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Chaoshan),海外和旧时称潮州,是一个以潮汕方言为母语的汉族民系,是中国岭南沿海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本地人之一,潮汕民系是广东三大汉族民系之一。
潮汕人以广东潮汕地区为集中地与祖籍地,主要遍布在中国岭南沿海的广东、香港、澳门、台湾、海南等地,并于宋元时期开始,大量外迁到泰国、柬埔寨、新加坡、法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印尼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沿海地区 。潮汕是3000多万海外潮汕人魂牵梦绕的家乡。潮汕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
工夫茶、潮州音乐、潮州筝、英歌舞等被列入国家级的非遗名录达46项(占广东非遗总数的1/4)。蕴涵浓郁中古遗风的潮汕文化,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自唐代以来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对台的主要通道。宋代以来享有“岭海名邦、南国邦郡、海滨邹鲁”之称。当代著名作家老舍作诗称“渴慕潮汕几十秋” 。
潮汕人自古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领域有一定成就 ,民国由潮汕走出去的博士已达到300多人,潮汕名人有泰国五大帝之首达信大帝,吴南生、谢国民、陈文雄,连瀛洲、陈弼臣、李嘉诚、黄光裕、马化腾、庄世平、饶宗颐、黄旭华、彭湃、许涤新、肖灼基、张明瑞、林重庆、许银川、郑秀文、杨千嬅、蔡澜等。
族群历史
名称由来
潮汕行政区域在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名称潮州,新中国成立后名称潮汕,当代原来同属汕头市。
“潮州”因潮州府建置而得名,其名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原义安郡改称潮州,潮汕在隋、唐、宋、元、明、清历代行政区名称潮州,因此潮州代指潮汕。现亦指潮州市。
“潮汕”名称起源于中国近代,广为人知自1907年孙中山领导的潮汕黄冈起义,用作潮汕行政区名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广为使用在1991年12月汕头市分治为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之后。
“汕头”名由“沙汕头”简称演变而来,用作潮汕行政区域名称始于当代1956年、止于1991年12月。现指汕头市。
历史发展
战国中后期,楚灭越后,越族大规模南迁,给以凤凰山为策源的盘瓠蛮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开启潮汕和闽南的百越时代。楚灭越后,越王子孙离散,一部分迁入灵江、瓯江流域及福建北部武夷山一带,建立瓯越国;另一部分迁至九龙江和粤东一带,和当地的闽人和畲蛮融合,建立闽越国,形成闽越族。其时越王勾践的后裔子孙无诸,自立为王,势力扩张至粤东境内。在周时曾是周公旦四十一代孙龙期辖下的凤凰山盘瓠蛮,也成为闽越王无诸辖下的臣民了。自此,以“脚小趾甲分两边”为生理特征的“六甲番”人,又输入了百越的血统,成为浮滨文化早期的创造者。以无诸为首领的越王勾践子孙,进入潮汕大地之后,又和一万年前落足海丰县的古越人后裔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海丰县的青铜器文化,使当年的潮汕大地处处呈现“越人好勇”的风尚,今潮汕民间体育遗痕,如“叠罗汉”、“托手尾”、“拉笃”、“据脐”、“踢虎狮”、“叛剑”等,便是这一风尚的延续,有的项目还一直流传。楚灭越,实际上是南方百越时代的新兴起,也是南方各族华夏化的又一新起点。
晚唐以前,潮州无论从全国还是从广东看,都属于荒僻之区,人口稀少。北宋以来,韩江三角洲的开发利用,使本地区的生存环境日益改善,来自闽地的移民日益增多,人口数量发展很快。宋元时期本地区的人口数量已经跃居全省前列。闽人移民潮州在文化上的意义,首先是促使本地区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海上运输和贸易活跃起来,潮州人的善贾,在此时已见端倪。其次。移潮闽人之中多宦仕与世家,其中有很多成为本地望族。潮汕人重视宗族血缘关系,应于此时奠定基础。再次,将闽地风俗,从方言、民间宗教信仰到日常生活习惯带入本地区,闽潮同俗,自此时已然。
潮汕四市
潮汕四市是指广东省的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此外毗邻潮汕地区的梅州市丰顺县南部亦有近14万潮汕人,比例接近五分之一(19.8%)。潮汕四市涵盖11区6县2县级市普宁、陆丰,总面积16189.5平方公里。汕尾部分地区在人文语言、民俗文化等方面与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相近,并且潮汕行政区域在古代义安郡、近代潮循道和当代汕头地区时期都涉及了现汕尾地区,故统称潮汕四市。属广东潮汕文化区。
移居海外
潮汕特别“ 地狭人稠”,再加上天灾人祸,使潮人移居海外者日益增多。政局不稳,农村经济破产,自然灾害频仍等是触发移民高潮的主要原因。潮汕人移居海外始于宋元之际。朝代更迭,部分旧王朝臣民逃难国外,从事海上贸易久居异地未回,是早期潮人出洋的两个主要原因。 南宋末年,宋室兵败退至潮汕,潮人参加抗元者众,兵溃之后,不少遗民流寓海外。明末清初,潮人参加反清复明斗争失败后,有的同样向海外逃亡。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特别是明代海上贸易有所发展以后,有的潮人通过 海上贸易移居海外。清康熙时期, 海禁渐开,潮汕出洋港口由饶平柘林移至樟林,大批潮人才由此地乘“红头船”出洋。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潮汕移民出国形成了几次高潮 。
东方犹太人
特殊的地理因素培养了潮汕人拼搏、务实、精细、团结等特点。潮人在做事方面有“种田如绣花”之美称,他们在外还有个响亮的称号——“东方犹太人”。 潮人四处漂泊善于经商,在世界各大领域都颇有作为,但背后却是有一段让人发冷汗的类似西方反犹排犹的排华运动,在上世纪初泰国国王Maha Vajiravudh署名Asavabahu,将境内的以潮汕人为主的华人对比犹太人——人数少,却吃苦耐劳善于经商,掌握着其经济命脉。这篇文章充满敌意,对以后持续一段时间的排华运动产生不小的影响。
早在明清时期,独撑红头船飘洋过海到东南亚地区占领地盘的潮汕人便已被誉为中国三大商帮之一(晋商、徽商本质上属官商,而发端于省尾国角的潮商属民商),在迄今已逾500年的历史长河中,潮商命运伴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几经沉浮,然而,它并未曾因国际形势的转变或朝代的更迭而消失。而今,潮商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华商群体,其涌现出的大量如华人首富(香港首富)、新加坡首富、泰国首富、内地首富、澳门首富、澳洲华人首富、欧洲华人首富、加拿大华人首富、非洲华人首富及国内多省、多市首富足以让人留下“最富是潮商”的印象,而由潮汕人撑起的诸多国内乃至亚洲的大品牌亦一直牢牢掌控着华人民营商界的绝大多数领域。
人口分布
潮汕地区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潮汕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如今全球潮人分布情况为:全球约有4500万潮汕人。潮汕人以广东潮汕地区为集中地与祖籍地,主要遍布在中国南方沿海的广东、港台、海南 等地,海外的南洋、西欧、北美、澳洲等100多个国家和沿海地区。
潮汕地区是广东省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广东省内潮汕族群约2500万人,约占全省人口1/5。
汕头市201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65.44万人,常住人口560.82万人。
