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品(佛教信徒日常供奉佛菩萨所需的吉祥物品)

佛教用品(Buddhism Item)即佛教信徒日常供奉佛、菩萨所需的吉祥物品,以及佛教信徒日常生活所需所用物品及一些佛事用品。其中供佛类的用品主要包括有:佛像、佛龛、佛画、舍利塔、佛塔。佛事用品主要有:佛教书籍、经书、念珠、宝石、佛香、宝盖、佛旗、莲花彩、香、供桌、香炉、木鱼、鼓、唐卡。佛教僧众日常用品包括:僧衣、袈裟、佛帽、僧鞋。

佛教用品(佛教信徒日常供奉佛菩萨所需的吉祥物品)

藏传佛教常用品

轮王七珍、宝瓶、八吉祥、舍利塔、菩提塔经书、念珠、佛珠、唐卡、宝石(珍珠、砗磲、水晶、玛瑙、珊瑚、玉石、琉璃等等天然宝石)、供香(食子香、立香、熏香、盘香等等)、酥油灯(铜酥油灯、景泰蓝酥油灯、纯酥油灯等)、花、食子,马宝 ,象宝,双鹿法轮。

汉传佛教常用品

汉传常用佛教用品有供水杯、香炉、果盘、花瓶、佛龛、供台、莲花灯、酥油灯、念佛机、手珠、念珠、提珠、佛塔、舍利塔、佛教七宝石等等。

法器类有:金刚杵、木鱼、 铜磬、合子、挡子、手鼓、引庆、风铃、云板、钵、五供、花瓶、经书架等。

相关信息

安徽将建佛教文化用品质检中心

安徽省佛教文化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新建6000平方米的检测大楼,总投资3000万元。该中心的建设突出“安全、卫生、环保、健康”4个方面的主题,着重填补国内相关产品质量检测领域的空缺。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青阳县产品质量检测服务能力,有力推动青阳县“文化强县”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安徽以及华东地区的佛教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佛教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佛教文化行业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整体升级,从而为全省乃至全国佛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在佛教界中,砗磲深受许多师父及信徒们的喜爱。颜色漂亮的砗磲手珠,除了可做装饰外,配戴在身上也可避邪保平安。师父们常以27颗以上至108颗的念珠作为配戴及念之用。砗磲在当今流行的“佛教七宝”中,列驱邪避凶的首位。砗磲所含的微量元素能稳定情绪、去除杂念、使脾气暴躁的信徒消除烦恼、调养身心平衡。   

在中医药中,砗磲贝的尾端曾被认为与珍珠具有同样的疗效,因其所含的微量元素、壳角蛋白及氨基酸有保健、促进身体代谢的功能,有抗衰老及防止骨质疏松的功效,磨或粉末常为喜爱之物。   

在清朝时期,六品官员的顶戴是白色涅玻璃和磲,又叫砗磲。   

古代常将砗磲置于佛堂神桌之上或供奉于家中作为镇宅之宝,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琥珀和珍珠并称为“佛家七宝”。

北京大自在佛教用品总部

佛具用品、民俗用品市场的勃勃生机准确而深刻地体现了佛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形态的渗透和影响。佛具用品强调精神寄托,民俗用品强调广泛应用、吉庆用品强调文化特色、风水用品强调科学人生,生肖用品强调质优价优……不同的产品对应不同的生活哲学、审美标准和市场诉求。晋升、乔迁、求学、婚嫁、求职,人生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佛具、民俗用品的衬托,寿辰、建筑、开业、出行,生命中的每次选择都需要吉庆、风水用品的点缀,可以说,佛具与民俗用品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构成要素.如何驱动如此庞大的市场,如何征服如此庞大数量的消费者,如何用大文化传播的概念将所有产品市场整合在一起,如何用大中华文明的内涵将所有文化产业链条理顺,成了所有关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的投资人和从业者最关心的话题。

该文章由作者:【硫氰化钾】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