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笛(民间乐器)

风笛(Bagpipes)中文读音:fēng dí,又名风袋管,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民间乐器。风笛属管乐器,发声原理类似于风琴、手风琴以至于口琴,靠气流振动簧片(镶嵌在木管内)发声。其发音原理是演奏者向风袋内充气,再把风袋内的气流压送到装在风袋上的簧管内鼓簧发音。风笛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据说起源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约公元1世纪流传到古罗马。罗马军队入侵大不列颠,风笛传入苏格兰。风笛在英国的苏格兰地区非常流行,是苏格兰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风笛(民间乐器)

简介

风笛(Bagpipes)是乐器的一种,属使用簧片的气鸣乐器。风笛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吹气管(Air supply),风袋(Bag),音管(Chanter)和单音管(Drone)。风笛的风袋是用猪、牛、羊等动物之皮或者其他材料制作成的类似于气囊的紧闭装置。吹奏者对风袋提供空气的方式是对着吹管吹气。风袋起到存储气体的作用,这样吹奏者呼吸时亦可维持一段时间的音质。音管拥有开放式端口,所以在吹奏时音乐是很难停下来的,这意味着大多数的风笛在吹奏过程中声音始终是连贯的。一小部分的风笛有封闭端口,如果吹奏者按住所有的管孔,声音就会停止。风笛的单音管成圆筒状,大多只有一个簧片而已,不过双簧的单音管也是存在的。单音管传统上以木材制作,常常是当地的硬木。但是如今也可以是热带硬木,比如蔷薇木(rosewood),黑檀木(ebony)或非洲黑檀(African Blackwood)。

风笛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据说起源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约公元1世纪流传到古罗马。罗马军队入侵大不列颠,风笛传入苏格兰。而公元14世纪起成为风行欧洲的民间乐器。18世纪风笛传到澳大利亚、加拿大,在苏格兰地区,风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常用于民间的婚丧风俗节日活动中。

苏格兰风笛的发音嘹亮、优美、并能持续不断。古代它曾是苏格兰人打仗时使用的一种特殊武器,并由苏格兰王室规定规定为军队专用,在战场上用这种强大、奇特的音响配合鼓声来惊吓敌人。直到苏格兰被英国人战胜后才废弃。在苏格兰民间,这种风笛及其演奏的曲调一直作为一种传奇事物而世代相传,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苏格兰的民族传统音乐。

起源

风笛(Bagpipe)起源于古罗马,是广泛流行在欧洲的民族乐器,它是一种带有空气袋的吹奏管,由演奏都向风袋吹气,再反风袋内的气流压送到装在风袋上的簧管而发音。

在詹姆斯二世的时候,各部落便是靠风笛来联系之间的感情,结合各部族的力量以维持其高地的传统势力以抵抗异族的侵略。17至18世纪受到英国军队的影响,风笛很快成为了苏格兰很重要的演奏乐器。19世纪,风笛竞赛更是在苏格兰民间风起云涌,因而造就出许多著名的风笛手。直到今天,苏格兰的高地风笛曲在社会中仍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军事性或平常的集会里,不管是为提高士气或纯粹情绪的抒发,它都传达出许多苏格兰音乐以外的文化内涵。

虽然关于风笛的早期历史依然不明确,不过它最初可能起源于中东或中亚。风笛的最早的世俗记录大约是在400BC,当雅典诗人阿里斯托芬嘲笑说底比斯(雅典的敌人)的吹笛者用狗皮制成的及由骨头制成音管的风笛吹奏。几百年以后,罗马皇帝尼禄(Nero)说他会在公共场所演奏风笛作为对无法赢得诗歌比赛的自惩。

黑暗时代没有给我们留下有关风笛及其社会地位的任何东西。在12世纪之前,仅仅一些皮克特和爱尔兰的石雕记录风笛在这段时期的持续存在。

至于风笛传到不列颠群岛的时间仍然有争议。在英格兰开掘出罗马时代风笛吹奏者的小雕像意示着由罗马人传入的可能性。12世纪时的十字军东征扩展了欧洲的视野,欧洲的艺术和文化开始繁盛。风笛也不例外,许多欧洲独有的风笛在这段时期前后开始发展。18世纪以前的风笛真实样本非常稀罕。然而大量的绘画,雕刻,板刻和手稿得以保存下来。它们清楚地显示出各式风笛之间的差别非常大。

在苏格兰高地,风笛从16世纪开始取代原本自罗马时代占据主导的竖琴。当大英帝国兴起时,在英国军队的高地团的带领下,高地大风笛成为全世界最知名的风笛。为20世纪里两次世界大战训练的大量风笛吹奏者使高地大风笛的人气迅速提升,与许多传统形式的风笛在欧洲逐渐被冷落相呼应。

