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鼻史(三言社2005年11月30日出版的图书)

《挖鼻史》,是由三言社于2005年11月30日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美国作家罗兰·胡弹。中文版是由庄若愚先生所翻译的。书中还附有挖鼻必杀技、挖鼻趣味档案、观鼻术等内容,更夸张的是,还有一首带有五线谱的《挖鼻者进行曲》。

内容简介

据台湾媒体报道,书中煞有其事地介绍人类挖鼻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75年。当时古埃及壁画中,就有男性以手指挖鼻孔的图画,也就是说,人类“挖鼻史”已经超过6000年了。由于动作实在不雅,甚至影响战力,11世纪的英国威廉国王甚至颁布“挖鼻禁令”,禁止民众公开挖鼻屎,违者将处以极刑,一斧毙命。为了避免士兵在战场上,忍不住诱惑把手指伸入鼻孔中,当时还发明了“锁指甲手套”。

书中还公布了11项“挖鼻必杀技”,像是“盲鼠钻洞式”、“上上下下式”、以及靠手指旋转的“玉黍螺式”等等。哪种挖法最爽也最受欢迎呢?答案是“玉黍螺式”。作者也很认真地分析各个星座挖鼻的特色,像是牡羊座会积极进取地挖宝,死命地将手指深入鼻孔中,不在乎时间地点,只求除恶务尽。受不了束缚的射手座则会一路挖到底,还喜欢把挖到的宝物弹至别人身上。

水瓶座则属于挖宝天才,许多“挖鼻必杀技”都是他们发明出来的。有些书,是注定要带到厕所的,这样才容易打发时间。

生活中人,谁没有过挖鼻的经历,但正经八百地将一部被压抑的挖鼻史做成一本书,大概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各种挖、掏、弹、抛的趣闻与绝技在本书共熔一炉,甚至从中得出挖鼻之乐趣远胜鱼水之欢,而且毫无风险。

作者简介

罗兰·胡弹:举世公认的抠鼻权威。1934年於宾州匹兹堡出生的他,早在高中时代,就对鼻科学产生兴趣,并且还因此在绿球高中获颁「手帕纪念奖」。他后来进入圣鼻毛大学研读医学,完成学业后迁至洛杉矶,对挖鼻者作详尽研究,结果发表在《滤泡与黏液》(Follicle and Phlegm)这本划时代的巨著,让名不见经传的鼻毛首次荣登鼻科学的大雅之堂。接著他再接再厉,於1976年再度推出《鼻桥遗恨》(A Bridge Too Far)经典名作。

1979年,他在英国著名医学期刊《刺胳针》(Lancet)上发表的文章〈棉花球——何去何从?〉(Cotton Buds – Whither?)更让他声名大噪,家喻户晓。1989年,他出版了《滴、擤、舔》(Drip, Tip and Lip)擤鼻三部曲,名扬国际。胡弹在母校担任鼻考古学荣誉教授,目前赴牛津铜鼻学院担任客座学者。已婚的他育有一儿,亦是挖鼻同好。

目录

緒論與謝詞

第一章:一部被壓抑的挖鼻史

第二章:挖鼻指南:Q&A

第三章:挖鼻必殺技

第四章:挖鼻答客問:解惑篇

第五章:挖鼻趣聞檔案

第六章:星象達人觀鼻術

第七章:藝術作品裡挖寶

第八章:挖鼻之歌

專有名詞索引

该文章由作者:【法拉第电磁感应】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