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城工业园区是一个具有经济特区性质的开发区,位于平壤南约170公里,在开城以南8公里,距离南北军事分界线仅1公里。韩国和朝鲜2003年开始合作建设开城工业园,2005年开始运营。由朝鲜管辖,其主旨是吸引韩国企业投资。开城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仁川机场和仁川港很近,3小时内可抵达东京、台北等地。朝鲜宣布开城工业园区内的所有韩方人员将在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16点30分前被驱逐出境,朝方将冻结园区内韩方所有资产,并将园区划为军事管制区。
园区简介
开城工业园区,(朝鲜语:개성공업지구),位于平壤南约170公里,在开城以南8公里,距离南北军事分界线仅1公里,开城工业园区是一个主权属于朝鲜,由朝韩双方共同管理,实行不同经济政策的经济特区。开城工业园区是在推进北南经济合作目标下建立的特殊经济区,成为北南经济合作的象征。韩国和朝鲜2003年开始合作建设开城工业园,2005年开始正式运营。开城工业园是一个具有经济特区性质的开发区,是根据韩朝达成的协议而设立的,由朝鲜管辖,其主旨是吸引韩国企业投资。开城工业园区的业主为朝鲜亚太和平委员会,由韩国土地公社和现代峨山公司担当主开发商,按朝鲜制定的有关特殊政策,对开城工业地区实施开发。
园区规划
工业园区的总面积为65.7平方公里,投资总额为2.2亿美元,远景规划容纳2000多家企业,计划分三期开发。
第一期开发面积约为330万平方米,期限为2002年至2007年,主要吸引韩国的中小企业,以生产服装、鞋类、化妆品等为主。
二期工程开发面积为830万平方米,期限为2006年至2009年,其中工业园区为490万平方米。二期工业园区为技术集约型,主要生产机械、电器和电子产品。
三期工程开发面积为1815万平方米,期限为2008年至2012年。工业园区将发展成为以信息通信等尖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园区。将配套建设商业区、生活区、旅游区、物流中心,还要建设3个高尔夫球场和4个主题公园,最终使整个开城地区成为一个地区经济中心。到那时,进驻的企业将达到两千多家,朝方工人将达到17万名,年产值将达到两百亿美元从而为北南共同发展和民族统一奠定坚实基础。
园区建设
2003年6月30日,开城工业园区破土动工后,2006年3月首期开发已完成工程量的69.5%。在首期开发区内,设有一个面积为9.2万平方米的“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内已有15家韩国企业入驻,其中11家投产,全部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聘用朝鲜职工4300人。示范园区内已开设了一家韩国银行、一家韩国医院和一家食品店。
信元制衣厂在2006年共有5条生产线,主要生产女式服装。生产线上有326名朝鲜女工和7名韩国人。月产量为2万套服装,产品主要销往韩国国内。泰成产业公司是一家生产化妆品容器的企业,投资150亿韩元(1美元约合970韩元),引进日本自动化生产线。2006年该厂聘用了454名朝鲜工人。三德通商公司是韩国一家著名制鞋企业,专门生产各种运动鞋。该企业2004年11月在开城工业园区设厂,投资额为1000万美元。2006年有1055名朝鲜职工,在21条生产线上工作。鞋帮年产量为360万只,鞋底为260万只。2006年该厂因美国阻挠只能生产运动鞋的半成品,成品生产要在韩国釜山最终完成。
2006年示范园区企业所需电力是由韩国汶山发电厂供给的。园区招商引资条件优惠,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土地价格为每坪(3.3平方米)14.9万韩元。另外还有一系列免税优惠等。朝鲜职工的基本月工资为57.5美元,其中包括7.5美元的社会保险费。每年增加一次工资,增幅不超过5%。朝鲜工人的劳动时间为每周6天48小时。截止到2007年底将有300家企业到园区内建厂。2009年4月,朝韩就开城工业园问题进行接触对话,朝方提出提高园区工人工资,提前支付土地租金等要求,朝方并宣称通过开城工业园项目反而蒙受了损失,表达希望解救开城工业区的困难局面。2012年7月,开城工业园区有123家韩企进行生产活动,截至2012年4月底朝方员工达5.1518万人。开城工业园区年生产额2005年达1491万美元后继续增加,2011年实现4亿美元。
运营原则
2009年6月19日,韩国和朝鲜政府代表当天在开城再次就开城工业园区的运营问题举行工作会谈,韩方在会谈中提出了“稳定发展工业园区三大原则”。韩方在会谈中表明了稳定发展开城工业园区三大原则:既有协议必须得到遵守、经济事务不应受政治军事形势影响、开城工业园区应具有国际竞争力。
入驻开城工业园的韩企向朝鲜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朝鲜《开城工业园区税金规定》,从事制造业的入驻企业应缴纳财务决算后的利润14%作为企业所得税。但从发生利润的年份开始的5年里全额免除企业所得税,此后3年减免50%。
运营问题
2009年4月,朝鲜向韩国政府提出,要调整开城工业园区所享受的特惠政策,并在6月份的会谈中正式提出,要将在韩企上班的朝鲜工人的工资上调至每月300美元、开城工业园区土地租金也要从原先的1600万美元追加至5亿美元。韩国政府表示不能接受朝鲜的“过分要求”。
