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
作品简介
《源氏物语》(约1007或1008)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并继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物语文学的高峰之作。作者紫式部,本姓藤原,原名不详,一说为香子。因其父藤原为时曾先后任过式部丞和式部大丞官职,故以其父的官职取名藤式部,这是当时宫中女官的一种时尚,以示其身份。后来称紫式部的由来,一说她由于写成《源氏物语》,书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颂;一说是因为她住在紫野云林院附近,因而改为紫姓。前一说似更可信,多取此说。女作家生殁年月,历来有种种考证,都无法精确立论。一般根据其《紫式部日记》记载宽弘五年(1008)十一月二十日在宫中清凉殿举行“五节”(正月七日的人日、三月三日的上巳、五月五日的端午、七月七日的七夕、九月九日的重阳)时称自己是“年未过三十”的青春年华,以此溯上类推她生于天元元年(978)。
一说根据《平兼盛集》载,式部逝世时,其父仍在任地,认为其父于长和三年(1014)辞官返京,与此有关,因而推测她殁于此年。另一说则根据《荣华物语》长元四年(1031)九月二十五日上东门院举办地供奉仪式出现其女贤子的名字却未提及她,故推断她殁于这一年之前。紫式部出身中层贵族。先祖除作为《后撰和歌集》主要歌人之一的曾祖父藤原兼辅曾任中纳言外,均属受领大夫阶层,是书香世家,与中央权势无缘。其父藤原为时于花山朝才受重用,任式部丞,并常蒙宣旨入宫参加亲王主持的诗会。其后只保留其阶位,长期失去官职。于长德二年(996)转任越前守、越后守等地方官,怀才不遇,中途辞职,落发为僧。
为时也兼长汉诗与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究。式部在《紫式部日记》、《紫式部集》中多言及其父,很少提到其母,一般推断她幼年丧母,与父相依为命,其兄惟规随父学习汉籍,她旁听却比其兄先领会,她受家庭的熏陶,博览其父收藏的汉籍,特别是白居易的诗文,很有汉学的素养,对佛学和音乐、美术、服饰也多有研究,学艺造诣颇深,青春年华已显露其才学的端倪。其父也为她的才华而感到吃惊。但当时男尊女卑,为学的目的是从仕,也只有男人为之。因而其父时常叹息她生不为男子,不然仕途无量。也许正因为她不是男子,才安于求学之道,造就了她向文学发展的机运。
书籍内容
《源氏物语》成书于公元1001-1008年之间,“物语”是日本的文学体裁,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是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是世界上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珍品。
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社会的腐败政治和淫乱生活上层贵族之间的互相倾轧和权力斗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而源氏的爱情婚姻,则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在贵族社会里,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斗争的手段,妇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贵族男人手中的玩物。
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故事描写了四代天皇,历70馀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鲜明的也有二三十人。人物以上层贵族为主,也有中下层贵族、宫女、侍女及平民百姓。全书以源氏家族为中心,前两部描写了光源氏与众女子的种种或凄婉或美好的爱情生活;第三部以光源氏之子薰君为主人公,铺陈了复杂纷繁的男女爱情纠葛事件。从体裁看,该书颇似我国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韵味,加上书中引用白居易的诗句90馀处,及《礼记》、《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中国古籍中的史实和典故,并巧妙地隐伏在迷人的故事情节之中,使该书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氛,我国读者读来有读本国小说那种强烈的亲近感。而且该书与《红楼梦》一样,所涉人物都是贵族。虽然所展示的场景是日本的贵族阶层,但对爱情生活的着墨点染却与《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却比《红楼梦》早了700多年,因此,被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
