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十大翡翠收藏品,件件都价值连城!
翡翠哪里多,答案肯定是缅甸,那么,精品翡翠艺术品呢?不说别的,就拿故宫博物院来说收藏的清朝翡翠就有上百件,这数量可是在世界众多博物馆中名列前茅的,不过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比较出名的十大翡翠饰品。
第一件翡翠龙纹杯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制式的托杯器虽然在清代以前就很流行了,但要说制成品的精致程度要数清朝的为最佳, 特别是这件“乾隆年制”的翡翠龙纹杯盘,更是其中的精品。
第二件翠鱼式盒
(图片来源于网络)
翠鱼式盒是一个盒子,因其外表为鱼形而得名。翠鱼式盒整体为青绿色,鱼鳞雕刻得细致生动,而却在眼睛、腮、尾等部位镶嵌有宝石,非常的精致。
第三件翠烟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翠烟壶的整体颜色为青绿色,局部的翠色比较浓,虽然翠烟壶的造型比较简单,但浓淡相宜的颜色使整个翠烟壶看起来很别致。
第四件翠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翠萧的整体呈青绿色,因其吹奏出来的声音深沉,悦耳动人,所以雕刻时以丝竹之音为意,雕刻成竹状,美观大气的同时实用性十足,非常的罕见。
第五件翠印色盒翡翠
(图片来源于网络)
翠印色盒的颜色是绿色,形状为圆形,盒子与盖子相互匹配,可以扣合在一起,盒子的盖子顶部有一个突出的“寿”字,整个盒子不论是工艺还原料,都非常的讲究。
第六件翠桃式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翠桃式洗的整体颜色为浅绿色,局部的颜色比较深,翠体的边缘雕刻有精致的桃枝和桃花,能把一件笔洗做得如此的精致真可谓是神奇!
第七件翠太极纹浅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浅盘的中间刻有太极图案,颜色为鲜艳的绿色。翠太极纹浅盘在拥有较大口径同时还拥有很高的透明度和上乘的质地,非常的稀有。
第八件翠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翠碗的颜色为青绿色,但颜色整体的分布并不均匀,有的地方颜色深,有的地方颜色浅,但这也正是这份不均匀,使得翠碗看起来更加精致。
第九件翠乾隆款仿古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翠乾隆款仿古觚,整体的颜色是青中带绿,但俏色的部分为黄色,颜色过渡得清新自然,雕工精致细腻,非常稀有。
第十件翠缠枝莲纹盖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翠缠枝莲纹盖碗的颜色整体呈浅绿色,但颜色分布不均匀,深的地方翠色如云烟一般,颜色层次感十足,盖面及碗外壁浅浮雕缠枝莲纹,非常漂亮。
故宫博物院十大翡翠收藏品有哪些
1.翠碗: 翠碗,清,高7.3厘米,口径17.3厘米。翠色青绿,有大片重绿色。碗敞口,口沿处有唇,圈足。光素无纹。此碗所用翠料颜色不均,局部或青绿,或深绿,但此等作品亦数难得。原藏清宫遂初堂。清代宫廷多以玉制碗,特别是乾隆时期,玉碗制造数量巨大,其中有一些大碗胎薄,口圆,造型周正,有的作品外壁还刻有御制诗句。这件翠碗的造型、工艺与乾隆时期的特点相同,可能是当时的作品。
2.翠桃式洗:清,高3.8厘米,口径24.8厘米。翠呈浅绿色,局部色较重。作品似盘,较浅,桃实形。洗底浮雕桃枝两杈,一杈伸于洗底为足,其上有双桃并桃花,另一杈延伸至洗口一侧为柄。洗为文房用具,可用以洗笔。玉洗可能产生于秦汉之际,从考古发掘可以看到,汉代玉文具开始增多,目前所知最早的玉笔洗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汉代作品。这件翠洗所用材料珍贵,既可使用又可作为陈设品。
3.翡翠乾隆款龙纹杯盘: 杯高5厘米,口径7厘米,盘径18.5厘米。翠呈青绿色,局部绿色较深,呈丝絮状,杯和盘上又有暗红色,其中可能带有人工染色。杯为圆形,平口沿,口微敞,两侧各有一龙形杯耳。杯身两面各饰一阴线刻龙纹,杯下有圆形座,上琢俯仰菊瓣纹。杯配托盘,八瓣形,盘底中部阴刻“乾隆年制”篆书双行款。此种托杯器,宋、明之时已流行,样式颇多,清代的作品更为精致,乾隆朝所制玉、翠托杯为托杯中之珍品。
4.翠缠枝莲纹盖碗: 通高8.3厘米,口径12.4厘米。翠质浅绿色。碗为薄胎,口外敞,盖略小,地包天式,环式钮。盖面及碗外壁浅浮雕缠枝莲纹。清代,内地与中亚地区文化交流密切,工艺品制造中出现模仿中亚风格的作品。当时流行的西番莲图案即是传统的缠枝莲图案与中亚图案相结合的产物。这件作品中的缠枝莲纹莲瓣卷曲,莲叶多歧,是清代西番莲图案中的一种。
晚清有哪些下落不明的国宝,只剩下了传说不见其身?
