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繁体字3种写法是什么?
花这个字是繁简一体的。
但花这个字的篆书、隶书、草书其写法各不同,具体如下:
1、篆书:
2、隶书:
3、草书:
字源解说:
花,形声字。由“艸(艹)”和“化”构成。“艸(艹)”作形旁,说明这个字的本义与植物有关;“化”作声旁,指示读音。“花”本作“华”,华是古花字。在先秦两汉古籍中,所用都是“华”字。《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小雅·苕之华》:“苕之华,其叶青青。”这些诗句中的“华”字,都是作花解的。
隶书的花字怎么写
一、隶书的花的写法如下:
二、释义:
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儿。
2、可供观赏的植物:~木。~盆儿。~儿匠。种~儿。
3、(~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儿。火~。雪~儿。
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炮。礼~。放~。
5、花纹:白地蓝~儿。这被面~儿太密。
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白。~猫。~~绿绿。
7、(眼睛)模糊迷乱:眼~。昏~。
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了。
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招儿。~账。~言巧语。
10、姓。
11、用;耗费:~费。~钱。~时间。该~的~,该省的省。
三、相关组词:
送花 花草 窗花 黄花 花朵 花园 梅花
种花 红花 花生 鲜花 开花 雪花 花叶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花”是“华”的异体字。华,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棵树上满是花枝的样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木”写成,同时加“于”(竽,乐器),表示古人用花枝装饰欢庆的乐器。
造字本义:名词,草本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
《广韵 • 麻韵》:花,(华)俗,今通用。
《广雅 • 释草》:花,华也。
二、词组释义:
1、野花[yě huā]
野生或不栽培植物的花;尤指一种野生或不栽培的植物。
2、泪花[lèi huā]
含在眼里要流还没有流下来的泪珠:两眼含着~。
3、菜花[cài huā]
油菜的花。
4、花坛[huā tán]
种植花卉的土台子,四周有矮墙,或堆成梯田形式,边缘砌砖石,用来点缀庭园等。
5、花纹[huā wén]
各种条纹和图形:贝壳上面有绿色的~。他能织各种~的席子。
牵牛花隶书怎么写?
“牵牛花”的几种隶书写法:
古隶
范笑歌隶书
叶根友蚕燕隶
经典隶书
隶书花字怎么写
隶书花字怎么写
请看下面隶书花字的写法:
古代的花字怎么写
花,形声字。由“艸(艹)”和“化”构成。意思是从草中变化出来的东西,由此产生花朵的含义。
“花”的篆文是象形字,本作?(华)。《广雅·释草》:“蘤、花,华也。”因“华”有比较常用的变音引申义,自汉代以来为表示本义又造出“花”等字。
“花”的隶书字形形体像花,至楷书改作从艸(艹)、化声的“花”字。新中国成立后,“蘤”作为异体字并入“花”字。如今规范化,以“花”为正体,是“华”的后起俗字。
花,汉语常用字 ,读作huā,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花朵,后引申为像花的东西、错杂的颜色、虚伪的、模糊不清、用掉等义。
扩展资料:
部首:艹;笔画:7;五行:木;五笔:AWXB。
基本释义:
1、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2、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草、花匠、花事(游春看花等事)。
3、形状像花的东西:雪花、浪花、钢花、火花、棉花(棉的絮亦称花)、礼花(烟火)、挂花(指战斗中受伤)。
4、用花装饰的:花圈(quān)、花篮、花灯、花车。
5、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花样、花边、花花绿绿、印花。
6、指“痘”:天花(一种急性传染病)。
7、混杂的,不单纯的:花猫、花白头发。
8、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花言巧语。
9、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花拳、花架子。
10、模糊不清:头昏眼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
该文章由作者:【薪宝科技】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