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翡翠设计师杨礼霞,她的作品美到令人窒息!
在翡翠界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将我们传统的翡翠饰品与时尚接轨,将美翠带到了年轻人的世界甚至是国际舞台上!他们就是翡翠珠宝设计师!
我们都知道,钻石宝石类是珠宝界时尚奢侈的“代表人物”!它们一直处于时尚潮流尖端,是设计师们的宠儿,但近年来,作为东方珠宝的翡翠也逐渐出现在了国际舞台上,甚至夺去了钻石的主角光环,成为时尚界的新宠!
能有这样的成就,我们新一代的中国珠宝设计师们功不可没!比如今天老王我要介绍给众翠友的这位年轻的翡翠珠宝设计师—杨礼霞。
“让每一个女人都戴上最美丽的首饰。”这是杨礼霞这位年轻的翡翠珠宝设计师的美丽心愿。出席各大珠宝活动的她带着无数美丽的翡翠作品,用其独特的设计语言,将传统的翡翠文化时尚化,并在沿袭翡翠的高贵气质下,更添一份优雅与风尚!
杨礼霞女士不仅设计翡翠珠宝,自己也会佩戴不同款式的极品翡翠饰品!看她自己设计的翡翠皇冠与耳坠,那么大那么绿的翡翠蛋面可真不多见了呀!可见她也是个十足的翡翠迷!
作为翡翠珠宝设计师,当然不能少了她的翡翠作品啦!其中最具代表的作品是这套“蝶恋花”系列。
据了解,“蝶恋花”系列由“梅花绿玉”翡翠原石打造。“梅花绿玉”是一块上好的翠玉原料,奢华中透着一股清雅灵动之气,纹路生动,与蝴蝶纹路相仿,是一块难得的美翠。
为什么设计“蝶恋花”这系列的翡翠作品呢?她的回答是这样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蝴蝶这一造型无疑是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因素的,无论是梁祝化蝶,还是庄生晓梦迷蝴蝶,都有着美好的愿景。成双成对,自在翩跹,是它感性的一面,而无须其他装点就动人的造型,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花更不用说了,花是魅力女人的代言。玫瑰,娇美艳丽;牡丹,高贵典雅;兰花,清新雅致;百合,纯洁美好;向日葵,活力四射……多姿的花朵总是能在一瞬间攫走人们的视线,触动,深至灵魂。
花与蝶相遇,就像光与影那般自然。花虽迷人,蝶更多情,自然而然又碰触出许多浪漫梦幻的传奇故事,为她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一袭白衣的模特将这组美翠演绎的更加美艳动人!但别以为这些美翠只有颜值!其在功能方面也有创新,部分首饰有胸针和吊坠两用功能。
比如一件项链套装,可采用花型项链,又可以将套装中的蝴蝶胸针作为吊坠,与项链搭配起来,形成蝶恋花项链。这无疑是翡翠时尚的更新突破!
再来欣赏欣赏她的翡翠设计作品吧!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求变,不断突破的时代,感谢有那么多想杨礼霞女士一样的中国翡翠珠宝设计师,将我们的美翠更加发扬光大!
