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汉字,汉语一级字,读作悼(dào)。”悼”是形声字。小篆从心(表示与人的内心有关),卓声。隶变后楷书写作“悼”。《说文·心部》:”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从心,卓声。”(悼,恐惧。陈地和楚地把恐惧叫做悼。从心,卓声。)
“悼”的本义为恐惧。如宋玉《九辩》:“事绵绵而多私兮窃悼后之危败。”伤痛是人所恐惧的,故引申指悲痛、哀伤。如《诗经·卫风·氓》:“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又引申特指哀痛怀念死者。如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三:“潘岳悼亡犹费词。”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悼dào(ㄉㄠˋ)
1、悲伤,哀念:哀悼。追悼。悼念。悼亡。悼唁。悼词。悼惜。
详细释义
悼dào
〈动〉
(1)(形声。从心,卓声。本义:恐惧)
(2)同本义[beafraidof]
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说文》
隐悼播越。——《国语·晋语》
恐惧从处曰悼。——《周书·谥法》
怵悼栗而耸兢。——张衡《西京赋》
中心是悼。——《诗·桧风·羔裘》。注:“动也。”
心栗手悼,书不成字。——陈寿《三国志》
(3)又如:悼栗(因惊恐而战栗);悼慑(害怕)
(4)悲痛;哀伤[mourn]
悼,哀也。——《广雅》
七年曰悼。——《礼记·曲礼》。注:“怜爱也。”
年中早夭曰悼。——《周书·谥法》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卫风·氓》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淮南子·修务训》
(5)又如:痛悼;恸悼;伤悼;哀悼(悲痛地追念);悲悼(伤心悼念);悼丧(悲伤沮丧)
(6)悼念[mourn;grieve]
帝闻之而悼之。——魏妆《魏书》
(7)又如:悼恩(感怀恩德)
词性变化
悼dào
〈名〉
指年幼之人[young]。如:悼耄(指幼童和老人);悼稚(年幼者)
常用词组
悼词、悼念、悼亡、悼文、悼唁。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悼【卯集上】【心部】康熙笔画:12画部外笔画:8画。
《唐韵》徒到切《集韵》《韵会》大到切《正韵》杜到切,音导。《广韵》伤也。《诗·邶风》中心是悼。
又怜爱也。《礼·曲礼》七年曰悼,虽有罪,不加,怜其知未及,而非故犯也。
又惧也。《扬子·方言》楚谓惧曰悼。
又《諡法》中年早夭曰悼。《春秋》晋悼公。
说文解字
悼【卷十】【心部】
惧也。陈楚谓惧曰悼。从心卓声。徒到切〖注〗臣铉等曰:卓非声,当从罩省。
说文解字注
(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方言。㥄、怃、矜、悼、怜、哀也。齐鲁之闲曰矜。陈楚之闲曰悼。赵魏燕代之闲曰㥄。自楚之北郊曰怃。秦晋之闲或曰矜。或曰悼。按方言甚明了。许易哀为惧。未详。方言又曰。悼、伤也。秦谓之悼。皆不训惧。桧风。中心是悼。传曰。悼、动也。于惧义相合。小雅。上帝甚蹈。传曰。蹈、动也。谓蹈卽悼之叚借也。故郑申之云蹈读曰悼。从心。卓声。徒到切。二部。
该文章由作者:【胡一刀】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