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真假鉴别
和田玉籽料真假鉴别方法如下:
一、看表面毛孔
1,和田玉籽料经过千万年的砂石碰撞、磨损,多数呈鹅卵状,包裹了较为厚实的石皮。
2,由于每次碰撞力度不同,表面的磨蚀坑凹凸不平,呈大小不一(橘皮状)构造。仿制的石皮较薄,磨蚀坑的边缘显得生硬,不够自然。
3,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仿制的石皮较薄,磨蚀坑的边缘显得生硬,不够自然。磨蚀坑的深浅变化不够明显,原因是人工放入滚筒中受到的碰撞、摩擦力相对一致。
二、看表面皮色
1,天然籽料的皮色深浅不一,变化自然,用放大镜观察,没有规律性。
2,仿制的皮色比较鲜明、统一、没有层次感,裂隙里留有染色剂类沉积物,有裂缝的地方,通常颜色较深。
三、看水草花
1,水草花是和田玉籽料的重要特征。大自然的撞击下,籽料的周围“锰”离子结晶会沉积在裂缝里,形成独特的水草花包裹体。大多数水草花是不明显的;用放大镜观察,可以清晰的看到黑线或黑色条带的内部,是由多个水草花连接在一起。
2,人工能够仿制出颜色,却很难仿制出水草花,在放大镜下观察,仿制品没有水草花包裹体。
3,值得注意的是,有水草花的和田玉不代表都是籽料。青海料中,也有水草花包裹体。市场上用带水草花的青海料,染色仿制成和田玉籽料的比比皆是。
四、看人工磨痕
1,大部分籽料表面留有撞击形成的浅条坑,坑里留有反光效果的砾石。
2,山料仿制的籽料,通常会用滚桶或电磨加工,其表面会留有棱角,高低变化不协调。而真正的籽料经过长达千万年的冲刷,表面棱角已被砂石磨平,只留有圆润感。
和田玉籽料介绍: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绵延的昆仑山脉山岩中。和田玉原石经过自然的地质运动和冰川运动等长期的剥解为大小不等的块。
和田玉碎块经过雨水雪水冲刷流入河,随河流流入水中,称为和田玉山流水料,和田玉山流水原石经过玉龙喀什河几百甚至上万年的冲刷,就形成了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假毛孔有哪些特征
“汗毛孔”是作为和田玉肉眼鉴别的一个主要特征,和田玉汗毛孔是分布在籽料表面细细密密的小坑,就像人皮肤上的汗毛孔。和田玉籽料的“汗毛孔”一般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测光看或者在放大镜下看都很清楚。
一、和田玉籽料的真毛孔: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旱籽还是水籽都在河道里历练过。旱籽也是在古河道里的,只是后来河流改道,被埋在了地下。
所以,籽玉在河道里面经过长期的冲刷、碰撞、翻滚,自然会形成玉石表面的坑坑洼洼,麻点,玉质较松的部位,会被坑碰掉,也可能会形成不规则的坑洼或者比较粗燥的毛孔,而玉质密度好细度好的毛孔则有可能会麻点细小,不明显,没有大的坑洼。
但无论是粗还是细小的汗毛孔都是在自然环境下形成的,给人的视觉感是自然,舒服,不生硬的感觉。真毛孔分布自然错落有致,深浅大小皆不一,虽然深浅大小不一,但会经过河水的长年冲刷,表面会平滑,看上去很自然,而且表面会给人一种被水冲刷平滑的感觉(每个人看的感觉不一样,总之就是自然)我们可以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二、和田玉籽料的假毛孔:
和田玉汗毛孔造假,一是金钢针打,二是喷砂,三是滚筒。
1、金钢针打的毛孔具有规律性,方向性,给人感觉非常不舒服,反正小编看到这种毛孔有种想用手抠的冲动。
2、喷砂毛孔。
如果说金钢针的造假的毛孔比较低级,那么喷砂毛孔相对来说就比较难认了。喷砂之前,先将大块的仿造料去掉明显的棱角,有的直接扔进磨棱机,经过磨棱机后,就会形成鹅卵石状的仿籽雏形,然后再西门细磨,细磨后,再进行喷砂处理,通过喷砂后,玉石表面就会形成类似毛孔,如果不像的地方,还会反复磨,反复喷。喷砂出来的毛孔,会非常细小,非常均匀,密密麻麻的连成一片,没有自然感觉。
3、滚筒。
经过滚筒出来的料子,毛孔是仿造自然环境碰撞出来的,滚筒机里面加上细沙,金刚砂,有的加上尖锐的钉子等,通过不停的翻转滚动,形成类似于自然碰撞形成的毛孔。这类毛孔欺骗性较大,不留意就会吃药。
观察滚筒料毛孔,我们会经常看到摩擦痕迹,一道道稍,发现这样的东西就要小心了。为了做的更加像,有时候还会加一道工序,就是布轮抛光,增加光泽度,但是这样的光泽度,往往会呈现出贼光的感觉,也是我们常说的磨光籽。
和田玉籽料的汗毛孔可否被盘消失掉
和田玉籽料的汗毛孔,不会随着盘玩,而消失,它是籽料最典型识别特征。
新疆和田籽料的汗毛孔是天然形成的,类似人的皮肤上的毛孔,有大有小,不均匀分布,通俗点就是微小的小坑。
目前玉器市场上,假籽料的汗毛孔有喷砂和手工点的,很死板,喷砂喷的密集而且大小近乎一样。
籽料的硬度,是莫氏硬度6-6.5度,小刀刻都划不动,所以更不会被盘玩,而消失。
如何区分和田玉真假毛孔
天然籽料的毛孔,如同人的毛孔一样,天然、自然,没有统一的形态可言。但在高额的暴利与买家疯狂的需求双重驱使下,针对毛孔作假的技术手段越来越高,很多新手都会被所谓的“毛孔”造假所骗。
要具备分辨真假毛孔的能力,首先就需要了解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毛孔作假手段;再对比天然毛孔结构,在概念和视觉乃至触觉上多维度的进行分辨。
天然的毛孔,大小不一、错落有致、毛孔相对独立存在,无规律可言。而通过喷砂形成的毛孔,大小基本一致且呈均匀存在,经常是密密麻麻的连成一片,且放大来看毛孔有明显的方向性,看起来很不自然。
新疆和田籽料毛孔特征图示:
鉴别和田玉籽料只需要看毛孔就行,可是具体怎样看
和田玉籽料,看毛孔,注意以下细节:
作假毛孔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先作假毛孔后染色,这样作假出来的毛孔和真毛孔相似度很高,玩家在鉴别的时候可以用放大镜观察籽料的内部皮色,作假毛孔染色时会有色素沉积,毛孔中的颜色比籽料的皮色要深一点。
而若是先染色后作假毛孔的话,那就更简单了,假毛孔中是不会有颜色的!
