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LondonSchoolof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简称:LSE;中文简称:伦敦政经),1895年创立于英国伦敦,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为伦敦大学联盟成员和罗素大学集团成员,被誉为金三角名校和G5超级精英大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于社会科学研究,在政商界享有卓越口碑。截至2016年,校友中诞生了18位诺贝尔奖得主、55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31名英国下议院议员及42名上议院议员。根据REF2014英国大学官方排名,LSE拥有全英比例最高的世界领先级研究成果,同年公布的Wealth-X和UBS针对全球富豪的联合调查报告显示,在所有欧洲大学中,LSE培养了最多的亿万富翁,其毕业生平均起薪亦为全英最高。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领域连续八年(2013-2020)位居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哈佛大学;学校开设20个专业方向,政治学、经济学、金融学、新闻传播学、公共政策学、地理学等11个学科均被QS列入世界前五。LSE经济学系在学术界权威的蒂尔堡大学经济学排名(2015-2019)中位居欧洲第一、全球第四。根据2011-2016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LSE在社会科学领域连续六年位居欧洲第一。2021年,LSE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居世界第27位。
学院简介
TheLondonSchoolof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
1895年,因一群推崇费边主义的英国费边社会员倡议,LSE得以创立。费边原是古罗马的将军,以善于使用迂回战术而闻名。19世纪8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鼓吹以温和改良手段来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潮,就被称为费边主义。
1900年LSE加入了伦敦大学,开始成为伦敦大学(UniversityofLondon)的一部分,并在两年后颁发出第一个本科学位。LSE是伦敦大学联盟中最大的学院之一。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共设有18个系、26个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开办有经济学、数学与统计学、历史学、法学、哲学等多项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正如学院的拉丁文校训“了解万物发生的缘故”(Rerumcognoscerecausas)所言,LSE多年来一直遵循公正的办学及研究原则,其院长与教授皆持有差异化的政治倾向,并且来自于各种不同的学派背景,凸显了学院对于多元理念的兼收并蓄。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地理位置靠近英国政治、工商业及媒体中心,例如英国议会大厦、首相办公室、各类重要的金融机构、高等法院和英国广播公司都近在咫尺,因此它与外界交流频繁、联系紧密,每年更有许多国际知名领导人和各界优秀专才到访,他们在学院进行公开讲座、教学及个人研究等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院的学术资源,也进一步强化了学院的学术地位。
学院特色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盾徽
学生国际化是学院最大的特色之一。截至2019年,LSE的全日制学生约有12,000名,其中英国本地生占32%,另外有19%来自于其他的欧盟成员国、49%来自于海外120多个国家或地区;本科生占43%,研究生占57%;男性学生占46%,女性学生占54%。
学院亦同其他世界各地的一流高校合作密切,目前中国主要合作交流院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和台湾大学等。
学院的主校园位于伦敦市的法律中心Holborn,毗邻皇家法庭、英国广播公司和伦敦四大法律学院(其中最著名的林肯法律学院就近在咫尺),所占区域大致界于伦敦西区和伦敦金融城之间。大英博物馆、伦敦大学总部、SenateHouse图书馆和一些小型专业图书馆都离该校不远,而距离学校校园不到一英里就是英国主要的政府、法律、金融和传媒中心的所在地,这些机构才是该校“真正”的研究对象。
评估等级
LSE地球仪
LSE在英国独树一帜,其教学和科研活动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该校在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拥有众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学术成果,这为学院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目前该校开设有硕士学位课程、学士学位课程、文凭课程、访问学者课程、暑期课程以及行政管理与职业教育课程。
2006年1月,IDEAS经济研究报告将伦敦政经学院的经济系列为全球第三的大学经济研究系,是非美国大学中的第一名。耶鲁大学于1999年公布的关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影响力报告分析了全球最佳的100名经济学博士生,伦敦政经学院因其毕业生名下发表的研究成果超过了2,000页而名列全球第一。
LSE规模小且研究项目过分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特点导致了学校的经费并不充裕(2007-2008年度公布的政府财政预算报告显示学院仅获得了2,000余万英镑的拨款,为同属G5超级精英大学中的伦敦大学学院UCL的1/14、帝国理工学院IC的1/15)。LSE在多数综合性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表现一般,然而在社会科学领域,LSE始终稳居于世界前列,根据2020年度最新公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其在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领域排名为世界第二、在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领域排名为世界第五。
