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宏元(中国台湾音乐人)

左宏元,笔名古月。台湾流行音乐早期创作人,华语乐坛顶级音乐制作人。1930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祖籍湖北大冶。1954年于政工干校音乐系二期毕业,其后留系任教十多年,为中国广播公司创作多首儿童歌曲,也为邓丽君、姚苏蓉、凤飞飞、高胜美、赵薇等歌手和多部影视作品创作过多首作品。女儿为台湾歌手、音乐人左安安,现任台湾爱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人物简介

左宏元是台湾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所有歌曲的作曲者。最著名的就是片头曲《千年等一回》和片尾曲《渡情》了。他是台湾地区流行音乐早期创作人。1930年/民19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祖籍湖北大冶。1954年/民43年(24岁)政工干校音乐系二期毕业,其后留系任教十多年,并为中国广播公司创作多首儿童歌曲,如《大公鸡》、《郊游》等。左大师的女儿左安安,也是现在台湾流行乐坛著名的音乐人,给SHE写过《不想长大》《花都开好了》、《长相思》、《痛快》等好歌。  

人物经历

了解台湾国语歌坛的音乐人,提到左宏元,都会恭敬地称一声“左老师”。事实如此,论资历、讲辈分、细说作品和销售量,已80高龄的左宏元可说一点都不含糊。左宏元从1956年自政战学校音乐科毕业至今,已完成了近二千首歌曲,包括:“今天不回家”、“风从哪里来”、“彩云飞”、“晴时多云偶阵雨”、“海鸥飞处”、“我的小妹”、“踏浪”………数不尽的畅销歌曲,从他的乐谱中流泻出来,至今依然创作不辍。

1963年,凌波的香港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台北城陷入追星狂热,没想到7年后,终于由姚苏蓉还以颜色,以左宏元作曲的“今天不回家”一曲席卷香港,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居然卖出60万张唱片,掀起当地前所未有的热潮;日后台湾流行歌曲更趁胜追击,接二连三打进香港市场。左宏元不但捧红了许多歌手,也成为台湾国语流行歌坛的标杆舵手。

流离岁月戏曲情

左宏元是安徽芜湖人,对日抗战前出生,家里是靠卖馄饨面维生的小生意人。小时候左宏元很顽皮,喜欢新鲜玩艺,且经常在外闲逛。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人心惶惶,根本无心读书。13岁本应读初一,学校竟糊里糊涂把他编到高一;同学们个个横眉竖眼,一言不合即比划一番。身材瘦小的左宏元,为了自保,不时跷课。

有一天,村里来了个以儿童为主的戏班子,里面的小孩会唱京剧,还会翻筋斗,吸引了左宏元的注意,没事就溜到戏班子跟小朋友学唱戏,学会全本的《法门寺》、《萧何月下追韩信》,都是老生唱腔,还上台演唱过。在日后作曲生涯里,京剧唱腔成了他的重要元素之一,像“今天不回家”、“家在台北”都有京剧的影子。

左宏元不仅吸收京剧,在抗战流离失所的日子里,他每逃到一个地方,即迷上当地的戏曲,包括河南梆子、坠子、绍兴戏,听个一两遍就能哼唱。1970年,台视推出一个以歌唱为主的古装连续剧–《花月良宵》,里面的歌曲集昆曲、黄梅调、越剧于一炉,全部由左宏元一手包办;他还不过瘾,亲自上场,唱了一首诙谐风趣的“酒色财气”,轰动一时。

1949年,左宏元在兵荒马乱中逃到台湾,在一个偶然机会下,认识宜兰礁溪国小教音乐的张月娥老师。张老师把他当弟弟,教给他一些台湾本土风格的音乐,并教他弹奏乐器。对喜欢新奇的他来说,十分有趣,于是大量吸收。之后,左宏元又迁往花莲吉安乡,与当地的阿美族人打成一片,甚至学会阿美族的歌舞。以后左宏元能够写出“风从哪里来”、“娜奴娃情歌”、“蓝色的姑娘”等具有原住民风味的歌曲,就源于吉安乡吸收的养份。这些歌曲也捧红了原本默默无闻的卑南族歌手万沙浪。

