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吻(马钱科钩吻属常绿木质藤本)

钩吻,拉丁文名:Gelsemium elegans;别名:又有金勾吻、苦吻、毒极大茶叶、毒根、山砒霜、黄藤、猪人参、麻醉藤、火把草、水莽草、野葛、胡蔓藤、断肠草、烂肠草、朝阳草、大茶药、大茶藤、荷班药;马钱科、钩吻属植物胡蔓藤,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主要功效:破积拔毒,祛瘀止痛,杀虫止痒。镇痛;镇静;抗炎;散瞳;抗肿瘤;毒性。主治疥癞,湿疹,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神经痛。

钩吻(马钱科钩吻属常绿木质藤本)

简介

【称呼】钩吻(学名:Gelsemium elegans,英文名称:Graceful Jesamine或Poison Hemlock ),又有金勾吻、苦吻、断肠草、烂肠草、野葛、大茶药、大茶藤、毒极大茶叶、葫蔓藤、胡蔓藤、毒根、山砒霜、黄藤、猪人参、麻醉藤、火把草、水莽草等别称

【科】马钱科(Loganiaceae,亦作马钱子科或葫蔓藤科)

【属】钩吻属(Gelsemium,亦有作断肠草属、胡蔓藤属或马钱属(Strychnos))

【性味】味辛、苦,性温,有毒。

/n【归经】心、肺、大肠、小肠经。

/n【功效】破积拔毒,祛瘀止痛,杀虫止痒。主治疥癞,湿疹,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神经痛。

【生长习性】钩吻可在200-2000米的丘陵、疏林或灌木林向阳的地方生长,广布于中国及东南亚地区,于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海南、台湾等地皆有发现。

相关论述

1、《吴普本草》:秦钩吻,生南越山或益州。叶如葛,赤茎,大如箭,方根黄色。

/n2、《南方草木状》:冶葛,毒草也,蔓生,叶如罗勒,光而厚,一名胡蔓草。

/n3、《雷公炮炙论》:钩吻治恶毒疮效。其地精杀人。采得后捣绞自然汁入膏中用,勿误饵之。

/n4、《别录》:钩吻,折之青烟出者,名固活,甚热,不入汤。生傅高山谷及会稽东野。

形态

钩吻的枝叶茂盛,枝干光滑无毛;叶为对生状,呈卵形、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顶端渐尖,基部渐窄或近圆形,全缘,膜质,长约5-12厘米,宽约2-6厘米;叶侧脉每边4-7条,腹面平坦而背部则隆起;叶柄长约8-12毫米。

钩吻长漏斗状小花,略带芳香,为顶生或长于上部叶腋的聚伞花序,花期为5月-11月;其花冠呈黄色或橙色,每片花瓣内侧呈淡红色的斑点,长约10-19毫米,合共5块,呈卵形裂片,较花冠管为短;花苞小而狭,长约2毫米,边缘时有绿毛;花梗长约3-8毫米;花萼裂片有5块,呈卵状披针形,长约3-4毫米;雄蕊生于花冠管基部,内藏或稍伸出于花冠之外,与花瓣互生;花柱呈丝状,长约8-10毫米,花药呈狭卵形,有4浅裂,约1.5-2毫米;子房有2室,呈卵形,光滑无毛,有多颗胚珠。

钩吻的果为蒴果,呈卵形,分裂为2个2裂的果瓣,有宿萼,果期为8月-翌年2月。果皮膜质,稍膨胀,长约10-14毫米,宽约6-8毫米,在开裂前具2条浅纵槽。种子膜质,具有不规则裂齿状的翅。

医药用途及其毒性

钩吻全株具剧毒,与洋金花、马钱子和羊角拗合称“香港四大毒草”。当中新生幼叶以及根部的毒性最强。钩吻的根部含钩吻碱(葫蔓藤碱)甲、子、丑、寅、卯等,在离开泥土时略带香味,但多闻会令人产生晕眩感。钩吻的叶则含钩吻碱甲、辰等。当中又以钩吻碱子含量最高,而钩吻碱寅则毒性最烈。一说只需服下约10克的茎叶或2-8克的根或10-38枚的嫩芽,即可引致中毒,亦有指服食一小叶片已可致命,甚至,钩吻的花粉亦带毒性。清朝医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指:“胡蔓藤合香,焚之,令人昏迷。”。