学院历史
创立之初
伦敦政经学院于1895年由工人社会主义组织费边社成员韦伯夫妇、格雷厄姆·沃拉斯(GrahamWallas)和萧伯纳建立。建立之初的启动资金由私人慈善家提供,还包括费边社成员HenryHuntHutchinson的20,000英镑的遗赠。因为学院的创始人都坚信要由改良主义者而非革命者来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所以LSE的建立就是为了辅助费边社达到其实现务实的社会建设的目的。学院的研究课题一直专注于消除贫困和财富分配不均等相关议题,这使得费边社和伦敦政经逐渐成为影响英国工党的重要力量。
由于当时的英国缺乏优秀的教授与良好的科研环境,其硕士学生数量相比于其他国家少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LSE确立其办学宗旨为重新教育和培养英国的政商界精英。就在学校建立的前一年,英国科学促进会出面强调了系统学习社会科学的需要。韦伯夫妇统筹考虑伦敦政经学院的办学目的,进而吸收借鉴了当时巴黎政治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理念,选择采取“全面涵盖”式的课程设置来教授社会科学相关专业。1895年10月,伦敦政经学院于Adelphi的约翰街9号正式开学。
发展进程
学校在创立后得到迅速扩张,于1896年9月就和新建的校图书馆(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一同搬到了AdelphiTerrace10号,并在后续的几年中继续保持着发展的步伐。到了1900年,学校被伦敦大学认可并吸纳为其下的一个经济院系,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和博士生。与此同时,伦敦政经学院的学术范围开始拓展至其他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包括:地理学(1902年)、哲学(1903年),之后则是国际关系学、历史学、法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到了1902年,小小的AdelphiTerrace校区已经容纳不下整个学院,于是伦敦政经学院在当年正式搬到了学校现在位于Aldwych和国王大道的校址——离白厅仅有一步之遥。学校的老教学楼(OldBuilding)于1922年正式在HoughtonStreet落成。这栋建筑在1920年由英王乔治五世奠基,至今仍然是学校最重要的办公和教学用地之一。
在福利国家论的构建者之一、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创立者威廉·贝弗里奇担任校长的几年里,伦敦政经重新定义了经济学,这一新构想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科学”后来被认为是经济学的标准定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伦敦政经应该被视作现代经济学的始祖。贝弗里奇还任命了弗里德里克·哈耶克为学院教授,而后者通过他与凯恩斯的著名论辩将伦敦政经学院推上了世界舞台。伦敦政经与以凯恩斯代表的剑桥大学的两种迥然不同的经济学思想催生了现代经济学领域中的两大主流学派,至今仍在争论福利国家和完全市场经济的优劣。此外,学院的政治学教授拉斯基作为极左政策的倡导者(信奉社会民主主义和政治多元主义),其理论对英国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知名的世界领袖如:约翰·肯尼迪等,在伦敦政经求学时也受到过他的影响。
LSE最初倾向于社会主义的声誉,在1960年代发生了变化。当时的校长极力抗争,使学校摆脱了费边社的影响,但这引发了许多学生和教员的抗议,其中就包括已服务于学校多年的校董会主席昂内尔·罗宾斯。
伦敦政经学院的前任校长、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是政治中间派“第三种道路”理论的奠基人,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和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等都是其理念的追随者,西班牙首相何塞·路易斯·罗德里格斯·萨帕特罗和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等人的施政方针亦体现了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托尼·布莱尔曾在2005年为LSE费边窗的永久展出揭幕。
入学竞争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SE是许多世界级领导人与企业家的母校,如校名所示,政治学、经济学和商科是它的最强项。虽然入学门槛极高,LSE仍吸引了来自于超过120个国家或地区的学生入读。就其最为重要的经济学专业(本科)而言,每年有超过3,000人报考,而最终只有约200人获得了录取通知书。LSE的经济学专业在英国、欧洲和美国都有着很高的认知度,文凭含金量被普遍认为是全英第一,与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经济系并称为英国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双子星,排名居各大主流榜单前列。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入学竞争十分激烈,其研究生专业的基本入学要求是必须取得英国本科的一等(FirstClass)或二等一(UpperSecondClass)学位,外国大学的同等学位亦可被接受。其本科课程的申请也是全英竞争最为激烈的,平均13.4位申请者才收获1张入学许可,总体录取率低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而个别课程如: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竞争更加激烈,超过20位申请者竞争1个课程位置。2010年,其总体入学要求为大学入学(UCAS)点数达到483,相当于在A-Level课程中取得四门A的成绩。而在研究生的录取方面,不同课程的录取率存在很大差别,竞争最激烈的专业如:金融数学硕士(MScFinancialMathematics)和风险与金融硕士(MScRiskandFinance)的录取率不到5%。
