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田玉的诗词有哪些?
1.《玉》李峤
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洛阳陪胜友,燕赵类佳人。
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马新。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
2.《咏玉》韦应物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3.《咏玉》朱湾
歌玉屡招疑,终朝省复思。既哀黄鸟兴,还复白圭诗。
请益先求友,将行必择师。谁知不鸣者,独下董生帷。
4.《琢玉》丁居晦
卞玉何时献,初疑尚在荆。琢来闻制器,价炫胜连城。
虹气冲天白,云浮入信贞。佩为廉节德,杯作侈奢名。
露璞方期辨,雕文幸既成。他山岂无石,宁及此时呈。
5.《和阗玉》乾隆
和阗昔于阗,出玉素所称,不知何以出,今乃悉情形。
和田玉:
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蓝田玉、独山玉和岫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传统概念的“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田国境内而被称为“于田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 ,中国宝石学指出软玉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玉石都命名为和田玉,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和田玉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Ca2Mg5(OH)2(Si4O11)2,密度为2.95—3.17。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
关于和田玉的描述词语有哪些?
美玉无瑕、冰肌玉骨、冰清玉洁、温润而泽、珠圆玉润
一、美玉无瑕
白话释义:瑕:玉斑。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无缺点。
朝代:元·
作者:王实甫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粉脸生春,云鬓堆鸦。”
翻译:
二、冰肌玉骨
白话释义:冰:晶莹。肌骨如同冰玉一般。形容女子肌肤莹洁光滑。
朝代:宋
作者:·苏轼
出处:宋·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翻译:肌肉骨头像冰玉般莹洁湿润,本来十分清凉没有一丝汗渍
三、冰清玉洁
白话释义:也说玉洁冰清。像冰一样清明,像玉一样纯洁。比喻人的行为高尚,操行清白。
朝代:汉
作者:司马迁
出处: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翻译:我只有伯陵才能过人;高尚其志;以善其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四、温润而泽
白话释义:比喻人的态度、言语温和柔顺。
朝代:西汉
作者:戴圣
出处:《礼记·聘义》:“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翻译:从前的君子比德于玉呢,温暖滋润而有光泽,仁慈的。”
五、珠圆玉润
白话释义: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朝代:明·
作者:汪珂玉
出处:明·汪珂玉《珊瑚网·名画题跋》:“黄鹤仙翁寄余诗画;两学贤友俱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圆玉润;照耀后先。”
翻译:黄鹤仙翁寄我的诗画;两个学贤友都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圆润泽如玉;照耀后先。”
赞美玉的诗句
屈原有赞美和田玉的诗句:“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
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陆游
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
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
诗句果如玉,沈谢不足多。
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
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
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
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清代乾隆皇帝有“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的诗句。来赞美玉之珍贵。
白居易的“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天公娇子性通灵, 风沙磨砺俏玉容 。冰晶玉肌飘清韵, 暴雨洗礼驻彩虹。
关于和田玉的描述词语
冰肌玉骨、冰清玉洁、瘗玉埋香、粉妆玉砌、美如冠玉、浑金璞玉、粉妆玉琢、白玉无瑕、玉树银花、仙姿玉色、美玉无瑕、玉树琼枝、玉润珠圆、良金美玉、韬光韫玉、金玉其质、金波玉液、玉走金飞、温香艳玉、金相玉映、玉润冰洁、铿金霏玉、精金良玉、珠圆玉洁。。。。。。
有关玉石的成语很多,就推荐这些给你吧。
关于玉的诗句有哪些
屈原有赞美和田玉的诗句:“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
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陆游
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
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
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赞美玉的珍贵)
关于和田玉的诗词
屈原曾有赞美和田玉的诗句:“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在御制《和阗玉》诗中,乾隆写道:“和阗昔于阗,出玉素所称,不知何以出,今乃悉情形。”
为了使人形象地了解当时新疆开采山料玉的情景,他还令玉工琢制了一件碧玉《于阗采玉图》山子(1765年),题诗于背面:“于阗采玉人,淘玉出玉河;秋时河水涸,捞得璆琳多;曲躬逐逐求,宁虑涉寒波。玉不自言人尽知,那曾隔璞待识之,卞和三献刖两足,审然天下应无玉。”
苏州工匠利用废玉料琢成的“桐荫仕女图”,乾隆非常欣赏这件品, 因而在底部阴刻乾隆帝御题文:“和阗贡玉,规其中作椀,吴工就余材琢成是图,既无弃物,又完璞玉。御识。”及诗:“相材取椀料,就质琢图形。剩水残山境,桐檐蕉轴庭。女郎相顾问,匠氏运心灵。义重无弃物,赢他泣楚廷。”
该文章由作者:【汁男】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