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地表碧玉和地下碧玉有什么区别?价值一样吗?
阿拉善碧玉地表的经过了风霜的自然侵蚀,大小要小一些,地下的要更容易开裂的,没有地表的好。
额鲁特蒙古族藏石人家——访阿拉善观赏石协会会长金五一一家人
A family of stone collection of Elute Mongolian nationality—Visiting Jin Wuyi and his family,Chairman of Alashan ornamental Stone Association
文/关瀛
by Guan Ying
中国观赏石.3
金家的藏石在阿拉善不是最多的,也不算最好的,可是金家在阿拉善乃至全中国,甚至在国外的赏石界也是大名鼎鼎。或许金五一的名字比起他那几个弟兄的蒙古族名字好记,反正玩石头的,凡是知道沙漠奇石葡萄玛瑙、沙漠漆、红绿黄碧玉的,就没有不知道金五一的。
当我第一次见到这个一米八高的蒙古族大汉,他竟然如孩童般腼腆,也许这是一种真诚吧!由于时间关系,我在路上就开始了采访,金五一很直率:“我没啥,就搞石头。”他们把赏石、藏石、采石、买石、卖石统统叫做“搞石头”。金五一还要赶飞机去广西“搞石头”,不能把我送到地方,就把我转托给他的一个哥儿们——不搞旅游搞石头的柳大军,由他把我送到了金家。临走时,金五一真诚地说:“我没啥,要写就写写我家的老爷子吧!”
金五一的老母亲额日格吉德玛,今年有70多岁了,老额吉用慈祥的笑脸迎接我,并早已备下了奶茶、奶酪及各样蒙古族小点心。大军告诉我说,老额吉汉话说不好。
环视金家,从走廊到各个房间,满墙的摄影作品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大军说这都是五一的三哥、生态环境摄影家哈斯巴根拍的,为了配合我这次采访,他正从呼和浩特往回赶呢!金家不是我想像中的满屋子好看的石头,这令我多少有些失望。客厅摆放着一个硕大的水族箱,海水观赏鱼快活地游来游去。不难看出这个家庭和谐、温馨、时尚。藏石人家自然有好石,客厅的几块奇石是金老爷子生前摆放的。
又一个彪形大汉走进来,他是金五一的大哥恩克图布新,退休检察官,现在的农场主,刚骑摩托车从20多千米外的农场赶回来。三哥哈斯巴根随后跟进来,长发齐肩,摄影家特有的气质。金家以最高礼遇,在家里由小弟金山主灶做了一桌子美味为我接风。
金五一的父亲金苏依勒与母亲额日格吉德玛
额日格吉德玛每天中午义务教授中小学生唱原生态蒙古长调
饭后,大哥恩格图布新对我说:“我来陪你,要问啥就问吧。”他的直率和真诚让我感动。三哥哈斯巴根拿出他的摄影画册,极具震撼力的生态环境图片令我敬佩。忽然,一阵悠扬的蒙古长调从隔壁传来,哈斯巴根说是母亲在教几个小学生唱蒙古长调,每天中午一小时义务教授。母亲是唯一能唱一百多首原生态蒙古长调的民间艺术家,自治区有关部门正在整理她的资料,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额日格吉德玛与金苏依勒1949年结婚,共生育8个儿女,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帮助丈夫圆了一个又一个梦。老伴的突然离去使得她精气神抽减了一半,只有吟唱悠扬委婉的蒙古长调寄托她的哀思与惆怅。
金五一的老父亲——金苏依勒,人们都尊称“金老爷子”。这位在阿拉善德高望重的老人,两年前,由于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突然离开了他的亲人和那么多需要他帮助的人。
金苏依勒是离休老干部,如果说今天的阿拉善观赏石市场如此火热,那金苏依勒就是点起这把火的第一人。