虽然LSE也和其他英国顶级大学一道卷入了“私立学校高接收率”的风波,但是私立学校委员会(IndependentSchoolsCouncil)于2006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私校学生在伦敦政经取得一个课程位置的几率仅为29.7%,是罗素大学集团高校中最低的。
科系设置
科系划分
伦敦政经学院提供超过120个理学硕士(MSc)课程、2个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1个法学硕士(LLM)课程、30个理学学士(BSc)课程、1个法学学士(LLB)课程及2个文学学士(BA)课程(历史学与地理学)。这些课程是通过学院的19个科系、30多个研究中心和1个语言教学中心授课,学院的主要科系及研究中心如下表所示:
经济学系 | 法学系 | 政治学与政府治理系 |
社会学系 | 地理学与环境研究系 | 公共政策研究系 |
人类学系 | 国际关系学系 | 欧洲研究学会 |
会计学系 | 历史学系 | 性别研究学会 |
数学系 | 管理学系 | 发展研究学会 |
统计学系 | 传播学与媒体研究系 | 社会心理研究学会 |
LSE开设的众多社会科学领域相关课程彼此之间联系密切,所有的本科生在第一年和第二年都被要求选择至少一个本专业以外的课程,目的是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除此之外,学校也开放大课,来自于不同科系的学生都可以旁听。LSE主要通过大课和小班教学两种方式进行授课,大课的人数依不同课程而变化,规模较大的大课如:经济学基础等一般有将近1,000名学生参与,而小班教学通常为10-20人的规模。
本科课程
经济学Economics
哲学Philosophy
会计与金融AccountingandFinance
人类学Anthropology
计量经济学与定量经济学EconometricsandQuantitativeEconomics
政府学Government
国际关系与事务研究InternationalRelationsandAffairs
社会学Sociology
法学及法律研究LawandLegalStudies
历史学History
经济史EconomicHistory
精算学ActuarialScience
商务统计BusinessStatistics
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sManagement
管理学及工商管理ManagementandBusinessAdministration
数学Mathematics
统计学Statistics
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Studies
社会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
地理学Geography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ComputerandInformationScience
公共政策研究SocialPolicy
研究生课程
会计与金融、工商管理、经济学、城市科学、犯罪学及犯罪心理学、传播学与媒体研究、区域文化研究、历史学、法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113个专业。
国际校区学位课程
20世纪60年代初期,正当新加坡建国和经济腾飞之时,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下辖的管理发展组开始筹建新加坡管理学院(SIM),该学院成立于1964年11月28日(新加坡1965年独立建国),是新加坡本国专业的国际化教育高等学府,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商业管理、国际贸易、经济和金融等领域。建校最初的几年,新加坡管理学院只为本地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提供相关进修课程,但在1973年新加坡教育部启动了第一项管理学课程即“管理研究文凭课程”后,学院先后与十余所国际知名大学展开学术合作并且陆续扩展了课程组合范围,增设了多门文凭课程、学士学位课程和硕士学位课程。
1992年,受新加坡教育部的指派和委托,SIM开设了国际大学学位课程。在2002年得到英国大学的完全学术认可后,新加坡SIM成立了伦敦大学唯一的海外国际大学课程学术中心。2005年,SIM又成为了英国伦敦大学(UOL)国际学院体系的附属校区之一,其开设的课程隶属于该伦敦大学联盟下的三所著名高校,即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UniversityofLondon)、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与伦敦大学学院(UCL)(会计硕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自1986年于SIM开设大学学位课程历经23年的稳定发展,2009年SIM获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海外大学学位课程教学直属校区”的资格,在新加坡SIM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就读学生,可以100%的享受到英国校区同等师资和教学水平的高等教育,同时也享受新加坡政府提供的学费资助(学费比英国校区便宜)。SIM的毕业生获得由英国伦敦大学授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本科学位文凭,在英国LSE校区的毕业生获得由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授予的LSE本科学位文凭。这两个本科学位文凭在英国宪法规定中其效力及含金量相同”,世界各国各界认可度相同。同时都可获得中国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同等认可度和含金量)。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新加坡SIM可选择以下本科专业:
经济学Economics
经济与金融EconomicsandFinance
经济与管理EconomicsandManagement
经济与政治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
会计与金融AccountingandFinance
银行与金融BankingandFinance
国际关系与事务研究InternationalRelationsandAffairs
管理学及工商管理ManagementandBusinessAdministration