“源氏”是小说前半部男主人公的姓,“物语”意为“讲述”,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类似于我国唐代的“传奇”。较著名的还有《竹取物语》、《落洼物语》、《平家物语》、《伊势物语》等。《竹取物语》中辉夜姬的故事在日本更是妇孺皆知。
故事梗概
光源氏
故事开始于桐壶帝在位的时候。出身低微的桐壶更衣,独得桐壶帝的宠爱。后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嫔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郁而亡。小皇子没有强大的外戚做靠山,很难在宫中立足。桐壶帝不得已将其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源氏不仅貌美惊人,而且才华横溢。12岁行冠礼之后,娶当权的左大臣之女葵姬为妻,但葵姬不遂源氏的意。源氏还追求桐壶帝续娶的女御藤壶,据说女御酷似源氏生母。不久,两人发生乱伦关系,生下一子,后来即位称冷泉帝。源氏到处偷香窃玉,向伊豫介的后妻空蝉求爱不成,向比他大7岁的婶母六条妃子求欢,并同时辗转在花散里、末摘花等众女子之间。当他骗拐一位不明身份的弱女子夕颜(其实是葵姬之兄头中将的情人)去荒屋幽会时,这女子不幸暴亡,源氏为此大病一场,病愈进香时遇到一个女孩,她酷似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见的藤壶,得知她是藤壶女御的侄女,兵部卿亲王私生女紫姬。后来紫姬的外婆北山尼君逝世,紫姬无人照顾,源氏趁侍女不备带走紫姬,收为养女(其实就是童养媳),朝夕相伴,以寄托对藤壶的思慕。几年后紫姬出落得亭亭玉立,高贵优雅,才艺超众,十分可人。源氏便把她据为己有。葵姬生育夕雾时,六条御息所因为嫉妒怨愤灵魂出窍,害死了葵姬。六条御息所自知已经不能见容于源氏,便与之分手,晚年出家为尼后病逝。
桐壶帝退位以后,右大臣之外孙,弘徽殿女御的儿子登上皇位(朱雀帝),源氏及岳父左大臣一派从此失势。恰巧源氏与右大臣女儿胧月夜偷情之事败露,源氏噩运临头,在右大臣与弘徽殿女御操纵下被迫远离京城,到荒凉少人的须磨、明石隐居。当地有一明石入道隐居乡野,是源氏公子的远亲。其女名唤明石姬,从小悉心培养,仪表不凡(文中说不亚于皇女),琵琶技艺当世独一无二(文中说其琴技是延喜帝唯一传人),字迹优美流畅。为排遣寂寞,源氏公子与明石道人的女儿明石姬结合,生一女,后被选入宫中做了皇后。由于天降异兆,朱雀帝又重病在身,朝政不稳,源氏奉召回京辅佐朝廷。不久,朱雀帝让位给冷泉帝。源氏升任内大臣,源氏及左大臣一门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气派。源氏将六条妃子的旧宅扩建成了集四季景物为一体、蔚为壮观的六条院寓所,将昔日恋人统统接到六条院与二条院居住。源氏近40岁时,朱雀院出家为僧,源氏奉旨将朱雀帝之女女三宫娶为正妻。紫姬终因心力交瘁,病卧在床。早已觊觎女三宫的内大臣(最初的头中将)之子柏木趁源氏探病的机会,与三公主幽会,被源氏发现。柏木惧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夭折。女三宫生下容貌与柏木毫无二致的私生子薰,因不堪心理折磨落发为尼。源氏深感自己和藤壶乱伦之罪的报应临头,心如死灰。恰巧紫姬不久又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断尘缘,隐遁出家。几年后死去。
夕雾
源氏之子夕雾为人方正严谨,并不像父亲一般处处留情。源氏刻意不让夕雾仕途太顺利,意图培养。夕雾与表姐云居雁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但云居雁之父葵姬之兄嫌弃夕雾官位不高,又一心想送女儿入宫,因此不答应夕雾求婚。夕雾思慕云居雁不得,恰逢唯光大夫家送入宫中作舞姬的女儿藤典侍肖似云居雁,因而与她私通,后纳为侧室。夕雾终于在外祖母大宫的撮合下和云居雁结为连理,生育许多子女。柏木过世后,与之生前交好的夕雾前往安慰其夫人时,爱上了柏木的遗孀落叶公主(女二宫)。落叶公主自感命运凄凉,一直不肯接受夕雾的求爱。后来女二宫的母亲一条御息所逝世,公主孤苦无依,夕雾在侍女们的帮助下才得遂心愿。源氏过世之后夕雾任太政大臣,位高权重。