钩吻的毒性主要成份为多种生物碱(包括钩吻碱),包括极强烈的神经毒性,服食过量即导致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强烈反应,肠会发黑粘连,中毒症状包括流涎、恶心、口渴、吞咽困难、发热、呕吐、口吐白沫、抽搐、四肢麻木、肌肉无力、肌肉纤维颤动、舌硬、言语不清、共济失词、烦躁不安、咽腹有烧灼或疼痛感、心律失常等。此外尚有瞳孔放大、视力模糊,严重可致失明,还有限碱下垂。迷走神经时,可使心跳减慢、加速及失常,出现四肢冰冷、面色苍白、体温不开及血压下降等症状。中毒晚期可引起痉挛、呼吸肌麻痹、窒息、昏迷及休克,最后甚至可因心脏衰竭或呼吸衰竭至身亡。其毒理主要为抑制延髓的呼吸中枢,当严重受抑制时会引发酸中毒,最终可因延髓呼吸中枢及呼吸肌的麻痹而死于呼吸衰竭,同时亦可抑制脑部和脊髓的运动中枢而引起肌肉麻痹。另一方面,亦可产生神经迷走,直接刺激心肌引起心律失常和心率之改变。

《全州志》曾有记载有一种名为断肠草(又名胡蔓藤)的剧毒植物,其中一种解药方法是“以狗屎调水灌治”。一说洗胃外,服食碳灰,再利用碱水和催吐剂辅助,洗胃后将绿豆、金银花以及甘草大火煎煮成药后服用。另有解毒剂疗法,以阿托品或士的宁在皮下注射以对抗钩吻碱的迷走神经抑制作用,亦可在肌肉中注射新斯的明。羊血治疗则是以新鲜羊血、白鸭血或鹅血约200-300毫升灌服约1至2次,亦有个案使用羊血直灌胃内作治疗而得以活命。然而根据泰国清迈大学研究,清除毒性并没有特效药,一般之处理方法只有洗胃、催呕和催泻以减少毒性剂量。

钩吻虽然毒性猛烈,然而亦被视作中草药的一种,中医称其性味为辛、温、大毒,有祛风、攻毒、消肿、止痛、抗炎、催眠等功效,入药后外用,可治顽癣、疥癣、疮患、湿疹、麻疯、风湿、关节炎等症状,同时亦是驱虫药。此外,猪只适量食用可治猪热病及使毛色具光泽。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在其本草学大成《本草纲目》谓:“断肠草人误食其叶者致死,而羊食其则大肥”。

药用附方

1、治瘰疬:断肠草根,红老木薯,二味酌量。共捣烂,用酸醋煎一小时取起,候冷敷患处,连敷三天。

/n2、治痈疮肿毒:生断肠草四两,黄糖五钱。共捣敷患处。

/n3、治痈疽:断肠草晒干研末后,混合凡士林,制成软膏敷患处。

/n4、治远年臁疮:鲜大茶药一斤,煎水洗患处,日洗数次,洗后将药叶一张贴疮口。

/n5、治瘭疽:大茶药叶、石灰。二味捣烂,贴患指第三节,有脓即溃,无脓即消。

/n6、治风湿关节痛:干断肠草一两,防风二钱,独活一钱。共研粗末,用纸卷烧烟熏患处。

繁殖方法

播种地畦带沟宽1.3米,畦高20-25厘米,畦面需整平耙细,最好再用40孔目筛过的细黄泥铺垫一层,厚0.5-1厘米。有条件的可提早一个星期整好地,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浇湿畦面,然后盖上塑料薄膜,在太阳光下曝晒一星期,让高温和药物杀死杂草幼苗和地下害虫,处理后的畦面上即可撒播种子,每平方米播种子量为2克,播种后不应盖土,因种子小,边缘沿展种翼宽,盖土后种苗不容易顶出覆盖的土层,但种子播后必须用喷雾器喷湿,上搭塑料小拱棚,再用50%-70%透光率的遮阳网遮光,且常用喷雾器喷水保湿,播种后气温在25-30℃时,种子6-10天左右可见露白,15天左右两子叶多数展开,苗期在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到穴盘上假植。采用穴盘育苗的,苗龄在6-8片真叶时即可带土移栽到大田。