早在20世纪50年代,金苏依勒作为民政干部参加中蒙边界线踏勘,骑着骆驼到额济纳旗,陪同蒙古共和国工作队在茫茫戈壁沙漠上走了一个多月。戈壁滩上,五颜六色、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石头,在阳光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色彩斑斓、熠熠生辉。金苏依勒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于是他捡了一块又一块,他太爱这些石头了。可是他捡啊捡,却只捡了一些小石头回来。他知道,按照他们蒙古族人习俗,走在戈壁沙漠,凡是大一些的石头、树木等具有标识性东西是不能随意搬动的,它们或许是哪个路人的标记呢。茫茫戈壁到处都是美丽的石头,如同天女散下来的花瓣……金苏依勒在美丽的石头的陪伴下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石头也就在他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金苏依勒热心地帮助上门求教的人
金苏依勒在戈壁滩上捡石头
时势更迭,反右,自然灾害,四清,文革……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和抚养8个孩子的家庭生活重担给了金苏依勒双重压力。然而,他心存的那份对石头的美好印象和他乐观、豁达的性格,让他始终对生活抱有坚定的信心。他忘不了那些美丽的石头,在孩子们小的时候,他就带他们去找好看的石头,他想让孩子们和他一同享受石头带来的快乐。
金苏依勒爱石头捡石头影响了他的孩子们,也带动了身边所有的人。面对品种繁多、具有观赏价值的石头,金苏依勒深知这儿的石头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同时他也意识到:一旦这石头进入了商品流通领域就会有难以遏制的竞争甚至掠夺。他对孩子们说:“我们金家对石头只能捡,不能挖。”当他们把捡来的石头拿去卖,有一次竟然卖了3万元,金苏依勒更清楚地意识到这石头能够改变阿拉善贫困落后的现状。他不仅自己搞石头,还带动亲朋好友搞,更带领生活困难的人搞;石头多了他帮着找销路,还传授一些关于观赏石的知识。金苏依勒一时成了远近闻名的“明白人”。现在有许多搞石头的大户,当初都是在他的指导下才逐步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阿拉善的奇石走出茫茫沙漠戈壁,迅速走红陕甘宁、京沪粤,影响波及港澳台及海外。阿拉善的奇石被统称 “沙漠奇石”,以其形、质、色的奇特,储量稀少成为赏石界炙手可热、独领风骚的名石。
阿拉善的生态环境令金苏依勒很担忧:自然环境原本恶劣,再加上地面上的石头已被基本捡光,人们开始往地下挖。2002年“亚洲第四届艺术节闭幕式《生命的呼唤》环保主题作品音乐会及生态环境图片摄影展”上,金苏依勒带领全家参加了这次活动,其中演出的部分曲目由二儿子——曾荣获维也纳奥林匹克世界合唱比赛金奖的音乐家恩克巴雅尔所创作;同时,三儿子哈斯巴根,荣获国家级环保奖的生态环境摄影家拍摄的图片也一并展出。能为保护生态环境做点儿贡献使金苏依勒感到很欣慰。
金苏依勒与大儿子色·恩克图布新在大漠中寻找奇石
中国观赏石.3
【石种】碧玉
【规格】22cm×19cm×9cm
【收藏】金五一
中国观赏石.3
【名称】玲珑
【石种】玛瑙
【规格】33cm×26cm×17cm
【收藏】色·哈斯巴根
中国观赏石.3
【石种】沙漠漆
【规格】27cm×21cm×20cm
【收藏】金山
中国观赏石.3
【石种】沙漠漆
【规格】90cm×85cm×60cm
【收藏】色·恩克巴依尔
金老爷子走了,他没有做完的许多事,他的8个儿女正在接替他完成。2006年4月,在广东陈村国际花卉盆景奇石博览会上,金五一和大哥恩克图布新的石头双双获得金奖。老大还用石头换回了一部越野汽车,他说:“我要开着车,带上老妈去新疆阿勒泰——三百多年前蒙古族额鲁特部落的发祥地去寻根。一边走一边玩,一边捡石头。”老二恩克巴雅尔现正在蒙古共和国国立音乐学院深造;老三一如既往地背着他的照相机,时常出没在戈壁沙漠环境条件最恶劣的地方;老四金五一一边忙协会的事务,一边忙他的生意,不断发展自己的事业。金家的老儿子金山,现代人中的时尚派,是广东小有名气的电贝司手。今年,他去蒙古国,去新疆喀纳斯湖,去寻找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呼麦”和“楚尔”(原生态的图瓦蒙古族人音乐)。图瓦蒙古族人是唯一能吹奏“楚尔”(一种用芦根制作的乐器)的部族,据说这种乐器吹奏出的低回委婉的曲调,能使战争中交战的两军士气低落,无心恋战。金山带着执着与真诚寻访到了,并学到了真正原生态的“呼麦”和“楚尔”,他是金家又一个强汉。金家的3个女儿个个漂亮、温柔、贤惠,无论是当牧民的大姐,还是当法官的二妹,还有东渡日本的小妹乌兰高娃都是要强的人。 8个兄弟姐妹也都搞石头,都是我们的石友。