科班出身

左宏元是正统政工干校音乐科第二期毕业班的学生,其后留系任教十多年,所以在写流行歌曲之前,他已经是创作过很多著名儿歌,如“郊游”、"丑小鸭",军歌如“蓝天白云”、"前程万里"的大师级人物了,他创作的范围很多元,也因为有深厚的音乐基础,使得他写歌的风格格外活泼,常可因人、因电影剧情,天马行空、恣意挥洒。

打入香港市场

左宏元成名的很早,台湾第一首打入香港市场的国语歌“今天不回家”就是他的作品,那时还是群星会的时代,他就已是流行歌首屈一指的大师,连刘家昌都曾是他的学生,还有台湾第一部连续剧“晶晶”的主题曲,也是他的作品,主唱者邓丽君更是左宏元所一手提拔大的。“海韵”、“千言万语”、“我怎能离开你”、“风从哪里来”、“君在前哨”都是出自左宏元之手。连我们常听到的“娜奴娃情歌”、“山南山北走一回”这一类较有地方色彩,像是民谣山歌一般的曲子,也是他的大作。他歌曲中旋律之轻妙,让我不禁想将他举为流行歌中的“雷诺瓦”。

电影音乐创作

六十年代,流行歌曲与文艺电影紧密结合,算是市场行销学最成功的一种典型,那时左宏元、刘家昌、骆明道,并称为电影作曲, 背景音乐创作的三大家。而左宏元+琼瑶+凤飞飞的铁三角组合,更雄霸了台湾国语歌坛长达五年之久。随口一提“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一颗红豆”、“金盏花”、“奔向彩虹”你一定倍觉熟悉。这个时期左宏元的作品偏向于三拍子华尔滋的旋律,相当口语化,

也因为故事是由琼瑶的原着小说改编的,通常就会以书中现有的歌词来谱曲,因此同一个歌词,可能出现好几个曲调的版本,如"我是一片云"就有(一)(二)两个版本、"奔向彩虹"也有(A)(B)两个版本,还有更多的插曲亦同, 往往一快一慢,相互辉映,这在当时,甚至到今天都还是算是很特别的作法。除了主题曲外,他所编写的电影插曲也有多首畅销程度甚至比主题曲者有名,如神话("梦的衣裳"电影插曲)、聚也依依散也依依("聚散两依依"的插曲)…等。可能台湾最早的电影音乐在左宏元时代就已经成型了。

民歌风潮

左宏元创作生涯的中期赶上了民歌风潮,作品的风格也变得更为清新、毫无压力,配合当时新一代年轻歌手的特质,他创作了不少歌手的成名金曲,如银霞的“你那好冷的小手”、陈淑桦“娃娃的故事”、沈雁“踏浪”、“在这里”,江玲的“我的小妹”….,有这些旋律明快、记忆点强烈的歌曲,要想让歌手不红恐怕都难。

他也是三大作曲家中唯一一位,对民歌运动有贡献作品的名家,而这些不落俗套的歌曲不难让人联想到他所创作的儿歌,他这回运用回流行歌曲上,颇有一番妙趣;如同刘家昌之于孙仪一样,古月与庄奴的搭档在后民歌时期也是唱片上常见的黄金组合,《人面桃花》就是两人合作的经典之作。

电视剧音乐

左宏元后期成名的作品较少,但都有一定水准,他开始转向大型历史剧,琼瑶清装电视剧的主题曲、配乐的创作及唱片监制上。综观他的作品里,有一部分是最特别,无法由别的作曲家取代的,就是小调风格,他擅长加入台湾传统歌谣的元素(如歌仔戏)及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配合千回百折的转音,让他创作的小调歌曲,十足充满了韵味,当然也充分考验着演唱者的歌唱技巧。于此,发挥的最淋漓尽致的歌手,应为邓丽君、凤飞飞与蔡幸娟,如同刘家昌一般,左宏元的歌几乎每位畅销歌手都演唱过,他对于流行音乐的贡献就是他创造了一条真正属于台湾风格的音乐,