薰
源氏之子薰生性严谨。20岁来到宇治山庄爱上了八之宫(宇治八亲王)的大女公子(即宇治大君),不料遭到拒绝。大君病故后,他纠缠大君的妹妹中君。中君把外貌酷肖姐姐的父亲的私生女浮舟介绍给薰君,二人成为情人。可是匂宫深夜闯入浮舟卧房,假冒薰的声音,占有了浮舟。当浮舟意识到自己一身事二人后,深感愧对中君姐姐与薰君,遂于深夜投宇治川自尽,被救起后削发出家。尽管薰一往情深,多次捎信,以求一见,但终未了此心愿。
艺术特色
1、结构:经纬交织。主干单纯而集中,支脉清晰而紧凑,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其结构手法具有开创意义。
2、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是跟着人物走而不是随着事件来,作者特别擅长运用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藤壶女御与光源氏发生乱伦关系后,灵魂深处欲爱不能、欲罢不忍的矛盾心理和苦恼刻画的很成功。)
3、景物描写:“物哀”与“幽玄”。景物描写与人物的性格表现、情感的流露、命运的变迁及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体现追求优美、崇尚“物哀”与“幽玄”这一美学境界的独特特色。
4、语言:优美典雅。透露着一股缠绵的幽情。小说引用最多的白居易诗共100馀处,引用和歌800馀首。
作者简介
《源氏物语》的作者是日本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的著名女文学家紫式部(973-1015),紫式部本姓藤原,字不详。按照日本古代妇女没有名字的惯例,紫式部只是后人给她写的作品上加题上的名字。因其长兄任式部丞,而当时宫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衔为名,以显其身份,所以称为藤式部;后来因她所写《源氏物语》中的紫姬深为世人喜爱,遂改称紫式部。作者生卒年月不详,普遍认为是生于978年,死于1015年。紫式部出身于充满书香气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其祖父等辈及兄长都是当时有名的歌人,父亲更是长于汉诗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习。作者因此自幼得以随父学习汉诗,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她不仅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紫式部家道中落,曾给藤原宣孝做过继室(或侧室),生女藤原贤子;丈夫去世后,依赖父兄生活,寡居十年。后由藤原道长聘为一条天皇中宫藤原彰子的侍读女官,讲解白居易的诗,在宫中供职期间,紫式部写了《紫式部日记》、《紫式部集》等作品,《源氏物语》是她写给天皇与中宫供消遣的读物(也有的说是其对其父的作品整理加工完善得到)。
因为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对当时日本贵族阶层的淫逸生活及男女间的情爱之事有全面的了解。加上作者内心细腻、敏感,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令人感动,就仿佛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挽的“言情小说”.
人物介绍
主人公
光源氏:桐壶帝第二皇子,母桐壶更衣。
源氏众姬
(按出场顺序排列)
藤壶中宫:先帝的第四皇女,冷泉帝之母,桐壶帝的中宫;因与桐壶更衣相像而得到桐壶帝宠爱。
葵之上(葵姬):源氏的正室夫人,左大臣与大宫女。在生下夕雾后因六条御息所生魂咒诅过世。
轩端荻:伊予介之女,纪伊守之妹,空蝉的继女;体态圆肥可爱,性格轻佻。
六条御息所(六条妃子):前皇太子之妃,秋好中宫之母,源氏的情人之一;名分上是源氏的婶母。
夕颜:源氏的情人,也是头中将的情人,是玉鬘的母亲。因为六条御息所鬼魂咒诅惊惧而死。
紫之上(紫姬):也叫作若紫,兵部卿宫的私生女;葵之上过世后,在实质上是源氏的正室;后来在六条院里是春之町的女主人。
