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事,中国古已有之,于诸多时代、场合之下含义略有差异。含义有1.从事工作;主管其事。2.有职守之人;官员。3.指供役使者,仆从。4.对对方的敬称。5.侍从。
汉语释义
1.从事工作;主管其事。
《周礼·天官·大宰》:“九曰闲民,无常职,转移执事。”郑玄注引 郑司农 云:“闲民,谓无事业者,转移为人执事,犹今佣赁也。”
《史记·蒙恬列传》:“及武王有病甚殆,公旦自揃其爪以沉於河,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
[宋]苏辙《梁惟简供备库使诰词》:“况其左右侍御之臣,朝夕执事之劳,而有不被其赐者乎?”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桓王伤其父以质郑身死,且见郑伯久专朝政,心中疑惧,私与周公黑肩商议曰:‘郑伯曾质先太子于国。意必轻朕。君臣之间,恐不相安。虢公执事甚恭,朕欲界之以政,卿意以为何如?’”
2.有职守之人;官员。
《书·盘庚下》:“呜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有隐哉。”孔颖达疏:“其百执事谓大夫以下,诸有职事之官皆是也。”
《汉书·王莽传下》:“朝之执事,亡非同类。”
[唐]元稹《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制》:“新熟之时,岂宜无备,乃诏执事,聿求其才,乘我有秋,大实仓廪。”
3.指供役使者;仆从。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本令执事准备,红娘辞去。”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盐商》:“左右执事,类皆绮岁俊童。”
《红楼梦》第十四回写“彼时宁国、荣国两处执事领牌交牌的,人来人往不绝”。
4.对对方的敬称。
指管事的人。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可译为 “您”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於敝邑,使下臣犒执事。”杜预注:“言执事,不敢斥尊。”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汉]蔡邕《独断》卷上:“陛下者,陛阶也……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羣臣庶士相与言殿下、閤下、执事之属,皆此类也。”
《明史·徐一夔传》:“仆素谓执事知我,今自审终不能副执事之望。”
5.差事;工作。
《水浒传》第一〇一回:“王庆五更入衙画卯,干办完了执事,闲步出城南,到 玉津圃 游玩。”
《西游记》第五回:“朕见你身闲无事,与你件执事,你且权管那蟠桃园,早晚好生在意。”
李广田《没有太阳的早晨》:“甚至想到叫孩子也在老爷家里找一份执事,可是孩子还太小。”
6.仪仗。
《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买了副执事,刻了封条,顺便回家到任。”《儒林外史》第一回:“次早,传齐轿夫,也不用全副执事,只带八个红黑帽夜役军牢。”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船舱门外摆着‘回避’‘肃静’虎头牌和各种执事。”
7.指物。
如本回写“贾珍因想着贾蓉不过是黉门监,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便是执事也不多,因此心下甚不自在”。同回又写替贾蓉捐地龙禁尉后,“灵前供用执事等物,俱按五品职例”。十四回写秦氏出丧时“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远”。以上三处“执事”均指仪仗。按:“执事”之名,由来以久。
《周官·天官·大宰》:“祀五帝……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郑玄注:“执事,宗伯、大伯之属。”可见其本义指人,后延伸为指物。
8.侍从: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
例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宗教职位