这是与当年东洋或西洋歌曲完全不同的路线。

歌坛伯乐

1954年,左宏元考取政战学校音乐系,开始学习声乐、理论作曲、钢琴、指挥等课程。授课的教师全部来自国立师大音乐系,水准很高,但也常缺课。由于左宏元学习能力强,被系主任选为助教,碰到教师缺席时,他这个“助教学生”就负责讲课。

为了确实了解理论作曲原理,左宏元每天半夜爬起来,躲到音乐教室勤读,苦练钢琴,同时背诵巴哈、贝多芬、莫札特等大师的乐谱,从中寻找作曲的脉络。后来他发现大师作曲的基本理论都差不多,只要能够抓住它的模式,就能化繁为简。

在政战一年半时间,左宏元学到普通学生4年都学不到的东西,日子虽然辛苦,但很值得。日后他会走上作曲这条路,与政战音乐系打下深厚的基础很有关连。

左宏元不但会作曲,对引导歌手诠释抒情歌曲也有一套。1973年,导演李行将琼瑶小说《彩云飞》搬上银幕,由甄珍、邓光荣主演,片中的插曲全部由左宏元负责,除了主题曲“彩云飞”外,还有“千言万语”、“我怎能离开你”等插曲。左宏元属意由当时充满青春气息的邓丽君来演唱,但是琼瑶不同意,她认为邓丽君太年轻(邓当时刚满20岁),无法表现歌词的深意,但左宏元认为邓丽君有潜力,还替她拍胸脯保证。

事实上,当时年轻又没有恋爱经验的邓丽君,还真无法表现歌词中的浓情蜜意,全靠左宏元细心教导。他要邓丽君幻想,如果有天碰到一个自己心仪的男子,内心会有什么感觉?然后再借着歌声,把那种恋爱的甜蜜和幸福的期待吐露出来。邓丽君果然不负众望,准确地抓住歌曲中的情感。这张电影插曲不但在台湾大卖,在东南亚各国也受到歌迷的热烈欢迎,直到今天,邓丽君已过世10年,这些歌曲仍在歌迷间传唱不已。

重庆密会

“再做5年,我就退休了!酝酿和打造的这部庄奴作词、我作曲的《踏浪过海峡》新概念歌舞剧很有可能就是我的收山之作!”8月30日下午,在重庆大坪万友康年酒店咖啡厅,已然82岁的台湾地区流行音乐大家左宏元声如洪钟。随后,左宏元和庄奴(“华人圈词坛三杰”之一,另两位是乔羽和黄沾)两大邓丽君恩师在庄奴重庆家中历史性聚首,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面对面独家专访。

左宏元首次向大陆媒体透露他与言情小说大家琼瑶的20年友情秘闻,琼瑶与丈夫的家庭生活秘闻,个中桥段甚至连琼瑶本人都已淡忘。而他此行密会词坛泰斗庄奴商讨封山之作的制作,联袂庄奴披露了他们的大牌学生、一代华人天后邓丽君的歌唱秘闻。

谈琼瑶

每逢遇到编剧删稿她都窝火

丈夫睡地铺护琼瑶让她安睡

没想到和音乐家左宏元第一个聊起的人竟是琼瑶。左宏元和琼瑶开创了台湾地区言情剧的黄金时代。和琼瑶联合推出的9部电影全部成为时代经典,邀请林青霞拍摄的数部电影全部获得成功,包括红极一时的《还珠格格》(1、2部),幕后的策划推手均是左宏元。“从《彩云飞》开始,一直到《海鸥飞处》、《窗外》、《庭院深深》、《烟雨蒙蒙》……我手把手教琼瑶怎么将自己的小说改成剧本。我说,你是一位奇才,不要让时间辜负了你云彩般的才华。”左宏元回忆起他与琼瑶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我记得是在一个9月的下午,地点是台北的仁爱路,那种感觉我一直铭记,我在台北最美的地方遇到了台北最美丽的女人。”

