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是白色的 手电一照变成黄色了 请问这是什么石头 是玉石吗?
石英岩玉是由粒状石英集合体组成的致密块体,石英含量在90%以上。除主要成分为石英外,还常含有铬云母、绢云母、锂云母、赤铁矿、蓝闪石等矿物。质纯时,石英岩为白色,硬度为7,密度2.65左右,折射率约1.54,玻璃光泽。因其质地致密细腻,颜色美观,硬变较高,光泽佳,抛光性能好,并有一定的透明度,颇受爱玉人士欢迎,加之产地丰富,因而市场上较常见,市场上常见的石英岩玉产品以白色、米黄色的居多。
看玉石的灯叫什么
看玉石的灯是强光手电筒。
灯光下看玉,如果灯光太强,玉石反射的光也强,灯光较暗,玉石的反射光也会灰暗。如果灯光偏色,玉石本身的白度也会大受影响,一块玉石泛冷光,但若灯光偏暖黄,玉就是偏暖调了,本来没有泛黄的玉也抹上了蒙蒙的淡黄之色。所以为什么说“灯下不看玉”就是这个道理了。
其实,灯下,阳光下,打灯都可看玉,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在自然光下对玉石进行观察,自然光能够真实地反映玉石的玉质情况,主要包括玉石的白度,光泽,皮色,毛孔等。阳光下的玉石,不仅更直观清晰地看到表面的一些明瑕,甚至某些角度能看到玉石的内部结构,结构较明显的,肉眼在光线下也能看到。
扩展资料:
打灯观玉的方法:
一、正面打光直射
玉石手电筒的光源紧贴和田玉的表面直射,看的是玉石的透光度,如果透光度均匀也就是说明玉质结构均匀。
如果原石较大可用直射然后慢慢平移,可以观察原石整体的结构,透光好的部位是玉石,透光度不好,或者不透光,说明可能存在杂质或者僵。方法是将手电与玉石表面呈90度贴合,缓慢移动手电,通过查看光圈的大小,来判断玉质内部的透光性。
二、背部打光直射
这样的背射光,一般就是看玉石内部杂质的,将手电与玉石表面呈90度贴合,从玉石的背部打光。背部打光只是帮助我们判断玉质内部瑕疵的手段,粗略地看看玉石里面有没有较大的裂、棉、僵,并不能显示玉石的内部结构。
三、侧面打光旋转
打灯看结构的正确方法为45°的斜角进行照射,将手电置于玉石侧面,呈45度角向玉石打光,并缓缓转动玉石。这样可以看清玉石的内部结构,这里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细度:无论是背后打灯还是正面直射都难以客观的看出玉石的的细度,只有在侧光转动之下,一块玉的交织结构才能显露。
另一个就是瑕疵:和田玉的瑕疵很有意思,很多裂、棉和水线,在一种光线下是看不到的,但是换个光线角度就出现了,这就是“侧光”和“转动”的意义所在,只有在不同角度打灯看,才能全面的检查其瑕疵。
夜光玉是什么
夜光玉(Luminous jade)顾名思义,就是在黑夜里能够发光的玉石。又称夜光璧,和夜明珠均为中国历史上的珍宝之一。
夜光玉之所以能产生”夜光“,迄今至少有两种解释:
①玉石或玉器在黑夜里自然发光,而不受人工因素所左右。
②玉石或玉器不会自然发光,而是在灯光照射下发光。尤其是在夜光杯被掺进酒以后,再摇动酒杯,灯光就随着杯与酒一起闪动,从而产生”发光“效应。
夜光玉材料的应用非常之广,以其加工雕塑的“夜明珠”、“夜光杯”、“佛光玉”等,都成为神奇而独特的产品。
玉石鉴定用什么色灯光,想买个专业点的手电,是黄色还是白色。
一般来说黄光穿透性好点,但是,在LED来说,白光更亮,而最终的结果,跟光色和亮度都有关系,所以不一定黄光效果就最好,目前就玉石鉴赏手电筒来说,黄光和白光都有被使用。
照玉石的手电筒 ,需要具备的几个特点:
1.亮度高,聚光好,光线穿透性强。鉴赏玉石最关键的是看到玉石内部的质地,光线越聚集越强,那效果就越好。
2.体积小。玉石鉴赏是精细活,谁也不会拿着一大支手电筒来看玉石吧,那样不但笨重,旁人看起来也会觉得太不专业太搞笑了。
3.平头。很多手电筒的头部是尖的,容易划伤玉石,所以,平滑等灯头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细节。
4.光色:目前常用的有黄光和白光两种,不过用白光的越来越多,因为LED大多是白光,LED手电筒可以做得很小,亮度很高。
5.电池:一般7号,5号电池,或者同等大小的锂电池,以及18650锂电池,是比较常见的可供选择的驱动电源。
综合以上考虑,我个人建议,18650的锂电池驱动的小直筒手电筒比较好,特别是不锈钢材料的,不怕磨,不变色,用最新的350流明单核CREE R5 LED光源,亮度高,发热小,加深反光杯,可提供聚集的光线,用来做玉石鉴赏手电筒最好,比如钛光的M1G-18650不锈钢R5 LED小直手电筒。
该文章由作者:【世故的哲学家】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