数据科学和商业分析DatascienceandBusinessanalysis
管理与数字创新学ManagementandDigitalInnovation
暑期课程
伦敦政经暑期学校(LSESummerSchool)自1989年成立以来发展迅速,2006年的申请人数超过了3,000人。该短期课程提供超过50个科目的学习,课程内容与本科相似,包括会计学、金融学、法学、国际关系学和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在每年的7-8月,伦敦政经都会同北京大学合作开办“LSE-PKU联合夏校”。
校图书馆
政治经济图书馆
LSE的螺旋楼梯图书馆——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始建于1896年,是全球最大的社科类图书馆,位于昂内尔·罗宾斯大楼(LionelRobbinsBuilding)内。作为英国国家级的社科类图书馆,其藏书具有极高价值。该馆曾一度24小时全天候开放,但在2007年管理部门改变了它的运营模式:除学校考试期采用全天候开放模式以外,其他时间段改为早八点至晚十点开放。目前,该馆每天大约有8,000人次的访问,它还同时开设有特别国际研究藏馆,供每年超过15,000名的校外读者使用。
政治经济图书馆在世界范围内搜集书刊,但其藏书均是由几大主流的欧洲语言编写而成。图书馆的藏书超过了四百万册,内容涵盖了大部分社会科学相关学科领域。此外,图书馆亦藏有大量19世纪初以来的政府出版物、统计资料及学术期刊。1946年,该馆被指定为联合国的存档图书馆,用以存放联合国出版的各类文档及出版物。而其他国际组织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的官方文献,馆内均有收藏。
2000年,学院花费3,500万英镑改造了旧图书馆,翻新后的图书馆由诺曼·福斯特主导的建筑事务所设计,引入了富有争议性的螺旋式楼梯。新图书馆现有450台PC台式电脑及超过200个笔记本电脑插座,图书馆的四楼和五楼为专门用于学术研究和讨论的“LSE研究室群”。
目前,政治经济图书馆仍是学校师生们最喜欢去的地方,调查显示伦敦政经学院学生的年借书量为英国平均值的4倍(约350本)。
肖氏图书馆(ShawLibrary)是LSE的另一处图书馆,向学校师生及公众提供小说等休闲类读物。该馆位于学院的老教学楼(OldBuilding)内,费边窗(FabianWindow)也在这里展出。
此外,LSE的师生也有权使用伦敦大学联盟下其他各成员学院的校图书馆,以及位于罗素广场的伦敦大学议事大楼等其他设施。
院校排名
综合排名
完全大学指南
完全大学指南排名
2022:英国第3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2021:27
2020:27
QS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2:49
2021:49
U.S.News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2021:244
2020:259
软科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2020:151-200
MosIUR
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
2020:76
专业排名
QS
专业名称 | 世界排名 |
社会政策与管理(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 3 |
社会科学和管理学(Social Sciences & Management) | 2 |
地理学(Geography) | 2 |
传播学与媒体研究(Communication & Media Studies) | 3 |
社会学(Sociology) | 3 |
政治学(Politics) | 5 |
发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ies) | 4 |
会计与金融(Accounting and Finance) | 4 |
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Economics and Econometrics) | 5 |
历史学(History) | 5 |
法学及法律研究(Law and Legal Studies) | 6 |
商科(Business & Management Studies) | 10 |
人类学(Anthropology) | 8 |
哲学(Philosophy) | 5 |
人文与艺术(Arts and Humanities) | 20 |
统计学和运筹学(Statistics and Operational Research) | 19 |
心理学(Psychology) | 29 |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 | 111 |
数学(Mathematics) | 113 |
THE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专业排名:
商学与经济:6;
社会科学:7;
法学:8。
U.S.News
2020年U.S.New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
经济与商学:8;
社会科学与公共健康:35。
学生生活
交通条件
距离学校最近的地铁站是霍本站、坦普尔站和科文特花园站。2007年11月14日,通往欧洲大陆的欧洲之星列车转移至圣潘克拉斯火车站,从学校步行至此处大约需要25分钟。此外,到Aldwych和国王大道的公共汽车会直接停摆于学校所在的Houghton街旁。
兼职打工
学生选择在伦敦地区兼职打工通常可获得不错的时薪(6~8英镑),因为伦敦的平均薪资水平较之英国其他城市要高。当然,在校内找到工作的机会并不大,而且根据英国边境管理局的相关规定,赴英就读学位课程的海外学生每周工作时长不得超过20个小时。
学费负担
以下为官网信息整理(部分专业):
会计系——£20,472-£23,064peryear
经济系——£17,880-£23,064peryear
金融系——£23,064-£28,656peryear
管理系——£19,176-£23,064peryear
法律系——£17,880-£19,176peryear
住宿条件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宿舍分布图
相比于UCL、KCL、IC等学校,LSE的住宿条件不佳,入读的学生大多需要申请伦敦大学提供的校际宿舍或直接选择在校外租房居住。但近几年情况有所好转,新校舍(紧邻主校区)的落成使得学院的宿舍位置增加至2,800个左右,可以满足大部分本科新生及三年级学生的需求。伦敦政经学院将学生的住宿安排在其开设的学生公寓,这些学生公寓分布在伦敦市中心的十个不同的区域。在学生公寓中居住的学生超过3,400人。此外,大约有25%的本科新生居住在伦敦大学校际宿舍中。
