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研究生院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管理科学与工程、2.食品科学与工程、3.材料科学与工程)、6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共72个博士点;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共282个硕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材料加工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临床医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重点工程中心。昌大研究生院并设有南昌大学北京研究院,中德联合研究院、中德食品工程中心、中法工商管理教育培训中心、中英学院、军工研究生院、高等研究院等办学机构。
简介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是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学校拥有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个学科门类,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和2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有5所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工程学、材料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79‰,临床医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3.7‰,化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4.8‰。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等级为A位列全国第3名。
南昌大学研究生处建于1993年,于2003年成立研究生院(筹);2010年8月研究生院党委更名为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与研究生院合署办公)。研究生院(校党委研工部)是在校党委和校行政领导下负责统筹、协调和管理全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行政及党群管理部门。部门机构设置为:综合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培养办公室、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专业学位办公室、信息化与评估办公室、研究生思想教育办公室、研究生事务管理办公室等。南昌大学学位委员会挂靠研究生院。
基本概况
学校现设有人文学部、社科学部、理工一部、理工二部和医学部,拥有12个学科门类的131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工程学、材料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15‰,临床医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2.56‰,化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3.29‰。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等级为A,位列全国第3名。
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4454人(其中专任教师2639人,正副教授150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78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2020年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排名第62名。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近年来涌现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工人先锋号”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等先进集体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风益、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先进典型;“江西省模范教师”王雨、“博导妈妈”石秋杰用生命诠释了南昌大学教师“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四爱”精神。
学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34404人,各类研究生14850人,国(境)外学生1268人。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以“三制、三化”为特征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代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双学位和主辅修为形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50多万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机构
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2个(材料物理与化学、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鄱阳湖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发光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生物质转化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食品质量与安全"创新团队、"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团队),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1个,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基因工程》),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41个,省级品牌专业36个,省级医学领先专业16个。
社会影响
在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2011-2012年研究生教育高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南昌大学研究生教育位列总体实力第67位。
学科建设
研究生院在做好统招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招生、培养等工作的同时,还致力于其它类型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如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16个工程领域)、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旅游硕士、新闻传播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15个专业)、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等;并积极开展中法合作培养工商管理硕士、医院管理硕士和中英合作培养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软件工程硕士,中法合作培养工程师硕士等工作。目前,全校各类研究生总数近8000人。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新增法律硕士等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通知》,2009年6月南昌大学新增为临床医学博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和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其中新增的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使我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升到了博士层次。
机构职责
招生办公室
制定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全日制研究生年度招生计划、专业目录和招生简章:负责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接受审查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材料,核发准考证。组织复试与录取工作,招生数据报盘,发放录取通知书,组织全日制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工作等。
培养办公室
制定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规章制度和培养方案:承担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监督管理:审核全日制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承担全日制研究生学籍管理:发放研究生学生证: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审核研究生教学工作量:编制《研究生手册》、《研究生导师手册》、组织研究生学科竞赛:安排全日制研究生公共教学:制定全日制研究生课程表,承担研究生课程考试和成绩管理:负责研究生院教室管理等。
学位办公室
负责各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项目和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招生,组织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和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江西考区)的报名和考务:组织在职研究生开学典礼:制定在职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负责制定在职研究生培养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修定、修订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安排在职研究生公共课教学和教学督导,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等。
学位、学科建设办
负责全校各类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制定学位授予规章制度:学位授予电子报盘和毕业生注册:组织研究生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组织学位论文盲审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培育:组织校学位委员会会议,组织重点学科遴选申报和学位点申报:组织学科点评估:审核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组织新增导师的遴选,承担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秘书处工作等。
团委、学工办
指导校研究生会及各协会开展工作:编辑《南昌大学研究生》刊物:指导各学院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布置和安排研究生的校级活动:制定完善研究生楼栋管理规章制度:负责研究生的住宿计划与安排:开展寝室文化活动、卫生评比,安全教育:督促物业做好研究生公寓安全、保卫、保洁、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维修工作:发放研究生班费、活动费及普通奖学金:组织开展各类评优评奖工作和楼栋的勤工助学工作等。
综合办公室
负责研究生院党委、行政会议记录:院党委、行政印章管理:负责全院文书收发、档案管理:承担本院物质资产采购与管理:协调对外宣传、交流、接待、联络:组织全省或全国性会议:协助制定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撰写年度工作总结、年鉴、规章制度、文件:负责全院信息化管理和研究生院网站建设:负责本院基本信息数据的统计和报表:编排本院各办公室工作计划等。
中外合作项目办
负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宣传、咨询以及学员在国内学习期间的培养工作:做好外方来宾的组织接待工作:举办国外专家来校的学术交流活动:协助学员办理处境相关手续: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和渠道:协助和促进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调查和研究生工作等。
该文章由作者:【回复可见】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