金五一与寿嘉华会长在他获得金奖的藏石前合影留念
在广东陈村奇石博览会上色·恩克图布新的藏石获得金奖
金苏依勒带领全家参加了2002年“亚洲第四届艺术节闭幕式——《生命的呼唤》环保主题作品音乐会及生态环境图片摄影展”
(摄影/色·哈斯巴根 和平 黄玲)
阿拉善奇石泡泡玉的质地到底是不是玉
是肾状玛瑙,玛瑙质地的奇石,新发现的石种,产量小,质地细腻光滑,是雕刻界的宠石。石之美者皆为玉。望采纳。我所在的奇石馆里,有这样的泡泡玉。
小草湖绿泥石历史
亿万年之前,沉睡在湖底的一些泥质岩和泥沙岩因为湖水蒸发和消退干涸慢慢的结块,最终形成了今天被人们视若珍宝的泥石。包浆好的熟泥石形成的时间较早,而一般的生泥石则要晚一些,因为各种金属元素与有机物的侵入,也呈现了颜色绚丽多彩的泥石,也被石友们简称为彩泥。很有幸,这些美丽的泥石绝大部分都存在于新疆境内的戈壁滩。
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关于泥石的记载绝大部分集中在哈密,南湖戈壁滩的三个泥石坑,哈密魔鬼城的泥石滩等等,在泥石收藏爱好者的眼里这些地方已经成为了传说。
哈密魔鬼城
南湖戈壁滩
泥石的存量是非常大的,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戈壁滩也出产泥石,当地的商家将戈壁黄泥石称之为黄碧玉,如出一辙,在新疆哈密戈壁滩出产的红泥石也被商家称之为红碧玉,关于这两个名称,个人想了很久也没有想明白,“碧”本身为绿色,在碧之前再加上一个颜色,确实让人匪夷所思,但是市场就这样默认和接受了这种叫法。其次长江与黄河流域也存有大量的泥石,只是与新疆和内蒙的泥石不同,黄河流域的泥石属于水冲料,尽管在颜色及石质方面与戈壁泥石不相上下,但似乎市场对戈壁泥石的接受程度更高。
内蒙古黄泥石(黄碧玉)
哈密红泥石(红碧玉)
出于喜爱,对新疆戈壁泥石的探寻脚步也一直没有停止,从东面的哈密、鄯善,到北面的阿勒泰、乌尔禾;再到南面的若羌、喀什。可以说有戈壁滩的地方基本都是出产泥石,只是各个地方出产泥石的质地参差不齐。
乌尔禾戈壁滩
还是先从哈密说起吧,上文提到的那几个神一般传说的地方我基本都没有去过,因为去了也就是踩着前人的脚印走一圈随后空手而归。有的石友开玩笑的说,对于一个热爱戈壁泥石的人来说,没有去过传说的泥石发现地接受洗礼,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泥石狂热爱好者。相对于探寻泥石而言,探寻传说对我来说毫无吸引力。
哈密皱纹泥石
2016年3月,从来没有去过艾丁湖捡石头的我们,没有任何计划一路奔向哈密地区鄯善县南湖村,天真的我们以为到了那里就会是满眼的戈壁滩,随便找个方向进去便会有收获。去了一天,漫无目的的在戈壁滩转悠,毫无收获,同行的石友们垂头丧气。无奈之下,给乌鲁木齐的一位石友打电话问路线,石友也比较为难,现在想来,当时的我用死皮赖脸来形容毫不为过。他们是这里的常客,对于捡石的线路一清二楚,但线路也是他们花成本探出来的,所以一般都不会轻易与毫无相关的人分享,毕竟去的人多了,新的地方又会成为传说。石友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告诉了我们路线并安排了当地的两位石友给我们带路,借此机会也再次向那位石友表示谢意。因为有他们的慷慨相助,我们的收获还是相当不错的,这里的泥石质地非常的细腻,以绿色,黄褐色为主,块头都不大,最为漂亮的是那种以绿色为主黄色或灰色为辅的俏色泥石,从外形到色彩都让人赏心悦目。但是数量非常的少,走出去几公里也不见得能捡到一块,有点像我们在若羌捡和田玉戈壁料的感觉。可以看出去这里捡石头的人还不是很多,尽管也有车辙印,但可以判断,基本都是为我们提供线路的那位石友与他的小伙伴们所为。用了一个上午,我大大小小收获了十几块,这里的大也只是相对于小而言的,各位看客不要想多了,不管怎样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戈壁石的鉴赏