天然籽料图示:
和田玉籽料怎么鉴别真假?
看和田玉籽料真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一、看皮色本身
看皮色,首先看色根,籽料皮子,不管色泽如何,基本上都有根,如果放大去看,就像树根,扎进籽料的肉里面。这种色根是造假者很难做出来的。不一定没有有色根的就是假皮子。
如果色根不明显,就看它的颜色变化。尤其是对于颜色相对较深的皮色,都会有一种颜色的过度。
注意边缘处黑皮和红皮的过度,有层次感。
在皮色的边缘,你能看到明显的颜色变化,从黑到深红,颜色有一个明显的过度。而如果是染色料,通常是一个颜色到底。
皮色厚度与颜色过渡规律一致,颜色浅处厚度浅,颜色深处有色根。
二、看玉质
看皮色要与它的玉质结合来看。
最简单的,玉质较松的地方皮色一般会比较深,而玉质更细腻的地方,皮色会浅。
但也会有其它情况,比如在玉龙河的上游,它所在的河床可供形成皮色的矿物质较少,所以有时候即使玉质较松,也很难有皮色的形成。这就跟籽料的产出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了。
再者就是皮色与玉质浑厚的关系。一般玉质浑厚的料子,皮子也会很老气。比如下图:
最重要的一点,皮色一定是生长在玉质里面的,不能是浮在表面。即使是很薄的皮色,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也能看到皮色是在玉质里面,像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像染色的料子,涂抹在玉质的表面。
三、看毛孔
皮色与毛孔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也是分辨皮色真假的很重要一方面。
籽料的毛孔有很多不同,有的毛孔偏大,有的毛孔较小,还有很多是凹进去的小坑。如果经常观察皮色的话,你会发现,很多皮色,尤其是洒皮,它的皮色很多都是分布在籽料的小坑里面。这是籽料皮色一个比较常见的规律。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猜测,籽料的表面有一些比较疏松的地方,经过长年的冲刷,这些疏松的表面会被冲刷掉,留下这些大小不一的小坑,而这些小坑更容易附着上颜色,所以出现了这种情况。
玩家们要牢记这一点,看坑装表面的皮色,是分辨皮色的重要一点,尤其是撒皮。有皮色的地方多是有下凹的。
四、看瑕疵
瑕疵是分辨皮色真假很重要也是最为直观的一点。从瑕疵分辨皮色,首先就是找裂。
这块料子是从裂切开,可以看到明显的钉子纹、水草沁。如果一块料子的裂上有钉子纹、水草沁,那么就几乎可以断定这部分是真皮色了。而如果不明显的话,就要看裂处的颜色。
的
很多比较大的裂,干脆裂口处是没有颜色的,越往里颜色越深。而如果是造假,往往在裂口处颜色极深,但颜色不会有一种长年累月沁入的感觉。
其次就是看水线,水线一般是在玉中密度最大的地方产生的,如果一条水线正好在籽料的表面,那么比较明显的就能看出,在水线部分是不会有皮色的(或者颜色极淡),看起来就像是把皮色一分为二。而如果是染色的料子,水线的部分也会染出颜色,而且会与其它部分的颜色不同。
五、看形状
很多人会说,皮色与形状之间有关系吗?其实是有的。
皮色的走向与籽料的外形配合的天衣无缝。造假是不会有这种效果的。
此外,皮色与弧度也有一些关系,皮色交界处的色脚分布与籽料的弧度有对应关系。
当然,籽料的皮色有着多样性,是多种多样的,很多籽料的皮色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很难判断它的真假,比如一些新料的皮色,比如皮色艳丽的料子,比如干河床的料子等等。所以看皮色一定要综合来看,从它的颜色到分布到它与玉质等各方面的关系去综合判断,才能得出最终的答案。
很多玩家说,看皮色我就是凭着一种感觉。
确实是这样,一些资深的老玩家看皮色有时候确实可以略过这些步骤,仅仅从感觉上,就能察觉出皮色的对于不对,但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看皮色还是要从它的规律及特征来观察。而且看皮色的真假一定要多上手,多看真东西,只有当你看的多的时候,才能对皮色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看真假才能有所把握。
该文章由作者:【侯建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