潮州市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73.98万人,常住人口264.6万人。
揭阳市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97.05万人,常住人口609.4万人。
汕尾市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62.82万人,常住人口300.5万人。
梅州地区
毗邻潮汕地区的梅州市丰顺县的福佬民系,主要属于潮州系。集中在汤南、留隍(东留镇已并入留隍)两镇,其中汤南镇逾45000人,留隍镇近85000人(未计入茶背部分)。留隍镇茶背片客家较多。此外在黄金镇、汤坑镇、潭江镇及留隍镇茶背片等地还有小部分福佬。丰顺的福佬,比例接近五分之一(19.8%),近14万人。
港澳台地区
潮汕地区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是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的本地人之一。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祖籍潮汕的香港人有120多万占2成。台湾2300万人口中,潮汕籍约100多万。人口约四十五万,潮籍乡亲近四万多人。2014年经中央台办、国台办批准汕头南澳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海外地区
潮汕是著名的侨乡,自古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口岸之一,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约2000万人,约占全国华侨1/3。2013年,潮汕“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记忆名录》,约17万份侨批中,潮汕侨批多达10万余件。2014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潮汕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区,中国大陆海岸线与北回归线交汇处。潮汕北靠莲花山脉,南濒南海,西至海丰县,东至饶平县, 与台湾对望。地处粤港澳台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重要节点,也是大湾区发展规划广东省“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之发展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只有160海里的“华南要冲”,是3000多万海外潮汕人魂牵梦绕的家乡。
潮汕地区不是行政区域,历史上长期是一个地方行政区, 是以潮汕民系为主体民系的地区,是潮汕文化区和潮汕方言区,以莲花山脉以南为自然地理区划,潮汕包含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个地级市潮汕四市亦称粤东四市。潮汕四市涵盖11区6县2县级市普宁、陆丰,总面积16189.5平方公里。下辖县级行政区如下
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 ||||
地级行政区 | 行政区划数 | 县级行政区 | 土地面积 | 政府驻地 |
汕头市 | 6区1县 | 金平区 | 109 | 金砂路 |
龙湖区 | 104 | 龙湖北路 | ||
澄海区 | 345 | 文冠路 | ||
濠江区 | 135 | 府前路 | ||
潮阳区 | 668 | 文光街道 | ||
潮南区 | 596 | 峡山街道 | ||
南澳县 | 108 | 后宅镇 | ||
潮州市 | 2区1县 | 湘桥区 | 153 | 凤新街道 |
潮安区 | 1261 | 庵埠镇 | ||
饶平县 | 1732 | 黄冈镇 | ||
揭阳市 | 2区2县1县级市 | 榕城区 | 182 | 新兴街道 |
揭东区 | 684 | 曲溪街道 | ||
揭西县 | 1279 | 河婆街道 | ||
惠来县 | 1207 | 惠城镇 | ||
普宁市 | 1620 | 流沙北 | ||
汕尾市 | 1区2县1县级市 | 城区 | 302 | 香洲街道 |
陆丰市 | 1688 | 东海街道 | ||
海丰县 | 1750 | 海城镇 | ||
陆河县 | 1005 | 河田镇 | ||
总面积 | 1.6万 |
注:根据当地政府官网整理
建议合并
2013年3月,关于合并潮州、揭阳、汕头三市并升级为广东省副省级城市的提案已经提交全国两会 。
2014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陈经纬基于2013年的提案基础,再次提交《关于潮汕地区三市合并,合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平台的提案》,并表示国家发改委已经作了回函,将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其可行性。
自然概貌
潮汕地处八乡山、阴那山、韩江中游谷地及凤凰山山地以南,东西地跨莲花山脉东麓至粤闽边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整体低平、土壤肥沃、农产丰富。地貌以平原为主,山地、台地、丘陵为次。境内有韩江,榕江,练江三大江河,平原区由韩江三角洲、榕江平原、练江平原、黄冈河平原、龙江平原五部分组成。东北与福建省的诏安、平和两县接壤,西北同粤北的梅州市为邻,东南濒临南海,与台湾遥海对望。
潮汕地区海岸线曲折绵长,多优良港湾。其东起饶平县大埕湾,西止梅州县哥嘴,全长500多公里。海域有大小岛屿169座和南澎、勒门2组列岛,海湖3个。最大海岛为南澳岛,面积106.85平方公里,岛岸线总长为79公里。
历史沿革
潮汕地区历史上长期是一个地方行政区,人文历史悠久,八千年前已留下人类文明足迹。通过专家鉴定,采集到史前古文物,把潮汕地区的史前文化上溯至距今八千年。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潮汕已有一万年以上的人类生活史,五六千年的文明史。在旧石器时代潮汕已有人类居住繁衍,在新石器时代潮汕文明已与中原文明实现同步。
夏商周三代属百越地,夏商之际隶属海阳国(南瓯国)。
自秦朝,即为广东地。秦朝至三国,隶属南海郡揭阳县。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揭阳县,隶属南海郡,自此,潮汕地区始有正式行政建制。西汉高祖三年(前204)赵佗建南越国,隶属南越国揭阳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国,揭阳县隶属南海郡。王莽代汉后,改揭阳县为南海亭,隶属交州(今广州)。东汉复称揭阳县,隶属南海郡。
晋朝至隋朝,隶属广州义安郡、潮州。《资治通鉴·隋纪五》、《东夷传·流求国》明确记载了万余隋军义安郡扬帆出发经略流求,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成功拓展海洋生存空间,挺进第一岛链的出发地,义安郡在诸地方志中是最耀眼的亮点。
唐朝至清朝,除汕尾以外,隶属广东潮州府。唐朝以来,潮汕大地凭借地缘优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对台的主要通道。明朝以来,潮州府南澳岛成为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全中国唯一的海岛总兵府,对与台湾合作发展意义深远。明万历年年间南澳成为郑成功东征驱逐荷夷、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重要基地,是他一生光辉的发祥地。“南澳1号”明朝古沉船佐证了南澳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
清咸丰八年(1858年)辟潮州府澄海县鮀浦司沙汕头为通商口岸。
民国年间属广东潮循道。1930年沙汕头设汕头市。
新中国成立之后至1991年,先后隶属广东省潮汕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地区、汕头市。1979年8月,潮安县恢复县级潮州市建制,隶属汕头地区管辖。1981年汕头析地置经济特区。1983年9月汕头市析出汕尾市域,1991年12月汕头市分治为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潮汕四市(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统称潮汕地区。
