喜

董管家

王茂累

吴质/边江

陈新华

张肃

陈兵

张温

汝晓斌

诸葛均/边江

赵旭

黄奎/徐光宇

龚志学

李傕/宣晓鸣

胡春勇

夏侯霸

字仲权,夏侯渊之子,高平陵之变后投靠蜀汉

薛晓龙

乔父/宣晓鸣

乔国老,大乔、小乔的父亲

答有为

秦朗

李华

钟太傅

李旭

严颜

陈刚

高翔

韩磊

潘璋

郑伟

小孙权

孙权

小叮咚

小献帝

汉献帝

杨传喜

董昭

李晓维

杨龄

职员表

出品人

苏志武、李明、张苏州、万克、杨晓明、李妹、李宏伟、张大伟、周莉、李小枫、陈华、刘斌、萧百佑

制作人

李立功、李潮洋、杨晓军、许文广

监制

高福安、张苏州、于志波、赵红梅、陈田、冯晨、钟丽芳

原著

罗贯中

导演

高希希

编剧

朱苏进、周志方、郝中夙

摄影

牛明山

剪辑

林红军、王斌

道具

宋彦东

选角导演

吴穷、李小曼

配音导演

程寅

美术设计

王贻涛

动作指导

林峰

造型设计

纪伟华、杨树栋、刘小红

服装设计

陈同勋

视觉特效

阿磐

灯光

宋光利、郭桂茂

录音

万仲平

剧务

李正林、刘春雨、许杰

场记

郑志芳、吕珊珊

发行

杨晓军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音乐原声

曲目/类型

词作者/曲作者/编曲

演唱

《还我一个太平天下》/主题歌

易茗/赵季平/赵麟

廖昌永

《英雄往来天地间》/主题歌

易茗/赵季平/赵麟

谭晶

《天地莽苍苍》/主题歌

易茗/赵季平/赵麟

汤灿

《貂蝉歌》/插曲

—/赵季平/赵麟

陈好

《爱无痕》/插曲

时东辉、胡力/胡力/—

邓天晴

获奖记录

时间

奖项

获奖者

2010年12月21日

综艺2010年度电视剧大奖

《三国》

2010年12月31日

年度安徽卫视国剧盛典最佳导演奖

高希希

2010年12月31日

年度安徽卫视国剧盛典最佳编剧奖

朱苏进

2010年12月31日

年度安徽卫视国剧盛典电视剧年度人物(男)

陈建斌

2010年12月31日

年度安徽卫视国剧盛典十佳电视剧第一名

《三国》

2010年12月31日

2010年度网络最受欢迎电视剧(内地)