之前琼瑶并不会编剧,为了让她尽快上手,左宏元不得不请著名编剧张永祥帮忙。可是,琼瑶不喜欢别人大量删改她的原文和念白,所以每逢遇到编剧删稿,她都窝火。左宏元每次都出面协调,几乎原封不动保留她的文字。“也许是这个原因,琼瑶很信任我。”

随后,琼瑶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男人———她后来的丈夫平鑫涛(现琼瑶的经纪人),与琼瑶、左宏元一起成为那个年代青春偶像制造流水线的掌控者。左宏元负责找资金拍琼瑶的戏,平鑫涛协助她完成。1979年的一天,左宏元突然接到琼瑶的电话,“死鬼,快把你的私章带过来,我要结婚啦!”琼瑶和平鑫涛要结婚了,想请左宏元当主婚人,需要他的私章。

“平鑫涛简直把琼瑶捧在手心里爱护。吃饭,要先帮她试菜,看咸淡、味道、温度是否合适。平鑫涛经常问她要不要改换厨师,怕她吃腻了一个厨子的手艺。晚上睡觉就更夸张了,琼瑶晚上睡在客房,平鑫涛就睡在外面打地铺!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万一她半夜要喝水了,我好马上起来给她倒水!”平鑫涛曾给左宏元透露,在帮助琼瑶尽快上手编剧工作的日子里,琼瑶每天凌晨4点就被平鑫涛叫醒,观看海内外的影视剧录像带和碟片,早上7点再让她补觉。刚开始经济不宽裕时,琼瑶一餐只吃两个面包,后来情况好转,一餐能有6个面包吃,琼瑶很知足。刻苦磨炼和“高人”指导,让琼瑶的功力笃厚,左宏元(作曲)、琼瑶(作词)和凤飞飞(演唱)组成的铁三角在上世纪70和80年代风靡之极。随后18岁的邓丽君《彩云飞》横空出世,在左宏元和庄奴的引领下,终成一代歌后。

音乐作品

左宏元(古月,上官月)作品左宏元是台湾经典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所有歌曲的作曲者。最著名的就是片头曲《千年等一回》和片尾曲《渡情》了,具体如下:

千年等一回【主题曲】作词:陈自为,作曲:左宏元,主唱:高胜美

渡情【片尾曲】作词:贡敏,作曲:左宏元,主唱:左宏元、张慧清

前世今生【插曲】作词:黄介文,作曲:左宏元,主唱:formOSA

纠缠【插曲】作词:何启宏,作曲:左宏元,主唱:裘海正

雨伞是媒红【插曲】作词:贡敏,作曲:左宏元,主唱:庄惠茹

情仇爱恨【插曲】作词:黄介文,作曲:左宏元,主唱:庄惠茹、左宏元

心湖雨又风【插曲】作词:何厚华,作曲:左宏元,主唱:高胜美

神仙歌【插曲】作词:黄介文,作曲:左宏元,主唱:张真

想飞的水【插曲】作词:连水淼,作曲:左宏元,主唱:大小百合

情与法【插曲】作词:陈自为,作曲:左宏元,主唱:formOSA

天也不懂情【插曲】作词:陈自为,作曲:左宏元,主唱:formOSA

悲情面具【插曲】作词:黄介文,作曲:左宏元,主唱:formOSA等等……

其他成就

音乐之外,左宏元还投资制作了大量台湾电影,于1967~1968年(37~38岁)时自组大有影业公司发行制作国语片,长期与琼瑶等著名电影人合作。至今拥有数十部电影版权,成就了台湾电影的黄金时代。

戏曲方面,左宏元精研黄梅戏和京剧等地方戏曲独创了具有现代风格的“新黄梅戏”,制作了许多戏曲影视作品。

左宏元现任台湾爱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并常年往来于台湾、大陆及东南亚地区,继续为中国流行文化的发展不懈耕耘,事业涵盖影音制作、推广、新星培养等。

该文章由作者:【天然碱】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