经济
潮汕古称义安、潮州,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经济特区、亚洲玉都、中药名城、纺织、五金不锈钢、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汕头11个淘宝镇位居广东第一。
汕头市
中国大陆唯一一个拥有内海的城市,全球潮人之都,国家经济特区,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经济外向发达。拥有经济特区和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两个国家级功能区。拥有亚洲第二大的南澳风电站,与上海、青岛同为中国三个国际海缆登陆站之一。汕头传统经济为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医药、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电子信息和音像材料八大支柱产业和17个产业集群。截至2012年底,汕头有上市公司21家。民营经济发达,消费能力较高,年零售消费额常年高居广东前五。汕头市的发展前进方向: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医药产业、商贸业和金融业。
潮州市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之一,潮汕文化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文物古迹众多,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60处,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是广东文物古迹荟萃之地。旅居海外的潮籍侨胞、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230万人,是著名侨乡。中国瓷都、中国晚纱晚礼服名城、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潮州已形成以陶瓷、服装、食品、电子、五金不锈钢、婚纱晚礼服、印刷包装、皮塑制鞋为支柱产业的特色工业体系。
揭阳市
亚洲玉都,市区主要产业是玉器生产、不锈钢制品、化工塑料,揭西县以小手工业为主,惠来是重化工产业能源港。普宁市(县级市)的医药(中药材)产业、纺织产业及相关商贸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截至2012年底,揭阳市共有上市公司7家。
汕尾市
汕尾建市以来的积聚和发展,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十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初步形成电力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宝石饰品加工、海洋水产等支柱产业;珠宝首饰、毛纺服装、海洋食品等逐渐发展形成专业镇,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传统产业。汕尾的电力能源品种比较齐全,有火电、风电和核电,优势凸显,随着陆丰核电、海丰华润电厂、陆丰甲湖湾新能源基地重点能源项目的推进,汕尾将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电力能源大市。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信利集团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其生产的显示面板为数以百计的手机和电脑生产企业选用,信利是在汕尾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的世界中小尺寸面板知名企业;还有腾讯云计算、华为云、华润数据中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国信通动力电池、香雪制药、海王药业在我市落户,产业集聚配套能力大为提高,成为广东省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同城化
推进揭汕潮同城化是汕潮揭三市发展所需、责任所在、利益所系。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三市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粤东调研时提出的“建设汕潮揭城市群,打造粤东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进汕潮揭同城化的相关工作。2014年将具体推进年票互通互认,取消三市异地次票收费,合并交界地收费站,广播电视互相落地播出,通信同网同费,医保联网结算收费等。绿色经济、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和环境保护是潮汕地区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重点指标。
2012年5月31日,关于推进汕潮揭同城化首次联席会议在汕头市举行;
2013年4月18日,推进汕潮揭同城化第二次联席会议在潮州市举行;
2014年5月5日,推进汕潮揭同城化第三次联席会议在揭阳市召开
粤东城际铁路
国家发改委已批复了广东省上报的《海峡西岸城市群粤东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粤东城际铁路网规划目标为形成以汕头、汕尾、潮州、揭阳为主要节点、覆盖粤东地区主要城镇的城际铁路网络,实现汕潮揭地区中心城市“半小时通勤圈”和粤东地区“一小时交通圈”。
根据《规划》,粤东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规划建设“一线一环一射线”,即汕尾—汕头—饶平、汕头—潮州东—潮汕—潮汕机场—汕头、潮汕机场—揭阳南城际铁路,总里程320公里,总投资约692亿元。
远期规划则形成“一线两环两射线”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总里程460公里,其中“一线”为汕尾—汕头—饶平城际铁路,“两环”包括汕头—潮州东—潮汕—潮汕机场—汕头、汕头—潮汕机场—揭阳南—普宁—汕头城际铁路,“两射线”包括潮汕机场—揭阳南—揭阳北、普宁—惠来城际铁路。
粤东地处闽粤交界,临近港澳台,是广东省深化粤港澳台经贸合作,加强与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合作的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为进一步完善粤东地区综合交通体系,省发改委组织编制了《规划》,以粤东地区的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4市为规划范围,打造以汕头、潮州、揭阳、汕尾主城区为主要节点、覆盖粤东主要城镇、适度超前的城际铁路网络,为区域内城镇之间提供便捷的“公交化”客运服务,实现汕潮揭地区中心城市“半小时通勤圈”和粤东地区“一小时交通圈”。同时实现与国铁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潮汕机场等主要综合交通枢纽紧密衔接。
文化荟萃