【老王论翠】老王,云南爱翡爱翠珠宝创始人,用生命去拥抱翡翠的极度痴迷者。
喜欢翡翠,请加个人微信:feicui909(爱翡爱翠珠宝),公众号:fczbzs(翡翠珠宝知识)

求一份翡翠的市场调查报告
翡翠在中国市场发展现状与前景
8年前:缅甸——翡翠供应产地;香港——原料和加工中心;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东南亚和欧美华人—— 高档消费市场;
2002年:缅甸——翡翠供应产地;中国内地——形成毛料贸易中心、高中低档翡翠加工中心,消费市场正在兴起;香港——老的高中档加工中心正在思变;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和美国、欧洲——消费市场正待复兴。
翡翠商业版图的变化,是世界翡翠产业大洗牌的结局,新的翡翠产业结构再一次凸显了中国的角色地位。如今的中国,在国际翡翠商们的眼里,既是翡翠的第二故乡,也是未来三五年全球最大的市场。
从完璧归赵的“和氏璧”,到孔子的君子“玉德”说,再到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中国人对玉的价值、德性和灵性的认同,达到了似乎无物可以替代的境地。作为“玉石之王”的翡翠在中国有着极为广泛的消费基础,而中国的翡翠市场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地下流通到正规市场流通的可喜变化。
资源流向我国内地
在1995年以前,赌石的人主要是缅甸华人、中国香港人和台湾人。 1995年以后,中国内地的珠宝客商纷纷进入缅甸,在2002年3月上旬的第39界缅甸国际珠宝翡翠拍卖大会上,到会的客商500多位,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竟达400多人。缅甸军政府也明确表明在公平的贸易政策基础上,要加大与中国的合作。这些表明中国内地在翡翠资源上占绝对优势,同时显示出中国翡翠投资者对翡翠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市场体系日趋完善
国内翡翠市场由无序到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形成了产、供、销三级完善的市场,为消费者购买翡翠提供了一个正规的渠道。首先出现了一批成熟的、有特色的加工基地与交易市场,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广东的广州、揭阳、四会、平州以及云南的瑞丽,另外苏州、扬州、上海、北京这些传统的玉器加工基地也正在复兴。零售市场上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品牌翡翠为主,以大中型综合商场、专卖店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市场雏形。
在5年前,谈起现代翡翠产业,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我国的香港和台湾。而5年后的今天,现代翡翠产业就已在中国内地崛起。 5年前3000万元人民币的翡翠产值,也在2001年奇迹般地跃升到了100亿元。
科研商业良性互动
翡翠科学研究不断深入,确立了翡翠学术地位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其商业地位。
翡翠研究的学术地位不断提高,使翡翠的理论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涌现了一大批翡翠研究论文专著。这为加强翡翠专业人才培训、普及翡翠文化及加强翡翠产品的推广力度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学术界、商家和消费者的相互促进,促成了近年来翡翠科学研究和高档翡翠收藏市场的双重热点以及科研与商业宣传的良性互动。
此外鉴定技术、鉴定手段的提高以及国家标准的出台,行业协会、有识商家的共同努力促使市场逐步规范,消费者逐步恢复了翡翠消费信心。
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在重视科研与规范市场的同时,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注重实战能力培养了一批珠宝翡翠经营、管理、销售、设计、加工、科研、教育、评估等方面的人才,提高了从业人员整体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翡翠珠宝业的发展。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办的“翡翠培训班”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中西合壁引领时尚
翡翠的美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在传承玉文化精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同时,将翡翠、钻石及贵金属结合在一起,一改翡翠以往单一的佩戴方式。在走过了依傍玉文化的漫长之路后,翡翠又进入与铂金和钻石珠联璧合的时代,形成了一个既有中国玉文化又融入了西方钻石文化的翡翠时尚,并出现了以翡翠为专题的首饰设计创意大赛。在其他珠宝首饰的设计大赛中,翡翠饰品所占比重也逐年增加。
依托品牌接轨国际
由于中国几千年玉文化的沉淀,翡翠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消费基础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市场潜力极大,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翡翠市场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珠宝商没有建立大市场观念,各自为政,产品重复缺乏特色,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导致低水平竞争,品牌意识淡薄,宣传环节极为薄弱,占领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就是价格战等等。有远见的珠宝公司已经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它们将翡翠列为重要投资发展项目和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努力打造翡翠民族品牌,目前这些品牌已依托良好的名牌效应,带动了整个翡翠市场,并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此外海外许多经营翡翠多年的大牌公司纷纷看好我国内地市场,也已经开始逐步将市场重点转移至中国内地,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内的翡翠市场将呈现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珠宝文化推广十年随笔