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296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人和事。
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清朝虽然在后世眼中饱受诟病,但不可否认,它有一个高光时刻。
晚清对古代中国,来说是一个惨淡的时期,尤其是西方列强像一群饿狼一样进入北京,后,他们扑向了这个怪物。
他们烧杀抢掠,犯下各种罪行,无数人死于列强的刀枪之下,无数金银财宝被他们洗劫一空。
十二帝之后清朝积累的稀世珍宝就这样被列强瓜分了。不能带走的都没有留下,不能带走的都损坏了。
这不仅反映了列强的卑鄙本质,也预示着晚清政府将退出历史舞台。现在清朝已经陷入历史洪流,那么清宫里的宝物都在哪里呢?
无数的国宝逃到了国外。时至今日,四大国宝依旧不见踪影,每一件都是举世无双的。很多人都很好奇他们的下落。
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就像沉入大海,没有任何消息或线索。目前,这四大国宝的情况,只有传说失踪,让中国人民深感忧虑。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建于康熙48年,嘉庆14年完成。经过100年的扩张和修复。
圆明园是一座宝库,可以容纳世界的珍宝。圆明园,历史古迹海燕殿建于乾隆二十四年。它是大厅外喷泉的一部分。
最初,十二生肖动物头的青铜雕像以八字形排列在喷泉两侧的石凳上,每只动物都是一个喷泉器官。
每小时都会往对应的动物嘴里喷水两个小时。1860年,英和法联军入侵中国,一场大火摧毁了圆明园
园内各种稀世珍宝被洗劫一空,拿不走的都被烧掉。到目前为止,十二生肖动物头的青铜雕像已经在海外丢失。
截至2019年11月,已有7尊动物头像青铜雕像回归祖国。据说龙头目前在台湾,但蛇头、鸡头、狗头和羊头仍然不见了。
九龙杯,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有九条龙的杯子。它的主要用途是酒杯和茶杯,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快乐,而且可以活跃气氛。作为一种特殊的工艺品,它具有很大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根据传说,九龙杯作为陪葬品被葬在康熙陵。
整个杯身饰有九条龙,龙首伸至杯底,尾伸出杯口,弯成杯柄。
其他八条龙组成四对,每对一个头朝上,一个头朝下。四条龙的头抬起来伸到杯子里,它们看起来就像在喝水或喝茶。
最重要的是,这个建于清朝的杯子,其实隐藏了“U”形管的设计。杯子装满液体后,通过杯体内的倒U型管,从四头向下喷出。
然而几经波折,被盗墓贼偷走,至今杳无音信。
顾名思义,“翡翠西瓜”由翡翠制成,是清代的重要文物。一开始有一对翡翠西瓜,后来在战争中丢失了。
雕刻翡翠西瓜的原料是进口碧玺,看起来像西瓜,皮和籽栩栩如生。
翡翠西瓜因其精美的设计和高贵的品质深受慈禧太后的喜爱。即使在慈禧死后,她也想让翡翠西瓜和她一起埋葬。
但这双翡翠西瓜落入军阀之手,泥牛的下落早已不为人知,大家只能通过假货看其风采。
据专家研究,镂空金柄已经存在了2500-3000年。有人推测是明清时期出土的。
从这个刀柄的结构来看,应该是精密模具铸造的。据此可以解释,当时社会上已经有了优越的金属冶炼技术。
这个金色剑柄的两面都刻有“盘龙图案”,是君主和皇帝的权力象征,所以它的价值绝对不可估量。
剑柄被掏空,顶部与剑柄和刀刃的接合处向外凸出,仿佛是未经打磨的半成品。据史书记载,东周金柄被掏空,最初收藏于圆明园
当英和法的联军入侵北京,时,这些绝世珍宝已经被他们掠夺一空,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生活在海外。目前,金柄收藏在英国家博物馆,作为中国的无价之宝,流亡海外真的很无奈。
清末以后,随着清朝的衰落,四大国宝下落不明。他们的损失也印证了“弱国无外交”的说法。
当一个国家处于风雨飘摇的时代,任何大国都有理由去掠夺它,所以失去这四样宝物是所有中国人的耻辱。
该文章由作者:【中国鹰派】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