有潮人聚居的地方就有潮汕文化的流播,工夫茶、潮州音乐、潮州筝、英歌舞等被列入国家级的非遗名录达46项(占广东非遗总数的1/4)。潮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美食之乡、名茶之乡之称,潮菜三次被官方指定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唯一代表参与世博会。潮汕自宋代以来享有“岭海名邦、南国邦郡、海滨邹鲁、文化橱窗”等美称,当代著名作家老舍作诗称“渴慕潮汕几十秋” 。潮汕地区拥有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潮汕善堂堪称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典范;潮州菜享誉全国,是国内最高端的菜系之一,其作为粤菜的中坚力量,有最上得厅堂菜式之称;潮剧是中国十大地方剧种之一,而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全集》,俗称《荔镜记》可谓是用潮州话编写而成的第一本文学巨著。在歌舞奏乐方面,所谓“北有秧歌,南有英歌”,粗犷豪迈的普宁、潮阳英歌舞是南方艺林一朵奇葩;而作为潮州音乐下的一大门类,欢庆喜人的潮州大锣鼓更是声震海内外;另饶平步马舞、澄海蜈蚣舞、乔林烟花火龙等广场表演亦颇具观赏性;民居方面,“潮汕厝,皇宫起”,独具特色的潮汕民居别有一番古典雅致。
综述,纷繁荟萃的潮汕文化是数千万潮人所共有的精神财富,其起源于潮汕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她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有自己的潮州话、潮汕戏剧(潮剧、潮州铁支木偶戏、正字戏)、潮州音乐、潮州菜、潮州工夫茶、工艺品(如潮州刺绣、潮州木雕,贝雕,石雕,抽纱,剪纸、麦秆画、瓶内画等)、潮汕民俗和潮汕特有的慈善结构(如潮汕善堂)等特色,它既是潮汕的,也是世界的。
馆藏方面,位于汕头的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侨批文物馆是国内首个侨批文物馆;潮南区的刘明通博物馆是国内首个民间博物馆,民间博物馆还有潮安的华夏历史博物馆以及其他还养在深闺待人知的如位于潮州市牌坊街太平路某家店;潮州的陈仰中美术馆是我国第一家个体陶瓷美术馆;陈舜羌木雕艺术馆、传统工艺品陈列馆、中国瓷都陈列馆、饶宗颐学术馆、淡浮文物院、陶瓷八珍楼。澄海区的塔山风景区有国内首个民间纪念馆;人物博物馆及故居有揭阳黄岐山的潮州八贤纪念馆,丁日昌博物馆
,普宁“八一”纪念馆,普宁市南溪镇杨石魂故居,普宁市洪阳镇林则徐旧居(文昌阁),揭西县曾习经故居,普宁市方方纪念馆,普宁市的庄世平博物馆,普宁市方耀故居。潮州市饶宗颐故居,潮安县林大钦故居,饶平县张竞生故居;汕头市蓬州所城翁万达故居,澄海区的唐伯元博物馆,澄海区秦牧故居,澄海郑信故里,澄海陈慈黉故居,潮阳区蔡楚生故居,潮阳区大峰祖师纪念馆,潮南区周光镐纪念馆。
大锣鼓
潮州大锣鼓是“吹、打、拉、弹”兼备的综合性吹打乐。其特点:大锣鼓的音乐格调绮丽清朗、刚柔相济。乐队中的领奏乐器唢呐以麦杆为哨,发音柔美,司鼓艺术与我国拳术、剑术相结合,别具一格。
潮州菜
潮汕享有“美食之乡”的美称,潮汕菜一贯是广东菜的代表 ,是粤菜主干,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广东饮食文化独树一帜,食材讲究、选料广博、做工精细、中西结合、质鲜味美,“食在广州、味在潮州”享誉海内外。
潮汕菜连续三次被官方指定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唯一代表参与世博会。2004年潮菜荣获第五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团体金奖。2009年潮菜烹饪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入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014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最中国美食城市”。
潮菜虽是世界名菜、贵菜,实质上是老百姓的菜,属于粗菜精作,潮菜肥而不腻、淡而有味、食而不胖,注重清淡、注重养生、注重原汁原味。潮菜的制工细致精巧,素菜荤做、粗菜精做与众不同。
潮菜选料考究、刀工精细,且烹调方式多样,其着意追求色香味俱全,有“中国最高端菜系”之称 。潮州菜烹饪的最大特点是借重海鲜、主要烹调法有:焖、炖、煎、炸、炊(蒸)、炒、焗、爆、焯、烹、泡、扣、卤、熏、淋、烧等数十种。潮州菜特别重视配酱调味。潮菜宴席上多蘸料、酱碟。不同菜色,配以不同酱碟,一菜一碟,咸甜酸辣,各有讲究,其酱碟繁多,蔚为大观。
潮州菜属下主要有海鲜菜式、卤味、饭类(分炒饭、焖饭两种)、粥类(潮汕人称之为“糜”,单砂锅粥一类就有近50款)、小食(单粿一类有230余款)、杂咸(一般用于“配糜”,有咸菜、橄榄菜、菜脯、豆浆酱等百余种)、丸类(一百余种,最出名的属牛肉丸和鱼旦)、潮式火锅、凉果、其他主菜(主要是淡水鱼做法和菜蔬炒法)、淡汤、工夫茶等,其菜式琳琅满目,难以计数。
常见潮菜有:清炖鱼翅、生炊龙虾、上汤焗鲍、红炆海参、护国素菜、豆酱焗鸡、干炸果肉、豆酱焗蟹、金瓜芋泥、厚朥蚝烙、牛肉丸、猪肠胀糯米、卤狮头鹅、双烹粽球、炒糕粿、油浸鲎粿、水晶球、落汤钱。
潮汕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艺是潮汕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潮汕茶道,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潮州工夫茶被列入国家级的非遗名录。优雅实用的潮州工夫茶艺亮相2015米兰世博会,引来世界各国的游客惊奇的目光。
潮汕小吃
潮州春饼:《舌尖2》第一集,介绍了潮州的“春饼”。那诱人的卖相和感性的节目解说词,都叫人印象深刻、垂涎三尺。潮州春饼是潮州传统小吃当中的佳品,又名潮州春卷。这种小吃虽然算不上什么名贵的菜式,但是却是潮州人逢年过节必吃的传统美食,凝聚了潮州人浓浓的乡情和亲情。
汕头蚝烙:《舌尖2》的第二集,介绍了闻名遐迩的汕头蚝烙。这是一种在潮汕非常常见的地方特色小吃,但已经风靡海内外,变成在各地潮菜餐馆都可以吃到的美食。不过,如果到汕头本地品尝这种小吃,还是会发现其独特的风味,与酒楼中并不一样。
揭阳乒乓粿:揭阳的小吃,首推“乒乓粿”。这种小吃源于揭阳,发扬光大于揭阳,口味独特,品后让人齿颊留香。来到揭阳,不仅要品尝乒乓粿,购买其作为手信带回给家人朋友也是一项必须做的“功课”。
国际潮团
国际潮团组织主要有三大机构:包括国际潮团机构、潮商大会机构、国际潮青机构。
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是世界潮汕人大团结、大发展的标志。这个国际性地缘组织,是由马来西亚马潮联会(即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首先倡议,得到了世界各地潮汕人的响应。1980年春夏,东南亚潮团在吉隆坡召开座谈会。各地的潮汕人同乡组织派出代表团参加会议。经过热烈讨论,最后决议:成立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大会,首届年会由香港潮州总会主办,年会宗旨是联络同乡,促进联系。2006年组委会将潮人在线定为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官方网站,并由李嘉诚先生主持开幕仪式。
潮汕传媒
文化传媒
潮汕地区主持作品奖评析会汕尾市举行 。省播委会、潮播委会评委和汕头、汕尾、潮州、揭阳广播电视台有关负责人于参加由汕尾广播电视台主办的2012年度潮汕地区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论文)奖评析会。此次共有55件作品参与评选,有44件作品获奖,其中,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获奖作品有34件,广播电视论文的获奖作品有10件。
无线电视台
卫星电视台:潮商卫视、汕头台、潮州台、普宁台、揭阳台、潮阳台、澄海台、峡山台、饶平台、潮安台、丰顺台、惠来台、揭东台、揭西台、南澳台。
电台:汕头电台、普宁电台、潮州电台、潮阳电台、揭阳电台、澄海电台。
报刊杂志
潮学研究:《潮学研究》、《潮人杂志》、《侨批研究》、《学习之友》、《潮商》(期刊)、《天下潮商》,另还有各县市文史及数量巨大的潮汕人文、史地专题书籍;
日常报刊:部分见“潮学研究”。《汕头日报》、《汕头特区晚报》、《汕头都市报》、《潮州日报》、《揭阳日报》、《普宁报》、《潮阳报》、《澄海报》。
主要微信平台
揭阳站:揭阳微生活圈(aiwo0663)、悦生活(ysh2266)
潮汕站:潮汕微生活(cs2789)
主要网站
一、面向全潮汕
潮人在线、潮州字典在线、潮汕人论坛、华龙潮汕网、潮汕风情网、粤东门户网、水墨淡浮、潮汕网、潮汕特藏网、环球潮人网、潮汕美食网、潮网、39商务网
