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指导线是政府对企业的工资分配进行规范与调控,使企业工资增长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企业年度货币工资水平增长幅度的标准线。工资指导线可以采用工资增长相对数(即工资增长率)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工资增长绝对数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将相对数与绝对数相结合的办法。
发展历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今年将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对劳动关系形势的监测和研判,开展劳动关系矛盾纠纷排查。做好劳动合同法修订后的宣传贯彻工作,制定实施劳务派遣、裁减人员等配套规章,开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专项行动。推动小微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探索发布重点行业工资指导线。
相关依据
工资指导线水平的制定应以当地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本地区年度经济增长、社会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预期增长水平为主要依据,并综合考虑国家、本省宏观经济环境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本省城镇就业状况、劳动力市场价格、人工成本水平、对外贸易状况等相关因素。
实施现状
工资可以负增长
2009年8月3日,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关于公布广东省200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规定本年度工资增长基准线为7%,上线为12%。其中首次出现了“下线为零或负增长”的字样。
2009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下线出现了“下线为零或负增长”的字样,这主要针对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减少的企业或受金融危机影响、生产经营不稳定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暂不增加工资,但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只做参考
2009年8月7日,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近日下发2009年工资指导线并首次提出允许降工资,是否“降薪”成为市民关心的热点。广东省劳动保障部门有关负责人指出,工资指导线下调,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随便降工资,只能说明工资水平上涨的步伐在放慢。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指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虽有降薪的意愿,但工资过低最终损害的将是企业自身利益,所以多数企业并不会做出大幅降薪的选择。业内人士也表示,“政府工资指导线只是一个参考,企业定薪和市场行情关系更大。”
多数学者认为,工资的增减是市场行为,政府只是起引导作用。中山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岳经纶表示,下调工资指导线,说明政府保就业、求稳定的政策意向很明显。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谌新民表示,社会薪酬水平上涨的总趋势将不会发生变化。
北京市人保局2010年7月7日发布了本市今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建议正常情况下,企业可以11%为基准上下浮动涨薪标准,但不应高于16%,不低于3%。
2011年
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份发布了2011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其基准线大多在15%左右,其中河北省基准线最高,达18%,北京基准线最低,为10.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二季度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已有13个省份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进入7月份以后,青海等省份也相继发布了工资指导线。综合来看,目前全国总共已有16个省份发布了201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从对目前全国16个省份已发布的工资指导线来看,基准线大多在15%左右,其中河北省最高,达18%,北京、福建最低,均为10.5%。
而这16省份工资指导线的下线则大多处在5%左右,这也是与目前物价指数挂钩的结果。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此前曾表示,今年下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完善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试运行企业薪酬调查。
16省份工资指导线(基准线)
河北18%
贵州17%
新疆16%
天津16%
山西16%
陕西15%
山东15%
江苏13%-15%
甘肃14%
宁夏14%
上海13%
云南13%
青海13%
辽宁12%
福建10.5%
北京10.5%
2012年
根据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数据,统计发现,截至8月7日,全国已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了2012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其中,新疆和天津基准线最高,北京基准线最低。与2011年基准线相比,河北等6个省份基准线下调,新疆等5个省份基准线零增长,仅北京和甘肃的基准线上涨了1%。
统计发现,截至8月7日,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西、山东、宁夏、陕西、四川、新疆、青海、江西、云南、甘肃这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先后发布了2012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
在这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新疆和天津基准线最高,均为16%,北京最低,为11.5%。与2011年基准线相比,河北、陕西、山西、青海、上海、江西这6个省份基准线下调,天津、新疆、山东、宁夏、云南这5个省份基准线“零增长”,只有北京和甘肃的基准线较去年上涨,上涨幅度为1%。
