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īng yàn,意思是看到了非常美丽或者精彩的事物而惊奇、内心受到震动。出自金圣叹批本《西厢记》。
例句
当初惊艳,完完全全,只为世面见得少。
惊艳一瞥,是一刹那的印象,那全然是心灵上的感受,绝对没有世俗的分析,全然不受其他种种因素的干扰,所以,一刹那的印象,有时可以变成永恒、美好的印象。
释义
“惊艳”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不是“惊人的艳丽”,也不是使动用法的“使艳惊”,而是“因艳而惊”,用大白话说就是:看到了非常美丽的事物而惊奇、内心受到震动。也就是说,惊艳这回事,需要至少两方才可发生,一方是“艳”,一方来“惊”,但是“艳”者不会自己“惊”了自己。所以,“惊艳”的只能是旁人。
出处
“惊艳”一词,本是旧词,源于金圣叹批本《西厢记》。张生初遇莺莺,“目定魂摄,不能遽语”,所以金圣叹将第一折的题目定为“惊艳”。
用法
正例:
①事先准备好了一次惊艳,谁知一见之下,却是大大的“惊不艳”——不漂亮得让我吃惊。不但说不上艳若桃花,而且算不上多么清灵水秀,只能说是端正文静。(潘向黎《亚美女的杀伤力》)
②要想鹤立鸡群,已经不容易,因为人人都是鹤。真想崭露头角,往往要靠“令人惊艳”的功夫。(刘墉《使人惊艳》)
③当时的她仪态万方,光彩照人,谁不惊艳?
④面对如此娇美的牡丹,我惊艳了!
误例:
①广告商沪上开新店库尔尼科娃今秋惊艳上海滩。(2002年1月27日《南方都市报》)
②“中国玫瑰”惊艳巴黎。(2007年第5期《做人与处世》)
③中国名门少女惊艳巴黎社交舞会。(2009年12月3日《重庆晚报》)
④就是这种敢为人先、喜欢挑战的精神,一直支持着她坚持不懈,不断创新,才让我们看到了她如此惊艳的技艺。(2013年重庆市高考语文试题第2题B选项)该题考查的正是惊艳并不能形容本人,而是引发别人之惊叹。
该文章由作者:【岩羊】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