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怎么画
画国画,首先要准备材料,宣纸(有正反面,正面光滑,有金星状,背面粗糙),毛笔(粗细都要有),水墨(转画国画的那种),颜料,铅笔,橡皮。首先用铅笔在宣纸上画出线稿,然后用最细的毛笔蘸上水墨按照线稿描出来,描的过程中一定要慢,线条的粗细均匀,不能断线,否则会影响画的美感。描完以后,先放在通风处一星期左右,等水墨彻底干,不然水墨会和颜料汇合在一起,一个星期后,可以按照你那副画的颜色先上一层底色,要很淡很淡的那种(把颜料挤一点在调色盘上,然后用国画专用的粗毛笔沾水把调色盘里的颜料化开,然后就用毛笔涂在画上),把你整幅画的内容的上一层底色,等它干了之后(大约要五分钟),再把你所需要的颜色的颜料挤一点在调色盘上,然后准备两支粗毛笔,一支蘸颜料,一支蘸水,(如果会拿毛笔的话,就尽量把两只毛笔拿在一个手上,这样换笔的时候会快速,避免颜料风干),用一支毛笔蘸一点点颜料,画在你要画的地方的边缘或角(只要画少部分就可以),然后用另一只毛笔蘸水,马上把颜料化开(不然颜料干了之后就化不开了),一点一点往后面涂,这样就会形成深浅不一的颜色。等干了之后,继续刚才的步骤,直到整幅画完成(画的过程中注意水和颜料的分量,太多了会漫到线稿的外面)
注意:颜料的颜色:黄色+青色=绿色
墨绿色+青色=蓝色
买颜料尽量买颜色多的,价格稍贵一点的,不然颜色会不好配
回答问题不容易,望采纳。
如何画国画?
国画从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写意两种。
中国画讲究形式美,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画面空白的运用独具特色。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
从风格样式上看,中国画构图的基本样式是“之”字形构图(又称“S”形构图)。所谓“易”者象也,“之”字形运动就是变化,就是延续,就是转化,就是周而复始。因此,“之”字形构图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构图,其他形式都是在此基础上变化发展而成的。
扩展资料:
绘画工具:
“笔墨纸砚”是中国古代文人不可缺少的工具,号称“文房四宝”,其意义不止于书写绘画方面,中国文人对其给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感情,历代文人书画大家和笔墨纸砚相关的故事举不胜举。
1、笔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是与毛笔的使用分不开的。尤其以湖州(今浙江善琏)之湖笔,宣州(今安徽泾县)之宣笔,及江西进贤之笔为上。
2、墨
颜料有两种,使用起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一种是植物质的,如花青、滕黄、胭脂、牡丹红等,性能是透明、质细,但年久会褪色;另一种是矿物质的,如朱砂、朱漂、头青至三青、头绿至三绿、赭石、石黄、白粉等,性能是不透明,有覆盖力,年久不褪色。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国画
百度百科-中国画
画国画的技巧有哪些?
人们在画国画时,如果用到水墨画法,就要用到天然石色和水色。水色是从植物中提取的颜料,稳定性能较差,但易与水调和,并较易与墨协调,如花青、藤黄、胭脂等。国画用色要与水墨配合好,水墨画法要以水墨为主、颜色为辅,过分用色反而会失去水墨国画的特色。
还有,花青在水墨画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原色之一。花青与很多颜色都能协调,如与赭石可以调成茶色,与胭脂可调成紫色,再加进白粉,又可以成为藕荷色。花青色与藤黄在—起调和,又成为了绿色。
还有,国画水墨画法中在用石青时,要有花青做底色,这样很沉着又很亮。小面积用花青时,可与淋漓的水墨形成对比,尤其是在墨渍有些乱时,用花青刻画精致而具体的服饰,会很好看。
当水墨画法用到石绿时,需要用赭石做底,也可以把石绿调进赭石,效果非常适宜。这样的技法在水墨画小孩、妇女的脸部经常可以用到,画眼窝、鼻底等凹进去的地方,或在脸透视状态下转过去的部分,适当调进一些石绿,会增强脸部冷暖对比。总之,在石绿旁边最好有些赭石作为陪衬才更加漂亮。
赭石是水墨人物画中的主要色,可以根据不同人肤色适当地加进一些花青、石绿、胭脂或者墨,但基本上还是赭石调子,只是有冷暖、浓淡的分别。
在国画水墨画法中,白色最常见的是蛤粉,它与石色、水色都能调和,不易变色,而且有覆盖力,与淡墨在一起对比显得非常高雅。但是,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国画水墨画法中的白色与白纸不同,白纸是空间,有深度,而白粉厚于画面,往前跳,要利用好这一特性。
因为白色有覆盖力,在墨用得不精致、渗化墨迹对形体形状产生副作用时上一些白粉,起到弥补作用。当国画水墨画法中用到大面积白色时,就可从反面上色,这样既不破坏笔触,又可使画面更加丰富。
在国画水墨画法的各种颜色中,最难用的是朱磦、洋红等,这些颜色太飘,不沉着,很难与墨协调,用时必须多加小心。总之,水墨画法的用色尽量少用纯色,应该调和使用,然后用石色衬底,水色调和,这才是合格的国画水墨画法。
怎样学好国画
学习画国画,可以这样做:
1、先讲讲临摹。首先要选择一些自己喜欢,适合自己风格的名家画集。但不要选择那些过于难的画册。对于初学者还是买一些画家编的国画入门之类的书较合适。练习时就基本照着人家的构图、笔法来画。但要注意不能一味照搬。用帖时首先要看,要品味要琢磨。看看人家是如何构图的,一些笔法的运用如何巧妙,画的神韵在哪里等等。考虑好了,再下笔。初学者可以边看边画,作画中也可以不断品味、体会用笔。这时要脑、眼、心、手并用。作画时要找手上的感觉、体会用笔之内涵。练习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完摹本然后默画,这时就不要去看摹本,待作完画后再进行对照、比评,找出不足进行改进。这个过程是自我摸索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找到技巧,并成为自己的东西。关键还是在用脑、用心。只有反复思考、品评,才能有提高。
2、再谈谈写生。临摹到了一定水平,就可以写生了。写生就是要对客观实在的景物、人物进行刻画、创作。
3、需要选景。这其实是相当重要的一步。要凭我们的审美观、艺术欣赏力来选取合适景物、合适角度、合适部分。就像照相,不仅要考虑光线,而且要考虑构图。所选景物应有层次、有主次、和谐统一。选择构图的方法可以用木框或将手指框成一个方形,将所选景物置于其中,观察品味是否合适,进行筛选,确定所画对象。
4、作画时要有耐心,要不断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将平日所得应用开来。还要注意写生并非完全的像照相机一样从自然中搬下来,根据作画需要,可适当删减不必要的景物,或添进新的景物,也可在景物中先加入需要的物件再作画。但对于初学者,主要锻炼其对景物刻画的能力,还应尽量保持景物原貌,待到一定水平再进行景物处理。
该文章由作者:【千里眼顺风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