毕立君
中国的珠宝首饰文化建设是伴随着品牌意识的觉醒而前进的,在中国珠宝首饰经济架构中占主体力量的首饰制造业和大型珠宝首饰零售商场,是带领珠宝文化革命的先锋,尤其是集生产、设计、系列包装和市场推广等几重竞争压力于一身的珠宝首饰制造企业,与珠宝文化如影随形近十年,正在或已经走向了文化产业的道路。
1.“中国玉文化推广展·菜百典藏·施禀谋玉石画展”开启中国玉文化推广的窗口
中国玉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洗礼,玉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中国玉文化,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玉文化推广展·菜百典藏·施禀谋玉石画展”于2009年11月4~8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如期举办。
活动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市政府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2009年11月4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长孙文盛,北京市副市长蔡赴朝,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太平绅士刘长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青年歌唱家蔡国庆,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凤民,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副主任、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毕立君,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良等领导、嘉宾、主办方代表及业界同仁共同出席了由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女士主持的开幕仪式。
图7-2-1 孙文盛会长等领导为“中国玉文化推广展·菜百典藏·施禀谋玉石画展”开幕式剪彩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长孙文盛、北京市副市长蔡赴朝在开幕仪式上为此次向社会进行的玉石文化推广的文化举措作了致辞,肯定和鼓励活动主办方和企业的魄力与勇气。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副主任、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毕立君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的玉文化博大精深,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主办的“中国玉文化推广展·菜百典藏·施禀谋玉石画展”是中国玉文化推广展的系列之一,此后有机会还将陆续推出其他各类中国玉文化推广展,全面促进中国珠宝玉石产业的繁荣。
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晨报、新华航空、新浪网等50多家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出席并报道了开幕式。
“中国玉文化推广展·菜百典藏·施禀谋玉石画展”展出的200多幅施禀谋大师玉石画作品,大多由质地反差很大的玉石、紫檀、油彩等材质结合而成,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玉雕作品,创作者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形式来表现当代玉文化:作品融东西方文化艺术为一体,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历史典故、玉雕技艺与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视觉效果。在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先后为现场观众提供了诸多进行中国玉文化交流互动的机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青年歌唱家蔡国庆在展厅与现场观众交流了翡翠鉴赏与收藏的心得。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礼品部专家顾问曾辉来到展厅举办了《当代创新艺术品的特点》的讲座。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研究员张广文举办了《中国玉文化》讲座,与在场观众共同探讨了中国玉文化的渊源与发展。
为期五天的玉石画展,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精心布置的展品,不仅很好地宣传了中国玉文化,还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我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的发展变迁。
2.历经十二载的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奖赛:助推产品设计水平的提升
2.1 第一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潮宏基杯)大奖赛
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奖赛自1998年至今已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珠宝首饰设计赛事。第一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潮宏基杯)大奖赛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原中国宝玉石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潮宏基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深圳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办,中国宝石杂志社承办。大赛自1998年下半年启动,比赛共分钻石饰品、黄金饰品、珍珠饰品、有色宝石饰品4个组别,共收集到1200多份参赛作品。1999年7月12日,评委们遵循“有较高艺术性、有一定适佩性、有较强引领潮流性、有突出的设计突破性”的原则,评出了每个组别的一、二、三等奖和最佳制作奖。大赛于1998年9月8日在北京东安市场寰宇庭举行颁奖典礼。第一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潮宏基杯)大奖赛颁奖典礼由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以及各大报刊、杂志报道,引起了业内外和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
