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玉树(Euphorbia tirucalli L.),别称光棍树、绿珊瑚、青珊瑚、铁树、铁罗、龙骨树、神仙棒、龙骨树、乳葱树、白蚁树等,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热带灌木或小乔木,可高达2~9米。原产于非洲的地中海沿岸地区,现分布于香港、台湾澎湖列岛、海南、美国、马来西亚、印度、英国及法国等地。花期6-9月,果期7-11月。
形态特征
绿玉树是一种热带灌木或小乔木,可高达2~9米。叶细小互生,呈线形或退化为不明显的鳞片状,长约1厘米,宽约0.2厘米,早落以减少水分蒸发,故常呈无叶状态。枝干圆柱状绿色,分枝对生或轮生,于无叶片时以代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主干单一或分支多,支撑着纷乱的浅绿色,铅笔粗细的肉质枝条,叶片很小,植株可以达到6~9m高,冠幅2~3m,主干和分支木质化褐色,嫩枝绿色圆筒状,像很多铅笔,叶片小,早落,通常被称作花的部分其实是瓣状苞片,真正的花,在苞片中间不明显。
花为杯状聚伞花序生于枝顶或节上有短总花梗,总包陀螺状,直径约0.2厘米,具有5枚腺体,内披柔毛,花冠5瓣,黄白色,花无花被,雄花小数,雌花具多数总苞,苞片细小。果实为蒴果,暗黑色,披贴伏柔毛,长约0.5厘米,成熟时3裂。种子呈卵形,平滑。
生长习性
原产非洲东部,喜温暖,耐旱,耐盐和耐风,好光照,能于贫瘠土壤生长。
分布状况
原产非洲东部(安哥拉),广泛栽培于热带和亚热带,并有逸为野生现象。
中国南北方均有栽培,或作为行道树(南方)或温室栽培观赏(北方)。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炭宜病和叶斑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室内通风差,茎叶易受介壳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
浇水过多时,易引发根腐病,叶片也会发黄,甚至出现灰色霉斑而腐烂,应注意通风排水,必要时可喷洒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此外,还可有粉蚧为害叶片,形成白色的蜡粉,应及时消除病虫叶,防止蔓延。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由于绿玉树具有耐旱、耐盐、耐风及在贫瘠的土壤也可生长的特点,人们经常将它种植在少雨地区。这样不仅可以绿化造林、保护土壤,而且还可将其用于石油生产。20世纪80年代初,肯尼亚为了调整干旱地区农业结构,防止水土流失,进行了干旱地区重要能源植物的研究与开发,筛选出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最适合种植的能源植物——绿玉树。由此可见绿玉树具有一定的生态作用。
经济价值
绿玉树的乳汁中含有丰富的碳氢化合物,且与石油的成分相似。有研究指出100kg绿玉树茎就可提取8kg的石油物质。绿玉树枝条含有丰富的乳汁,富含十二种烃类物质,且乳汁中富含烯、萜、甾醇等类似石油成分的碳氢化合物,可以直接或与其他物质混合成原油,作为燃料油替代石油。因此绿玉树是一种石油植物。亦可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其沼气产量较一般嫩枝绿草高5~10倍。
药用价值
全草药用,性凉,味辛、微酸。民间早期就利用绿玉树作为一种药物治疗一些疾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巴西、印度、印尼、马拉巴尔海岸、马来群岛,绿玉树被用作传统药物原料:主治孕妇产后乳汁不足,癣疮及关节肿痛等。全株含有毒性乳液。
乳液可作催吐剂及泻剂,但刺激性强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发炎、红肿、痛痒和脓包,对金黄葡萄球菌具有抗生作用。其汁液可用以通便,驱风,治疗淋病、百日咳、哮喘、水肿、麻风、黄疸病、膀胱结石等;其乳汁也可用于治疗发痒及蝎子的蜇咬。而且绿玉树可用于治疗阳痿、毒蛇咬伤,并可以用作鱼毒。研究发现,绿玉树的汁液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防治害虫
绿玉树是可以防治白蚁的最有效树种。绿玉树乳汁作种子包衣剂能抑制一些病菌的繁殖,且对植物寄生线虫有毒害作用。蒲公英赛醇与绿玉树的丙酮浸出液按1:1混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植物灭螺剂,对椎实螺的杀灭作用尤为明显。
该文章由作者:【小宝说书】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