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皇族女性的封号)

郡主,是中国古代对女性的封号。郡主始于晋,时皇女封为公主,并以郡为封邑,因此称郡公主或简称郡主。但自晋朝以後,郡主成为独立的称呼,郡公主不得再简称为郡主。此外,一些邻近中国的国家,因受中国影响也有郡主封号。

出处

郡主一词最早出自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纂的 《世说新语·贤媛》之中“ 桓宣武 (指桓温)平蜀 ,以李势妹为妾” ,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妒记》:“ 桓平蜀 ,以李势女(一说李势妹)为妾,郡主(南康郡公主)凶妒。”这里的郡主指的是晋明帝司马绍之女司马兴男,郡主是郡公主的简写。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宗室女封郡主者,谓其夫为郡马。”

历史沿革

始于晋,时皇女封为公主,并以郡为封邑,因此称郡公主或简称郡主。但自晋朝以后,郡主成为独立的称呼,郡公主不得再简称为郡主。此外,一些邻近中国的国家,因受中国影响也有郡主封号。唐代:皇太子之女封为郡主。宋代:皇太子之女封为郡主,北宋宋徽宗改郡主为宗姬,明代:亲王之女封郡主.清代:亲王之女封郡主。

历代王女称谓

春秋战国诸侯之女称公主、而周天子之女称公主或王姬。

秦朝待考。

西汉时期诸王之女称为翁主、如淮南王女刘陵,江都翁主刘细君、刘徵臣,楚王女刘解忧等。

东汉时期诸王之女封乡公主、亭公主,但也有特封为县公主者。《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主,仪服同蕃王。诸王女皆封乡、亭公主,仪服同乡、亭侯。肃宗唯特封东平宪王苍、琅邪孝王京女为县公主。其后安帝、桓帝妹亦封长公主,同之皇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女有封郡公主(北魏河内公主、北齐扶风公主)、县公主、乡公主、亭公主(升迁亭公主),简称县主(刘宋彭城王刘义康女,始宁县主、丰城县主,益阳县主,兴平县主)、乡主(曹魏德阳乡主、北魏安阳乡主【丰亭公主】)、亭主(曹魏长乐亭主)之称谓。

隋朝王女称公主,一般为县公主、邑公主,如永丰公主、大宁公主、丰宁公主等。

唐朝王女称县主 [1]  ,如寿春县主、归仁县主、文安县主、新野县主、和静县主、金乡县主、南海县主、长清县主、阳城县主、清源县主、宝安县主、余姚县主、永昌县主、岳阳县主、宝应县主等。但是也有一特例,隐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后被杀,贞观十六年李世民追赠皇太子,但已知的两个女儿并未被封郡主。次女李婉顺封闻喜县主、第五女封归德县主。另外,唐朝宗女与宗室出女也有被封为公主和亲者,如弘化公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燕郡公主等,也有未封公主和亲的宗室女,如金明县主、金城县主。

五代十国可考后晋王女称县主,如高平县主、新平县主、千乘县主、永庆县主。

历代郡主列表

唐朝

封号

名字

父亲

母亲

其他

博平郡主

李氏

李瑛

薛妃

父为唐玄宗之子

宋朝

封号

姓名

父亲

母亲

其他

长沙郡主

赵玉牒

宋朝诸王之女

永嘉郡主

王氏

王师约

德宁公主

母为宋英宗长女

建安郡主

张氏

张敦礼

寿康公主

母为宋英宗三女

该文章由作者:【海贼王 百度百科】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