2009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鉴
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奖赛正式拉开了首饰行业与艺术设计领域对于中国珠宝首饰原创设计的关注,首次在中国乃至于世界提出了“中国原创设计”的理念,并将设计与制作融合为一体共同纳入到首饰设计的理念之中。自此每两年一届的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奖赛拉开序幕,对挖掘我国首饰设计人才,推动中国首饰走向个性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手工制作工艺,并与国际前卫首饰设计思想接轨,具有深远的影响。
2.2 第二至第五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奖赛
2001年第二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潮宏基杯)大奖赛,在内地首次提出首饰与服装的时尚融和,借助成熟的品牌服装、高贵的名模气质来演绎首饰文化。风格迥异的首饰、顶级名模和国际驰名的服装品牌的华美晚装,一流的舞台音响展示出设计独特的首饰的灵动与激情,营造出多人的时尚效果,传达出首饰设计潮流趋势:回归、对比、环保、科技。
2003年第三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通灵翠钻杯)大奖赛,以中国传统的珠宝文化和国际前卫的首饰设计思想的碰撞与融和内容,展示中国原创首饰设计的高品位、高档次和高水平,使中国的首饰设计更加贴近现代时尚潮流、引导大众的审美情趣,弘扬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首饰观念。
2005年第四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潮宏基杯)大奖赛,打破了材料对设计师在设计时的限制,进一步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大奖赛组委会特邀请了韩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内地的知名设计师组成评审团。颁奖典礼向业内外传递“品牌、设计、时尚”的声音,是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中国珠宝行业向社会的自信展示。赛事全面提升,社会影响空前。
2006年“紫气东来”东方首饰秀震惊瑞士,向国际珠宝业界展示了第一至第四届大赛的优秀作品,凸显了东方优秀首饰的设计元素。神秘古老的中国文化元素和独特的原创设计震撼了整个巴塞尔世界展览会,使世界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崛起的中国珠宝业的发展潜力,也使世界对中国珠宝首饰制造业有了全新的认识,首饰行业从“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中国创造”。
2006年第五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周大生杯”大奖赛,以“魅力东方 韵自中国”为主题。大赛同期推出业界首个摄影方面的专业赛事,吸引了首饰企业、独立摄影工作室、新闻单位摄影记者、艺术院校摄影专业师生与摄影爱好者的广泛参与,摄影作品很好地体现了首饰与佩戴者的关系,既突出了作为主角的首饰,又与人物、环境、布景做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
2.3 “华饰风尚2009”第六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昭仪杯”大奖赛:走在红地毯上的时尚中国
2009年12月9日,由昭仪新天地(北京)珠宝有限公司冠名的——“华饰风尚2009”第六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昭仪杯”大奖赛暨第二届中国珠宝首饰摄影大奖赛正式启动。
图7-2-2 第六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昭仪杯”大奖赛初评评审团
本届设计大赛的前期策划就紧贴现代时尚潮流,将首饰与服装、佩戴场合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了以往设计大赛传统的分类方法,这不仅仅是划分组别的不同,更是设计大赛组委会考虑到现代珠宝首饰设计发展的特点,将珠宝首饰设计与周边诸多元素结合考虑的结果。
本届设计大赛共收到1600多份国内外参赛作品,其中国内珠宝院校学生的参赛作品有700多份,约占参赛作品的44%;国内珠宝企业参赛的共有55家,参赛作品有400多份,约占参赛作品总数的25%。
从组别上分为:晚宴装、运动装、派对装、职场装、休闲装,将宝石与佩戴者的气质、服装、佩戴场合相结合,为设计师的创作发挥开辟了又一条思路,使设计大赛的设计作品呈现出另外一种风貌,将首饰与诸多的时尚元素结合在一起是本次设计大赛的一次创新、一次突破。当今国际性的设计大赛,往往是给设计师一个设计主题、一个设计的灵感方向、一个引领思路的意境,而本次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赛将首饰与佩戴场合相结合是巧妙地为设计师设置设计意境的创举。
3.首届全国珠宝首饰制作技能竞赛:“精工产业 领先·中国”
2008年,珠宝首饰行业的首个国家级赛事——首届全国珠宝首饰制作技能竞赛成功举办,竞赛设个人组与团体组两个组别。珠宝企业积极参与本届赛事,据大赛组委会统计,深圳、番禺、青岛、义乌、北京、沈阳、上海、山西、四川等地区的近百家企业的上千位选手、上百家品牌企业的研发团队报名参加竞赛两个组别的比赛。
个人组比赛经过初赛、复赛严格选拔,最终进入决赛的60位选手分雕蜡、起版、镶嵌三个组别,于2008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深圳技师学院进行了决赛。11月2日,由国家级裁判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选手的比赛作品进行了评判,深圳市缘与美实业有限公司梁福林等24位选手分获个人组比赛的一、二、三等奖。深圳市宝怡珠宝首饰有限公司获得团体组首饰制作工艺大奖、深圳市星光达珠宝首饰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获得最佳工艺创新奖等奖项。首届全国珠宝首饰制造技能竞赛是国家二级赛事,也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的“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首次纳入珠宝首饰制作职业技能类的竞赛。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对本届赛事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对个人组一等奖的获奖选手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颁发相应证书、奖章,晋升为技师职业资格,对已有技师资格的,晋升为高级技师;对获得个人组二等奖及三等奖的每个工种的前两名获奖选手将晋升为高级工职业资格,对已有高级工职业资格的,晋升为技师职业资格;对获得每个工种三等奖的后三名获奖选手将晋升中级工职业资格,这些政策极大地鼓舞了行业各界的参与热情。
