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其组成不包含延长工作时间工资,劳动者在夜班、高温、低温、井下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以及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最低工资标准每一至三年调整一次。截至2021年9月份,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湖北7省级行政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

制度由来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我国一项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最低工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已于2003年12月30日颁布,2004年3月1日起施行。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方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研究拟订,并报经劳动保障部同意。

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而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需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每年会随着生活费用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由当地政府进行调整。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要考虑的因素有:当地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支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确定的方法通常有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比重法是确定一定比例的最低人均收入户为贫困户,再统计出其人均生活费用支出水平,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加上一个调整数。恩格尔系数法就是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最低食物支出标准,除以恩格尔系数,再乘以赡养系数,加上调整数。

中国内地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均正式颁布实施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历史发展

国际发展

最低工资制度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末的新西兰、澳大利亚,其后,英国、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结合本国实际,建立了各自的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的产生是由于在工人的斗争下,政府不得不采用法律性措施,规定工人的工资不得低于某一限度,以改变工人工资水平和实际工资不断降低的局面。随着二十世纪工人运动的高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很快普遍实行了最低工资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实行了最低工资制度。他们考虑到:第一,低工资不可能成就高效率工人;第二,工人实际收入低,购买力也低,势必妨碍市场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第三,工人中低收入阶层如其工资收入低于维持生计,势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有必要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以避免或减少以上问题的不利影响,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只要与其本国经济发展相适应,是与促进经济发展不相矛盾的。

前苏联和东欧各国,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也先后规定了本国的最低工资收入标准或工资浮动下限。

2018年1月1日起,巴西已经正式开始实行米歇尔·特梅尔总统在2017年12月29日签署的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

国内发展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8月拟定的《劳动法案大纲》中,就提出应制定保障劳动者最低工资的保障法;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苏维埃政府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要保证劳动者最低限度的工资;1948年第六次劳大明确规定最低工资要保证包括职工本人在内的两口人的生活需要;1949年9月全国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也明确规定“人民政府应按照各地企业情况规定最低工资”。1984年5月30日,国务院宣布承认旧中国1930年批准加入国际劳工组织的26号公约。但由于种种原因,以上各次规定一直未能以法律形式贯彻落实。

1993年11月24日劳动部颁发[1993]333号《企业最低工资规定》。还制定了《关于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通知》、《工资支付规定》等配套法规。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004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发布了《最低工资规定》,对原劳动部劳部发[1993]333号《企业最低工资规定》作了某些修正和补充。

2017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数量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17个地区公布了2017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深圳、天津、北京的月最低工资标准≥2000元。

截至2018年12月份,上海、广东、北京、天津、江苏、浙江这6个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420元,为全国最高。

2019年1月1日起,重庆市两档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比原标准每月1500元和每月1400元提高了300元。

2019年2月,西安市对部分区县的最低工资标准地区类别和各类区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调整。此举旨在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新标准将从5月1日起实施。

2021年6月,梳理发现年内,北京、天津、江西、黑龙江、陕西、新疆、西藏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北京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每月2320元。

2021年8月1日起,浙江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消息:全省最低月工资标准调整为2280元、2070元、1840元三档,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调整为22元、20元、18元三档。

2021年8月1日起,按照《关于调整北京市2021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规定,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将由每小时不低于12.64元、每月不低于2200元,调整到每小时不低于13.33元、每月不低于2320元。

2021年9月1日,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鄂政办发〔2021〕33号)精神,湖北省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全省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按区域划分为四档,依次为2010元、1800元、1650元、1520元,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依次为19.5元、18元、16.5元、15元。

截至2021年10月26日,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已有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天津、山东、湖北、陕西、宁夏等18个省份在2021年上调或者将要在2021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2021年12月22日,福建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公布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将福建省最低工资调整为2030元、1960元、1810元、1660元四个档位。

2021年12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调整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决定调整提高月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深圳2360元、广州2300、二类1900元、三类1720元、四类1620元。