末摘花:常陆宫之女,性情古板缺乏情趣。貌丑,鼻子上面有一抹红色,因而得名,源氏因可怜她奉迎至二条院。
源典侍:侍奉桐壶帝的年长女官,源氏与头中将的情人(时年源典侍五十七八岁,源氏十八岁,头中将最少二十二岁);风流成性,情人无数;后随女五宫(葵姬母妹)出家。
胧月夜:源氏的情人之一,右大臣的六女公子,是弘徽殿女御之妹,朱雀帝的尚侍;朱雀帝出家后随同出家。
花散里:六条院夏之町的女主人,桐壶帝丽景殿女御的三妹,是夕雾与玉鬘的养母。
明石君(明石姬):源氏的侧室,两人之间生下明石中宫,是六条院冬之町的女主人;与紫之上互相介怀,后来消除了隔阂成为好朋友。
女三宫(三公主):朱雀院的皇女,光源氏第二任正室,薰之母;因为朱雀院担心女儿无依无靠,托付给源氏
拒绝源氏的女子
(按出场顺序排列)
空蝉:伊豫介的续弦妻子;源氏屡次求爱不成,伊豫介死后不堪继子纪伊守的骚扰出家为尼;源氏奉养在二条院。
槿姬(朝颜):曾担任贺茂斋院,桃园式部卿宫之女。
秋好中宫(秋好皇后):六条御息所与前皇太子之女,后来成为源氏的养女;冷泉帝登基后为梅壶殿女御,源氏强立为中宫;是六条院秋之町的女主人。
玉鬘:夕颜与头中将(内大臣)之女,光源氏的养女,冷泉帝尚侍,髭黑大将继室。
其他女性角色
(按出场顺序排列)
桐壶更衣:源氏的生母,某大纳言之女,父亡,缺少后援;因为美貌善解人意而受宠,因遭嫉妒,忧惧而逝。
弘徽殿女御(弘徽殿皇太后):桐壶帝入宫最早的妃子,二人生有朱雀帝、女一宫、女三宫;右大臣之女,四之君、胧月夜之姊。
大宫:桐壶帝的姊妹,一院女三宫,左大臣的正室,是葵之上与头中将的母亲。
四之君:右大臣的四女公子,头中将的正妻,柏木、红梅大纳言、朱雀帝弘徽殿女御之母。
北山尼君:紫之上的外祖母。
少纳言:紫之上的乳母。
王命妇:藤壶中宫亲信的侍女,引导光源氏与藤壶相会。
丽景殿女御:花散里之姊,是桐壶帝的妃子。
明石尼君:明石君的母亲,明石入道出家后随同出家为尼共同修行,后随明石姬进京,长寿。
明石中宫(明石皇后):今上中宫,光源氏与明石君的女儿,也是紫之上的养女、匂宫的母亲。
女五宫:桐壶帝与大宫之妹,与槿姬同住,曾劝槿姬接受源氏。
藤典侍:光源氏乳兄弟惟光之女,曾为五节舞姬,因为和云居雁气质相若受夕雾垂青,成为夕雾的侧室。
王女御:兵部卿宫之女,是冷泉帝的后宫妃子,也是紫之上的异母妹。
髭黒的元配:兵部卿宫之女,紫之上的异母姊,真木柱的生母;得了精神疾病遭休弃。
真木柱:髭黒与元配之女,嫁给萤兵部卿宫,丈夫死后又改嫁红梅大纳言;名字来源——临别赠言真木柱,多年相倚莫相忘!
落叶公主:朱雀院的女二宫,柏木的正室夫人;柏木死后,夕雾向其求爱,母亡后成为夕雾的夫人;后移居六条院,抚养六之君,与云居雁平分秋色。
主要男性角色
(按出场顺序排列)
桐壶帝:源氏的父皇;因宠爱桐壶更衣而得名。
朱雀帝:桐壶帝第一皇子,桐壶帝与弘徽殿女御之子,光源氏之兄,女三宫、落叶公主之父;让位给冷泉帝以后被称为朱雀院。
头中将:左大臣与大宫之子,葵之上之兄,源氏的好友,官至内大臣,源氏致政后官至太政大臣。
左大臣:葵之上、头中将之父。
右大臣:弘徽殿皇太后、胧月夜之父。
兵部卿宫:藤壶中宫之兄,紫之上之父,后文升任式部卿。
冷泉帝:名义上是桐壶帝的第十皇子,实际上是源氏与藤壶中宫密通所生之子。
夕雾:源氏与葵之上之子,最后官至太政大臣。
今上天皇:朱雀院与承香殿女御之子,以明石中宫为皇后。
萤兵部卿宫:桐壶帝皇子,光源氏之弟,和藤壶之兄兵部卿宫不是同一人;曾经暗恋玉鬘,后与真木柱结婚。
髭黒大将:今上的舅舅,承香殿女御之兄;先以紫姬的异母姐为正妻,后迎娶玉鬘做正室夫人。
其他男性角色
北山僧都:北山尼君的哥哥。
明石入道:明石君的父亲,是桐壶更衣的表兄弟;明石姬母女及尼君随源氏回京后隐遁山中,不知所终。
藤原惟光:光源氏乳母之子,藤典侍之父。
源良清:光源氏的家臣,少纳言。
纪伊守:源氏的亲信,伊予介之子。
小君:空蝉之弟。
头中将(内大臣)的子女
柏木:头中将(内大臣)的长子,暗恋女三宫,后与其偷情,生下薰;因惧怕流言忧惧死。
红梅大纳言:头中将(内大臣)之子,柏木之弟;按察大纳言,擅长和歌。
弘徽殿女御:头中将(内大臣)之女(注意与朱雀帝之母区分),是冷泉帝的后宫妃子;与冷泉帝生有女一宫。
近江君:头中将(内大臣)之私生女;举止不雅,但为人也不糊涂。
云居雁:头中将(内大臣)之女,夕雾的正室夫人;母为某亲王之女,改嫁某按察大纳言。
玉鬘(见上文)
宇治十帖的人物
薰君(熏君):名义上是源氏之子,实际上是柏木与女三宫之子,中将。
匂宫(匂皇子):明石中宫之子,今上的第三皇子;薰君的外甥,实际上比薰君还年长。
宇治大君(大女公子):桐壶帝八之宫的长女;薰君深爱的人,早夭。
宇治中君(小女公子):桐壶帝八之宫的次女,后来成为匂宫的侧室。
