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山东省青岛市辖区)

崂山区是山东省青岛市辖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东南隅,黄海之滨。东、南濒黄海,西邻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西北邻李沧区,北接青岛市城阳区和即墨市。辖区陆域面积395.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3.7公里。辖5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金家岭街道金家岭社区仙霞岭路18号。

崂山区是1994年4月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时成立的新区,辖区陆域面积395.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3.7公里。辖金家岭、中韩、沙子口、王哥庄、北宅等5个街道办事处,139个农村社区、28个城市社区,常住人口45.6万。202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86.4亿元,增长5.5%;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1.8亿元,增长3%;区级税收收入完成127.1亿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9%。

崂山区(山东省青岛市辖区)

历史沿革

崂山地区夏、商、西周为莱夷地。春秋时属东莱,战国时期属齐国。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置琅琊郡(后置胶东郡),崂山地区属之。西汉时设不其县,辖崂山境,属琅琊郡。东汉建武六年(30年),于不其县境内置不其侯国。东汉光和年间(178~183年)至三国时期,不其县属东莱郡。晋咸宁三年(277年)至南北朝时期,属长广郡,郡治设不其城。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不其县,其地并入长广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不其县故地并入即墨县,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崂山境域均属即墨县。其中,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鳌山卫,境内军户属之。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鳌山卫,归并于即墨县。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6日,德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白沙河以南、砖塔岭以西的崂山地区划入租借地。

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崂山地区被日军侵占。

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主权,设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崂山地区属之。

1929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将胶澳商埠政区改为青岛特别市,崂山地区属之。

1938年1月10日,崂山地区再次被日军侵占。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崂山地区属青岛市。

1949年6月,崂山地区解放,设崂山行政办事处,属南海专区。1950年5月,改属胶州专区。1951年4月,划归青岛市。1953年6月,改为青岛市崂山郊区。1961年10月,设立崂山县。1988年11月,撤县设立青岛市崂山区。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作重大调整,设立新的崂山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即墨县划入胶澳租界的区域,自南窑半岛偏东海岸处起立第一号界石,经聚仙宫西、砖塔岭之脊立第二号界石,然后沿狗皮岭、茶涧、蔚竹庵北、棒(磅)石北、北窝落(卧龙)村北,顺白沙河北岸,抵南港村之西,沿海岸折而北,经李家女姑东北上,越洪江河、抵铁家庄北端,折下崖南,经程哥庄南等立第三号至六十四号界石,抵大沽河东岸立第六十五号、六十六号界石。其中,现崂山区中韩、沙子口、北宅3个街道的区域划入租界内。

民国24年(1935年)7月1日,青岛市郊扩大,将属即墨县的崂山东部地区划归青岛市。界线划分自马家古镇东南沙河与白沙河合流之处起,沿沙河北岸经曹村之西、纸房之南、大小后寨之间,经后金沟东北至铁骑山后分水岭,更越岭沿山沟至西葛家夼,仍循沙河而至大河会流处,更沿大道折而东南,越南北岭,经大桥村、蛤蟆石村之南至峡口庙,由此再循沙河向东,经东西上庄南、张家、王家、江家土寨等南至沙河口入于海,直至沿直线正东之广大海域。沿新界以南区域设立青岛市乡区,辖李村、崂东、崂西、夏庄、阴岛5个区,直属青岛市管辖。

1949年6月,设立南海专署崂山行政办事处。辖流亭、夏庄、惜福镇、王哥庄、返岭、沙子口、南宅科、乌衣巷等8个区。

1951年4月,崂山行政办事处划归青岛市,将青岛市李村区、浮山区,四沧区5个村、即墨县10个村、即东县4个村划入崂山行政办事处。

1953年6月,崂山行政办事处更名崂山郊区。

1961年10月,设立崂山县。

198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崂山县,设立青岛市崂山区,以原崂山县的行政区域为崂山区的行政区域。

1994年上半年,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其中对崂山区做大的调整,一部分设立新崂山区,一部分设立城阳区,一部分与沧口区合并设立李沧区。

1998年5月,崂山区撤镇设街道,辖中韩、沙子口、王哥庄、北宅4个街道。

2017年4月,调整原中韩街道行政区划,析出并设立金家岭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底,崂山区辖金家岭、中韩、沙子口、王哥庄、北宅5个街道,163个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崂山区地处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东南隅。位于东经120°24′33″~120°43′、北纬36°03′10″~36°20′23″。东、南濒黄海,西邻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西北邻李沧区,北接城阳区和即墨区。辖区陆域面积395.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3.7公里。