适用人群

凡是以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都应实行最低工资制度。

主要影响

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以来,其受益面不断扩大,全国31个省市都实施了最低工资标准。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对于保障职工的劳动权益和合法利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防止和减少克扣工人工资现象的发生,有利于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维护社会稳定;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为劳动关系中的劳动报酬部分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有利于正确确定劳动关系,也为企业搞好内部分配提供了一个基础。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为深化企业内部工资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加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工作提供了基础。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有利于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能直接带来工资增长,主要通过提升一线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和加班费基数的方式促进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如果不调整最低工资,企业一般很少会主动普调一线员工的工资。

截至2021年6月份,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6省份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了2000元。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420元,为全国最高。在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方面,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元大关,其中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为25.3元。 

公布数据

当前标准

全国各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止2021年11月16日) 

地区

标准实行日期

月最低工资标准

第一档

第二档

第三档

第四档

上海

2021.07.01

2590

天津

2021.07.01

2180

浙江

2021.08.01

2280

2070

1840

北京

2021.08.01

2320

山东

2021.10.01

2100

1900

1700

广东

2021.12.01

2360(深圳)

2300(广州)

1900

1720

1620

江苏

2021.08.01

2280

2070

1840

新疆

2021.04.01

1900

1700

1620

1540

吉林

2021.12.01

1880

1760

1640

1540

内蒙古

2021.12.01

1980

1910

1850

湖北

2021.09.01

2010

1800

1650

1520

四川

2018.07.01

1780

1650

1550

河南

2018.10.01

1900

1700

1500

山西

2021.10.01

1880

1760

1630

福建

2020.01.01

1800

1720

1570

1420

江西

2021.04.01

1850

1730

1610

广西

2020.03.01

1810

1580

1430

陕西

2021.05.01

1950

1850

1750

贵州

2019.12.01

1790

1670

1570

黑龙江 

2021.04.01

1860

1610

1450

云南

2018.05.01

1670

1500

1350

宁夏

2021.09.01

1950

1840

1750

河北

2019.11.01

1900

1790

1680

1580

西藏

2021.07.01

1850

辽宁

2021.11.01

1910

1710

1580

1420

甘肃

2021.09.01

1820

1770

1720

1670

湖南

2019.10.01

1700

1540

1380

1220

安徽

2018.11.01

1550

1380

1280

1180

重庆

2019.01.01

1800

1700

青海

2020.01.01

1700

海南

2021.12.01

1830

1730

1680

历年数据

2020年北京发布13个行业工资指导线

2020年11月23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公布2020年北京市行业工资指导线,2020年的最低工资保障线为26400元,比去年的25920元增加了480元。2020年发布13个行业工资指导线,包括:食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装饰业;批发业;百货零售业;旅游饭店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物业管理业;出版业。 [12] 

测算方法

组合测算模型

基于多种测算方法进行组合测算,进而构建基于CRITIC-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的组合测算模型,并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所得主要因子作为参考依据进行动态调整。

因子测算模型

最低工资标准因子测算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文献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筛选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子,进而采用因子分析和因子回归方法综合构建得到最低工资标准因子测算模型。

公式法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考虑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支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可用公式表示为:

M=f(C、S、A、U、E、a)

M 最低工资标准;

C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用;

S 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A 职工平均工资;

U 失业率;

E 经济发展水平;

a 调整因素。

注意事项

下列项目不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

1、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工资。

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3、伙食补贴(饭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

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以及通过补贴伙食、住房支付或提供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收入,不得抵扣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个人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包含在最低工资标准之内。

比重法

比重法是目前中国各地区在确定最低工资方案时使用最多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先根据本地区家计调查资料,确定本地区整个城镇劳动者家庭中一定比例的人均最低收入户为贫困户,统计出贫困户人均生活费支出水平,作为职工本人的最低生活费;然后乘以职工平均赡养系数,得出赡养人口所需生活费用;再适当考虑劳动者教育和训练等费用,加总得出最低工资额。计算出月最低工资标准后,再考虑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就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必要的修正,得出最后的最低工资标准。其计算公式为:

最低工资标准=低收入户的人均消费支出×人均赡养系数 调整因素a

其中:调整因素a主要包括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就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因素。

例如:通过统计调查,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支出为297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1.91。

按比重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297×1.91 a=567.27 a(元)

得出月最低工资标准后,则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20.92÷8)×(1 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比例之和)]×(1 浮动系数)。