Appreciation of the Ge Bi stones
【名称】非晚
近年来,戈壁石凭借其特有的形、质、色、韵成为我国观赏石中佼佼者。尤其是其花色品种较多,石型变化多端,石质润滑细腻,石色艳丽夺目,石韵耐人寻味,而且大都容易携带与搬运,现巳成为国内外广大藏石爱好者的心爱。
一、戈壁石的分类
我国赏石界对戈壁石具有众多的叫法,我之所以习惯称其为戈壁石,主要原因是他们大都产自我国西部戈壁滩中,但也有人习惯称之为:风凌石、风砺石、沙漠漆、大漠石等等。戈壁石按质地分门别类,可分为:玛瑙石类、碧玉石类、玉髓石类、千层石类、蜡石类、鸡骨石类、木化石类等,据说细分能有几十种。如玛瑙类包括五彩玛瑙、葡萄玛瑙、缠丝玛瑙、珍珠玛瑙等等;碧玉类又包括红碧玉、绿碧玉、黄碧玉、黑碧玉等;还有已被广大石友习惯称为的沙漠漆石,包括黄金沙漠漆以及各样各色的沙漠漆石,或有人称之为戈壁漆等。值得注意的是,虽说内蒙与新疆是我国两大戈壁石的产区,但内蒙戈壁石往往覆着的这层沙漠漆,新疆戈壁石却没有,这是因为阿拉善地区的矿物含量的成分与新疆有所差别,这也是两种戈壁石之间的最大差别。
二、戈壁石的成因
借用目前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当火山喷发形成规模浩大的火山岩流喷出地表后,由于温度和压力骤然降低,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迅速向空中逸散,冷凝成岩石后,便在火山洞或岩石中留下许多大小不等、奇形怪状的气孔和空洞。火山活动的后期,饱含二氧化硅胶体的热液从深部挤上来,无孔不入,一旦钻入洞中或岩石的气孔之中,便冷凝成玛瑙、碧玉、蛋白石、石英等个体,多为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
而葡萄玛瑙则形成于火山口附近的大型空洞中,大量存留在无数缝隙中的硅胶热液无法充满整个空间,类似喀斯特溶洞中的成岩环境,硅胶以某一质点如砂粒、泥块、水滴凝聚成珠状球状或水滴状,物以类聚,后来者附着于先期形成的珠体上,无论是悬于洞顶、长于洞底或挂于洞壁,越长越大,成为串串葡萄状。在以后的岁月里,岩洞又为白色粘土(又称高岭土)所充填,因此葡萄玛瑙多埋于白泥中,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那些散落于地表的岩石以及原有的基岩,由于戈壁滩特殊地理环境,昼夜温差极大,夏日白昼地表温度达60度,而入夜后,地表温度却又降至10~15度,由于长期处于热胀冷缩的恶劣环境中,加之长年遭受强烈日照、风蚀和雨淋,久而久之,石体逐渐分解、崩裂成为各种形状的小石块。后来这些与母体分解裂变的石头,又经历了年复一年的风沙搬运、磨砺、阳光的照射、雨水的冲刷、风沙的侵蚀和抛光,以及地下水不断的上升、蒸发,加之石体毛细管作用,使岩石内的铁锰质逐渐溶解溢出(阿拉善地区独有),在其石体的表层形成一层红棕色氧化铁或黑褐色氧化锰薄膜或其他颜色的薄膜,就似涂抹了一层油漆一样异常美丽;又像是古董文物表面所覆有的包浆一样,幽幽发亮。这层靠自然形成厚约1~2毫米的坚实外膜被当地人通称为沙漠漆。当然,具有金黄色外衣的沙漠漆是目前戈壁石之中的佼佼者,其被当地人称之为“黄金沙漠漆”。
沙漠漆除了具有上述绚丽多姿、天生丽质外,还对原石本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闻名世界的古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历经4000多年的风雨仍傲然屹立,甚至石身上的题词至今还能辨认,沙漠漆功不可没。归纳说来,因戈壁石具有数十亿年的沉积,硅化程度很高,其颜色是微量金属或着色矿物所至,形状多与生成空间有关,经千万年风沙磨砺,密度很大,用物敲击石体部分可发出金属般的响声。
