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作用水头是什么意思(流体力学作用水头是什么意思)


水力学中~水头,总水头,是什么意思

水头:指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能量。它是一个高度。具有长度单位,一般用“米”表示。

总水头: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总能量。如果是运动的流体,总水头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位置水头,压强水头,流速水头。

位置水头:一般用Z表示,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重量的流体具有的、相对于基准面的重力势能。

压强水头(或压力水头):p/ρg,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压强势能。(因为流体有压强,所以具有能量。)

流速水头:v平方/2g,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重量的流体具有的动能。

如果是静止流体,则没有动能,也就没有流速水头。

水压与水头的关系

已是8年前的问题,恰好看到,纯属为自己刚学习完的课程做个总结。

日常生活中,有的理解为水压就是水头,通常来讲,水头越大,水压也越大,但严格来说是错的。他们是两个不同的量,也没有直接的公式关系,本身没有什么可比较的。但加入其它条件后,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直接关系。如,当静水条件下,水头只有位能,某点的水压P=P大气+ρgh(因为容器内外都是大气,相对压强就是ρgh),某点的水头=h+P/ρg。这就都跟h有关,但不是直接关系。

水力学中,水头是能量,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损失头不计时),单位用m表示,Z+P/ρg+v^2/2g

Z位置水头(位能):单位重量水具有的势能。重力势能,E势=mgh,重量G=mg,单位重量势力为h。

P/ρg压强水头(压能):单位重量的压强势能。重量G=mg,m=ρv,G=ρgv,v=1,即ρg为单位体积的重量,叫重度。h=P/(ρgv),v=1,h=P/ρg

v^2/2g 动能水头(动能):单位重量的动能,动能E=(1/2)mv^2,单位重量的的动能为[(1/2)mv^2]/(mg)=v^2/2g

水力学中,水压是压强,单位Pa(N/m^2),工程和生活中也常用m、公斤水来表示,10米水压=0.1MPa=10公斤水水压,因为P=N//m^2,水的密度为1000Kg/方,重力加速g取10,G=mg=ρgv=1000*10*10N=100000N,作用于1平方米上,得100000pa=0.1MPa。

水力学作用水头是什么意思(流体力学作用水头是什么意思)

水头就是水推力吗?

水头不是水推力,而是水产生的压强(工程中,压强称做压力)。

高位水位与低位水位之差叫做水头。主要用于拦河坝两侧的水位之差。

水头的单位是米。水柱高度与产生的压力(工程上的压力就是中学课本上的压强)完全对应。

同意一楼,水头与压力也可以混用,水头等效于压力。

10米水头产生的压力是:

P=柔*g*h=1000*9.8*10=98000帕=98千帕=0.098兆帕

重申:这里的压力是中学课本中的压强,单位是“帕斯卡”、“千帕”、“兆帕”,而不是牛顿等。

请问水力学中所说的作用水头是指总水头吗?教科书上没找到这样的说法……

请问水力学中所说的作用水头是指总水头吗?教科书上没找到这样的说法……

请问水力学中所说的作用水头是指总水头吗?教科书上没找到这样的说法……在流体力学中总水头包括位置水头和压强水头,作用水头是出口流速水头与管路损失水头之和。

发电机的最大水头是至总水头吗?总水头是何概念?最大水头一般指的是最大毛水头。

在流体力学中,总作用水头这一名词如何解释位置水头+压力水头+速度水头

管道突然扩大,总水头线下降为什么先陡后缓,侧压管水头线突然水力学知识解释测压管水头线是沿水流方向各个测点的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它反应的是流体的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可能沿线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当管径沿流向增大时)。rn总水头线是在测压管水头线的基线上再加上流速水头,它反应的是流体的总能量,由于沿流向总是有水头损失,所以总水头线沿程只能的下降,不能上升。rn具有区域性水头损失的流动很多,如:rn1、通过阀门的流动rn2、通过弯头的流动rn3、通过三通的流动rn4、通过大小管连线处的流动rn5、水箱进水管的流动

作用水头水头,实际上是地下水压力的一种通俗说法。比如说地下水位的标高在-2.0m处,那么对于标高-3.0m处的地方,水头高度就是1.0m。那么此处的地下水压力就是10*1=10KPa。如果水头高度是10m,那么地下水压力就是100KPa。

流体力学中,总水头线的起始位置怎么确定?

总水头线的起始位置是相对基准线来确定的。

基准线即0-0线是可以任意选取的。

当基准线0-0线选定之后就可以确定以下三项

位置水头:Z(单位:m)

压强水头:p/(ρg);单位:m

速度水头:v^2/(2g);单位:m

那么,总水头线的起始位置就为:Z+p/(ρg)+v^2/(2g)所确定的高度位置。

什么是水头线和水力坡度?总水头线、测压管水头线和位置水头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1、水头线:土中断面处水头的连线曲线为水头线,其中水头表示水(流体)具有的势能,水头的量纲为长度。

如:一处水(液体)的水头为Z表示具有高度为Z的水(流体)所具有的势能。

2、水力坡度:两相流中固体物料一般在紊流中输送,其悬浮程度主要取决于紊流扩散有关的浆体流速同时某一压力下,浆体在管道流动中必须克服与管壁产生的摩擦力和湍流时层间的阻力,统称摩擦阻力损失,也即水力坡度。

水力坡度,又称比降(WATERSURFACESLOPEORGRADIENT):河流水面单位距离的落差,常用百分比、千分比、万分比表示。如河道上A、B两点的距离为100公里,B点的水位比A点高20米,则水力坡度为万分之二(20米除以100公里,即20除以100,000

3、关系:变径管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下不平行,虹吸管的位置水头线可高于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

测压管水头线是沿水流方向各个测点的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它反应的是流体的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可能沿线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当管径沿流向增大时)。

总水头线是在测压管水头线的基线上再加上流速水头,它反应的是流体的总能量,由于沿流向总是有水头损失,所以总水头线沿程只能的下降,不能上升。

具有区域性水头损失的流动很多,如:

1、通过阀门的流动

2、通过弯头的流动

3、通过三通的流动

4、通过大小管连线处的流动

5、水箱进水管的流动

在流体力学中,对总作用水头这一名词的权威解释是什么?位置水头+压力水头+速度水头就想父母的权威解释为父亲和母亲一样!

水力学求锐缘形管道进口区域性水头损失系数理论值是根据材料、工艺利用公式计算出来的,实际值是在实际过程中测量的。

不同是肯定有的,主要原因:制作出来的东西和理论肯定有差距,水流的形态也不可能是理论形态。

由区域性边界急剧改变导致水流结构改变、流速分布改变并产生旋涡区而引起的水头损失称为区域性水头损失,用hj表示。

区域性水头损失产生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流体经区域性阻碍时,因惯性作用,主流与壁面脱离,其间形成漩涡区,漩涡区流体质点强烈紊动,消耗大量能量;此时漩涡区质点不断被主流带向下游,加剧下游一定范围内主流的紊动,从而加大能量损失;区域性阻碍附近,流速分布不断调整,也将造成能量损失。

请问水头损失与自由水头的关系?看你是哪方面计算。污水处理中一般是取值,不是算的。预留的水头。按0.5-1.0m计。自由水头取多了是对能耗的浪费。水泵选取的扬程包含吸水出水水头损失、提升水位高差、自由水头。

该文章由作者:【风行烈】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