恩格尔系数法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若能确定恩格尔系数,则可以用来测定最低工资标准。具体方法就是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提供的最低营养标准,确定满足劳动者最低饮食需要的主要食物的项目和消费量,乘以各地区相应项目的市场价格,加总求出劳动者用于饮食需要的主要食物的项目和消费量,乘以各地区相应项目的市场价格,加总求出劳动者用于饮食的最低费用;再除以已定的恩格尔系数,得出职工本人的最低生活费;用职工平均赡养人口系数第六以职工本人的最低生活费,得出赡养人口费用;最后把职工本人最低生活费用、赡养人口费用与一定量的教育训练等费用相加,即为最低工资额。其计算公式为:

最低工资标准=满足营养标准的食品支出额/已定的恩格尔系数×人均赡养系数 调整因素a

其中:调整因素a内容与比重法相同。

例如:通过统计调查,某地区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1.91,最低食物费用为156元,恩格尔系数为0.525。

按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156÷0.525×1.91 a=567.54 a(元)

必需品法

又称为实际计算法或菜篮子法。此方法利用劳动者家庭调查资料,求出满足居民最低生活所需个人消费品的主要项目和消费量,然后乘以该地区相应的市场价格,最后将此费用加上一定的教育训练等费用,得出最低工资总额。其计算公式为:

最低工资标准=人均购买生活必需品支出额×人均赡养系数 调整因素这种方法具体实施时,首先必须确定一张生活必需品清单。确定生活必须品清单可以由专家确定,但是专家的确定也存在一些弊端,即有可能由于专家缺乏低收入者的社会生活体验,造成脱离实际。或者可以采用公众调查的方法确定必需品,选择与个人消费相关的项目让被调查者回答。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必需品清单,然后由此清单确定人均购买生活必需品支出额。

国际收入比例法

此种方法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计算贫困线的方法,后来人们用来计算最低工资。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平均收入的40%-6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亦即最低生活保障线。据此通过统计得出某地区的职工的平均收入,然后相应地乘以40%-60%之间的系数,从而确定为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实例:通过统计调查,得出广州市2002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800元,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则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应在720元-1080元之间。

超必需品剔除法

该方法根据住房消费调查资料,从职工全部消费支出中逐一剔除那些超必需品,将剩余部分作为最低生活费用标准,再乘以职工平均赡养系数,用计算公式为:

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平均消费支出-平均超必需品消费支出)×职工平均赡养系数 调整因素a

在此方法中,超必需品的确定是根据消费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把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的定义为超必需品。

生活状况分析法

生活状况分析法又称生活形态法或“剥夺指标法”。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源于研究贫困学者汤森提出了一套剥夺指标,汤森通过收入与剥夺指数的关系研究,发现了“贫困门槛”的存在。他首先从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等“生活形态”入手,提出一系列有关贫困家庭生活形态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然后选择出若干“剥夺指标”,再根据这些剥夺指标和被调查者的实际生活状况及消费和收入,求出贫困线,亦即最低生活保障线。在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基础上,加调节因素a,即为职工的最低工资。其计算公式为:

最低工资标准=贫困户人均收入(贫困门槛)×人均赡养系数 调整因素a

累加法

累加法是一种收入比例法,它是通过统计调查出某地区的职工工资,然后确定达到某一累积概率的工资额,以此作为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最低工资标准=确定的职工工资次数分布列的累积概率的25%确定为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抽样调查,得知广州市2002年职工月工资的上四分位数工资为900元,则最低工资标准可确定为900元。

分类综合计算法

所谓的分类综合法是国内研究者提出的确定贫困线的方法,确定最低工资时对此方法的借鉴,形成了确定最低工资的分类综合计算法。此方法将国际上比较常见的确定最低工资的5种方法,即必需品法、恩格尔系数法、平均数法、累加法和生活状况分析法加以综合应用,从而确定最低工资。

分类综合计算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1)选择调查点。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确定一些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调查点。用“生活形态法”确定“贫困的一群”。

(2)确定生活形态的剥夺指标和生活必需品清单。其确定方法是民主讨论和抽样调查相结合。最后确定表示贫困户生活形态的指标(剥夺指标);然后,用最后确定的生活形态指标筛选出符合贫困户生活形态的被调查户,并进一步寻求以下答案:贫困户所占比例(贫困面),贫困户的职业构成、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一般市民和贫困户的收入状况。为以后的逐年调整做好准备。