三、戈壁石的选购认知
大漠石走进我国石界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期内被国内外广大石友和收藏家认可,是与它形小,易出形、易携带、易组合、摆放方便;质好,不仅硬度高、致密,而且玛瑙、碧玉达到宝玉石级,沙漠漆光洁细腻润滑;色优,戈壁石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巧色玛瑙往往出神入化;韵浓,无论山形、相形,还是禅石都韵味十足,独具特色,令人爱不释手。据近几年各地奇石赏石展销会的统计,戈壁石往往是卖得最火的,说明人们的偏爱。
由于前几年选购戈壁石价格相对便宜,几百元便可购买一箱,所以一般藏家或石商开始均经历了大量收藏阶段。后来随着戈壁石价格的迅速上升,以及石资源的逐步紧缺,人们再次购买时均有了一定的认识,便开始了有目的地收藏。如有人是为了与家中原收藏搭配组合而买,有人是为了卖点而买,更有人不惜重金收藏精品。我个人认为此时趁着戈壁石热,不想长期收藏者可尽量出售,卖个好价;愿意收藏升值的可尽量收藏精品,待价可沽。因为任何一种石种,当其炙手可热之时,也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该石种资源的随之逐步枯竭。据阿拉善地区的牧民讲,现如今戈壁滩地表层的戈壁石早巳不见了,人们为了寻找戈壁石往往需要挖土机掘地数米,采挖那些被深埋于地下的戈壁石,当然即或是这种被深挖而出的戈壁石,其色泽和质地巳远远赶不上地表层的戈壁石了。
四、戈壁石的拍照.命名与配座
记得前几年每次石展所见到卖戈壁石的摊位时,其摊前总是挤满了选购者。那时为了尽快买些好石头总是来不及仔细挑选,就采取凡是质好、色优、韵味浓的较大块石头总是先挑出来然后按堆与老板讨价。总认为如果慢慢悠悠一块一块地挑选,好石头往往会失之交背,被别人买走。可当石头买来家后,由于受第一印象的干扰,有的石形最佳一面往往当时看不出来,我的习惯是回家后先洗干净所购之石,然后开始为其照相。每石均要拍上几种角度,如若还看不出什么最佳形象,就利用电脑photoshop软件,将照片进行360度旋转,直至选取最佳主体角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石头主体确定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为其命名。在石头命名方面有几点应当注意:一是如若你的石头是为了有个好卖点,甚至买家已定位是西方人,或准备向上海《赏石盆景》杂志投稿,你应顺应西方人的赏美观点命名。因为东西方赏石文化基础存有较大的差异,西方人强调的是“自然美”,而国人则强调艺术与文化的统一,命名中无形之中就会带有传统文化或地域色彩,如有人更喜欢用一句古诗或成语替代,恰恰这一点西方人就无法理解和领会你的命名含意。二是命名往往习惯分为直白命名或含蓄命名,所谓直白命名可使人一目了然简便易行,而含蓄命名则需要藏者紧紧抓住石之神韵,通过命名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色彩,更能耐人寻味。
【名称】玲珑
戈壁石的配座我认为较之石体较大的水石又有些不同,这是因为戈壁石较小,小的仅有几公分,座子不是很好配,有时完全按石体与底座的比例配座,雕工难度加大;再说,戈壁石还有着方便搭配组合的便利,一旦配上座子搭配组合时又会受限,多有不便。因此,有些戈壁石非常适合配石座,往上一摆即可,就算站不稳还可以用橡皮泥稍微固定一下即可。这样既省钱又不费力,当然,对那些石体较大,不便于组合搭配的也可以配置木制底座。另外,为了配座前自己心中有底,知道什么石配什么样的座子好看适用,藏者可利用自己平日在电脑中留存的各式各样的底座,事前进行选配,直至确定样式与高矮比例,然后再去与配座师傅协商讨论,最终拍板,确保座子样式比例自己心满意足,还可起到少花冤枉钱的作用。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赏石藏石爱好者,一部数码相机、一台电脑以及相应的电脑软件则是必不可少的得力工具。