《三国》

2011年2月22日

中国电视剧上海排行榜暨2011电视剧制播年会国产电视剧品质大奖

《三国》

2011年3月22日

第一届亚洲彩虹奖评审团大奖

《三国》

2011年3月22日

第一届亚洲彩虹奖电视剧类最佳男主角

陈建斌

2011年3月22日

第一届亚洲彩虹奖最佳动作指导

林峰

2011年6月10日

第1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电视剧银奖

《三国》

2011年8月31日

首尔国际电视剧大赏评委会大奖

《三国》

2011年8月31日

首尔国际电视剧大赏最佳男演员奖

陈建斌

2010年10月24日

东京2011国际电视节海外电视剧大奖

《三国》

2012年4月21日

第45届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大雷米奖

《三国》

幕后花絮

  1. 刘竞原是奔着貂蝉这个角色去的,不想剧组已经定下陈好,导演高希希建议她出演大乔。大概是沙溢的喜剧形象过于深入人心,在和沙溢对戏时,刘竞常常忍不住笑场。
  2. 赵柯在拍摄一场乘马车赶去搭救诸葛亮的戏时,马在拍摄过程中受到了惊吓,疯了似的直奔向路边,车被山坡上的大树撞碎翻倒,赵柯从马车上重重地坠下,并跟随裂开的马车翻滚出十几米远才停下。
  3. 为了演绎病入膏肓的鲁肃,霍青下狠心三日不食,并每天坚持跑步二十公里。
  4. 沙溢在拍摄脸部中箭的戏时,因为没有实物,表演时显得很难,全凭想像,自己用手把“箭”拔出来,还要表现出痛苦状。
  5. 火烧赤壁之后,演员们不是胳膊上鼓着水泡,就是腿上被烧掉一层皮,至少伤了十多个人,时常会出现缝两三针、马师从马上摔下来、被马踢、被马撞等状况。
  6. 在将近一年的拍摄过程中,剧组演员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磨难,大到摔下马背,小到捂出痱子,没有一个人委屈埋怨。武戏大部分都是外景,有四个月在坦克训练场拍摄,剧组人员吃了一肚子的风沙和水泥灰。
  7. 因为该剧的拍摄期很长,剧组尽量保证演员和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但是因为要拍夜戏,或者抢一些景,经常要连轴转,最辛苦时连拍一个月夜戏,昼夜颠倒,而且每天只能睡不到六个小时。
  8. 借东风整场戏的场面很大,但是拍摄期间外景地却连一丝风都没有,为了让所有进入画面的东西都营造出被风吹动的感觉,除了租来的大型鼓风机,每个工作人员手里都拿着小鼓风机或者大板子扇,还有的用绳子扯住树梢来回晃动,同时还要准备大把沙子、小石子往陆毅脸上扔,把陆毅打得睁不开眼睛。
  9. 为了跟马搞好关系,剧组人员都没少花心思,没事就给马梳毛,用胡萝卜和苹果套近乎。很多打戏和马战,拍摄过程非常辛苦且充满风险,不光演员体力吃不消,马也会有受伤或者受惊的危险。
  10. 拍摄期间,该剧组有上百名工作人员受伤,死了6匹战马。在河北易县坦克训练场拍摄期间,强烈的沙尘和烟雾还导致10多人肺部受到伤害。剧组30多名武行演员,因受伤原因,到最后只有10名可以工作。有一场戏要求战车的巨轮碾过躲在盾牌下的演员,有位演员的爱人和孩子就站在现场边上看,咣的一声战车碾过,那位演员的胳膊就脱臼了,躺在地上不能动。他爱人流着眼泪转身就走,不忍心再看下去。

幕后制作

创作过程

该剧经过前后三年的筹备,投资1.6亿元,拍摄期达十个多月。剧中台词多选择浅白文言,富含文采且易于理解。

该剧改编自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并借鉴《后汉书》和《三国志》进行创作,当原著小说和这两部史书在细节上发生冲突的时候,该剧以小说为准。

该剧不同于历史剧动作戏的写实风格,大量借鉴了武侠剧的风格,刀剑出鞘都会发出金属般的碰撞声。在关羽温酒斩华雄之前,可以看到华雄用刀尖挑飞一将,将刀抵入地面,看着对手掉落并挂在刀上的夸张镜头。

动作设计

该剧的打斗场面很有观赏性,武打镜头的拍摄也很细致,通常是武术指导在现场示范动作,马师拉着马头站位。为表现出逼真的骑马射箭镜头,剧组把拍摄搬上卡车模拟射箭动感,拍摄赵云骑马打斗场景也是将马固定住,用风扇模拟风。武打动作要求有很强的力度感,要真刀真枪,实打稳重,不虚不浮、禁止飞来飞去。

在动作设计上,虽然武行演员有保护措施,但为了表现真实的战争场面和动作力度,很多动作的危险系数都很高,其中30多个马师和30多个武行都不同程度地负过伤。在拍摄一组几十个盾牌的镜头时,气温将近40度,光线一直在动,为了让前后画面里的光线强度和角度能够衔接,盾牌就要一直随着光移动,一个玻璃钢做的盾牌比一个人还要重,现场道具工作人员一直顶着大太阳,搬移这几十个大盾牌。

