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料和田玉鹅(俄国料和田玉)

怎么样分别和田玉的好坏,山料,籽料,鹅料等怎样区分这些品种???

肉眼看和田玉的好坏有几个指标,要求色正、细腻、油润、无杂质、致密性好。

籽料的原始形态也是山料,只是随山体运动或随风雨被冲刷到河里。历经岁月被河水磨没了棱角,但在水中长期浸泡,其玉质较松的地方会被自然界中的某些原素腐蚀而形成皮或沁色。可以说脱离了山体的籽料是饱经了大自然的滋养,其品质得到了提升。当然我们不能只迷信于籽料,因为籽料里的垃圾也很多。

俄料是和田玉家族的一个分支,其各项技术指标与和田玉无二。特点是白度高,色纯,稍干等。

所谓区分和田玉的产区或品种,只是一些人根据自身经验在小范围内的猜测,因为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我们也不应该纠结于和田玉的品种和产区,玉质好是最重要的。

俄料和田玉鹅(俄国料和田玉)

什么是鹅玉

鹅玉即俄罗斯玉,俄罗斯玉产于贝加尔湖地区,虽与昆仑山较远,但仍与和田玉同属典型的软玉系统,而且俄罗斯玉以白玉、黄玉为主。其中白玉质量较好,白度远远超过和田玉,但稍微发干,颜色也较统一,因而为人们喜爱,是和田玉最好的替代品种,而且有籽料,但白色氧化皮较厚,皮下的糖色多呈黑褐色,颜色较深,与白色界限也较清晰,成为仿古玉、仿和田玉最好的玉料。其开采年代约为上世纪90年代初,每年产量为500吨左右,仅次于青海玉。但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多被精仿成清代宫廷用玉及民间精品白玉配饰,所以成了近几年每年上拍的宫廷玉器的主要原料。

俄罗斯玉也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发利用的一种不错的玉石,产于昆仑山脉延伸到俄罗斯境内的余脉之中。

这种玉料的矿物成分、内部结构与和田玉大体相似,主要有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和糖玉。呈油脂状玻璃光泽,通体微度透明,硬度在5.5至6.5之间。总体来看,它不如青海玉,更不如和田玉。

首先,抓住它硬度低这一特点来突破。用小钢刀轻轻一划,或在玻璃上蹭一蹭,便知结论。

其次,从光泽度上看,俄罗斯玉虽是玻璃光泽,但略带瓷感,通体发干,白玉发“死白”之光。经过盘磨,由深白变得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中却显干涩。

第三,从透明度上看,俄罗斯玉亮度好于和田玉,但由于结构粒度较粗,手感较轻,佩戴久了会变黄、变黑。同时,俄罗斯玉韧性差,易起性,出“崩口”,所以要注意观察玉器线条的崩裂情况。

第四,从外形上看,俄罗斯玉在透光的地方,用肉眼稍稍观察,就能看到“毛颤状”的结构,而和田玉内部颗粒非常小,一般情况下用肉眼看不清楚。

鹅料玉石是什么

鹅料是错误写法,应为俄料。俄料玉石是产自俄罗斯的软玉,不包括新疆的和田玉。

俄料产出形态有山料、籽料、山流水料。

软玉又称和田玉(新疆)、闪石玉,以其色泽光洁柔美、质地坚韧细腻、温润含蓄、符合国人的审美观念而深得人们的喜爱。

俄料软玉主要产于接触交代变质带及浅变质岩带的绿片岩相中,有时也可由基性岩浆岩蚀变或变质而成。

俄料玉石的主要产地是俄罗斯,极少数俄料产在哈萨克斯坦和外蒙古地区。具体主要分布在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克拉斯克雅尔斯克边区、乌拉尔山脉等地。

俄料主要以山料为主,缺乏籽料与山流水,因此,俄罗斯玉缺乏新疆和田玉籽料、山流水这样高质量的品种。俄料虽然同样以纤维交织结构为主,但矿物颗粒稍粗,一般为0.02-0.005之间,比新疆和田玉粗,接近青海玉,因此,其外观上质地细腻程度不够,油脂光泽不足而略带瓷性特征。

软玉产地较多,由于不同产地的软玉因成因不同,质量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市场上已经实际存在按软玉产地进行分类的现象。如新疆和田玉、青海软玉、俄罗斯软玉等,经常称之为新疆料、青海料、俄料、韩料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俄料

该文章由作者:【英特耐】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