学校保证全部的本科新生以及部分的研究生都可以住在学生公寓,但和其他大多数位于伦敦的大学相同,LSE的校园内部不提供住宿。根据地理位置来看,从最近的HighHolborn公寓步行至学校仅需10分钟(GrosvenorHouse从2020/21学年起不再为LSE提供宿舍),而从最远的公寓出发无论是乘坐地铁还是公共汽车都要花费至少45分钟。LSE大部分的学生公寓都是由不同国籍、种族、性别的学生在一起混居的。LSE的学生公寓一般提供39周或50周的租房合约。
学院最大的学生公寓Bankside公寓于1996年落成,可以容纳617名学生,该公寓毗邻泰晤士河南岸,著名的泰特现代艺术馆就在它的旁边。1995年建成的HighHolborn公寓是学院第二大的学生公寓,离学校主校园约10分钟的步行路程。而其他公寓也都分布在伦敦城区中较好的地段:Butler'sWharf公寓坐落在伦敦塔桥旁边、Rosebery公寓位于繁华的伊斯灵顿、得名于学院前任教授的Carr-Saunders公寓则坐落于富庶的伦敦西区,紧邻伦敦电视塔。在2005年之后,学校又陆续兴建了三处学生公寓用来满足所有本科新生的住宿需求。2006年开设的LilianKnowles公寓可以容纳360个学生,2006年10月新开放的位于诺森伯兰街的学生公寓毗邻特拉法加广场和泰晤士河,距离著名的商业区牛津街、皮卡迪利圆环、伦敦唐人街、柯芬园广场以及众多的西区剧院都很近。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寓楼还被列为二级保护建筑,在维多利亚时代曾经是豪华酒店,后来又被政府征用作为办公处。
知名校友
从国际政治、法律、商业和金融,到文学、音乐、表演艺术及学术研究等领域,都遍布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友的足迹,而18位诺贝尔奖得主(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和平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则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诺贝尔奖得主
截至2016年,共有18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校友或教员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分别是:
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萧伯纳
1950年诺贝尔和平奖拉尔夫·约翰逊·本奇
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伯兰特·罗素
1959年诺贝尔和平奖菲利普·诺埃尔-贝克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约翰·希克斯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詹姆斯·爱德华·米德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威廉·阿瑟·刘易斯
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默顿·米勒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罗纳德·哈里·科斯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阿马蒂亚·森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罗伯特·蒙代尔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乔治·阿克尔洛夫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里奥尼德·赫维克兹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保罗·克鲁格曼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奥利弗·哈特
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卡尔德龙
政界
截至2016年,LSE的校友中共诞生有55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包括3位现任国家或地区领导人: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巴巴多斯总理米娅·莫特利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主进步党前任主席蔡英文。
赛义夫在LSE发表演说
其他著名的前政府首脑包括:
ErrolWaltonBarrow(巴巴多斯总理)
LionelZinsou(贝宁总理)
谢尔盖·斯塔尼舍夫(保加利亚总理)
皮埃尔·特鲁多(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的父亲)
金·坎贝尔(加拿大首位女总理)
阿方索·洛佩斯·普马雷霍(哥伦比亚总统,联合国安理会主席)
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卡尔德龙(哥伦比亚总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哥斯达黎加总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尤金妮亚·查尔斯(多米尼克首位女总理)
卡米塞塞·马拉(斐济总理及总统)
亚历山大·斯图布(芬兰总理)
海因里希·布吕宁(德国总理)
克瓦米·恩克鲁玛(加纳国父,非洲统一组织和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HillaLimann(加纳总统)
约翰·埃文斯·阿塔·米尔斯(加纳总统)
JoeBossano(直布罗陀首席大臣)
乔治·帕潘德里欧(希腊总理)
康斯坦丁·西米蒂斯(希腊总理)
MauriceBishop(格林纳达总理,“新宝石运动”的领导者)
福布斯·伯纳姆(圭亚那总理及总统)
科切里尔·拉曼·纳拉亚南(印度总统)
摩西·夏里特(以色列总理)
罗马诺·普罗迪(意大利总理,欧盟委员会主席)
迈克尔·诺曼·曼利(牙买加总理)
P·J·帕特森(牙买加总理)
高桥是清(日本首相,日本银行总裁)
羽田孜(日本首相)
麻生太郎(日本首相,现任日本内阁副总理兼财务相)
