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始建于1948年,是河北省重点中学、省示范性高级中学,其前身为石家庄市女子中学,是石家庄市建校最早的三所学校之一,50年代中期即被命名为河北省重点中学,是石家庄市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从30亩增加到近200亩,初高中教学班从30个扩大到97个,成为全市优质教育学校。校园环境清新,布局合理,设施一流。
在60多年办学历程中,十七中学秉承中华民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以求真务实的办学态度、稳定过硬的教学质量、文明健康的校风学风、绵长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和谐德育研讨会德育科研工作先进试验学校”、“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绿色学校”、“河北省优秀家长学校”、“石家庄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石家庄十七中前身是石家庄市立女子中学(1968年更名为十七中)。1948年3月,石家庄女中诞生。校长冯慧德、杨荃,是早年就追求真理、投身革命的教育家;女中教师多是来自晋察冀边区行政干校和华北联合大学的青年学生;女中的一个班级,来自晋察冀边区育才学校,这个班的共产党员,于1948年10月组建了女中第一个学生党支部。
学校从诞生那天起,就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
中共中央驻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期间(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哲学家艾思奇、文学家丁玲、赵树理等来石家庄为师生作过报告,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城工部秘书长齐燕铭等曾来校指导工作。
1957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来石视察教育工作,与女中师生代表亲切座谈。
女中师生在党的关怀下茁壮成长,形成了“爱国、勤奋、诚朴、自强”的校风,砥砺出“励志图强、奋发向上、敢为天下先”的女中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女中学生争相报名参军,50名学生光荣入伍。50年代中期,女中毕业生踊跃奔赴边疆,支援西部建设。
1959年,女中创立“学科集中分段教学法”(亦称“一条龙教学法”),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出河北省1963年高考理科第一名李建国。
女中干部师生以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使学校成为上世纪50至60年代石家庄地区女子中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办学规模
2001年学校斥资4800万元,买断河北省粮食学校旧址,创建十七中南校区。同时,对两个校区进行精心的规划、设计、调整和重建。2003至2005年,学校相继投资2800万元,对本校区进行了全方位改造,改建学校大门、修建学校操场、兴建教学大楼、配置理化生实验室和现代化教学设施,使得办学条件得到大幅度提升。
2006至2007年,学校又投资3000余万元,重点进行南校区建设,兴建图书综合楼、装修教学楼、绿化美化校园,使得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2014年,购买原汇华学院校址,创建十七中新校区。第一期投资1.85亿元已经到位,用于购买41亩教学用地,8栋5万多平米教学用房。校区总面积达106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能容纳90个教学班,5000多学生就读。
学校占地面积从原来的30亩增加到如今的近200亩;建筑面积从2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近12万平方米。环境硬件建设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班级、教师、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
初高中班级轨制交替增长:初中从6个教学班扩到13个教学班,高中从6个教学班扩到16个教学班。2014年,随着新校区第一批新生的到来,初一年级从13个教学班扩到了22个教学班!
全校教学班从33个增加到97个,教职员工从180人增加到近400人,在校学生从2300人增加到近6000人!
师资质量
截止2015年,学校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10人,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人,市劳动模范2人,市青年拔尖人才3人。教师参加评选获奖的论文、教学成果达200多篇(项),7名教师获国家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30多名教师获河北省、石家庄市优质课评比奖励,20多位教师被评选为省、市级骨干教师,省市区级优秀班主任40余名,这些教师都已成为本学科领域中的业务骨干,在学校乃至省市区教育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校荣誉
全国优质品牌学校
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
全国教育网络安全和道德教育科研示范单位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课题先进单位
中国师德建设示范单位
河北省文明单位
河北省诚信示范单位
河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河北省先进集体
河北省创新教育实验学校
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
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石家庄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石家庄市教学示范学校
石家庄市德育示范学校
石家庄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石家庄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石家庄市安全文明校园
该文章由作者:【邻苯二甲酸氢钾】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