地形地貌

崂山地区发育了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其特色为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山谷现出典型的断裂地貌特征,崖悬壁峭,山深谷狭。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山峰海拔1000米左右,在更新世期间经过多次冰期、间冰期气候的交替变动而形成。下层的花岗岩地貌,多是冰期时期的堆积地貌、侵蚀地貌,以及由于冰后期的流水活动而形成的。

崂山区地貌按成因可分为构造侵蚀地貌、构造剥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三种类型。三者在高度上依次呈中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及山间谷地阶梯状分布。

崂山区海岸线北起江家土寨后小北河口,南至崂山头折而西至麦岛山根,长103.7公里,属基岩海岸类型。海岸线长且多曲折,近海山崖岬角之间构成多处海湾,有崂山湾、太清湾、流清湾、沙子口湾等。海滩不甚发育,多为岩滩、散礁、碎石和粗砂砾石。沿海有岛屿16个。

气候

崂山区气候四季分明,特征突出。春季,干燥少雨,气温回升慢;夏季,湿热多雨,少见酷暑;秋季,空气清新,云淡气爽;冬季,风多温低,极少严寒。年平均地面温度14.2℃~15.0℃。年平均日照时数2281.4小时,年均日照率52.1%。年平均雾日50天左右,多为平流雾(海雾),雾季集中在春末夏初。年平均总云量50%~55%,夏季平均总云量最多,降水天气过程的后期多出现崂山云海景观。年平均风速2.7米/秒,11月至翌年3月多北和西北风,4~8月多南和东南风,9~10月北风和南风风势基本相等。

水文

崂山区境内河流共18条,以巨峰延伸的各大山脊为分水岭,沿山谷呈放射状扩展分布。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季节性河流,源短、流急,多直流入海。向西流入胶州湾的有白沙河、石门河、五龙河、张村河等4条;向东流入黄海的有土寨河、石人河、王哥庄西山河、王哥庄河、晓望河、雕龙嘴河、泉心河、石头河等8条;向南流入黄海的有南九水河、西登瀛河、小河东河、大河东河(包括凉水河)、流清河、八水河等6条。

境内地下水属浅层水或浅层微承压水,自成一个闭合流域。浅层地下水的总流向与地表水一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浅层循环、短途流动。地质构造破碎带一般为基岩裂隙水,可开采量在32立方米/日~120立方米/日。其他地区为第四系孔隙水。

崂山海域海洋潮汐潮差大,有良好的纳潮地形,没有泥沙淤积。属正规半日潮类型,每个太阳日(24时48分)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平均潮差2.8米~3.4米。潮流多为旋转流,仅在近岸、峡口等部分海域存在往复流。海浪一年四季有风浪、涌浪、混合浪之分,以风浪为主,春、夏季多为偏南向浪,秋冬季多为偏北向浪。近海面海水表层年平均水温为13.5℃。沿海水表层盐度历年一般保持在30‰~32‰。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区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411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其中,白沙河区域(崂山水库上游)为3216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18.5%;崂山东部区域为2469万立方米,占14.2%;汉河区域为2000万立方米,占11.5%。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750立方米,高于青岛市、山东省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但仅仅是全国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的30%,水资源匮乏。

地表水资源区内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14723万立方米,平均径流深为378.2毫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1964年径流量最大,为38881万立方米,1977年径流量最小,为1817万立方米,相差21倍。

地下水资源全区地下水资源量为6625.7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

矿藏资源

2000年,区内探明的矿藏资源有花岗岩、建筑砂、玉石、砖瓦粘土、锆石、萤石、云母、矿泉水等8种,矿床、矿点63处。崂山花岗岩分布在整个山区,储藏量为343.58万立方米,多含白色石英,耐腐蚀,可用作建筑及雕琢制品。墨绿色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北宅街道埠落社区及王哥庄、沙子口等街道的山区及海湾地带,其中埠落青石储量较多。矿泉水在花岗岩区和粘土覆盖区基本都有分布,年资源量为1.6万立方米。锆石砂矿资源量5000吨。玉石矿石资源量10吨。砖瓦粘土资源量39.51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崂山区境内有维管植物1422种,8亚种,114变种,5变型,13栽培变种,隶属160科,734属。其中,蕨类植物18科,30属,50种,2变种;裸子植物8科,25属,51种,2变种,8栽培变种;被子植物134科,679属,1321种,8亚种,110变种,5变型,5栽培变种。

野生维管植物资源有123科,478属,1002种(含亚种及变种,以下同),其中木本植物225种,草本植物777种,以被子植物为主。含10种以上的科有23个。占崂山种子植物总科数的21.5%,所含的属和种数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65.7%和69.8%,为崂山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者。