乔莫·肯雅塔(肯尼亚国父)
姆瓦伊·齐贝吉(肯尼亚总统)
艾诺特·汤(基里巴斯总统)
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前任利比亚最高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的次子)
端姑查化(马来西亚最高元首)
西沃萨古尔·拉姆古兰(毛里求斯“民族之父”,纳文钱德拉·拉姆古兰的父亲)
VeerasamyRingadoo(毛里求斯总统)
纳文钱德拉·拉姆古兰(毛里求斯总理)
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尼泊尔总理)
哈莫迪奥·阿里亚斯·马德里德(巴拿马总统)
PedroBeltranEspantoso(秘鲁总理)
BeatrizMerino(秘鲁首位女总理)
EdwardSzczepanik(波兰流亡政府总理)
马雷克·贝尔卡(波兰总理)
BanjaTejan-Sie(塞拉利昂总督)
李光耀(新加坡国父)
约翰·康普顿(圣卢西亚国父)
俞国华(中国台湾地区行政部门长官,与孙运璿、李国鼎、周宏涛等并称台湾“经济奇迹”最关键的推手)
他宁·盖威迁(泰国总理)
斯尔法纳斯·奥林匹欧(多哥总理及总统)
拉姆齐·麦克唐纳(英国首位工党籍首相)
克莱门特·理查德·艾德礼(英国首相,福利国家制度的缔造者)
此外,在英国前任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于学校执教的时候,美国前任总统约翰·肯尼迪也曾和他的哥哥约瑟夫·肯尼迪在学校读书。
29位现任英国议会议员,包括爱德华·米利班德、鲁斯·凯利和顾绮慧等,以及现任英国内阁的所有组成人员,都曾在伦敦政经求学。而43位现任英国上议院贵族也都是伦敦政经的校友,其中就包括被誉为“气候经济学之父”的前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
前美国白宫见习生、“拉链门”事件女主角莫尼卡·莱文斯基和冷战时期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伊里奇·拉米雷斯·桑切斯亦曾于学院就读。
商界
截至2016年,学院培养的商业及金融界精英包括:
默文·金恩(前任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行长、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
约瑟夫·阿克曼(前任德意志银行董事会主席)
德尔菲娜·阿尔诺(贝尔纳·阿尔诺的女儿,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继承人)
艾伦·布林德(前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
TonyFernandes(亚洲航空公司创始人兼CEO)
克劳拉·芙尔丝(前任伦敦证券交易所总裁)
斯泰利奥斯·哈吉-约安努(易捷航空母公司易捷集团的创办人)
斯皮罗·拉特西斯(船业大亨,PrivatSea的创办者)
RichardNesbitt(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总裁)
约玛·奥利拉(前任诺基亚CEO)
RuthPorat(现任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CFO,前任摩根士丹利CFO)
裴熙亮(前任摩根士丹利公司总裁)
戴维·洛克菲勒(商界巨头,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
彼得·萨瑟兰(曾担任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总干事,BP及高盛伦敦的前任董事长)
尤利娅·季莫申科(乌克兰“铁娘子”,曾一度垄断了该国的天然气产业,被誉为“石油女皇”)
JimWhitehurst(RedHat公司首席执行官)
萨奇兄弟(萨奇广告公司的创办者)
HerbertColeCoombs(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的首任行长)
SyedAliRaza(巴基斯坦国民银行行长)
文化界
卡尔·波普(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费耶阿本德和拉卡托斯的老师)
费耶阿本德(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无政府主义者)
拉卡托斯(数学哲学家)
南希·卡特赖特(科学哲学家,现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及杜伦大学任教)
米克·贾格尔(滚石乐队的创始成员之一)
大卫·爱登堡(BBC电视节目主持人,博物学家和动物学家)
法律界
切丽·布莱尔(英国前首相安东尼·查尔斯·林顿·布莱尔的夫人,英国皇家法律顾问)
查尔斯·韦伯斯特(联合国的创始人之一)
比姆拉奥·拉姆吉·安贝德卡尔(“印度宪法之父”,印度“不可接触者”即四大种姓之外的“贱民”的领袖)
MakhdoomAliKhan(巴基斯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华人
王铁崖:著名的国际法学者,国际法研究院和世界艺术与科学学会院士、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大法官。
龚祥瑞:著名的法学家和宪政学者,北京大学法学系教授,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老师。
罗世宏:台湾中正大学传播学系暨电讯传播研究所副教授,媒体改造学社的召集人。
蒋硕杰:台湾经济研究院首任院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及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
陈俊宏:东吴大学政治学系讲师,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博士。
杨洁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曾任中国驻美大使及外交部部长。
龙永图:全球CEO发展大会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席,原国家商务部副部长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孙玉玺:原中国驻波兰、意大利、印度及阿富汗大使。
唐明治:1983-1988年于香港港英政府担任律政司长官。
李义:香港终审法院常任法官。