(3)用“市场菜蓝法”确定生活必需品清单和最低工资标准。根据以上确定的生活必需品,乘以该地区相应的市场价格,计算出购买这些消费品所需的费用,以此作为职工本人的最低生活费;再乘以职工平均赡养系数,得出赡养人口费用;最后将以此费用加上一定的教育训练等费用,得出最低工资额。

(4)由以上数据求出收入比例和恩格尔系数,使今后每年的调整得以用更简便的方法进行。根据调查获得的数据,用收入比例法调整,用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除以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对最低工资进行调整。

存在问题

最低工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挥最低工资标准的宏观调控作用不够;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测算制定不够科学合理;尚未形成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对最低工资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最低工资的立法层次较低,需提高立法层次,增强最低工资的强制性。

相关规定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我国一项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最低工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已于2003年12月30日颁布。

一、最低工资标准是少数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确无正常工资支付能力的用人单位(连续3个月以上不能正常发放工资的),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有支付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将最低工资作为正常的工资支付标准。

二、用人单位需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应履行必要的民主程序并事先报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劳动保障部门对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要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加强跟踪检查,切实维护劳动者基本劳动报酬权益。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恢复正常后,应及时恢复或提高工资标准。

三、劳动者在试用、见习、熟练或学徒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劳动关系事实已经成立,适用最低工资规定。

四、劳动者法定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和产假、哺乳假等假期,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应视为提供正常劳动,适用最低工资规定。

五、国家、省对相关劳动定额标准有明确规定的,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劳动定额标准计算劳动者工资。暂时没有相关劳动定额标准的,用人单位必须科学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并据此确定基本计件单价和超额计件单价。基本计件单价应根据法定工作时间内绝大多数劳动者能够完成的正常劳动量确定。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按基本计件单价计算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六、下列各项在最低工资标准以外,由用人单位另行支付:

(一)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加点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和国家、省规定的劳动者应当享受的福利待遇。主要包括: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的费用;按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定发给劳动者的费用和用品,以及用人单位自身规定的工作用品(如工作着装等);按国家住房制度改革规定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医疗卫生费、丧葬抚恤救济金、探亲路费、计划生育补贴、生活困难补助、冬季取暖补贴、防暑降温费等。

七、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以及通过补贴伙食、住房支付或提供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收入,不得抵扣最低工资标准。

相关报道

2021年11月消息,18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待遇标准随之上涨。

2021年12月1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一类行政区域月最低工资标准20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19.6元;二类行政区域月最低工资标准18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17.6元;三类行政区域月最低工资标准16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15.6元。

2021年12月21日,安徽省政府发布安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调整到1650元,第二档调整到1500元,第三档调整到1430元,第四档调整到1340元。

福建省

2021年12月22日,福建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公布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将福建省最低工资调整为2030元、1960元、1810元、1660元四个档位。

根据《通知》,从2022年4月1日起,调整全省各地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福建省月最低工资标准保留四个档,分别为2030元、1960元、1810元、1660元,平均值为1865元。其中:执行第一档有6个区,执行第二档有24个县(市、区),执行第三档有31个县(市、区),执行第四档有22个县。与现行标准相比,各档平均值平均增幅为14.59%,年均增幅6.24%。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相应设四个档,分别为21元、20.5元、19元、17.5元。与调整前相比,月最低工资标准各档平均值平均增幅为14.59%,年均增幅6.24%。

福建省人社厅近日印发通知,决定从2022年4月1日起,调整全省各地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月最低工资标准保留四个档,分别为2030元、1960元、1810元、1660元。与调整前相比,福建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各档平均值平均增幅为14.59%,年均增幅6.24%。同时,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相应设四个档,分别为21元、20.5元、19元、17.5元。

河南省

自2022年1月1日起,河南省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三类行政区域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由原来的1900元、1700元、1500元,调整为2000元、1800元、16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由原来的19元、17元、15元,调整为19.6元、17.6元、15.6元。

该文章由作者:【十月初七】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