场景道具

该剧组使用的规模最大的拍摄场景位于浙江横店影视城的秦王宫广场、四海归一殿,在拍摄时要提前三天并增加约50位工作人员前来布灯,才能达到理想的灯光效果。因之前不少影视作品都用过该场景,为了避免雷同,剧组进行了大改造:填平水池,把地面改成三个梯级,内部的墙面颜色都全部改换,新建了立柱和横梁和巨型的玉石后壁、天子龙座等,只这一个景地改造就花费上百万。

该剧组重金聘请专家设计了著名战将的兵器,包括曹操倚天剑、关羽青龙偃月刀、张飞丈八蛇矛等,百炼钢工艺加以铸造,再现它们寒气逼人的神器质感。该剧中出现的主要兵器共有七样,光是设计武器的样式就破费周章,因为史书上记载的三国时期武器样式,和普通观众心目中已经成为定式的三国武器并不是特别吻合,最终剧组还是采用了民间版本的设计,专门到铸剑名城龙泉请手工匠人打制的,前后历时三个月,完全没有用模具,都是第一手创造出来的,每把剑的手工打磨就耗时半个月之久。

特效制作

该剧的特技镜头时长12000秒,纯三维合成的约有600个镜头,其中集群、烟火等难度较大。在特技手段运用上请教《指环王》的特效顾问,拍摄转战大半个中国10多个省区,纵贯南北的大规模转场就有5次,除了超大型战争场面外,还有步战、马战、水战、火战、攻城战等各类中小战役70多次,并且搭建古代城池、营寨、宅邸、府衙、宫殿、馆驿、街道、野战、水战场景300多个。

该剧首次应用了大规模的集群技术,来表现千军万马沙场征战的镜头。为了再现“孙坚之死”、“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三国》经典桥段中的场面,在做船的特效时,制作人员首先在摄影棚里一比一打造了几个真实的战船模型,而后在进行特效制作时,镜头中的天空、背景的山峰、水中的倒影、大规模船阵士兵、顺着风向的军旗飘飘等等事无巨细,大量繁杂的工作,特效人员无一忽略,将千万战船水上群攻的效果达到了真实与特效的结合。在三英战吕布片段中,吕布连发18发箭,长箭劈断城楼柱子也是特效制作。

校正修改

该剧完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的性格重塑,把曹操放到一个相对公正的位置,为刘备正名文韬武略,并增加了孙权的戏份。

该剧组针对首播时剧中的穿帮镜头、错误称谓和文史错误等,在重播前进行了修改。其中包括让演员重新配音,制作5.1版本的新声道,特效部门还校正了荧屏光色效果,修改的台词与镜头多达近200处,制作修改经费达800多万元。

剧集评价

正面评价

该剧肯定了以“人”、“仁”为本,治理天下首先要聚拢人心的思想;弘扬了精忠报国、顾全大局、胸襟广阔、英勇无畏、坚韧不拔、重信重义等中华民族优秀的意志品质和精神传统;展现了人文哲思、军政战略、兵法阵法等中国文化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智慧。(网易娱乐评)

该剧主创人员能够听取广大观众意见,本着对名著尊重的态度,在重播前对剧情、台词、镜头中的一些纰漏进行认真修改,体现了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它的可贵在于,剧组已跳出了急功近利的狭小视野,把提高品质视为自己的生命,并着眼于更长远的利益,甚至把目光投向全球。与此同时,观众意见与剧组不再是激烈对抗,而是形成了良性循环,因此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对于影视界来说具有一种示范性的意义。(《新民晚报》评)

