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翡翠为什么这么贵(云南腾冲的翡翠玉值得买吗)

腾冲的翡翠能买吗

腾冲的翡翠能买。

腾冲是重要的翡翠销售集散地,无论去哪购买翡翠,一定要对于翡翠知识有所了解。例如选购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比较和观察,不要一眼看中就迫不及待的下手。另外就价格方面的问题而言,建议一开始低一些,然后慢慢往上加。

如果可能,建议找一位行家老手一同前往,同时注意多看看多比较之后再入手。可能大家会觉得现在的市场都规范化了,但是还是要物有所值才行。如果想去腾冲卖翡翠的话还是选择一些家庭型的作坊买比较好,价格相对的也是比较实惠的,这种的一般如果是B类翡翠的话,店家也是会如实告知的。

腾冲翡翠历史

腾冲是翡翠加工业的发祥地,玉雕则是腾冲工业和经济发展的第一块奠基石,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内涵之丰富、功用之广泛、工艺之精美,在全国玉雕行业中享有一定的声誉。

腾冲作为惟一的翡翠文化发祥地,不仅有牢固的翡翠产业基础,而且有着良好的人文基础和浓厚的民族风情。腾冲翡翠文化也是一种艺术经济文化,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优秀文化,同时它又是一种多元的美学文化。

从总体上来看,腾冲市场的翡翠首饰B货、C货很少,是比较好的,但存在翡翠戒面常套色或充色的不好现象。现如今,腾冲翡翠市场以翡翠雕件为主,各种摆件、挂件较多,也同时加工翡翠手镯、翡翠戒面,是一个设施齐全的市场,在腾冲偶尔能找到一些民间收藏的翡翠老货。

腾冲翡翠为什么这么贵(云南腾冲的翡翠玉值得买吗)

翡翠保有量这么大,到处都是货,为什么还什么贵?

翡翠(jadeite,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它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钠铬辉石或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 翡翠的名称来自鸟名,这种鸟的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的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

化学成分

主要矿物硬玉NaAlSi2O6

摩氏硬度

6.5-7.5

相对密度

3.30-3.36

颜色

红橙黄绿青蓝紫皆可出现

折射率

1.650-1.670

更多

形成原因

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 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对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种主要观点:

翡翠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 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在区域 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在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kPa压力下,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成。

第四种观点根据硬玉岩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体的发现认为翡翠是由近硬玉 硅酸盐熔体结晶而成,认为这种熔体源于300~400km处地幔中广泛存在的含碱辉石层。

腾冲翡翠加工基地的翡翠怎么样这么贵

腾冲市是历史上著名的翡翠加工业发祥地,被誉为“翡翠城”,多年来,腾冲人和翡翠始终有着一份不解之缘。如今,腾冲正在打造“中国翡翠第一城”的地方名片,光靠吃老本自然是不够的,如何让腾冲翡翠成为高品质、高品位的象征,如何弘扬传承好腾冲几百年来的翡翠文化?这是腾冲市翡翠加工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腾冲翡翠加工基地斥资1.5亿元,与腾冲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合作建设的腾冲翡翠加工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已成为了腾冲“解题”的成功范例。

腾冲市翡翠加工基地拥有悠久历史文化

腾冲翡翠加工业,始于明代中期,兴于清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腾冲市一直是缅甸玉石最大的集散地、交易中心和加工基地,有“翡翠城”的美誉,也是全国唯一的进口通道。经过腾冲市历代商人的经营,玉石流向了四面八方:经八莫、仰光而达星洲(新加坡)、苏门答腊、印度雷多、加尔各答;或经缅甸洞已,转印度哥伦堡至尼泊尔进西藏;由昆明至广州、上海、香港。相继出现了一大批翡翠商贸和鉴赏的开拓者,出现了世界级的翡翠大王和了脍炙人口的六大名玉……。

腾冲市翡翠加工基地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腾冲市引领“中国翡翠第一城”的桂冠,腾冲占据历史要地,翡翠生产发达,交通位置优越,给腾冲市翡翠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

腾冲市一名始于《旧唐书》、《新唐书》,亦作“藤冲”“藤充”,腾冲属于腾越大地的核心地带。宋时,大理国设立腾冲府。元人把腾冲视作军事重地。明时,腾冲军民指挥使司管到西双版纳、老挝。清康熙、嘉庆腾越州为直隶厅,设腾越直隶同知。