2010年2月1日,韩国统一部宣布,韩国和朝鲜在开城就开城工业园区运营问题举行第四次工作会谈。这是2010年韩、朝政府间举行的首次会谈。韩国统一部说,第四次工作会谈未能就会谈议题达成一致,会谈没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朝鲜方面代表在会谈中强调,提高朝方员工的工资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关键性问题”,事关开城工业园区本身及其前景。3月2日,韩国统一部说,韩国与朝鲜两国官员当天在开城工业园区就园区的通行、通信、通关“三通”问题举行工作接触,但未能取得突破,也未能商定下次接触的时间。8月6日,韩国统一部发言人千海成说:“在开城工业园区韩国企业内工作的朝鲜工人最低工资2010年将比2009年上涨5%”。这是韩企朝鲜工人工资自2007年以来连续第四年维持5%的涨幅。
2013年3月30日,朝方警告韩方停止利用园区作为话题,损害朝方尊严,否则立即关闭园区。朝方随后于4月3日决定,韩方人员只许出,不许进。开城工业园区再次处于朝韩关系的风口浪尖。同年4月8日,朝鲜宣布从开城工业园区撤出全部朝鲜工人,暂时中断园区运转,并将讨论是否保留园区。
本月初,朝鲜提议就开城工业园区问题进行工作会谈,韩方积极响应。双方于6日、10日分别举行了两轮工作会谈,但由于在工业园区关闭事态的责任和预防措施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始终协商未果。
中小企业中央会韩朝经济合作中心负责人表示,虽然开城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的经营环境困难,但仍非常期待园区重新启动,比起政府的追加支援,企业们更希望采取允许企业家访问开城工业园区等实质性对策。
历史背景
开城是600年前高丽王国都城,盛产人参。开城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仁川机场和仁川港很近,3小时内可抵达东京、台北。
2000年6月15日,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访问平壤,同当时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举行了首次南北首脑会晤,并签订了历史性的《南北共同宣言》,也就是“6·15共同宣言”,象征着南北统一的美好愿望。工业园本着同一民族的原则,由韩方出资本和技术,朝方出土地和劳力,双方进行合作建设。
韩国现代集团(Hyundai Group)创始人郑周永(Chung Ju Yung)在1999年跟朝鲜方面签署协议,在距朝韩边境仅几公里的朝鲜境内兴建了这座占地6400公顷的工业园。
2004年4月8日,韩国统一部长丁世铉表示,韩国已耗资1600万美元,租用348公顷土地,开发位于朝韩边境的开城工业园区。韩国现代集团和韩国政府所属的韩国土地开发公司将合作开发开城工业区。
2004年6月,第一批5至10家韩国公司进驻开城工业区。
三大原则
韩国政府2013年29日在首尔政府办公大楼召开会议,就对有关企业提供支援的方案进行了商讨。在会议上,韩国政府提出了三大原则,即尽量减少入驻企业的损失、尽可能给予最大的援助、迅速实行制定的方案。主持会议的韩国国务调整室室长金东兖表示,韩国政府为了恢复开城工业园区的正常运转,其间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为了保护韩国公民的人身安全,不得不决定撤回剩下的滞留人员。联合工作小组为使入驻企业早日恢复经营活动和启动工厂,将竭尽全力。
据悉,与会者在会议上还就向受损企业提供韩朝合作基金相关贷款,及适用经济合作保险问题等援助方案达成了协议。韩国政府企业财政部、统一部、法务部、安全行政部、产业通商资源部、金融委员会、中小企业厅等相关部门次官(副部长)级官员出席了当天的会议,了解开城园区入驻企业的受损情况,并就今后的援助方向进行了讨论。上述的工作组由韩国国务调整室国政运营室室长沈五泽担任组长,负责系统性地调查入驻企业的受损情况,制定实质性的支援对策。政府联合工作组在首尔政府办公大楼召开会议,商讨支援入驻开城工业园区的国内企业的方案。
据韩联社报道,开城工业园区韩方入驻企业协会代表团原计划30日(2013年4月)访问开城园区,但该计划最终告吹。
国际认证
韩国统一部发言人林丙哲2014年11月7日表示,开城工业园区公共汽车事业所的质量管理系统和净水厂和供水厂的环境管理体系当天取得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证。
开城工业园区公共汽车事业所负责管理5万余朝方劳工上下班时利用的公共汽车、净水厂和供水厂由韩国水资源公社受委托经营,为开城工业园区提供用水,还向开城市提供部分用水。基础设施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是开城工业园区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这将为开城工业园区的稳定运转夯实基础。
该文章由作者:【学而后知不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