浮舟:宇治两女公子的异母妹,桐壶帝八之宫与侍女中将君之私生女。
八之宫(宇治八亲王):桐壶帝第八皇子,曾经被卷入在冷泉帝东宫时代的废太子阴谋中,因为源氏回京,冷泉帝声势壮大而隐居,后来在宇治十帖的部份登场。
横川僧都:救起投水自杀的浮舟并且帮助她的人。
妹尼僧:救起浮舟,收养为义女。
点评鉴赏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馀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主要讲述的平安时代日本皇族、贵族阶层的生活状况,以主人公光源氏为故事核心,讲述着他的生活以及和众多女性角色之间的暧昧关系。这点上和中国的《红楼梦》很相似。虽然《源氏物语》比《红楼梦》早了七百多年,但是也被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因为其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出场人物达到四百之多。
《源》主要讲述了平安时代里日本贵族的生活,以光源氏的故事为核心,带出了众多与之关系暧昧的女性。葵姬是他的正室,出身高贵气质冷淡,光源氏冷落她,陆续有了藤壶、紫姬、明石姬等多位心爱的女子。相继和光源氏亲近的女人还包括胧月夜、夕颜、六条御息所等十数位贵族女性。或因偶遇生情,或有宿世之缘,书中大量写实的白描让贵族们糜烂而又出奇优雅美丽的生活横陈在读者眼前,相隔千年却始终魅力不减。对于异国读者而言,弄明白这部着作的首要问题是心随意动,在没有被大量的人名弄糊涂之前先领略到日本文化里美丽和暧昧交错互动的气氛。书里有许多关于性爱的描写,所以日后出现《失乐园》或是《感官王国》一类日式作品实在无须惊讶,毕竟1001年的时候,日本人就已经用他们的严肃态度来享受这道人生易垮的堤防。
作品风格
因为作者是位中等贵族的宫廷女性,感情生活坎坷,而且因为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对平安时期的贵族情况十分了解,加上作者内心细腻、敏感,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令人感动,就仿佛 、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婉的“言情小说”。
书中的文字细腻,优美,虽然简介中的剧情令人扼腕无味,而读起原文却会觉得异常清秀感人。书中写了大量充满清丽气息的和歌,也描写了大量平安时期女子美丽的穿戴(如十二单衣与桧扇)。书中描写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独特之处,无需过多描写,一言一语都让人感觉到她们那些或温柔或冷清或完美或高贵,或是如平民般的安详等心性。但她们的结局大多都走向了悲剧,让人不忍,直至落泪。全书出现了四百多位人物,描写了多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平安时代的婚姻观
紫姬是否是源氏的正妻,不管在日本还是所有喜欢或研究它的人中一直都没有定论。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日本古代的妻妾制度和中国古代的妻妾制度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的《唐律疏义》中说“妻者,齐也,妾通买卖。等数相悬。”而日本的《养老令》却明确规定妻和妾同为二等亲。《大宝律令》的注释书《古记》中记述有“本令妾比贱隶……此间(指日本)妾与妻同体。”
十世纪中叶以后的平安文学作品中,由于假名的普遍使用,“妻”、“妾”等汉语词汇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北方”、“当腹”、“外腹”等词语,这些词语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以区分同居和别居的这些妻子们,同居的妻子明显优于别居的妻子。从这时期起,日本的妻妾制度从从前的按结婚时间的先后顺序,过度到了同居别居的时代。
中国古代的“一夫多妻制”准确的说应为“一夫一妻多妾制(一位发妻,二位平妻子,四位偏妾)”,而平安贵族的婚姻,无论从婚姻理念还是婚姻形态上来说,都是一种“一夫多妻制”,其最大特点就在于无法将“妻”的地位永久的固定在一个女性身上,也无法在制度上将一个女性与其他女性作明显的区分。当然这种“一夫多妻制”并不意味着妻子们之间的完全平等。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所区分的,古日本甚至还流传有一种“打后妻”的习俗,即先结婚的妻子有权对后结婚的妻子表示自己的嫉妒和愤怒。
