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玉A、B、C、货?怎样识别B货和C货?
B货:人工处理的漂白注胶玉。翡翠玉的色不正常,成雾状分布,华而不实显得均匀而无浓淡之分,略有偏黄感,碰壁声变差较为沉闷,翠绿与地之间不协调。B+C货:人工处理的漂白注染色注胶玉,按照处理B货玉器的方法注入有争的环氧树脂。C货:其玉之质被破坏,只能维持很短时间。B货识别方法:B货翡翠玉的绿色不正常,成雾状分布,华而不实显得均匀而无浓淡之分,略有偏黄之感;B货因为经过酸类浸泡等特殊处理,故在碰撞后发出的声音要比A货沉闷得多;B货翠绿与质地之间不协调。C货识别方法:一般C货的颜色不自然,,且常带蓝色或黄色成分;光泽呆滞,且颜色不均匀,用放大镜(5-10倍的)观察裂隙中的绿争罗浓,向裂隙两侧渐变淡,这是染色的重要标志,此外翠绿争的翡翠玉器C货在杳尔斯翡翠滤色镜下检查,变成暗红或淡红色(随着科技的发展,由于改进了染色的颜色,近来出现了一种能过滤色镜的C货)
B货翡翠和C货翡翠都是用什么化学物品进行修饰的
B货翡翠是利用强酸强碱洗去翡翠中的杂质,然后注入树胶的翡翠
C货翡翠,是指利用有机,或是无机的染料,对翡翠进行染色处理。
B过的翡翠,看起来底子干净,透明度往往很高,但结构松散,光泽差,随着时间增长,树胶慢慢老化变质而使翡翠变黄,失去光泽。
C过的翡翠,当然最大的变化是颜色咯,可以染出各种各样的诱人的颜色,但时间久了,颜色就会慢慢褪色。。
详解:翡翠B货的制作方法,如何识别B货翡翠
翡翠的ABC货及其相似玉石
翡翠优化处理的常见方法
a. 加热处理
b. 染色处理
c. 涂膜处理
d. 酸洗充胶(蜡)处理
e. 酸洗+染色+充胶处理
A货——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翡翠制品
B货——经强酸浸蚀和注胶的翡翠制品
C货——经人工染色的翡翠制品
B+C货——强酸浸蚀+注胶+染色翡翠
天然翡翠(A货)主要特征
颜色:绿色、紫色、白色、黑色、翡色,颜色有形有色根;
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光泽:玻璃光泽,明亮;
密度:3.33,有坠手感;
折射率:1.66;
硬度:6.5~7,可划动玻璃;
结构:翠性结构,结构紧密,敲击似金属声;
天然翡翠的肉眼鉴定:
3.声音(清脆,似金属声);
4.色根(色有形);
5.表里色;
6.翠性(解理面);
7.桔皮效应;
8.结构(粒状纤维状交织结构);
9.火烧;
10.通体种水;
11.色形均匀;
12.冰凉感
13.整体色感;
14.味道
B货翡翠:
1.酸洗充胶处理工艺
①酸洗漂白:用各种强酸浸泡翡翠,除去翡翠的颗粒间隙中 的氧化物和胶体充等填物。
②充胶固结:用树脂胶充填经过酸洗的翡翠,并进行固结,增加翡翠透明度和机械强度。
2.酸洗充胶处理的目的
①除去褐色色调使绿色更为鲜艳;
②除去颗粒间隙中不透明杂质,提高透明度;
③充填翡翠的裂隙。
B货制作过程:
(1)选料
一般选用颗粒较粗,水头差,结构松散、价格便宜的翡翠毛料。
(2)制作
将翡翠粗加工,制作出翡翠半成品
(3)加固
将半成品利用铁丝等加固
(3)酸浸
利用强酸浸泡,溶解翡翠微裂隙中微细矿物颗粒及杂质,并使微裂隙处于开放状态;
(4)清洗
把酸浸后的翡翠用清水洗干净;
(5)注胶
将洗净后的翡翠浸入有机胶中,并抽真空,排除翡翠微裂隙中的空气,并使有机胶充分地注入微裂隙中;
(6)打磨、抛光
将注胶后的翡翠取出,待有机胶硬化后,再打磨、抛光除去面多余的有机胶质,便制作成为翡翠B货。
翡翠B货由于已经人工处理,佩戴一段时间会由于有机胶老化而失去光泽,并且变黄,已不具备保质价值
但由于价格便宜,装饰性强,可作为一般的装饰品佩戴
酸洗充胶(B货)翡翠主要鉴定特征:
(1)网状裂纹
矿物颗粒间隙内的低硬度树脂胶被抛磨,形成下凹的沟槽细线状围绕着每一个晶体颗粒连通状的网纹。
(2)充胶裂隙
a. 在反射光下通过显微镜可见到裂隙呈光泽较弱的平面;
b. 在表面上非常清楚的开放裂隙,延伸到内部的部分却不明显。
(3)充胶凹坑
由于翡翠中含易受酸硷浸蚀的矿物成分,如铬铁矿、云母、钠长石等,在处理过程中被溶蚀形成较大的空洞,空洞中填充了大量的树脂胶,在抛光过程中形成了凹坑。
(4)底色干净
对着窗户或者对着日光灯用透射光观察, B货翡翠白色的部分没有灰黄的成分,绿色部分显得特别鲜纯.