2009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鉴
通过首届全国珠宝首饰制作技能竞赛的成功举办,将唤起全行业对珠宝首饰加工工艺的重视、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与选拔的重视,相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珠宝首饰制造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4.天然彩石原创设计的第一步:首届中国天然彩石饰品设计“名石杯”风尚大赛
首届中国天然彩石饰品设计“名石杯”风尚大赛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与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主办、中国宝石杂志社承办,广州极美珠宝石饰有限公司冠名的首届中国天然彩石饰品设计“名石杯”风尚大赛评选结果于2007年10月22日揭晓,五件作品脱颖而出,分获五个最佳奖;随后所有入围作品在新浪网进行两周公示,经网民投票,其中一件作品获得最受网友欢迎奖。
本次大赛共收到作品512件,经过2007年8月16日的图稿初评,共有39件作品入围角逐最终七个奖项。评委们认为,入围的实物作品体现了天然彩石饰品材质多样、装饰性强的特点,可圈可点。历时两周的网络评选,得到众多新浪网友的关注。
5.模特演绎名家设计艳惊诸暨
2008年4月19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珍珠节期间,召开第四届中国淡水珍珠首饰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中国高校珍珠艺术设计联盟成立仪式,并发表《诸暨宣言》,为这一赛事增添了新的内容,并为珠宝首饰行业的校企合作开辟了新的模式。
本次活动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支持,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宝石杂志社、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珍珠分会、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诸暨市山下湖镇人民政府承办。
中国珍珠首饰设计大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诸暨市委市政府对大赛高度关注,人们欣喜地看到诸暨珍珠饰品开始了由仿制向创新设计的转变,首饰设计及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一批优秀的首饰设计师脱颖而出,他们将珍珠首饰的国际时尚元素与中国的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大赛本身也提高了首饰制造业对淡水珍珠的关注度,更有效拉近了淡水珍珠首饰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6.品牌资源共享 打造文化产业荣誉名品
2010年始,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携手众多行业机构和知名品牌,共同推动珠宝文化的社会传播,借助网络、电视、杂志、报纸、电台等多样传播工具和多种类型的社会推广活动,从不同角度接近消费者,缩短和社会的沟通距离,社会上有句流行语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真正的荣誉来自于消费者忠诚的信赖,因此,围绕着珠宝文化而开发的宣传册、光盘、证书包装卡等各种各样适用于不同营销类型企业的宣传品,将呈现在社会消费者面前。同时,将充分利用自身媒体、业外媒体结合明星和活动宣传珠宝文化,促进民族珠宝品牌建设,通过整合行业资源让中国珠宝业的推广和宣传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009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鉴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提升和延展现有宣传平台,充分发挥业内、业外的媒体优势,整合社会媒体资源,全面推动行业品牌的珠宝文化风貌。
2009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鉴
如果说中国的珠宝首饰产业规模化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二十年,那么珠宝文化的全面建设应该是有十年的时间,自1998年启动珠宝首饰的设计比赛开始,注重创意,注重文化内涵,注重品牌形象成为珠宝企业品牌化发展的助推器,他们已经通过首饰产品的款式研发和市场推广等工作,充分认识到文化在珠宝首饰产品当中的核心作用,但是,文化毕竟是我们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然而它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四周,甚至是我们最易忽略却不可或缺的精神氧气,尤其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多民族的聚散离合,本身就成就了贯穿儒释道思想的宝玉石文化,这些从来就是西方世界梦想拥有却从来未曾真正得到的宝藏,西行东渐的钻石文化令我们折服于玩百年文化于股掌之间的西方商业智者,因为仅仅是数百年的文化史,反倒可以吃透它、用透它。而我们数千年纵横交错的文化,沉甸甸的,一双手,托不起,一个人的肩膀,甚至一代人的肩膀,也未必扛得起。
然而,责任,更是逃避不起的,珠宝首饰是文化的载体,缺失了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一味追随西方文化进行商业复制,这一代的珠宝产业就不能够称其为“中国”的珠宝首饰行业,把珠宝首饰产业的文化建设当作荣耀的责任吧,我们身处这个产业,伸出热情的手,奉献出端正的肩膀,我们扛起的将是下一代珠宝人的希望。
该文章由作者:【布尔乔亚之仁】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