清末明初腾冲一度为迤西道的治所,管辖了滇西36个县,这里设有英国领事馆和五国教堂。1950年腾冲县成立时仍然管辖着今梁河、盈江、陇川等地,当时的滇西片的海关最早也设在腾冲。

民国在腾冲设腾冲府。管辖今保山、临沧、丽江、大理、德宏、怒江、迪庆等地区

1942年设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移保山;同年日军侵占腾冲,在滇西设腾越省和腾冲县。1948年在腾冲设第12区专员公署,辖4县、7设治局。

1953年设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原处怒江以西腾冲、龙陵所管辖的设治局民族地区全部由该州管辖,腾冲这个当时辖地7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

历史上虽然腾冲多次为县,但当时较大的府、卫、道……的治所一直是设在腾冲。可见腾冲在历史长河中重要的地理地位。

腾冲市翡翠加工基地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标准

腾冲市翡翠加工基地办公室里,存放着一份《加工厂产品质量奖惩管理制度》。可是,翡翠加工与一般的工业产品不同,每块料从质地到形状再到成色各有不同,对应的雕工技法也是大不一样,如何用质量标准来进行考核?腾冲翡翠加工基地董事长林金铸先生告诉我们,虽说单件的翡翠加工是因“料”制宜,但对于每年生产171万件挂件、1.5万件手玩件和近万件摆件的基地来说,保证质量是“不砸招牌”的首要前提。基地制定了质量奖惩管理制度,目的就要明确产品质量事故责任划分,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从而推动基地加工的产品质量的良性发展。并且这份文件中还叙述了,如果产品存在明显外观缺陷、尺寸超标、避瑕不当等现象,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只要出现了一件不合格品,无论是切料员、雕刻员、质检员还是设计研发部门的玉雕大师,每个环节的负责人都会受到处罚。相对应的,非生产系统的人员如果能发现质量问题也可获得数额不等的奖金。

事实证明,用质量的眼光看艺术,并不会扼杀艺术的个性,相反却能更好地激发艺术的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腾冲翡翠加工基地自成立以来,仅大师杯比赛就获得了6次金奖、4次银奖、5次铜奖,其他比赛也是收获颇丰。

据悉为了让腾冲翡翠加工基地出品的翡翠制品能真正代表腾冲的水平,近年来,基地重金购进了专业的数字化玉雕机械,拥有了一条以电脑雕刻、机械雕刻、镶嵌、饰品加工、抛光打蜡、原料切割等完备的加工流水线。通过加工专业化和规模化,吸引各地的散户、玉雕技师、玉雕大师齐聚基地,共谋翡翠加工业发展。

腾冲翡翠加工基地一直非常注重质量标准化建设,除了《珠宝质量标准及法规》这样的通用标准之外,基地还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要求和规定。除了确保产品质量之外,基地还从旅游标准化入手,力争把基地建设成传播翡翠文化的特色平台。在基地,每一个商户都必须遵守“行规”——只要翡翠没有损害,30天之内无条件退货。售价在1000元以上的产品,都会配有权威部门的检验证书。在这些标准和规定的保护下,游客们不仅可以买的称心,更能买的放心。

腾冲市翡翠加工基地始终坚持奉献社会

在腾冲人眼里,腾冲翡翠加工基地的林金铸董事长是淳朴的、热情的,从他2002年到腾冲开始,就没有间断过爱心帮扶的举动,十多年来他帮扶了100余个孤寡病学的困难家庭,累计捐助金额达200多万元。为了能够帮扶到更多的孤寡病学家庭,他带头成立了公司“爱心基金会”,基金会面对的不仅是公司员工,也参与社会救助。他动员员工主动寻找那些确实需要帮扶的家庭并安排人员进行慰问帮扶。此外,每个季度他都会带领员工到来凤山、饮马水河等公共区域打扫卫生、捡垃圾。

在腾冲市翡翠加工基地林金铸董事长的影响下,基地每一位员工都拥有一颗奉献爱心的心,为积极响应腾冲市翡翠加工基地“爱心”基金会倡议的帮扶活动,王东丽同志发动销售部员工寻找帮扶对象,并对收集上来的帮扶申请表认真核对,除了带领员工积极捐资捐物,还主动认捐贫困孤寡老人,隔三差五就利用休息时间买些日用品去探望、帮助老人做家务。在销售淡季,王东丽同志还带领班组成员自发到闫家塘、来凤山打扫卫生、捡垃圾。正是这些爱心公益活动,带给了员工满满的正能量,展现了腾冲市翡翠加工基地良好的社会形象,体现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决心。

