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职院校)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Shanxi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入选建设单位、山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校名是太原工学院附设机械工业学校, 1961年停办。1965年在太原市胜利街恢复办学,更名为太原机械学校,1967年再度停办。1973年8月,经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在长治市恢复建校,定名为山西省机械工业学校。2002年5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山西省机械工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19年11月,学院由主校区、东湖校区、易通环能校区和长治高新区科技工业园实训中心组成,占地面积37.3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8.25万平方米,校内建有8大专业实训中心,教学仪器设备值10943万元,图书馆藏书41万余册;设有11个教学系部,开设50个高职专业(含专业方向);有教职工366人,在校专科生7400余人。/n/n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职院校)

概述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校名是太原工学院附设机械工业学校,1961年停办。1965年在太原市胜利街恢复办学,更名为太原机械学校,1967年再度停办。1973年8月,经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在长治市恢复建校,定名为山西省机械工业学校。2002年5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山西省机械工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19年11月,学院由主校区、东湖校区、易通环能校区和长治高新区科技工业园实训中心组成,占地面积37.3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8.25万平方米,校内建有8大专业实训中心,教学仪器设备值10943万元,图书馆藏书41万余册;设有11个教学系部,开设50个高职专业(含专业方向);有教职工366人,在校专科生7400余人。

历史沿革

1958年,太原工学院附属机械工业学校创建,1961年停办。

1965年,在太原市胜利街恢复办学,更名为太原机械学校,1967年再度停办。

1973年8月,经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在长治市恢复建校,定名为山西省机械工业学校。

2002年5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山西省机械工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8月,学院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8年12月,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正式启用。

2019年10月,学院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12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9年11月,学院设有11个教学系部,开设50个高职专业(含专业方向)。

专业系

专业名称

机械工程系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3D打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化工装备技术

数控工程系

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机床再制造技术、柔性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电气工程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矿山机电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

汽车工程系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工程机械运用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新能源汽车技术

材料工程系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金属材料质量检测、光伏材料制备技术

经贸管理系

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

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366人,其中:专任教师285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2人,“双师型”教师130余人。有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优秀教师21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山西省教育领域“三晋英才”9人,“三晋技术能手”获得者5人,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联系的高级专家9人。学院是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有11名专业带头人担任10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或委员,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山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18年)。

山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数控技术应用教学团队、电气自动化教学团队。

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张亚军、常海平、裴炳文。

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翟肖墨、李粉霞、赵军、牛志斌、崔树平、张亚军、张广红、王龙义、韩静国、李锋刚、师素文、郭学会、宋志平、闫波、李潞生、赵亮、董海涛、薛玉荣。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12月,学院有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5个山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3个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山西省特色建设专业。

国家级骨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市场营销。

山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山西省特色建设专业: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山西省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

山西省精品课程:机械CAD/CAM、机械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与应用。

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11月,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

2020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院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2项,学院还获得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比赛全国一等奖;全国首届“华航唯实杯”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第六届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健美操锦标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专业课程二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11项、最佳设计奖1项;第二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高职数控专业‘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19年,学院《基于磨料流加工技术转子零件去毛刺工艺研究》等2个项目申报立项为2019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质量诊断分析》等5个课题申报立项为2019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纵向课题到款50余万元。技术服务到款100余万元,2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获得授权。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5月,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各类藏书51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7.5万册,电子图书13.6万册;期刊590余种,报刊100余种。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12月,学院与吉利集团、中国重汽大同齿轮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室建设。与泰国万开技术学院、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泰国山西机电技术学院亚龙丝路学院”,取得留学生招收资质,承担了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来自赞比亚、刚果(金)等20多名外籍员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育训任务。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徽

校徽总体外形设计为双层圆形,寓意团结、同心、严谨、规范。外层圆由中英文组成校名,内层主体造型以拼音“S”、“J”及“闪电图形为设计元素,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形成含蓄、动感、飘逸、简洁的整体造型,包含了学院所在省份及机、电为主的专业特点,同时也是手拉手的造型,寓意学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主题造型颜色选用红色,象征前途光明;内层圆的“V”形曲线似打开的书本,下方的绿色色块是成长的嫩芽寓意学院发展,蓝色色块似参天大树,寓意人才的培养。

  • 校旗

校旗采用舒同体字“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置于旗面正中位置。旗面为红、绿两色,红色旗面使用白色舒同体字校名,绿色旗面使用红色舒同体字校名,寓意学院有着无限的活力。

精神文化

求实创新,知行至善。

现任领导

职位

姓名

党委书记

邸峰

党委副书记、院长

李向东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李强

党委委员、副院长

王仁强、李海增、宋志平

该文章由作者:【草稚京】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