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于2001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授权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致力培养面向社会、紧贴经济、聚焦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历史沿革

1982年,中国烟草总公司领导从行业长远发展考虑,开始酝酿建立一所烟草行业高校。这一想法得到了全国烟草行业的积极响应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1984年初,安徽省烟草公司与合肥联合大学达成联合创办“合肥联大烟草学院”的协议,并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5月23日,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筹办合肥联大烟草分校,待条件成熟后创办烟草学院,安徽省烟草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昌国兼任筹备处主任。1985年5月,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复同意,独立成立“中国烟草学院”。

此后,中国烟草总公司于1985年10月向国家教委呈报了《关于筹建中国烟草学院的论证报告》,并于12月初就筹建该校有关问题又向国家教委作了补充报告,将“中国烟草学院”更名为“合肥农业经济学院”。同年12月18日,国家教委批准筹建“合肥农业经济学院”,同时撤销“皖南农学院”,部分教学和行政人员并入“合肥农业经济学院”。

经过4年多的筹建,1989年5月11日,国家教委批准学院正式建校招生,定名为“合肥经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由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领导,以国家烟草专卖局为主。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江明任学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为学院题写了校名。1999年,学院整建制并入中国科技大学,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经济技术学院。

基本概况

专业及学位

1988年4月,学院成立了农艺系、加工系、机械系、经济系、基础部、实验教学中心6个专业筹备组。1990年1月,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学院设置作物学、食品工程、工业分析、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生产过程自动化、会计学6个本科专业。到1995年,学院建立了农学、植物保护、烟草工程、工业分析、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工业自动化、企业管理、会计学8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及应用(1993年设)、烟草仓储(1994年设)、秘书学(1994年设)3个专科专业。在此基础上,1994年学院初步确定生物工程、烟草工程、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会计学5个学科为院级重点学科。

1994年4月,学院及6个本科专业申报学士学位授予权,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学院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农学、烟草工程、工业分析、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工业自动化、会计学6个本科专业为授予学士学位专业。为早日建立硕士学位点,1995年学院有关专业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东南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联合招收了3名硕士研究生。

师资队伍

学院教师大多是1989年建校后从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选调、引进的。到1995年,已有专职教师233人,其中正教授7人,副教授52人,讲师15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人,硕士学位的61人。

同时,还聘请了20多位全国烟草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学院兼职教授。建校以来,先后选送了80多名教师到国内有关高校学习进修,20多名教师出国进修、考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组织了100多名中青年教师深入烟草行业调查研究,学习提高,有6名正、副教授获国家和行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名教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5人次被评为省部级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1995年初,学院召开了建校以来首次师资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学院1996~2000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同年,选拔了2名学科带头人。

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

到1995年,学院建成了11个综合实验室和电教中心、测试中心、计算中心,下设50个分实验室,仪器设备2341台(件),总值1468万元,专兼职实验教学人员58人。学院于1990~1993年在六安建立了原料系的实习基地,1995年,与合肥卷烟厂、蚌埠卷烟厂、芜湖卷烟厂、阜阳卷烟厂、滁州卷烟厂、南京卷烟厂、上海烟机厂等签订了学生实习合同,形成了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金工实习车间1995年已基本建成。

教材及图书资料

由于校情特殊,学院不少课程需自编教材,教材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建校伊始,学院就成立了教材工作委员会,统管全院教材建设工作,制定了“八五”(1991~1995年)教材建设规划,重点加强专业课和其他缺门教材的建设。到1995年,编印、出版具有行业特色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百余种。图书馆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书库容量100万册。

到1995年,已藏有7种语言文字的图书24万册,中外文期刊近千种。馆内还藏有相当数量古籍和解放前报刊等珍贵历史文献资料。招生与毕业生学院1989年9月正式招生。截止到1995年,各专业共招普通本专科学生2434人,生源来自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自1990年以来,学院有918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其中包括3届219名由原皖南农学院代培的作物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到烟草行业企事业单位工作。

教学改革

学院始终把教育教学改革放在重要地位。1993年制定的综合改革方案,教学改革是主要内容之一;1995年制定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教学改革作了重点部署。1992~1995年3次修订教学计划,拓宽专业口径,着力体现“宽厚的基础、较强的能力、行业的特色”。原料系农学和植保两个专业从1995年起实行“按系招生、分流培养”的教学模式。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指导、支持下,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改革。

1994年5月,学院成立了董事会。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江明任名誉董事长,郁源培副局长任董事草系统42家企事业单位加入了董事会。学院董事会的建立,不仅筹措了一批办学资金,更重要的是为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新路作了有益探索。为借助外力,加快发展步伐,1995年11月,学院与郑州烟草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开展教育与科研协议,双方商定长期合作,资源共享,各有侧重,优势互补。

学生成绩及获奖

建校以来,学院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1993年,安徽省大学生计算机水平考试,学院参考学生通过率达91%;94届本科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83.24%;

1994年安徽省工科专业高等数学统考,学院成绩在合肥地区二类高校中名列第三;在1994年国家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该院队获得江苏、安徽、山东赛区二等奖。

1990~1995年,学院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受到安徽省教委、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共青团安徽省委和国家教委、中共中央宣传部、团中央的表彰。加工系90级食品工程班1993年获国家教委、团中央授予的“先进班集体”称号。

教学工作评价

1995年3月,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教学工作评价的通知下达学院,引起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学院的高度重视。国家烟草专卖局为此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加大对学院的经费投入,组成以科技教育司为首、有关司局参加的评价监督组,加强对学院评价工作的督促检查与指导。1995年,除正常经费外,国家烟草专卖局还拨教学评价专项经费503万元,用于校内实习基地、电化教学和CAI室等建设,使教学条件和环境有了较明显改善。

学院抓住机遇,以评促建,重新修订了各专业教学计划,确定了院级14门重点课程,并制订实施了加强外语和计算机教学的有关规定和办法;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制订了人才引进办法,两次在《安徽日报》刊登招聘人才启事;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检查监督;加强教学设施建设,金工实习车间、温房、CAI室等基本建成。通过开展教学工作评价,学院教学状态有明显好转,教学效果也有所提高。

高校合并

1999年12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合肥经济技术学院整建制并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经济技术学院。这是中国科技大学历史上唯一一次高校合并。

据《人民日报》华东版报道,原合肥经济技术学院是一所隶属于国家烟草专卖局,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多学科普通高校。这次合并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积极举措,是双方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全面合作的重要内容。

该文章由作者:【加权平均法】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