该剧的本质是戏剧,不是历史。它的着力点是人物,而不是尊贬,它没有对原著和老版萧规曹随,而是把情节和人物打碎了还原为素材,进行了自出机杼的重组和改写,尤其是对宫廷权谋进行了充分的演绎。情节的取舍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经过这些删削,姜维、孙策等人彻底沦为配角,几个主要人物则丰神俊采,过目难忘。这些人物有着《三国演义》赋予的基因,却也多了该剧主创赋予的特质。网络时代,诸神退位,众声喧哗,这种大胆取舍的改编是必然的。从呈现的效果看,主干遒劲,枝叶扶疏,该剧的剧情取舍是成功的。(《京华时报》评)

该剧对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一次力度、概念的修正,对一些旧有的价值观进行了更新。最先的举动是省去了“桃园三结义”,忠义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价值观,这种异姓结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观念,经《三国演义》的传播深入人心,特别是男性,而且尤以底层、江湖最为看重,而事实上,这种结义很少有好的结果。该剧将价值观重新调回到当时的历史、政治环境之中,在大纷争大混乱的政治舞台上,显然用《三国演义》中的传统民间善恶、是非去处理问题是行不通的。于是,该剧有了更复杂的矛盾,更多的利益选择,更赤裸、冷静的政治权谋,它不是简单的善恶之战,更是历史地重现三家政治集团之间的争斗,剧中的政治人物的性格、能力有不少被重新确定。例如曹操被推崇为第一政治家,与历史保持一致;刘备除了仁义之外,也有权术、伪善,也有决断力与控制力;孙权更加霸气,也更敏感,对手下的不信任、猜忌,对权力的迷恋与维护都显现了孙权的强势等。《三国演义》的写作时代、文学讲究扬抑,提升某某的最好方法就是贬低他的对手,而且许多描写太过简单,但在该剧更讲人物性格的完整与合理,在前部加强了曹操,中部也加强了孙权,更好地体现了三家政治集团之争。不足之处是张飞、关羽、吕布不尽如人意,女性角色也没什么光彩。(《北京晚报》评)

负面评价

该剧削繁就简的同时又冗余拖沓,对于一些丰满人物性格增加剧情深度的情节,有令人惋惜的删减。特别是三国后期的很多故事都成了流水账,这样一来不但使故事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而且影响了整个故事的完整性,还造成了剪辑上的不顺畅,致使故事情节生硬突兀,严重影响了观看情绪。还有其他方面的过分罗嗦和拖沓,比如围绕荆州以周瑜为中心的一些列纠纷、以及曹操几个儿子之间的明争暗斗篇幅过长,造成剧情纠结于“宫廷式斗争”的局面。该剧一方面是煞费苦心地对人物性格深入刻画,另一方面却是不断用所谓女人戏和感情戏来吸引眼球。正是后者把原著故事的严谨性、厚重感打破,同时也毁掉了创作者辛辛苦苦创造出的新意,让剧情几度陷入无聊浅薄的俗套之中。毕竟该剧的剧情还是脱胎于《三国演义》,创作者再怎么强调新意也难以改变原著小说对于观众根深蒂固的影响,过分的缩水和改编必然会造成作品在观众心目中品质的下降。(网易娱乐评)

该剧细节饱满,人物鲜明,为避开与前人的经典桥段雷同,编导做了许多独特的贡献,用功力显示出了足够的诚意。其实该剧好坏不重要,因它而制造出来的工业性词汇更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商品社会里一个盈利模式。看《三国》,大家都别往心里去,它不可能满足一切有心、无意之人的审美、好奇以及故作姿态的一惊一乍,至少从规模上来看,90多集已经足够淹没各种莫名的评价。而《三国》又是一个很好的商品,各个卫视为抢播想出奇招,插播广告更是让不少人饮恨去看网络版,喜欢它是因为它是现有环境里的一个合理的作品。现实题材禁忌太多,恶搞历史太肤浅,都市时尚高歌虚荣又太轻薄,那除了拍些值得一看的历史题材,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三国》被翻拍,不是创作者嫌弃前人的作品不够完美,而是这的确是一个可盈利的产品。(《南都娱乐周刊》评)

该文章由作者:【邯郸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