在《源氏物语》的世界里或者说在平安朝贵族的多妻婚社会里,男子的诚意并不表现在他对妻子的忠贞上,而是表现在他对妻子的坦诚上。
对女子,特别是同居的正妻公开自己和别的女性的关系,以此表示自己并无隐瞒之心是很重要的,而女子在对待男子和其他女性的关系上则要适度地表示“嫉妒”,这种“嫉妒游戏”在光源氏和紫姬之间能够经常看到。
再回到《源氏物语》上来,有人认为紫姬缺少一个正式的“婚礼”,她并不住在寝殿而住在“对屋”,以此断定她不是正妻;但也有人认为从紫姬被称为“北政院”这一点上,就可以认定她应该是源氏的正妻了。紫姬是否为源氏的正妻,是一直存在有争议的话题,我们不能用古代的中国婚姻制度去理解日本婚姻制度。
所以,如果在看《源氏物语》时能多看看其它有关古日本的资料,就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剖析人物思想,走进《源氏物语》世界。
成就影响
《源氏物语》是一部让日本民族整整骄傲了十个世纪的着作。川端康成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所做的讲演上也曾指出:《源》是日本小说创作的最巅峰,他自己也不能与其相比较。这虽有几分自谦的成分,但是这数千年来《源》确实影响着日本文学的发展,至今,仍无人能超过这部着作。
《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物哀”即见物而生悲哀之情。此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而“物哀”也成为日本一种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
相关版本
历史版本
此书,共有54卷,流传现今的已不是原版了,在纷乱繁杂的众多古抄本中,可信度较高的就是所谓的“青表纸本”和“河内本”。前者是由镰仓初期的个人藤原定家整理编订的,而后者是源光行、源亲行父子整理编订的。
中译本
《源氏物语》最早的汉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钱稻孙在刊物上发表的前几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不久委请他翻译全部,但未能如期交稿,社方改约丰子恺翻译全部,丰子恺在女儿丰一吟协助下于1962年12月到1965年10月间做翻译工作,完成交稿后,社方请周作人和钱稻孙在责任编辑文洁若协助下校订。
这个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定稿的译本是史上第1个汉语全译本。可惜到1973年想要出版的时候,因丰老遇到了‘反黑线回潮’的冲击,出版终告失败。
史上第2个汉语全译本是台湾大学教授林文月在《中外文学》上连载,1978年全部译完,交《中外文学》社方出版合订本的全译本。林文月译本是史上第1个公开出版发行的汉语全译本,同时是史上第1个由女性完成的汉语全译本。
丰子恺译本1980年12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才初次出版(1980年12月出版上册、1982年6月出版中册、1983年10月出版下册),是史上第1个简体字版,繁体字版由台北远景出版公司1986年在台湾出版,台北木马文化公司2000年重排新版。
林文月译本1997年由洪范出版社重排出版。
1996年6月,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出台了范林森审订的殷志俊译本。
2002年3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梁春译本。
2002年8月,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夏元清译本。此译本没有注解。
2006年问世了郑民钦译本(北京燕山出版社)的汉语全译本。
2010年8月,华侨出版社王烜新版本。该版本以与谢野晶子的现代日语版《源氏物语》为基准,在语言风格方面独树一帜,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日本宫廷、贵族、仪式及各种日本文化要素的日文原名。在翻译的行文上,有其独创的韵味与风格。