据1984年调查资料,崂山区有兽类5目12科27属36种,其中食肉类野兽数量日趋减少;鸟类19目53科154属344种,森林生态系统为珍稀鸟类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短尾信天翁、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虎头海雕、金雕、白肩雕、丹顶鹤、白鹤等10种。

区内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35种,以硅藻门种类为多;浮游动物70多种,此外还有无脊椎动物体十多种。海域底栖动物300多种,主要以软体动物、多毛类、棘皮动物和甲壳类为优势类群;海域潮间带生物400多种,其中无脊椎动物300余种,海藻类近100种,以软体动物占优势,以经济贝类为主;棘皮动物以海胆、海参为优势类群;多毛类和甲壳类多有分布。游泳动物约200种,鱼类占优势,其次为甲壳动物。

人口

人口

截至2016年末,全区常住总人口为43.55万人,城镇化率84.7%。全区户籍总户数92025户;总人口286046人,其中城镇206108人、乡村79938人。登记暂住人口71359人。新出生人口4158人,出生率14.77‰,人口自然增长率9.25‰。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崂山区常住人口502370人。

民族

崂山区绝大多数人口为汉族。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有少数民族人口4624人,占总人口的1.22%。百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中,朝鲜族1579人,满族791人,回族632人,蒙古族366人,维吾尔族340人,苗族187人,土家族153人,壮族106人。

经济

综述

经济发展好于预期。统一核算结果显示,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全市生产总值(GDP)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12400.56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2%,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5.41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361.56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7613.59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比例由2019年的3.5:35.6:60.9调整为3.4:35.2:61.4。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发展稳中有进。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53.21亿元,增长2.7%。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7.80亿元,增长4.5%。

种植业发展保持平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7.0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0.9万公顷,花生播种面积7.5万公顷。粮食产量304.6万吨,增长0.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55.8万吨,增长4.7%;花生产量36.0万吨,增长5.1%;水果(含果用瓜)产量116.5万吨,下降1.9%。

林牧渔业持续恢复。全年实际完成造林(更新)面积0.7万公顷。全年肉类产量48.0万吨,禽蛋产量24.7万吨,牛奶产量30.7万吨。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包括远洋捕捞)101.1万吨,增长0.2%。海、淡水养殖面积3.5万公顷,增长2.9%。远洋捕捞量14.7万吨,增长1.4%。

现代高效农业基础增强。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83.22亿元,增长16.9%。截至2020年,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产业强镇12个;2020年新创建田园综合体13个、农业绿色园艺标准园48个、标准化示范场43家;“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805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2个。农机总动力754.7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4.7万千瓦。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3%。

第二产业

工业生产企稳复苏。全市工业增加值3268.38亿元,增长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4.7%,重工业增长5.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7%,股份制企业增长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0.5%,制造业增长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7%。

分重点行业看,汽车制造业增长19.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4.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0.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9.5%。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531.6亿元,增长12.4%。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177.8亿元,增长2.1%,股份制企业利润353.7亿元,增长1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178.4亿元,增长3.3%。

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资质内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820家,实现增加值1112.79亿元,增长4.0%。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00.2亿元,增长6.8%;上年结转合同额2408.8亿元,增长6.4%。

第三产业

服务业

服务业拉动作用明显。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613.59亿元,增长4.1%,占GDP比重为61.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7%。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实现平稳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在建项目6907个,比上年增加1258个。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5.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7%。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4.5%,工业技改投资增13.7%。医养健康等社会民生发展进一步提升,民生类投资增长28.9%。

15个攻势精准发力。产业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投资增长28.9%;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突破平度莱西攻势投资增长25.6%;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攻势投资增长15.1%;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增强,民营经济攻势投资增长13.0%。

13条产业链加速凝聚。现代金融服务投资增长238.1%,商贸业投资增长124.1%,现代高效农业投资增长107.7%,新一代信息技术投资增长50.0%,高端装备投资增长28.3%,新能源新材料投资增长11.7%,现代海洋投资增长9.3%,高端化工及传统制造业投资增长8.7%,现代物流投资增长4.8%。

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045.1亿元,增长13.4%。其中,住宅投资1479.2亿元,增长19.4%。商品房销售面积1653.6万平方米,增长0.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30.4万平方米,下降3.1%。

全年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3010套,基本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193套。截至2020年末,全市正在享受租赁补贴家庭共12430户,全年发放租赁补贴8354.6万元。

