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读音为hàn hǎi,汉语词语,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北方的大湖;一指大沙漠。含义随时代而变。明代以后专指戈壁沙漠。
基本概述
词语解释
瀚海,北海。——《广韵》
瀚海阑干百丈冰。——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蒙古大沙漠的古称
瀚海,落日照祁连。——陶翰《出萧关怀古》/n
详细解释
【瀚海】。其含义随时代而变。或曰即今呼伦湖、贝尔湖,或曰即今贝加尔湖,或曰为杭爱山之音译。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亦多用为征战、武功等典故。《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临瀚海。”南朝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飞狐白日晚,瀚海愁阴生。”唐高适《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2.指沙漠。唐陶翰《出萧关怀古》诗:“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郑观应《盛世危言·邮政上》:“元宪宗于瀚海中间,沿途设卡。”陈毅《长城词》:“革命真有千般巧
发展
青海
海,除指大海以外,也可以指内陆中的湖,如青海、里海等。从这个角度说,“瀚海”在汉魏六朝时,指的就是“浩瀚的大海”,即今呼伦湖、贝尔湖、贝加尔湖等。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汉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唐代以前的注家,均把《史记》《汉书》中的“瀚海”注为:一大海名。《北史·蠕蠕传》中,也多次提到“瀚海”,据学者研究,其中之一可能指的就是今贝加尔湖。
高原
唐代时,“瀚海”一词经常出现在诗文典籍中,如高适《燕歌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这时的“瀚海”指的是蒙古高原及其以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
西夏时,“瀚海”指的是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以南一带的沼泽地。(见《西夏书事》)元代时,“瀚海”一词开始用来指称“沙漠”义,如今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就曾被称为“瀚海”。(见耶律楚材《西游录》)明以后,“瀚海”专指戈壁沙漠。
沙漠
可见,“瀚海”原本指的是“海”即北方的大湖,后来指沼泽,北方广大地区,戈壁沙漠。其词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也许是因为北方古代雨水丰富,湖泊遍布,后来气候发生变化,雨水减少,北方的湖泊逐渐干枯、消失,甚至变成一片沙漠。这导致本指北方大湖的“瀚海”一词的词义,也随着自然地理状况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该文章由作者:【沃森和克里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