李业广:香港行政会议成员,前任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主席,胡关李罗律师行的合伙人之一。
刘慧卿:香港民主党副主席,香港立法会议员(新界东)。
张业遂: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外交部党委书记。
庄陈有:曾任香港乐施会总干事、香港大学学生发展及资源中心总监,现任香港失明人协进会会长。
简悦强:香港东亚银行前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前主席。
周文重:原国家外交部副部长,现任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兼职教授。
赖幸媛:曾于马英九执政时期担任台湾陆委会主任委员。
王光亚: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李小加:曾任《中国日报》报社记者和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余纪忠:台湾新闻界泰斗、台湾第一大民营报纸《中国时报》的创办人。
陶杰:香港畅销专栏作家、新穗诗社社员。
卢靖姗:香港演员、歌手、模特,曾在吴京执导的电影《战狼2》中担任女主角并受邀参加了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荣获Taormina电影节KineoAnica国际艺人奖。
金刻羽: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之女。
邓蓓佳:香港主持人、TVB财经主播。
校影响力
政治领域
伦敦政经学院凭借其与政界、商界、文化界及法律界的紧密联系,对英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卫报》就曾这样描述道:
“Onceagainthepoliticalcloutoftheschool,whichseemstobecloselywiredintoparliament,WhitehallandtheBankofEngland,isbeingfeltbyministers….ThestrengthoftheLSEisthatitisclosetothepoliticalprocess:thepresentdirectorSirHowardDaviesmovedtherefromrunningtheBankofEnglandandhisplacewastakenbyformerLSEprofessorMervynKing.ThechairmanoftheCommonseducationcommittee,BarrySheerman,sitsonitsboardofgovernors,alongwithLabourpeerLord(Frank)Judd.AlsoontheboardareToryMPsVirginiaBottomleyandRichardShepherd,nottomentionLordSaatchiandLadyHowe.”
经济领域
伦敦政经学院在经济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很多都能通过下文中所列举的个人及其主要成就来得以体现,这些人都曾在LSE任教或就读过。尽管以下的大部分经济学家最终都因自己提出的某个理论或发表的某个研究成果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文本主要列出的是他们对于整体现代经济学模型架构及思想演变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哈耶克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自由主义的主要倡导者。他的许多学术作品可以定义英国和美国分别于撒切尔夫人及里根时代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哈耶克哲学的风行曾导致了很多关键性的社会经济结果的产生,包括工会的减少。BeanandCrafts发表的论文称其经济思想是两国在过去的25年里经济发展停滞的主要诱因(而同一时期欧洲的其他主要国家都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增长)。此外,哈耶克的理念也对最终导致了东欧共产主义阵营瓦解的自由市场思潮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约翰·希克斯:最著名的贡献是创造了IS-LM模型,该模型后来成为所有大学学习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起点。
詹姆斯·爱德华·米德:因其在国际贸易理论及资本流动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威廉·阿瑟·刘易斯:发展出重要的“二元经济”模型,它是用来验证经济工业化理论合理性的基础模型,也为Heywood后来提出的对于英法工业化比较的“修正主义”观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默顿·米勒:因其在金融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而与哈里·马科维茨及威廉·夏普共享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罗纳德·哈里·科斯:法律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因其在交易成本方面的重要发现及分类工作,以及“完善的产权界定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经济学思想,获得了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阿马蒂亚·森:因其在发展经济学领域所做出的诸多贡献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研究工作还涉及到性别平等理论(他在学术作品中指代抽象的某人时总是用“她的”,而非“他的”)。森后来离开了伦敦政经,转往牛津大学教书,但在牛津经济系任教期间他并没有被允许讲授自己最著名的关于贫穷和饥荒的课程。
罗伯特·蒙代尔:被誉为“欧元之父”,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其主要的研究领域为最优货币区。到目前为止,他的研究成果仍然是分析与评价单一货币规则效力的重要理论支柱。此外,他与马库斯·弗莱明共同提出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作为IS-LM模型的一个有效延伸,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们研究国际收支平衡、分析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的相对优劣性所使用的基本经济模型。