五、戈壁石的收藏走势分析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不少赏石刊物均登载了有关赏石资源的讨论文章,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谈到对我国石界的关心问题或发展趋势。但不管怎样说大家一致认同的是:就具体某一石种来说,因为人们越是偏爱收藏它,越是加快了它的资源枯竭。从这一点推论,戈壁石的资源终究会随着赏石历史的大发展而逐步枯竭。正如周易杉先生在上海石报发表的论文所说:“一些好的奇石一旦进入收藏领域后很大一部分也就将销声匿迹!根据日本的藏石经验,60%以上不复露面。”纵观我国赏石市场刚刚起步不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收藏鉴赏理念的普及,石文化理论的日益推广和发展,未来加入赏石藏石队伍的人数必将成倍翻番。因此,大量好石头将会被人们作为精品深藏于家中。相比而言,戈壁石正因为其形小、质好、色优和韵浓四大优势,以及便于大量收藏、携带、搬运和搭配组合摆放等特点,将成为新老藏石者推崇的首选追寻目标。近两年,上海、柳州、湖北、北京等地的一些藏石家,甚至包括内蒙的石商,都先后几次专程来青岛登门求购藏石已不再是新鲜事,而且出手大方,只要是对方看好的石头,一般情况下基本上都会按藏者要求的价格或是当年售出时价格的几倍返还成交。另外各地石友间相互选购家中藏石也颇为常见,这也充分说明一些好的戈壁石市场上是越来越少,以至于看不到、买不到了,而少数聪明的石友、愿意长期收藏投资的石友巳开始捷足先登选购各地石友间家中藏石。这些动态与迹象表明,用不了多少年的时间,戈壁石将会因资源枯竭而逐步退出一级市场,而仍然热心于购买戈壁石的藏者,也只待步入拍卖市场或藏友家中(二级市场)寻求购买了。
【名称】将军
阿拉善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阿兰善玉具有美容护肤的功效,因为阿拉善玉当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微量元素,在佩戴玉时能够被人体所吸收,从而可以起到美白皮肤的作用,使人的皮肤变得光滑透亮。
阿兰善玉具有愉悦心情的功效,因为阿兰善玉的造型较为美观,有着很好的装饰效果,佩戴在身上可以使人的心情变好,起到调节心绪的作用。
扩展资料:
阿拉善玉保养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有些阿拉善玉对温度湿度和内外应力变化非常敏感,在雕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裂随刀长,无端生裂等,在题材的选择上,当作品的裂纹有可能增长时,要在设计上将裂纹截断,消除掉内应力,最大程度的少出风险,或在有可能出现裂纹的地方预雕一些图案,在裂纹出现时就会减少色差对比,肖弭裂纹对作品的影响。
需要注意在创作中,要善于按视觉美感安排空间,在形状各异的俏色籽料中找出主线,使造型准确,形象生动夸张,从此将其温润的质感充分展现。传统玉雕以写实为主,在俏色创作中,应注重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为了更艺术化的表现所要表达的内容,就要有意识的虚掉某些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拉善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玉器的保养清洁方法
该文章由作者:【ZWM0535】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