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精度是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包含精密度和准确度和精确度三个方面。每一种物理量要用数值表示时,必须先要制定一种标准,并选定一种单位(unit)。标准及单位的制定,是为了沟通人与人之间对于物理现象的认识。这种标准的制定,通常是根据人们对于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要考虑这标准是否容易复制,或测量的过程是否容易操作等实际问题。由于各种物理量的标准的制定是人为的,因此需要经过一个社会或团体的公认,才会逐渐为人们普遍采用。

等级

精度的等级是以它的允许误差占表盘刻度值的百分数来划分的,其精度等级数越大允许误差占表盘刻度极限值越大。量程越大,同样精度等级的,它测得压力值的绝对值允许误差越大。

表征方式

精度常使用三种方式来表征。1)最大误差占真实值的百分比,如测量误差3%;2)最大误差,如测量精度±0.02mm;3)误差正态分布,如误差0%~10%占比例65%,误差10%~20%占比例20%,误差20%~30%占10%,误差30%以上占5%。

比较以上三种表征方式,可以看出:

1.最大误差百分比方式简单直观。由于基于真实值,不具体。在不知道真实值的情况下,无法判读误差的具体大小。

2.最大误差方式简单直观,反应了误差的具体值,但是有片面性。

3.误差正态分布方式科学、全面、系统,但是表述较为复杂,所以反而不如前两种应用广泛。

相关资讯

世界性的测量标准起源于欧洲工业革命之后;法国科学院首先在1791年决定用地球的大小来制定长度单位,定义一米为沿子午线由北极经巴黎至赤道的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

基本单位

量基本单位名称符号

长度米(metre)m

质量千克(kilogram)kg

时间秒(second)s

电流安培(Ampere)A

温度开尔文(Kelvin)K

物质的量摩尔(mole)mol

亮度烛光(candela)cd

地质学

“精度”指野外地质现象能够在图上表示出来的详细程度和准确度。详细程度指对地质现象反映的详细程度,比例尺愈大,反映的地质现象的尺寸界限愈小。建筑地段的各种地质界限点在图上的误差不得超过3mm其它地段不应超过5mm实际允许误差为上值乘比例尺分母。

发展历史

根据JJF1001-1998《通用计量名词及定义》,精度一词不再使用。

最新资讯

2013年,张文良进入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工作。8年里,他一直致力于提升设备精度,这也是他带领班组开展各项工作的目标。经他们维修的设备既稳定又高效,张文良也得到班组老同志的赞赏,获得工友们的充分认可。张文良说:“身为技术工人,就是要追求技术极致,提升精度,勇于创新,为企业排解技术难题。”

该文章由作者:【曹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