职位介绍
在国外,此词专用于宗教方面的一种职位称呼——adeacon。教会的仆人。
字面上是仆人,一个不付工资的职位(提摩太前书3:8-13)。最早七位执事被选出来是为了从事教会的福利工作(使徒行传6:1-7)。根据使徒们的建议(in使徒行传6:1-7)早期基督徒选择男人照看弟兄姐妹的福利,使徒能够自由地从事传教工作。保罗指示提摩太指派忠诚、有责任心并且声誉良好的男士做执事:"因为善作执事的,自己就得到美好的地步,并且在基督耶稣里的真道上大有胆量"(提摩太前书3:8-13)。
历史来源
宗教方面的“执事”一词是指一位耶稣基督後期圣徒教会的男性教友拥有亚伦圣职或较小圣职的教友。此执事职位是在亚伦圣职中的第一职位接下来是教师职位,牧师和主教。配称的男性,在12岁时可被按立为执事。成为一名执事其男子要被主教面谈,以确保他是配称持有圣职的。如果他是配称的,他会由一位持有麦基洗德圣职权柄之人按手在他的头上按立赐予圣职。
在圣职中的这职位是从一开始的基督教会就存在的一部份。在philippians 1:1保罗提到,在教会的“主教和执事”。保罗指再次执事中的职位及执事如何行事,在提摩太前书3:8-13时,他说,作执事的,也是如此:必须端庄,不一口两舌,不好喝酒,不贪不义之财;之後,基督的教会和圣职因透过先知斯密约瑟又再地球上复兴了。北凌提多,本内特舍瑞斯,约翰伯克是於教会再1830年和1831年之间首次被按立的执事。对此职位在後期圣徒教会中的进一步资讯,可以在教义和圣约中发现。
执事品级
随着教皇国领土的扩张,上至教皇,下至修道院长,都开始成为拥有领土、钱财的世俗领主。但是由于罗马教廷的特殊性,教皇,主教等神职人员没有多余精力去管理自己的领土。而司铎们一要辅佐主教、教皇,二要处理自己的教区事务,分身乏术。这时,身兼世俗与圣职的执事便成为了处理主教们世俗事务的“秘书”。所以,在第一次拉特兰会议(公元1123)上,执事们的品级正式成立。中世纪执事品级分为:初等执事(Elementary deacon),助理执事(Assistant deacon),总执事(Total deacon),理事执事[紫衣执事(Directors deacon)],枢机执事[红衣执事(Cardinal deacon)],其最高的品级为教廷中唯一的“主教级”执事,侍奉教皇的“黑衣主教”—总理执事(Prime minister deacon)。权力之大,可与枢机大主教(枢机团团长)一较高下。1929年2月11日,延续了11个世纪的教皇国正式灭亡,由梵蒂冈城国取而代之。而执事的品级构造也因末代总理执事冯.拉特尔兰宣布辞职,枢机团公然发难而分崩离析,而执事们的风光也一去不复返,从此一蹶不振。由以前的主教秘书变为了天主教会的基本神职人员,位于司铎之下。
执事的职责
跟从辅导,树立一个好榜样,并可能:
(1)传递圣餐
(2)收集禁食捐献
(3)照顾穷人和有需要的人
(4)是一个常务圣工职员,以“监视教会”(d及c84:111)
(5)协助主教团
(6)传达讯息者
(7)参加定额组员指示
(8)服务於领导职务的定额组员
(9)与定额组员和其他年轻男性成为好友
(10)受洗,并为死者按立
(11)在会议上演讲
(12)分享福音
(13)作见证及照顾教堂和聚会场地。(在中的,来自亚伦圣职的办事处和义务的)
这些职务,都必须由基督的教会中的属灵或实体的教仪完成。连执事此字的意思,即执事的工作就是服务。执事是来自希腊文的diakonos(διάκονος),它的翻译往往是“仆人”,或更具体地说,“侍应生”。当执事们传递圣餐时,会被要求适度的打扮,并要穿戴上白色衬衫和不转移人们真正领受圣餐之意义的注意力的领带。
解释:①工作;掌管某项事情:各自执事去了|那些执事的大丫头,谁不愿意这样呢。②有差事的人:朝之执事,亡非同类|迟衡山贴的祭祀仪注单和派的执事单还贴在壁上。③侍从左右供使唤的人:两处执事领牌交牌的,人来人往不绝。④仪仗:全副执事|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接连一带摆了三四里远。
高层职位名
某些类别的组织或公司里,做为一种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位名。据闻现在一些不良团伙中也有这种称呼。这同古代惯有的用法一样。之所以专门再提一次,是因为很多青少年都以为现代执事的含义仅是下面第四点了。
日语含义
事实上,日本的“管家”一词真名(汉字)的写法就是“执事”。
该文章由作者:【浮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