(5)相对密度
翡翠B货的相对密度一般小于天然翡翠,在二碘甲熔重液中上浮。部分天然翡翠也会在3.30的重液中上浮;
(6)紫外荧光
B货翡翠都有弱到强的蓝白色荧光。早期的翡翠B货有很的蓝白色荧光。但是,经过上蜡的翡翠也具有弱到中等的蓝白色荧光。
(7)红外光谱特征
a. 烃基峰:2870,2928和2964波数的吸收峰,其中2964波数的吸收比2928波数的吸收更为强。
b. 烯基峰:3035和3058的吸收峰。
c.指形峰:当B货翡翠中的树脂胶较多时,这种情况下,由2430、2485、2540和2590波数的4个吸收峰组成的峰系变得更为明显,象手指形状。
染色处理(C货)翡翠
1.染色处理
把原来无色或浅色的翡翠,通过人为方法使颜料染入翡翠,使之呈现绿色、浅紫色、灰绿色和褐红色等。
2.染色翡翠的类型
(1)常规染色,称为C货翡翠;
(2)酸洗染色充胶,称为B+C货翡翠,可以染出各种颜色。
C货翡翠鉴定特征:
(1)颜色的色调:染绿色翡翠的色调常偏黄、均匀;但是现在染色翡翠的颜色的色调和色形与天然翡翠较为相似。
(2)树根状构造:颜色沿缝隙分布的现象。
(3)吸收光谱 :绿色染料对可见光吸收特征与天然绿色硬玉不同。
(4)早期的染色绿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常常会变成橙红色调。
酸洗充胶+染色处理(B+C)翡翠
1.酸洗充胶+染色处理的工艺
① 酸洗:翡翠经过酸洗后形成多孔的白渣状;
② 染色:对已经呈疏松状的翡翠上色,可以用浸泡、毛笔涂色等方法,在须要地方的涂成色带、多种不同的颜色等。
③ 充胶和固化:上好的翡翠进行充胶固化。
2.常见的染色类型
现在市场上常见绿色、油青色、飘兰花色、褐红和褐黄色的B+C染色翡翠。
利用有色染料充填翡翠裂隙(C货)
染色物质:
1)、有机染料(含Cr盐类)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会显红色
2)、无机染料(NiO2)滤色镜下不变色,仍显绿色
利用有色胶充填翡翠裂隙(B+C货)
B+C翡翠的鉴别特征:
1、颜色无根,发散,边界模糊有浮感,颜色在裂隙中较为集中,形成丝瓜囊结构和丝线状结构。
2、染色翡翠往往是经酸处理后再染色,表面也可出现明显酸蚀纹
3、染色绿色与天然绿色在色调上会有不同,而出现“色上加色”现象
4、紫外荧光:可有较强的绿白色荧光,尤其是绿色部分的荧光;
5、染绿色的没有Cr3+的吸收光谱。
涂膜处理翡翠
用绿色高挥发性的高分子材料均匀地涂抹在翡翠的戒面上,绿色胶挥发凝固形成被膜。
特征:
(1)颜色分布特征:绿色分布均匀,正面和背面的颜色一样,没有斑状,条带状、细脉状的颜色分布特点。
(2)被覆效应:桔皮效应变得不明显;粒间界线变得看不见;
(3)牛毛纹:表面有毛丝状的小划痕。
(4)粘手:涂膜处理的翡翠不如天然翡翠光滑,有粘手的感觉。
(5)膜层脱落:边角部分经常有膜层脱落的现象。有时膜层与翡翠之间产生空隙并形成的晕彩。
(6)折射率:胶层的折射率仅1.55左右。
翡翠A货、B货、C货分别指的是什么
1.商品A:指翡翠的颜色、结构、透明度等。都是经过机械物理加工才保持天然状态的,也就是天然翡翠。
2.B货:是指低级翡翠经过强酸处理漂洗,去除杂质和污渍,然后用胶水或环氧树脂胶等材料填补酸蚀损失的空间。对于经过这种处理的翡翠,鉴定证书上会注明“玉货B”或“玉石处理”。
3.C货:指人工添加外来染料或化学处理后的翡翠及其成品。方法是利用高温高压将着色剂渗透到原无色翡翠中,使其全部或部分被染成翠绿色或紫色,但其颜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变暗。
想知道自己翡翠的真伪,可以去专业的珠宝质检机构进行鉴定,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专业检测机构。所以很多人试图在网上自己想办法鉴别,这是不可取的。真假翡翠的鉴定就像去医院诊断疾病一样,由专业医生操作更靠谱。
该文章由作者:【张伟康】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