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03.5亿元,增长1.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94.4亿元,增长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09.1亿元,增长3.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683.7亿元,增长2.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9.8亿元,下降5.7%。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7.4%,饮料类增长33.0%,烟酒类增长13.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5.5%,化妆品类下降4.0%,金银珠宝类下降24.3%,日用品类下降6.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4%,中西药品类增长4.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0.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下降41.8%,家具类下降54.2%,通讯器材类下降5.0%,智能手机类增长0.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8.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4%,汽车类增长3.6%。

网络交易迅速扩容。全市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额1.17万亿元,增长4.2%;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网络销售额541.6亿元,增长22.9%。

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逆势上扬。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6407亿元,增长8.2%。其中,出口额3876.8亿元,增长13.7%;进口额2530.2亿元,增长0.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817.7亿元,增长16.3%。其中,出口1099.8亿元,增长18.4%;进口717.9亿元,增长13.2%。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448.4亿元,增长6.1%。其中,出口278.2亿元,增长9.3%;进口170.2亿元,增长1.2%。

对外合作更加深入。全市承接服务外包合同9318份,增长4.2%;合同额70.1亿美元,下降1.9%;执行额50.5亿美元,增长7.1%。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8007份,增长5.1%;合同额62.6亿美元,增长1.8%;执行额44.2亿美元,增长11.8%。青岛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1672亿元,下降8.3%。其中,出口额6615亿元,下降4.7%;进口额5057亿元,下降12.5%。

财政金融

财政保障全面有力。全年财政总收入3843.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3.8亿元,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898.8亿元,下降0.3%;增值税331.3亿元,下降8.3%;企业所得税153.9亿元,增长3.6%;个人所得税45.4亿元,增长29.3%;城市维护建设税58.4亿元,增长2.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84.7亿元,增长0.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9.4亿元,增长8.1%;教育支出288.6亿元,增长4.9%;科学技术支出46.9亿元,下降29.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3.0亿元,增长14.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36.6亿元,下降15.4%。全年税务系统组织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2220.1亿元,下降9.1%。其中,国内税收1708.7亿元,下降3.1%。

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截至202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507.1亿元,比年初增加2630.8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9821.8亿元,比年初增加2538.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8030.9亿元,比年初增加1275.7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1064.8亿元,比年初增加2854.9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0211.0亿元,比年初增加2879.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6644.7亿元,比年初增加953.2亿元。

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11亿元,增长4.9%。其中,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48亿元,增长11.5%;寿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63亿元,增长2.5%。证券分支机构证券交易额59965亿元,增长53.9%,法人机构证券交易额43698亿元,增长42.7%。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62家,管理基金规模1039.3亿元,增长26.6%。境内上市公司累计44家,比上年增加5家。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公办中小学40所,其中,小学29所,初中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33454人,教师2869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15所,其中公办70所、民办45所。全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550个、学前教育学位900个。

城乡建设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6.77%,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全区客运车辆580辆,客运量43万人,客运周转量7629万人/公里;全区货运车辆1548辆,货运量903万吨,货运周转量174874万吨公里。全年调整公交线路6条,调整公交站点42处。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公交线路96条,公交车辆1543台,农村社区公交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

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62家,其中一级以上综合医院6家,其他各级各类医院15家,卫生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9家,卫生室140家,其它医疗卫生机构267家。共有床位3061张,每千人拥有床位6.8张。共有执业(助理)医师2010人,执业护士1866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4.4人,执业护士4.09人。

城乡建设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6.77%,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全区客运车辆580辆,客运量43万人,客运周转量7629万人/公里;全区货运车辆1548辆,货运量903万吨,货运周转量174874万吨公里。全年调整公交线路6条,调整公交站点42处。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公交线路96条,公交车辆1543台,农村社区公交覆盖率100%。

民生事业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057元,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9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53元。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880人,登记失业2383人。全年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6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98.54%。年末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95人,发放低保金1364.9万元。

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142人,居民医保缴费人数118506人。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月均695.8元,保持全省领先。

风景名胜

华楼山风景区

华楼山在崂山水库南岸,系石门山西北的东北支,海拔409米。山虽不高,但却是奇峰怪石,清泉古洞,危岩削壁,竹树繁茂,古迹镌刻较集中的一处风景区。元尚书王思诚曾品为十四景清风岭、王乔崮、聚仙台、翠屏岩、迎仙岘、高架崮、玉皇洞、凌烟崮、玉女盆、虎啸峰、碧落岩、南天门、松风口、夕阳涧。这些名胜以聚仙台、凌烟崮、翠屏岩、南天门最佳。