上半年公布指导线的省份减少
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较去年公布工资指导线的省份数量也有所减少。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有12个省份发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而2011年上半年全国有13个省份发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
与2011年相比,河北基准线下调幅度最大,降幅达3%,其次为陕西,降幅达2%,而山西、青海、上海和江西的降幅也达到了1%。
截至2012年6月19日,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份发布了2012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其基准线大多在14%左右,其中新疆和天津基准线最高,达16%,北京基准线最低,为11.5%。
新疆、天津基准线最高北京最低
在目前已经公布的10个省份中,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最高的是新疆和天津,均为16%,最低的是北京,为11.5%。统计得出,这10个省份的基准线平均为14.1%。
统计显示,在这10个省市中,上线最高的是河北,为23%,最低的是上海,为16%,10个省份的上线平均水平为19.8%;而下线最高的是天津,为7%,最低的是山西,为4%,其中,宁夏未对下线作出具体规定。除宁夏外9个省份的下线平均水平为5.3%。
据了解,企业工资指导线是政府根据当年经济发展调控目标,向企业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的建议。工资指导线分为基准线、下线以及上线。根据工资指导线,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参照不同指导线调整企业的工资增长水平。基准线是指企业工资平均增长幅度;工资增长上线也可称为预警线,是指企业工资增长允许达到的最高幅度;下线是企业工资增长应达到的最低幅度。
无强制性但可作工资集体协商依据
最近公布工资指导线的是北京市。6月14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2012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建议,正常生产、效益增长企业,涨薪幅度应为11.5%。对于2010年、2011年效益增长较快,2012年预计效益增长依然较快的企业,工资增长水平不应超过预警线16.5%;效益情况与往年持平或略有下降的企业,可参照下线4.5%安排员工涨薪。对于经营亏损、职工工资发放出现困难的企业,经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工资可以零增长或负增长,但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1260元。
据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工资指导线只是企业决定工资的参照系,并没有强制性,但可作为工资集体协商依据。工资指导线测算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等。
2014年
截至10月9日,今年全国已有21个省份发布了201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调整工资指导线的地区数量超过去年,但基准线平均为12.4%,涨幅较去年出现下调,其中,广东基准线最低。
企业工资指导线是职工与企业协商涨工资的依据。根据最新公布的2014年广东省企业工资指导线,广东省2014年企业经营正常,职工可以要求企业涨薪9%,涨工资的下线为3%,上线为14%。
企业工资指导线由基准线、上线(又称为预警线)和下线构成,是职工和企业协商涨工资的重要参考依据。
广东省企业工资指导线2014:
1、工资增长基准线为9%。
生产正常、经济效益达到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可根据本企业职工工资与人工成本水平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工会和职工代表意见,大体按照基准线安排本年度的工资增长。
2、工资增长上线(警戒线)为14%。
对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较大、职工工资水平偏低的企业,可以适当提高工资增长幅度,但一般不要超过警戒线,避免加大企业人工成本,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力。
对于上年度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本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竞争性企业,其工资增长原则上不应突破上线。
3、工资增长下线为3%。
(1)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缓慢的企业,可按不低于下线的标准安排企业工资增长。职工上年工资水平较高、人均实现税利与上年持平的企业,可参考下线安排本企业的工资增长。
(2)经济效益下降幅度较大或亏损的企业,经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协商同意,可视情况实行零增长,但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应采取各项措施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
(3)对于依靠国家特殊政策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垄断性行业和企业,工资水平已达到本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原则上不应再增加工资。
4、部分行业工资增长建议:
(1)制造业:工资增长基准线区间为9-11%。
(2)建筑业:工资增长基准线区间为10-12%。
(3)批发和零售业:工资增长基准线区间为9-11%。
(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工资增长基准线区间为8-10%。
(5)住宿和餐饮业:工资增长基准线区间为8-10%。
(6)金融业:工资增长基准线区间为4-6%。
上述六个行业工资指导线的上线、下线参照企业工资指导线的上线、下线执行。
相关新闻
人社部将发布重点行业工资指导线
2013年1月25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2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今年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探索发布重点行业工资指导线。
该文章由作者:【绝望的生鱼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