现代

许多样式的风笛在欧洲、中东及前大英帝国领土广泛流传。风笛这个名字几乎成了风笛中最有名的高地大风笛的代名词,遮盖了其他类别风笛的光芒。其他类别的风笛在经历过去几个世纪的没落后又显现出复苏的迹象。任何关于风笛演奏者数目的估计都只是猜测而已,但是高地大风笛却有上百个在全世界风笛乐队协会注册的风笛乐队,这些风笛乐队大都拥有十到十二名乐手。对全世界高地大风笛演奏者的数目估计基本上是在一万到五万人之间。相比之下,其他种类风笛演奏者的数目就少了很多。

风笛传统上只是为了舞蹈提供伴奏。由于在大多数国家传统舞蹈逐渐减少,风笛作为伴奏工具这一目的已经消退,许多种类的风笛转向以表演为主。在英语世界里,风笛常常在军事葬礼和重大仪式上吹奏。

组成特点

其主要部分有二:

一为弹性皮革制成,用来贮藏空气的风袋;

一为具有发音作用的一根或数根(后者较为常见)单簧笛管,或双簧笛管。

簧管衔接风袋,供应所需之风。风笛一词,尤指爱尔兰与苏格兰的各种风笛。管中的一只或两只称为调音管,每根只产生一个音,做为伴奏之用。风袋之目的,系避免因吹奏者之换气而破坏声音之连续性,此与中国人吹哨吶时,利用口腔换气之原理相同。

有些风笛,袋中的空气是由嘴经过一根附加的吹管供应的;另有一些风笛的风则由夹在腋下的两个小风箱供应,用胳膊操纵。前一种有老爱尔兰风笛、苏格兰高原风笛、法国、德国、意大利等风笛;后一种则有英国诺森布里亚风笛、现代爱尔兰风笛、加里西亚风笛、法国牧瑟风笛等;更为原始一些的是膀胱风笛,是以膀胱形为风袋的单只或双只竖笛。

发声原理

风笛充气方式有两种:

传统式是从风袋上的活瓣吹管吹气入袋;改良式是由系在演奏者腋下的小型鼓气器鼓气进袋,欧洲民间传统风袋一般系皮制,装有两种发音簧管,分有按音孔的曲调管和无按音孔的持续音管两种、前者是单簧或双簧,1~2支;后者1~3支。

音质及种类

风笛音色淳朴甜美,穿透力强,并以持续音见长,特别是它的持续低音最富特色。在露天演奏也能够听得很清楚。民间的风笛演奏具有欧洲乡村风情的田园风格。

风笛盛行于欧洲,风笛的种类多至上百种,欧洲很多国家(包括俄罗斯、土耳其)都有自己种类的风笛,甚至在亚洲(如印度)也有。苏格兰高地风笛是所有种类中声音最为宏亮的,形体也较大。

最为著名也最常见的苏格兰高地风笛( The Great Highland Bagpipe)。

在云南省博物馆中有景颇族风笛。这件景颇族风笛,土布风袋,插有五个木质音管,其中最长管110厘米,1988年征集自瑞丽县。此风笛与曾在欧洲各国流行的风笛极相近。风笛是世界最古老的民间吹奏乐器之一,据说起源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约公元1世纪流传到古罗马。罗马军队入侵大不列颠,风笛传入苏格兰。而公元14世纪起风笛盛行于欧洲,风笛的种类多至上百种,欧洲很多国家(包括俄罗斯、土耳其)都有自己种类的风笛。估计风笛是随19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等传教士传教过程中带来的一种西方吹奏乐器,逐渐为景颇人接受,并学会制作和使用的。景颇族拥有并使用风笛在一定程度上是苏格兰人文化驻入景颇族的证明。景颇族也将风笛常用于民间的婚丧活动、节日活动中。/n

使用

风笛虽然是苏格兰的传统乐器,但是由于其复杂的演奏技术,所以真正能够吹奏风笛的人却不占多数。据统计,GHB(Great Highland Bagpipe)的演奏者只有10000—50000人,其它种类的风笛的演奏者更少。

风笛的传统用途是作为舞蹈伴奏的乐器。但是随着专业舞蹈乐队、唱片的出现以及传统舞蹈的衰落,风笛作为伴奏乐器的功能也开始逐渐被遗忘了。而在过去的30年中,风笛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元素,也出现在了其它形式的音乐中,如摇滚、爵士及古典音乐等等。

该文章由作者:【加权平均法】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