九水风景区

九水名胜区包括南九水、北九水两条涧水的沿途风光。“南九水”为南九水河上游峡谷地段,自发源地巨峰以西的柳树台至南九水村南的观川台,全长7公里。“北九水”为白沙河的中游峡谷地带(白沙河发源于巨峰之阴1100米处的天乙泉,始名凉清河,中为九水,总名白沙河)。北九水又有内、外九水之分:外九水自大劳观村北的菊湾溯至太和观,长约5公里;自太和观溯流而上至靛缸湾为内九水,长约3公里。

石老人风景区

石老人是一笋状的礁石,崛起于大江口之海湾中。礁石高出水面约15米,周长约30米,涨潮时没入水中。中间有径约1米透明的孔,远望象驼背老人站在海中,若将欲行,尤为异观。这一带由海蚀崖、海蚀洞及海蚀柱等组成了奇特的自然地理风貌,是青岛市一大风景点。大江口海湾,东是峰峦叠嶂的午山,西为云雾缭绕山巅的浮山,面积约2.5平方公里,是天然的海水浴场。湾东北岸一突出的陡崖高约40米,叫“平顶台”,西北岸峭崖丹黄,一洞如屋,名“石屋门”。

北岸是一渔村,因礁石取名“石老人”,迄今已500年的历史。湛山至太清宫的公路穿村而过。1983年,青岛市政府在村西划定2.5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旅游开发区。1992年3月国务院批准石老人旅游开发区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石老人风景区由西向东可游览的景点有海洋公园、海滨雕塑园、石老人浴场、石老人公园。可观赏的景观有石老人、浮山、午山、赤岛、大小公岛远景及石老人旅游度假区风貌。

太清宫风景区

太清宫在崂山东南端,是宋初始建的一座道观。由宝珠山三面环抱,南临大海,其横矗7峰,老君峰居中,最东为桃园峰、望海峰,最西为重阳峰、蟠桃峰、王母峰、东华峰。宫在峰下,依山面海,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花红叶绿,俗称“小江南”。太清宫由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3组宫殿组成。三皇殿院内的检柏高约25米,树围5.25米。树干上寄生着凌霄、盐肤木各1株,三木一体,堪称一奇。

极地海洋世界

极地海洋世界位于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东海路以南、海洋娱乐城东侧,海滨雕塑园西侧,占地25.7公顷,是集大型极地、海洋动物展演、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开放式旅游项目。2003年3月,由大连海昌集团和新加坡西瑞克公司投资建设,2004年6月26日开工,建设内容包括极地海洋动物展示和表演场地、海洋博览与海洋科普展示厅、高科技娱乐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以及渔人码头等。2006年7月22日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开业,首日纳客近万人。2007年5月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著名人物

逄萌,字子康,一为子庆,汉北海郡都昌县(今山东省昌邑市)人。家境贫困,曾任亭长。县尉路过驿亭,逄萌候迎拜谒,感慨不已,喟然叹曰:“大丈夫岂能为他人服役!”遂去长安就学,研读《春秋》。在长安时闻听王莽杀其子王宁,逄萌对友人说:“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于是悬冠于长安东郭城门,回归故里,携家渡海到辽东居住。

郑玄,字康成,汉北海郡高密县(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经学家,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世称“郑学”。郑玄勤于学业,既学今文经,又从马融习古文经,且学无常师,兼及百家。郑玄游归故里后,聚众讲学。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郑玄因党锢之祸被拘,其间潜心钻研经学,勤于著述。建安五年(200年)六月卒,年74岁。

范阶,字景志,号惠泉,嘉靖进士。在浒墅关负责税收,不贪一分一毫税钱,受到权贵的怨恨,后称病回家。陋衣粗食,泰然自乐。旧时的部属赠他金钱,不收。给他盖房屋,就避开不住。在崂山以泉石自娱终老。

王义锡(1938年5月~2006年)原青岛市崂山区浮山后人,中共党员,1956年参加工作。曾任青岛面粉机械厂董事长兼青岛面粉机械研究所所长。他主持研制的“双福牌”系列面粉加工成套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获得全国星火明星企业家、全国优秀企业家等荣誉。

王树森(1897~1976年)石老人社区人。十三四岁开始学石匠,20多岁就技艺超群,被家乡人称为“石匠鲁班”。20世纪50年代,他参与了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指导了武汉长江大桥纪念碑的竖立。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荣誉称号

2019年5月18日,崂山区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20年山东省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预试点城市。

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

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

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67。

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74位。

2020年9月10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86位。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2020年11月16日,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12月30日,入选“第六届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2月18日,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8月17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赛迪百强区”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该文章由作者:【兆赫兹】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