栽培技术

种植地的选择:种植土地、水源、空气必须达到克GAP(中药材生产规范)要求,最好选择山边农田,特别是利山区抛荒田,土壤较肥沃,排灌方便,道路交通较便利,土壤含有机质较高,pH值为5-6.5之间的地块。

/n定植与基肥:胡蔓藤属多年生植物,因此,必须深耕,下足基肥,可用鸡栏粪20-30袋/666.7平方米,每袋20-30公斤,注意施到底层。整畦标准为畦宽0.8-1.0米,沟宽0.3米,畦高0.3米,畦中间单行种植,株距25-30厘米,密度1400-2400株/666.7平方米。

/n追肥:栽植后每隔1星期浇施1次速效化肥,氮肥和磷肥用碳铵加过磷酸钙较经济,或采用三元复合肥兑水稀释施用为妥,有条件最好施用腐熟的稀薄人粪尿,连续浇施3-4次。以后每次采收后匀施1次禽畜厩肥,每次20包/666.7平方米,每包20-30公斤,从畦边开沟深施,施后培土。再轮到下茬收成后,从畦的另一边开沟深施等量禽畜厩肥1次,施后培土。中药材克AP栽培要求,不论基肥或是追肥都不能使用城市垃圾和医院垃圾及其粪便。

病虫防治

钩吻很少发生虫害,但病害不少。

/n幼苗期的病虫害主要是立枯病、猝倒病、根枯病等土传病害。育苗期间正处在高温、高湿天气,极易发生上述土传病害。因此,出苗后要用多菌灵6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周喷1次。也可用百菌清、恶霉灵等轮换使用,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n生长期的根枯萎病、根线虫病等,都要求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立枯病、猝倒病的防治:用4000-5000倍液的97%恶毒灵对苗床进行消毒。发病后可用50%的多菌灵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1次,要与百菌消、恶毒灵轮换使用,降低病菌抗药性。根治枯萎病的方法:在移栽时用根枯灵800倍液进行浇根喷施。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移栽前每公顷用益舒宝30公斤拌细沙225-300公斤均匀地撒施于没有整好的畦上,然后整畦,使农药与土壤充分混合,杀死线虫。移栽后用天威5号2000倍液浇施。

钩吻与金银花

过往,不少人常将钩吻误认作五花茶成份之一的金银花,从而误采误食,引致中毒。然而,金银花乃黄白相间,其花亦比钩吻较长得多。

2005年,中国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有3名登山的学生在山野中误将钩吻当成金银花而采摘回去,而后将“金银花”放进滚水中冲泡来喝。不久,当时9名曾喝过“金银花”水的学生呈中毒状,其中一人在送院后不治。

神农尝百草

传说“神农尝百草”就是因误食钩吻(断肠草)而死。

相传神农氏自小便非常聪颖,常替他人排难解忧。一说神农四肢和头胪以外全身透明,他长著一个透明可见的肠胃,吃下东西时食物在胃里每每也仍清晰能见,而他有抱一副为百姓试药治权之心,于是不断走遍山林荒野,尝尽百草,一试疗效,而当该种药草具毒性时,必能在其通透的胃中看到黑色,从而得知百草药性,更有神农一日而遇七十毒之说。

一次神农在一处向阳之地发现一种叶块相对而生、开着淡黄色小花的藤,一如以往神农氏摘下小片嫩叶吃下,一下子毒性却猛然发作,神农马上感到不适。正当神农打算吃下他常备在身边的解毒叶子时,此时却目睹自己的肠子已截成一段段的,过了不久,神农也因此结束了生命。其后,人们便将该种植物叫作断肠草,一般认为就是钩吻。

小说中的断肠草

金庸所著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剧毒的断肠草被描绘成虚构有毒植物情花的解药。

案例

官员用“断肠草”毒死亿万富豪被执行死刑

诈骗他人百余万元钱财后,镇政府农办副主任黄光竟用断肠草煮猫肉汤毒杀追债人。因犯故意杀人罪、诈骗罪,2014年12月2日,广东省阳江中院向黄光宣读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核准死刑裁定,并对其执行死刑。

该文章由作者:【童嵩珍】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