二.面向局部地区
大华网、蓝色河畔、e京网、一潮网、潮阳圈
潮州在线、小桥流水、潮州论坛、潮州圈
揭阳新闻网、揭阳星空论坛、揭阳榕江论坛
普宁网络(普宁论坛)、普宁城市网、普宁在线、看普宁
国际潮青
潮籍人士四海为家,分布在世界各地,离开家乡的第二代、第三代潮人虽然可能已听不懂潮州话,但对族群、对国家的强烈认同感,始终不会改变。成立一个海内外潮籍青年组织是世界各地潮籍青年多年来的心愿。自一九九九年在香港举办第一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二零零一在法国巴黎举办第二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后,与会者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组织,增强全球潮籍青年凝聚力,团结新一代潮人,加强联系。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并反复徵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后,国际潮青联合会终于在二零零四年五月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上正式宣告成立。
潮商大会
潮商大会以国际潮商论坛为主题,致力于加强国际潮商间的紧密合作,以中国首都北京为中心,加强世界潮商的凝聚力,拓展世界潮商的影响力。
慈善
潮汕人捐款
据不完全统计,从改革开放到2011年的30余年时间里,潮商共向世界各地捐款6000多亿(单位:人民币,未折合不同时期物价换算,下同),其中近一半捐款资金来自在香港的潮人。在个人捐款中,数庄世平、李嘉诚的无私最引人关注:1985年和2001年,庄世平分别将由其创建的、资产合计近300亿的两家银行无偿捐献给国家中银,自己退居为中国银行名誉副董事长。至2012年底,李嘉诚已累计捐款超100亿人民币。此外,林百欣、黄子明等近50位潮商的累计捐款亦超10亿。如果按今昔物价的变化折合后来算(如1980年捐出的一百万人民币价值堪比2010年的两千万),那数目将更为客观且可观,最难能可贵的是潮汕人的捐款有近一半投在了潮汕地区。与潮汕的学校建设资金来源一样,潮汕地区数以百万计的各类大小公益设施亦绝大多数来自民间捐款:
例举:
1978年和1984年,杨扣分别捐款100万建设普宁图书馆和华侨医院;
……
1980年代至90年代,李嘉诚先生除捐建汕头大学外还为潮汕地区其它项目捐款近10亿;
……
1985年,庄世平等人募捐2000万港币创建普宁华侨医院;
……
1991年,黄子明捐资2650万兴建明华体育馆和明华公园
……
1997年,林百欣捐资1.2亿建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
……
2002年,林百欣先生捐资4326万建林百欣宝珠图书馆
……
2008年,黄畅然捐款1.5亿兴建揭阳楼广场……
2011年,郑建明捐款1.3亿兴建顺风大桥; 2011年,林静和捐款3亿兴建揭阳大剧院;
2011年,林世铿捐款1亿元用于葵潭市政建设;
2011年,黄向墨、黄鸿明、林乐文共捐1.9亿建榕江观音阁;
2011年,林榜昭捐1亿用于建设榕城文化设施;
2011年,周桂容捐赠价值超1亿的“中华情”书画作品;
2011年,揭阳市招商引资暨捐赠大会,揭阳、普宁、惠来三邑乡贤共向家乡投资3000亿,另捐款44亿元用于公益事业。
……
2012年,马兴田捐款1.5亿兴建普宁莲花山公园;
2012年,李焕明捐款1亿兴建潮阳文化公园。
2012年,普宁慈善总会成立当晚接收捐款8.5亿;
2012年上半年,潮南区“反哺工程”公益项目接受捐款达5.09亿元; 2012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汕头募款逾6亿;
2012年,潮阳区“反哺工程”共接收民间捐款8.7亿;
2012年,深圳潮商集团投资60亿建设厦深高铁潮阳站;
……
2013年上半年,潮阳“反哺工程”共接收民间捐款超19.1亿。
潮汕善堂
潮汕善堂是带有潮州民间信仰色彩的社会慈善机构。其与明末清初的善会和善堂有密切关系。善堂曾分布于全国各地,但当代则唯潮汕人聚居区存在这种极大地融合了潮汕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间慈善机构。这种爱心组织机构也被当地人认为是潮汕独特的文化元素,并已成为潮汕人自我认同的重要内容之一。
截止2012年底,潮汕地区共有大小善堂上千座,其对海外慈善事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善堂业已成为团结华侨的纽带和联系海外赤子爱国爱乡共襄善举的桥梁。其经过长期的发展、繁育已逐步形成为善堂文化。这亦是当今潮汕地区“关微” 现象产生的文化基础。潮汕较为知名的五大善堂:
存心善堂(1899年)、延寿善堂(1905年)、诚敬善堂(1919年)、慈爱善堂(1932年)、诚心善堂(1934年)。
风俗习惯
时年八节
潮汕地区有句话叫:“过日子,勿忘时年八节。 ”潮汕地区“岁时节日”的各种活动,世代沿袭相传,蔚然为俗。或纪念,或寓意,或祈福,富有民俗蕴义。潮汕人多于这些节日回家与亲友团聚,增进彼此的情感和凝聚力。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日,为新岁之首,在潮汕地区,过年一般要热闹四、五天。春节当晚,大街小巷,家家产户贴春联,张灯结彩。吃团圆饭。春节一早,大人携小孩子带上一对或二对生柑(称“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互敬如意。春节的文娱活动有英歌舞、营大锣鼓、擎大标、布马舞、舞龙、狮、鲤鱼等。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俗称“灯节”,潮汕人叫“正月半”,历来有“小初一,大十五”之说。当天家家户户门楣上都要插上榕叶、竹枝,以保平安;庆元宵的节目主要有:营老爷、赏花灯、添灯、猜灯谜、抛钱掷弥勒佛等。
清明节
清明节在潮汕各地上坟扫墓的习俗十分盛行,扫墓俗“过纸”。旧时要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用红漆油出新石碑号,并在墓碑及墓堆上挂黄白两色纸条,举行祭礼。
端午节
潮汕人称端午节为“五月节”,潮汕赛龙舟分“真龙”和“假龙”两种。在包粽方面则有“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谚语,潮汕人家,端午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施孤”、“鬼节”,也叫“盂兰胜会”。“施姑”当天,潮州人或以村为单位搭台“施孤”,或在自家门口摆上祭品、钱纸,祭毕烧钱纸、撒白米于地上,焚香祷祝,并把香插在房前屋后的地上。
中秋节
俗称“八月半”,主要节目有:1.芋头祭祖。潮汕有句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畏。”;2.拜月娘,多数人家会在中秋前一个月精心制作工艺品用以拜月,拜月当晚必不可少的物品还有如八仙桌、“(八仙)宝仔”、大香、各类水果、馅饼等,拜月者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所以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3.烧塔。这些节目的每一个元素几乎与潮汕人的抗元历史有关(传递信息)
冬节
冬节即是二十四节候中的冬至,时逢农事空隙,一年将尽,因此也称小过年。旧俗冬节要祭祀神明和祖先,全家大小吃甜糯米圆,以表示大团圆。另冬至有祭祖先、吃甜丸(吃上“冬节丸”便长一岁)、上坟扫墓等(清明行“过春纸”,冬至行“过冬纸”)
除夕
潮汕人称之为“年夜”或“大年三十”。年夜节日活动是从祭祀祖先开始的,下午,一家老少理发沐浴换新衣,然后开始祭祖。祭品和仪式,祭过祖先,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对联都撕下来,贴上新春联。而后有“围炉”吃团年饭、给压岁钱(又叫“压腰”)。和守岁诸环节。
劳热
“劳热 ”民俗起源于潮州人民对土地的无比崇拜,对土地崇拜导致“土地之神”一说的产生。土地之神,古人称之为“社”,潮州人则将其称为土地公或伯公(值得一提的是,潮州人在店铺、家里、工厂,都会供奉土地公,在茗翁茶庄也可以见到),“劳热”这一民俗活动在潮州传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潮汕婚俗