乔治·阿克尔洛夫:被誉为“信号理论之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凭借自己于1970年刊登在经济学季刊上的文章《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而一举成名。在这篇文章中,他指明了损害市场机制正常运转甚至导致市场失灵现象的重要因素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威廉·菲利普斯:虽然从未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其在1958年提出的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早已成为各国政府部门制定旨在解决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
英国科研项目评估考核(ResearchAssessmentExercise)在过去的两次考核报告(分别在1996年与2001年公布)中均把LSE的经济系评为最高的5A级,世界上的许多非政府类大学排名研究机构亦普遍将LSE的经济研究所及经济系列为全球前十位,为非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最佳。尽管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仍是世界前十二大的高密度学术科研机构之一。
申请条件
本科课程
开学时间:每年的十月份左右
申请截止日期:每年的1月15日
IELTS分数要求:7.5分及以上(听、说、读、写四项均不低于7分);
TOEFL分数要求:100分及以上(听力和口语不低于24分,阅读不低于25分,写作不低于27分);
PTE分数要求:69分及以上(听、说、读、写四项均不低于69分)。
语言成绩略低于上述分数要求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参加Pre-sessional语言课程,该课程于每年的暑期开设,时长为5或10周。该课程属于纯粹的学术语言课程,学生在完成该课程后仍需参加IELTS/TOEFL/PTE等英语水平测试并满足学校的最低语言要求。如申请者使用未认证考点考出的IELTS或TOEFL成绩来申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应确保自己的语言成绩已经达到学校的最低要求,因为未认证考点考出的IELTS或TOEFL成绩是不可以用来申请Pre-sessional语言课程的。注意:LSE不接受拼分。
至于学术成绩方面,国内高中毕业生不得使用高考成绩直接申请,只可通过IB、A-Level或AP等国际通用课程文凭来申请入读。
以下内容来源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官网:
IB课程:总分为37-38分及以上,至少修习3门高水准课程,高水准课程单门至少在6分以上;
A-Level课程:至少修习3门,多数课程的分数要求在A*AA-AAB之间;
AP课程:至少拥有4-5门不低于5分的AP课程成绩;
中国学生:凭大学第一年成绩+高中三年成绩申请,高考成绩可作为辅助材料提交。最低要求为大学第一年成绩(均分)在A以上(对应国内百分制成绩为90分以上),高中成绩要求不详。
注:凭预科成绩或大学第一年成绩申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还可能会被要求参加一个本科生入学能力测试(UndergraduateAdmissionsAssessment,简称为UGAA)。该测试于每年3月份举行,学校会邀请来自于“非传统教育背景”(主要指未修习过IB、A-Level、AP等国际通用课程)但同样优秀的申请者参加该测试,申请者不得主动要求参加该测试。该测试为时长3个小时的笔试,在LSE或其认可的考试中心举行,测试内容分为三部分:论说文写作、文章总结以及数理和逻辑能力测验,学校认为考生并不需要为之进行特别的复习准备。
研究生课程
开学时间:每年的九月份左右
申请开放时间:每年的10月中下旬开放申请,12月份开始发放第一轮录取通知书
申请截止日期:不确定,滚动录取
IELTS分数要求:7分及以上(法学相关专业不低于7.5分);
TOEFL分数要求:100分及以上(法学相关专业不低于109分);
本科GPA要求:均分90分以上(大多数课程只接受来自于TOP30陆本的中国学生);
GRE/GMAT分数要求:部分课程可能会要求申请者参加考试并达到某一特定分数,详情可参见LSE官网。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研究生课程语言要求分为标准(Standard)、研究类课程(Research)和法学类课程(Law)三档,其各自要求具体如下:
标准:雅思总分7.0以上(听、说、读、写四项均不低于6.5分);
研究类课程:雅思总分7.0以上(阅读和写作不低于7.0分,听力和口语不低于6.5分);
法学类课程:雅思总分7.5以上(阅读、听力和写作不低于7.0分,口语不低于6.5分)。
而授课型项目与研究型项目还有各自的学术成绩要求:
授课型项目:TOP30陆本,均分86分以上;
研究型项目:TOP30陆硕,均分90分以上。
注:绝大多数授课型项目只接受秋季入学,且部分经济或金融相关课程还会额外要求申请者在入读秋季主课之前加读一个暑期课程;而对于研究型项目而言,秋季、春季或夏季入学都可以被接受,但绝大多数课程仍以秋季学期为主要的入学学期。
奖助学金
LSE是欧洲管理学院协会(CEMS)的成员,就读于学院管理类本科课程的学生可选择攻读CEMS硕士文凭,并在另一欧洲国家完成部分课程学习与项目实践(实习)。目前,LSE设立了规模为400万英镑的入学奖学金来支援包括就读于CEMS项目在内的来自于任意国家、攻读任意层次学位的优秀学生。此外,学校还专门针对中国学子设有“中英友好奖学金”(支援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以及“渣打银行奖学金”(支援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学生),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报名申请,但名额有限,有意向的学生需留意申请入口的开放时间。
LSE亦设有一个佛兰明斯集团奖学金供就读于会计、经济及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申请。
该文章由作者:【风行烈】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