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蛇的种类图片(黄色蛇的种类大全名称)


这个蛇全身土黄色。是什么蛇?

短尾蝮蛇

蝮蛇详解

简介

蝮蛇(Agkistrodon halys),指蝮亚科的蛇,是成员繁多的蛇科,有神秘莫测的巨蝮属、诡异狠毒的响尾蛇属、狰狞凶险的矛头蝮属、华丽优雅的竹叶青属、妖娆美艳的棕榈蝮属、美轮美奂的铠甲蝮属、外表独特的尖吻蝮属、小巧玲珑的亚洲蝮属,等等等等,均为爬行纲,蝰科,蝮亚科。

在我国各地,分布的多为亚洲蝮属,中国境内所指的蝮蛇多为短尾蝮(一种常见的蝮蛇)。蝮蛇的学名”Agkistrodon”源自希腊语,当中”Ancistro”意思是”钩”,而”odon”则代表”牙”,两者合指蝮蛇最为人所知的钩形毒牙。除食用外,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它种源易得,养殖方法不难,是群众致富的一项新型养殖业。

全国除广东、海南、广西外、均有分布。头略呈三角形,体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体侧各有深褐色圆形斑纹一行。有较强耐寒性。多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树丛、田边和路旁扥发、等接近水源 的地方。

体型特征

蝮蛇体长60~70厘米,头略呈三角形,颈细,具颊窝,头颈区分明显,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头背有一深色”∧”形斑,正脊有两行深棕色圆斑,彼此交错排列略并列,背鳞外侧及腹鳞间有1行黑褐色不规则粗点,略呈星状;腹面灰白,密布棕褐色或黑褐色细点。鼻间鳞宽短,排成⊥形;眶前鳞2,眶后鳞2(3),眶璨来新月形,颞鳞2+4(3);上唇鳞2-1-4(2-1-3、3-1-4)式。背鳞21(23)-21-17(15)行,中段最外行平滑或均具棱;腹鳞137-173,肛鳞完整;尾下鳞29-54对,少数为单行。头背具对称的大鳞片,眼前有颊窝,体背有两纵行圆斑。

繁殖方式

蝮蛇为卵胎生。蝮蛇胚胎是在雌蛇的体内发育成长的,小蛇出生之后就能够独立生活。因为这样的生殖方式能够使小蛇得到最好的保护,所以成活率非常高。每年的5~9月是蝮蛇的繁殖期,每一条雌性蝮蛇可以产下2~8条小蛇。刚出生的小蛇体长在14~19厘米,体重为21~32克。小蛇在进入冬眠之前会脱皮1~2次。

总结

蝮蛇在我国分布很广,毒性很强,如无必要,请不要故意招惹该类毒蛇。由于药用价值较高,自古以来民间都存在“捕蛇人”,对于这些大自然的生灵不断捕杀,造成现在数量正在不断减少,这也是一种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希望能够合理保护它们。

黄色蛇的种类图片(黄色蛇的种类大全名称)

头三角形,尾细,土黄色带白斑,是什么蛇?

紫砂蛇,游蛇科紫沙蛇属的爬行动物,微毒,几乎无毒。放了吧,已经很少见了。百度可查望采纳

三角形的,黄色身上有黑环的是什么蛇

这条应该是紫灰山隐蛇(旧称紫灰锦蛇),最好有头部特写

此蛇亚种较多,体色花纹也比较多变

我上图一张

(图片来自网络)

黄黑相间什么蛇

是王锦蛇。

王锦蛇身体呈圆筒形,可达5~10千克以上。主要生活在丘陵和山地,在平原的河边、库区及田野均有栖息。它动作敏捷,性情较凶狠,爬行速度快,会攀岩上树。

主要以鼠类、蛙类、鸟类及鸟蛋为主食,在食物短缺时甚至残食同类。野生王锦蛇有应激反应,受惊吓后释放腺体,人工繁殖多无此类问题。该蛇系产卵繁殖,每年的6~7月产卵,每次产8~15枚不等,孵化期为40~45天左右。

品种简介

王锦蛇体大,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容易饲养和孵化等诸多优点,特别是北方诸省区,大都以养它作为无毒蛇的饲养对象。王锦蛇,又称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黄颌等。

它是无毒蛇中(除蟒蛇外)长势最快,形体较大的蛇类。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库区及其他近水域的地方。

王锦蛇动作敏捷,性情凶猛,爬行速度快且会攀爬上树。它是广食性蛇类,捕食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食物缺乏时,甚至吞食同类。

这是什么蛇,淡黄色有黑色细条纹

这是中国小头蛇。中国小头蛇(拉丁名Oligodon chinensis),俗称秤杆蛇,游蛇科小头蛇属,无毒,体长约半米,山区和平原均有分布,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黄头银身什么蛇(头是黄色有三条银路由头到尾)

草腹链蛇

草腹链蛇(学名:Amphiesma stolata)为蛇亚目游蛇科腹链蛇属下的一种无毒蛇,俗名黄头蛇、花浪蛇、土地公蛇、草尾仔蛇。草腹链蛇是无毒的小型蛇类,体长最大约90公分,体色为灰褐色和黄褐色花纹交错,身体前半部有明显的黑色横纹,横纹两端各有一白色斑点。全身由链状花纹交织,体背侧有两条黄色的线纵贯到尾端。幼体头和颈部是红色,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成黄色,最后和身体其他部分一样变成灰色。日行性,性情温和,体冷。特别喜食蛙类、树蛙,偶尔也吃昆虫。卵生。主要生活于水域附近,栖息于平原、高原、盆地、低海拔山区以及河边、溪流、山坡、路边、水田边、农垦地、草生地。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15至1880米。半水栖日行性为主,好出现在及干净的沟渠,近年来由于农药的使用,数量大幅减少。体型不大最大约90公分,全身由链状花纹交织,体色斑驳。

该文章由作者:【芳草斜阳外】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