据了解,腾冲市翡翠加工基地还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走出了一条腾冲文化产业发展特色之路,开启了腾冲翡翠加工的新模式。

发展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腾冲翡翠加工基地正是拥有这些,秉承着传承文化、奉献社会的坚定信念,在腾冲翡翠加工行业树立了质量的旗帜,架设了诚信的标杆。

云南腾冲百年老宅,曾是缅甸翡翠大王故居,一块玉比一套房还贵

云南腾冲和顺古镇,坐落在几座火山间的小平原上,依山傍水,生活悠闲,现在已经成为大城市年轻人追求风花雪月的世外桃源。然而因为地处边境,最初内地来此的多为屯田戍边铲草立寨的官兵将士,经过千百年繁衍生息,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才打下了一片天地。

在和顺古城游走,看到最多的就是不同姓氏家族的宗祠,有的香火旺盛,有的破败不,可以看出宗祠文化在和顺的源远流长。当地大宗族都有一个宗祠,寸、刘、李、尹、贾、张、杨、赵等各各领风骚,不同姓氏的人在这里分族而居,和睦相处,代代传承。

其中寸氏宗祠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家。独特的大门中西合璧,据说图纸是印度工程师绘制,建筑材料是马帮从缅甸驮回,施工则是缅甸、印度工匠共同完成。是不可多得的建筑珍品,将南亚建筑风格元素与中华文化中的匾额、楹联、书画有机地融为一体。

寸氏家族人丁兴旺,名人辈出,除了宗祠,和顺古镇上还保留了缅甸归侨翡翠大王寸尊福的故居福盛隆,与寸老先生当年在缅甸曼德勒创建的著名商号同名,这座100多年 历史 的老宅是典型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风格,据说是为了防地震。

腾冲虽不出产翡翠,但离翡翠主产地缅甸近在咫尺,自古就是玉石交易最大的集散地。“赌石”的传统造就了不少一夜暴富的神话,寸尊福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胆大心细精于此道,年轻时成为远近闻名的赌石大王,也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

寸老先生事业有成后积极支持孙中山北伐,还成为了同盟会成员,为革命提供资金支持,后来蔡锷等人邀请他出任要职但都被婉拒。回乡盖了这栋即使现在看起来也很奢华的豪宅,从此安度晚年。

老宅中至今保留着孙中山送给寸老的手迹,故居的房子是典型的四合院结构,采用的木材都是上好的楸木,榫卯结构工艺精细,虽然有一百多年的 历史 了,还保留得相当的完整。

从一些细节还可以看出这位当年富甲一方的商人曾经的奢华,就连窗户都是从英国进口的铁窗,彼时的中国连铁艺窗子都无法生产,一扇铁窗要花费50两白银,拥有这铁窗就成为富豪阶层身份的象征,而寸氏故居里居然有32扇铁窗,足见其实力之雄厚。

房内还有不少舶来品,当年从英国进口的缝纫机也价格不菲,当时中国的缝纫机只能缝普通布料,但这台缝纫机却可以缝丝绸,至今已有130多年的 历史 ,已经成为绝版古董,却依然可以使用,这房子光装修按人民币算就花了上千万。

现在这座三层老宅中寸老先生创办的福盛隆商号依然坚持经营,楼上楼下成千上万种耳环、吊坠、手镯、摆件让我这种小白眼花缭乱。从最便宜几十块钱的小饰品,到最贵的一套墨翠手镯加项坠,虽然都是明码标价不讨价还价,但3000万的标价顶得上北上广一套别墅了,大多数人望尘莫及,只能默默的看看。

“百万不算富,千万才起步”,腾冲街头随便一个老奶奶手上带的可能就是内地小城的一套房。不过翡翠水很深,以前乱象丛生,后来当地政府加强了管控力度,30天内无理由退货等措施,让市场回到了正轨,现在百分之九十的翡翠都从腾冲流向世界,肯定也造就了不少新的富豪吧。

该文章由作者:【常在心】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