2011年姚继中译本,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全一册,全译插图版本。
丰子恺版本是目前最受国内推崇的版本,林文月的版本很具有女性的特质,跟作者很贴近。王烜的版本与前述若干版相比也自成一派,值得一读。
其他语译
英国人Arthur Waley在1925年至1933年,首先将《源氏物语》译为英文本“The Tale of Genji”但并非全译,而是删节的译着。1966年,由Oscar Benr执笔的德文本出现。1976年美国学者Edward G. Seidensticker另译英文版,弥补Waley英译不完整之缺陷。次年,法文译本的一部分也由R. Sieffert译出。
衍生作品
文学作品
野村美月《光在地球之时……》
高山由纪子《源氏物语悲しみの皇子》
漫画
大和和纪《源氏物语》(あさきゆめみし)全十三卷,讲谈社;中文版代理:尖端出版
美樱芹菜《源氏物语》(源氏ものがたり)全四卷,小学馆;中文版代理:尖端出版
宫城とおこ《源氏物语千年之谜》(源氏物语千年の谜)全二卷,角川书店;中文版代理:台湾角川
电视剧
TBS电视台:向田邦子编剧“源氏物语”(1980),泽田研二饰光源氏,全1集
TBS电视台:桥田寿贺子编剧“源氏物语”(1991),东山纪之、片冈孝夫主演,全2集
电影
1951年吉村公三郎导演“源氏物语”,长谷川一夫主演
1957年衣笠贞之助导演“源氏物语浮舟”,阿井三千子、朝云照代主演
1961年森一生导演“新源氏物语”,市川雷藏主演
2001年堀川敦厚导演“千年之恋光源氏物语”,天海祐希、常盘贵子主演
2011年鹤桥康夫导演“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生田斗真、中谷美纪主演
动画
富士电视台:出崎统监督动画“源氏物语千年纪Genji”(2009),深夜档,TMS Entertainment制作,全11集。
其他
背景资料
“源氏”是小说前半部男主人公的姓,“物语”意为“讲述”,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类似于我国唐代的“传奇”。较著名的还有《竹取物语》、《落洼物语》、《平家物语》、《伊势物语》等。《竹取物语》中辉夜姬的故事在日本更是妇孺皆知。
《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在这以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而“物哀”也成为日本一种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
《源氏物语》的成书年份一直存在争议,作者紫式部(生卒年不详。本姓藤原,因其兄长在朝中担任式部丞,当时宫中女官往往以父兄的官衔为名,故称藤原式部。后因《源氏物语》中的紫姬广受喜爱,后人把着书者称为紫式部)。在1008年11月1日的日记中,清楚地记载着这部作品已在当时的贵族之间争相传阅,于是2008年11月1日就被确定为《源氏物语》的千岁生日。所以就有“源氏物语千年纪”的活动。而“源氏物语千年纪”活动主要在平安时代的都城日本京都进行。
续篇“巢守帖”
日本发现《源氏物语》续篇“巢守帖”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中央大学中古文学部教授池田和臣日前发现并确认了两页《源氏物语》续篇“巢守帖”的古书抄本。《源氏物语》共54帖,此次发现的“巢守帖”中写有古本注释和人物关系图,被认为是原作者紫式部死后由他人续写的,成为探寻《源氏物语》变迁的珍贵资料。
作者介绍
紫式部(?—1016年),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家。出身贵族文人世家,父兄皆善汉诗、和歌。本姓藤原,一般认为其名不可靠,亦有人认为其本名为藤原香子或藤原则子。幼时从父学习汉学,通晓音律和佛典。1004年4月,紫式部丧夫寡居,同年秋开始创作《源氏物语》。36岁那年冬天,紫式部受召入宫侍奉一条天皇的中宫藤原彰子。“紫”取自物语中主要人物紫之上,“式部”来自其父兄的官职“式部丞”。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作品描写人物心理细腻,文字典雅,情节曲折,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对往后日本文学之影响极大。另著《紫式部日记》,概成书于公元1010年秋。
该文章由作者:【月如】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