潮汕婚俗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托媒提亲 合婚定亲
“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
“定亲”又称 “订婚”、“行定”、“食定”,
行聘择吉 操办嫁妆
“行聘”又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
“请期”也称 “择日”、“送日”、“提日”。
迎娶新娘 仪式隆重
最后一礼是“迎亲(迎娶)”,迎亲的程序繁多,仪式隆重。
除上述仪礼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舂米头”、“搅泔”等仪式;满十二天或满四个月要行“归宁”礼——“返厝”。头、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烟起时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过夜。
吊灯习俗
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户户有点灯、吊灯的习俗。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叫做“吊喜灯”。
出花园
“出花园”: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成人礼习俗,15岁(虚岁)的孩子要“出花园”。 凡是有15岁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阴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雄鸡、鸭、猪肉)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从此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传说记载:“出花园”中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的习俗,传说于明嘉靖年间潮州府状元林大钦有关。
语言
潮汕地区母语方言为潮汕话。
潮州话,汉语语言之一,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语言之一,有中国古汉语活化石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其定义的国际语言代码是ISO 639-6chao。
在古代,潮州府城是潮汕地区的政治中心,潮语口音以潮州府城的口音为代表。而在现代,汕头市区的潮语口音,融合了潮汕各地的口音特点,音调不高不低,抑扬顿挫,已成为潮语向外推广的标准口音。潮语标准音,经历了从潮州话向汕头话的易位,此过程与吴语从苏州话到上海话易位的性质相似。
潮语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另外潮语究竟是语言或是方言,仍未有定论。当代学术界多数将潮语列入闽南语的次方言或闽南话范畴。而赵元任曾于一九三九年在上海申报馆发行的《中国分省新图》第四版,十四页《语言区域图》的图例上把《新地图》的“汉藏语族”改为“汉藏语类”,“中国语系”改为“汉语系”。图中“汉语系”分为“北方官话区、上江官话区、下江官话区、吴方言、皖方言、闽方言、潮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九个单位。
据史载,潮语发端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成型在明末清初,方形成独立语言体系。其主体是中原的古汉语,混杂有闽方言,王朔曾笑称:“秦始皇讲一口潮州话”。潮语发音共有八音(普通话为四音)。关于潮州八音,曾有人将其形象的概括为:“香港警察,年老无力”、低 抵 地 滴 池 弟 帝 碟”。现存世最古老的潮州音字典为清末澄海商人张世珍所著《潮语十五音》。
潮学研究
研究对象
潮学,文化专用名词,是以全球潮人为研究对象,涵括地理、文化、经济、人物、历史、哲学、社会等潮汕人文的一门专业学问。潮汕文化积淀深厚,20世纪80、90年代,饶宗颐首倡一门关于潮人的学问。海内外学者踊跃响应,遂出现于学界。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传播基金会于1993年设立"潮学奖"。"潮学奖"每两年评奖一次,分研究、传播、资料征集三项,获奖对象涵盖海内外,香港饶宗颐教授获"弘扬潮汕文化特别荣誉"。
潮学研究对象最具代表性、最重要、最有特色的三个方面:
第一,潮汕文化的最具特征的内容是潮州话。一方面,潮州话是现今中国方言中最古远、最特殊的。另一方面,语言既是人类进行思维和表达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多种文化内容的载体。
第二,潮汕的农艺和手工业工艺是潮汕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潮汕文化的特色应该用“精细”二字来概括,从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性来看,“种田如绣花”的潮州农艺和“刻木石似微雕”的手工业工艺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第三,“潮人善经商”的名声远播海内外,潮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外潮商,从清朝到现当代,世界各地的潮商真可谓人才辈出,富商如云。而潮商又与华侨史、与潮人不经意创造而留给后人的一笔全国绝无仅有的财富一侨批密切相关。
研究机构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位于汕头市金平区金湖路154号.汕头市民主党派大厦)
汕头大学设有潮汕文化研究中心
香港大学设有饶宗颐学术馆
韩江师范学院设有潮学研究院。
教育
文教概况
自唐代韩愈到潮州兴办教育、开设书舍之后,潮汕的文教得到了极大提升,“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 ,今之韩江、韩山、韩祠、韩院、湘子桥等“韩”字地名均缘于潮汕百姓对韩愈这位“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坛巨匠的敬爱。
广东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和粤西等地,省府似更愿意将教育资金投在以上地区,而粤东则一直缺乏省府支持 ,现仅有2所本科和3所大专院校,且多赖民间出资支持。
基础教育方面,潮汕高考各批上线率均居全省前列。拥有一所省重点中学——汕头金山中学。此外还有汕头一中,潮州金中,揭阳一中,普宁二中等多所优秀高中。
潮汕地区特殊教育严重滞后,迄今仅有特殊教育学校6所。
在潮汕这个商界俊彦辈出的地方,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在家乡捐建的学校不胜枚举,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至2012年底,海内外潮人共在潮汕地区捐建学校逾5000所,累计捐款金额已超400亿人民币。
高等教育
1 | 汕头大学 | 广东省 | 汕头市 | 本科 |
2 |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建) | 广东省 | 汕头市 | 本科 |
3 | 韩山师范学院 | 广东省 | 潮州市 | 本科 |
4 | 东华纺织服装学院(待建) | 广东省 | 普宁 | 本科 |
5 | 中德双元应用科技大学(待建) | 广东省 | 揭阳市 | 本科 |
6 |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大学专科 |
7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大学专科 |
8 |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省 | 普宁 | 大学专科 |
9 | 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 | 广东省 | 揭阳市 | 本科 |
