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亮,1932年6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环境工程专家,中国湖泊环境研究领域首席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4年至1960年任清华大学土木系助教、给水排水专业教研组秘书。1960年至1980年任清华大学土木系副主任、放射性废物处理教研室主任、讲师。1994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受聘担任湖南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3月24日担任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6棒火炬接力手;2012年6月获得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刘鸿亮对中国的湖泊调查、湖泊环境数据库、湖泊富营养化机制、湖泊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人物经历
1954年,刘鸿亮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给水排水专业并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给水排水专业教研组秘书(至1960年)。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担任清华大学土木系副主任、放射性废物处理教研室主任、讲师(至1980年)。
1980年,担任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常务副主任、副教授(至1982年)。
1982年,调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先后担任教授、副院长、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4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
2001年,被聘为中国海洋大学双聘院士,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
2004年7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成立,刘鸿亮担任法定代表人。
2007年,受聘担任湖南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2008年3月21日,刘鸿亮启程赴雅典参加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点燃仪式,并担任首日的第16棒火炬接力手。
2012年6月,获得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鸿亮对中国的湖泊调查、湖泊环境数据库、湖泊富营养化机制、湖泊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水、垃圾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系统论文和著作。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期间连续担任国家攻关课题或专题组组长,获得过国家及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个奖项。
项目承担
2001年1月-2004年12月,与黄国和教授,曾光明教授合作负责国家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工程"重大教改项目《环境工程案例库》编。
2002年-2004年,与黄国和教授,曾光明教授合作负责国家863高技术重点项目"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理论,方法,技术及示范工程建设。
2003年-2005年,与黄国和教授、曾光明教授合作负责2003年度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
2003年1月-2004年12月,与黄国和教授、曾光明教授合作负责中国工程院资助项目"提高三峡库区水质标准,保证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包括UWQM不确定性水质模拟,网格优化,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模拟河段长度共660公里,分为20个子河段,6600个河流横断面,25个流带,共16.5万个网格被用于计算。模拟与决策功能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为国内外大中流域规划与开发提供了最先进的工具。
论文著作
截至2013年,刘鸿亮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和译著10余本,译著《湖泊管理指南》、著作《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是在中国首次发表的有关湖泊环境方面的专著。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2016.06 | 《黑臭河道治理技术与案例分析》 | 张列宇,刘鸿亮 |
2011.05 |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 | 刘鸿亮著 |
1990.08 | 《湖泊管理指南(第一卷)湖泊管理原则》 | 乔根森,沃伦韦德著;刘鸿亮等译 |
1989.10 | 《水资源的保护琵琶湖的环境问题》 | (日)吉艮龙夫编;刘鸿亮等译 |
1989.09 | 《区域环境管理规划制定规范》 | 日本研讨会著;刘鸿亮,严珊琴译 |
1988.12 |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及实例》 | 刘鸿亮主编 |
1988.11 | 《中国水环境预测与对策概论》 | 刘鸿亮等著 |
1987.12 | 《环境科学入门》 | (日)近藤次郎著;刘鸿亮等译 |
1987.09 |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 | 刘鸿亮等主编 |
人才培养
刘鸿亮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代放射性三废处理的专业性人才,他关注和指导后辈科研人才,对于自己的学生,鼓励他们出国求学后归国工作,支持国家的建设。截至2012年,刘鸿亮一共培养了20多名博士、6名硕士,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刘鸿亮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年度 | 作者 | |
2012 | 垃圾填埋处理有机物稳定化机理、污染特征及去除规律研究 | 何小松 |
2011 | 巢湖四溴双酚A的时空分布及鲫鱼体内生物标志物的识别 | 杨苏文 |
2011 | 堆肥微生物群落演替及木质素降解功能微生物强化堆肥机理研究 | 黄丹莲 |
2011 | SDS胶团强化超滤处理含镉—亚甲蓝复合废水的应用基础研究 | 李雪 |
2011 | 我国典型湖泊沉积物营养盐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昝逢宇 |
2011 | 白洋淀稳态转换机理及旁路净化修复技术研究 | 袁冬海 |
2010 | 乌梁素海湖滨带土壤有机物光谱指纹与反硝化潜势特征的研究 | 于会彬 |
2010 | 多重不确定性条件下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优化方法研究 | 苏婧 |
2010 | 乌梁素海DOM光谱特性及其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 郭旭晶 |
2010 | 典型云贵高原深水湖泊–抚仙湖水动力及营养盐分布特征分析与模拟 | 姚波 |
2009 | 几种污染环境下五氯酚的微生物修复研究 | 蒋晓云 |
2009 | 泡沫分离法处理胶团强化超滤渗透液的机理与应用研究 | 曲云欢 |
2008 | 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运行特性及膜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 张胜 |
2008 |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特性研究 | 霍守亮 |
2008 |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与规划 | 杨馥 |
2008 | 农田沟渠对氮、磷的截留去除机制与定量化研究 | 翟丽华 |
2007 | 三峡库区典型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 | 许其功 |
2006 | 抽油杆用CF/VE拉挤复合材料的环境老化行为及机理研究 | 于运花 |
2005 | 多级循环流人工湿地处理养殖场污水的研究 | 何连生 |
2005 | 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及其数学规划 | 万玉玲 |
2005 | 催化湿法氧化(CWAO)降解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 李海生 |
2005 | 环境统计方法及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 洪亚雄 |
2004 | 三峡水库水质预测及水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 许其功 |
2004 | 湖南省城市与森林的大气湿沉降化学及其作用机理 | 蒋益民 |
2004 | 水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 谢更新 |
2002 | 城市垃圾复合菌剂堆肥技术研究 | 席北斗 |
2001 |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与处理技术研究 | 赵宗升 |
2001 | 湖南省酸雨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的初步研究 | 蒋益民 |
1995 | AB工艺A段去除有机污染物质的特性及其机理研究 | 年跃刚 |
1980 | 浮伐塔净化二次蒸汽的研究 | 朱裕栋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1994年5月 |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 |
2012年6月 | 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
社会任职
刘鸿亮先后担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连任两届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常务理事(联合国UNDP分支机构)、科技部973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科技部863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顾问及其环境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环境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学部主任、院主席团成员、国家计委“十五”及今后十五年高新产业计划的环保组组长。
个人生活
刘鸿亮出生18天后父亲刘长春启程前往美国洛杉矶,代表中国参加第1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参加了100米和200米的比赛,父亲刘长春是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擅长短跑,但父亲并未刻意让他和弟弟从事体育事业,但是父亲督促当时患有肝病的他注意生活规律化,要求他多做体育运动,加强身体锻炼,从此刘鸿亮加紧体育锻炼,从此不懈地坚持体育锻炼,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刘鸿亮做过两次心脏搭桥手术。刘鸿亮与妻子马倩如婚后育有一子。
人物评价
刘鸿亮是中国湖泊研究学科首席带头人,水环境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在湖泊调查、湖泊环境数据库、湖泊富营养化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他在水资源保护利用方面所付出很多的努力,对环境保护所作出巨大贡献。(清华大学评)
人物影响
刘鸿亮院士奖学金
为了弘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求真、继承、包容、引领”的学术精神,为社会培养优秀环保科技人才,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新天地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刘鸿亮院士奖学金,新天地环境服务集团每年捐赠人民币40万元作为刘鸿亮院士奖学金基金,2012年7月,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2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举行了首届刘鸿亮院士奖学金颁奖仪式。
该文章由作者:【德国双元制】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