潮人崇文重教、乐善好施,其累计为全球各地高校捐款数额甚巨,难以计数,如李嘉诚为汕大以外的高校(香港中文大学、多伦多大学、牛津大学等)捐款累计逾8亿人民币,周泽荣2010年为悉尼大学单笔捐款1.5亿、2莫道明2011年为母校华南理工大学捐款0.65亿等……另有20余所高校由潮商创办而来,较知名的如:中国的长江商学院(李嘉诚捐建)、汕头大学(李嘉诚捐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李嘉诚基金会初期捐款1.3亿美元)、新加坡的义安理工学院(义安公司董事长连嬴洲牵头捐建)、泰国的华侨崇圣大学(泰国潮商经营)、中国的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等。
潮汕地区仅有的5所高等院校的建校资金绝大多数来自民间,自1981年创办,李嘉诚先生已为汕头大学捐款达45亿人民币,未来8年还将投入20亿,汕头大学亦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办高校。民办如大专院校潮汕学院则由国内教育界名流和商界巨贾联合投资创办。
2013年10月,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获李嘉诚基金会1.3亿美元(约10亿港元)捐款,广东省和汕头市政府亦将拨款9亿元人民币及一块33万平方米的土地支持TGIT建设与初期营运开支。
主要中学
①汕头市金山中学:广东省重点中学,前身系创建于 1877 年(清光绪三年)的金山书院,截止2011年底该校社团组织14个,课外生活丰富多彩。金中学子曾多次获国际、全国竞赛大奖,其高考综合竞争力稳居全省前二,重本率长期列全省前三,重本上线人数长期列全省第一。1978-2007年,该校共有5名学生获全省高考总分第一,年均有12名学生列全省文/理科总分前100,年均有近10位学生被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录取,该校已获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质。2013年高考,该校重本率为82.1%,重本人数为964,共有14名学生进入全省文/理科前100名,高考综合水平位居全省第1;在“2013‘全国八大高校’自主招生广东省高中学校”入围人数方面则位列全省第5;
②潮阳实验学校:该校系由民营企业家郑立平投资3亿多元创办的民办学校,现有海韵文学社、汉学社、实杰等多个社团组织。该校于2007年走出第一届高考学生,迄今共有2名学生获全省高考总分第一,截至2013年,该校7年高考共有67名考生被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录取,已获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质。2013年高考,该校重本率为72.6%,重本人数为702,高考综合水平列全省第6,“2013‘全国八大高校’自主招生广东省高中学校”入围人数方面则位列全省第10;
③普宁市第二中学:前身系创办于1830年(清道光十年)的三都书院,原系全省17所重点中学之一,1960年高考曾获全省第三名佳绩,截止2008该校共有社团(含兴趣组)50余个,课外生活丰富多彩。2008年之前,该校高考成绩长期稳居潮汕第2、全省前15,年均考上北大/清华学生为3.5人,2009年之后高考成绩逐年下滑,2011年高考综合水平首度被揭阳一中超越,2013年高考综合水平位居同市的普宁华美实验(27名)之后,列全省第33名;
④揭阳市第一中学:该校历史溯源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创建的“榕江书院”,截止2011该校共有社团组织10个。2007年之后揭阳一中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2011年首超普宁二中,2013年重本率为42.73%,重本上线人数达717人,高考综合水平位居全省第18名。
⑤潮州市金山中学:该校创办于1926年秋,截止2011年底该校共有9大机构,14大社团,课外生活丰富多彩。1978年以来,该校高考综合水平一直稳居潮汕地区前5,2013年高考综合水平位列全省第26名。
⑥汕头市第一中学:该校前身系创办于1904年的华英中学堂,学校共有云起文学社等20多个社团,1978-2007年,共有5位学生获全省高考总分第一,该校高考综合水平曾居潮汕前三,近十年则退潮汕地区前六,近几年高考重点率为47%左右,2013年高考综合水平位列全省第32名。
⑦汕尾市林伟华中学:该校1997年创办的,由信利国际电子有限公司总裁林伟华先生捐资兴建的市直属公立重点中学。
⑧陆丰市龙山中学:该校历史溯源清朝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时陆丰知县陈冠世,于金龙山南麓建龙山书院。自此陆邑俊才,科第蝉联,人文蔚起,一时称盛。2007年高考,上三A人数突破1000大关,达1034人;上本科达640人。
现有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4所:
汕头:汕头金山中学,潮阳实验学校,汕头市第一中学,潮阳一中,汕头六都中学,汕头侨中,澄海中学,潮阳林百欣中学,潮阳黄图盛中学,汕头聿怀中学,
潮州:潮州金山中学,潮州高级中学,松昌中学,饶平二中,瓷都中学,潮州侨中
揭阳:普宁二中,普宁侨中,惠来一中,慈云世铿中学,揭阳一中,揭东一中,登岗中学,棉湖中学
汕尾:汕尾市林伟华中学,陆丰市龙山中学,华南师大附中汕尾学校,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陆丰市玉燕中学
除前面所提高校外,潮汕地区的中小学校亦绝大多数靠民间捐建而来:
集体捐款:
1.名校以校友会捐款为主;
2.侨校以华侨捐款为主,如潮州侨中、普宁侨中、汕头侨中等;
3.其它各类学校则多数以村镇等单位募捐,如一所捐款达1个亿的中学,其捐建者常数以百计,而捐款最多的前几位又往往占尽大头。这是潮汕地区最常见的捐建模式。
个人独立捐款:
这类学校多数由捐建者出资创办。有时会冠上捐建人或捐建人亲友的名字。其数量在潮汕乡村数以千计,累计捐赠额至2012年上半年已达一百多亿。
私人创办的学校
在潮汕地区,由私人创办的学校数以百计,这类学校的办学特点往往为中小幼一条龙,其实力强劲,于高中成绩可比肩市县重点,于初中小学则几成垄断。
医疗卫生
民间捐款为潮汕地区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迄今为止,潮汕地区共有三级医院15间,二级医院近40间
另有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潮州(人民)医院、汕头市中医院等近40家二甲医院。
文物古迹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潮州:广济桥、开元寺、许驸马府、己略黄公祠、从熙公祠、道韵楼、韩文公祠、笔架山潮州窑遗址。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潮州:海阳县儒学宫、凤凰塔、广济门城楼、王大宝墓、葫芦山摩崖石刻、涵碧楼、镇风塔、大埕所城、紫来楼、饶平土楼、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
汕头:崎碌炮台、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国民革命东征军总指挥部、总政治部旧址;澄海区的大莱芜炮台、龟山建筑遗址、陈慈黉故居;潮阳区的大颠祖师塔、文光塔、莲花峰摩崖石刻、海门“万人冢”遗址;潮南区红场镇的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红宫、红场;南澳的猎屿铳城。
揭阳:揭阳学宫、城隍庙、关帝庙、进贤门、陈氏家庙、丁日昌旧居;揭西的打铁街、榕城打铜街等作坊群。
普宁:洪阳培风塔、德安里、“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
国家经济特区城市:广东省汕头市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潮州市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
广东首批古村落(全省27个):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普宁市洪阳镇德安里,潮安县龙湖镇龙湖寨,澄海区莲下镇程洋冈村,
广东第二批古村落(全省37个):普宁市燎原镇泥沟村、潮阳区贵屿镇南阳古村、澄海区隆都镇龙美村、潮安县古巷镇孚中村、潮州市潮安县古巷镇象埔寨、潮安县文祠镇李工坑村、潮安县凤凰镇后河村、揭阳市渔湖镇长美村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揭西,普宁,揭阳
汕头历史街区:涵盖了开埠以来的传统亭台楼阁、骑楼、会馆、教堂、领事馆、学堂庭园等中西结合的建筑精品。
潮汕园林:潮阳西园,潮阳耐轩磊园,潮阳林园,澄海西塘,潮州莼园,葵潭大庚园。
其它主要古迹:普宁城隍庙、普宁学宫、马嘶岩寺、南岩古寺、盘龙阁、樟林古港、潮阳翠峰岩、灵山寺、宋大峰祖师风景区、礐石风景区、石炮台、南澳总兵府、揭西郭氏大楼、岗古寨、涵璧楼。
奖助学基金会
潮汕星河奖
面向青少年的五项奖学金
由原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和原汕头市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林兴胜于1990年7月倡议创立,1991年2月25日正式成立,同时举行首届颁奖,到如今已经进行了二十二届的星河奖颁奖。“潮汕星河奖”包括品德、学业、科技、文学艺术、体育等5个奖项,颁发对象是年龄7至20周岁的有突出成绩的青少年。
潮汕星河国瑞科技奖
由北京国瑞兴业地产集团董事长张章笋于2006年出资1000万元设立的,是广东省首个私人设立的科技奖。国瑞奖借助潮汕星河的平台运作,每年重奖潮汕地区工、农、医等领域有发明创造、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良好社会效益的科技工作者。2007年首度颁奖,至2011已经是第五届。
潮汕星河辉勇师表奖
由北京永利多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辉勇先生乐捐人民币1000万元设立于2011年开始实施。
该奖项旨在大力表彰潮汕地区忠诚于教育事业,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树立典型,激励广大教师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多作贡献;进一步提高潮汕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人才茁壮成长。
首届师表奖设立特别奖,特别授予德高望重、声名远播的老教师丁有宽和老校长杨方笙,每人分别获20万元奖金。
助学基金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早在民国初期,北京潮州会馆便已设有“都门旅费”和“奖学金”,用于接济在京读书的潮州籍青年,当代知名的潮籍人士如马大猷、梅益、陈辛仁、薛汕、碧野、罗天、吴师光等名流在北平高等院校读书期间,便都曾得到潮州会馆的资助。
▲部分惠及整个潮汕地区的助学金项目:
陈汉士资助贫困大学生组学金
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助学金
北京潮商会京潮助学奖
上海潮汕商会助学基金会
南京潮汕商会助学金
香港潮州商会研究生奖学金
另在潮汕地区还有数以万计的、惠及潮汕局部地区的团体、私人助学金。
传统民居
四点金
潮汕农村传统民居的样式很多,且都用生动形象的名称来命名,如“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爬狮”等:
“四点金”是潮汕独特的村居,旧时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四点金”建筑格局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外围一般有围墙,围墙内打阳埕,凿水井;大门左右两侧有“壁肚”;一进门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而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房间,一间作为厨房,称为“八尺房”;另一间作为柴草房,一般称为“厝手房”;天井后边为大厅,两边各有一个大房。“四点金”的构筑还有多种:只有前后四个正房,没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厅齐向天井的,称“四厅会”;前后房都带八尺房和厝手房的,则变八房为十室的称为“四喷水”。如果在“四点金”外围建一圈房屋,则谓之“四点金加厝包”。
下山虎
“下山虎”房屋的建筑在潮汕农村中较为普遍。建筑格局比“四点金”简单,少了两个前房,其余基本一样。“下山虎”因为门路出入不同,因此有开正门和边门的区别。通常中间不开门而只开两边的称为“龙虎门”,也有既开正门又开两边门的。
四马拖车
“四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落'是潮汕方言,即进的意思。第一进有凹形门洞,俗称‘门楼肚'。进大门,中间是过渡厅,有道‘反照'挡在正中。左右各一间房子,称为‘前房'。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通廊。通廊前端各有一门通火巷,左廊的门便叫‘青龙门',右廊的门称‘白虎门'俗称为‘龙虎门'。过了天井便是二进,二进有面阔二间的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大房'。厅的前后各由八扇禅门隔起来。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天井左右各有一爿南北厅,南北厅前后两端都有‘厝手间’,相接前后进的大房。三进的结构与二进相同,只是三进的大厅后面隔开一块狭长的暗间,称作‘后库'。后库左右有门通后包。主体建筑两边各有一列与它平行的房子称作火巷,由龙虎门及厝手间的内外子孙门连接主体建筑。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整个建筑格局就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名‘四马拖车'”。
潮儿新声
潮语歌曲
潮汕地区曾涌现出陈小奇、兰斋、周华健、郭亨基、郑思森、陈玛原等一批优秀的词曲创作家,这些音乐界领袖也曾在潮汕文化上多有作为,他们的代表作如苦恋、彩凤飞、一壶好酒一壶月、酒肉茶话、海边的孩子们等著名歌曲曾广受传唱。
新生代创作
潮籍80、90后的强势崛起为潮州文化的发展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这批新生代巧妙地将自身专长与潮州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在物质支持上往往仅凭自己的一点生活费或工资所得,不辞辛苦地创作了大量广受好评的文艺新品。仅在2013年上半年便有电影《鮀恋》(汕头金中校友拍摄)、纪实片《普宁人的故事》(普邑青少年集体创作)、动漫短片《河神之鼓》、漫画《肥仔志》 、动漫电影《功夫茶侠》和微电影《鲫鱼》等优秀作品进入大众视野。而生于1989年的新锐导演庄佳龙更凭借微电影《玛丽的自然卷世界》入围2013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短片奖”的角逐,其个人被称为“新一代李安”。
此外,新生代潮儿在创业方面也备受社会认可,相比老一辈,他们在IT行业方面的拓展更引人注目,这也是继腾讯创始人马化腾、163创始人张静君、新浪微博主舵许良杰、宝德科技总裁李瑞杰等潮籍IT业开拓者之后,潮籍IT精英的“第二代崛起”,如被列入《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的有米传媒CEO陈第便是其中一员,他于2010年本科毕业后创立了有米科技公司,2013年便成为年收入超6000万、一次性融资1亿的85后创业者。
近两年来,海内外潮儿纷纷发起”听潮”行动,他们用母语讲述“TED”,力争把世界带回家乡,亦将家乡呈现与世界。
部分潮汕it精英
在过去的20年,潮汕大地涌现出马化腾、许良杰、彭少彬、柯宗贵、张静君、曾茂朝、杨贤足等it精英。
近年来,潮汕籍八九零后也开始崭露头角,先后有王俊煜、王老豹、王瑞旭、余佳文、胡泽民、李森和、张锐、关少波、韩荣奎、林喆、李瑞杰、蔡植龙等难以计数的潮籍青年走入创业阵营。
该文章由作者:【学然后知不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